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番茄脐腐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30%~40%,减产30%左右。脐腐病一直成为难以防治的世界性难题,过去用多种补钙方法防治,防效始终不理想。我国众多专家和我们试验证明,美林高效钙是防治番茄脐腐病的特效药,从而解决了番茄因缺钙引起脐腐病这一难题。1病害症状 番茄脐腐病又叫蒂腐病,因病斑发生在果顶脐部,故叫脐腐病,群众叫烂脐。主要危害幼果,发病初期幼果脐部出现水浸状绿色病斑,逐渐变成黑色,扩大后半个果实变黑,病果提前变红,不能食用。在潮湿多雨条件下果实密生黑霉。2发病原因 番茄脐腐病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俞风娟 《长江蔬菜》2013,(23):48-50
以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为基础.归纳了番茄脐腐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指出土壤或营养液中缺乏Ca的可能性很小;单纯叶面喷施CaCl2、Ca(NO3)2溶液对防止番茄脐腐病发生无明显效果:在春夏季番茄脐腐病易发生时。应从生产之初就将预防脐腐病的发生作为管理的重点之一,通过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等措施预防脐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 番茄脐腐病 传统的观点认为,番茄脐腐病是由于土壤缺钙引起的,当作物发生脐腐病时,通过土壤施入钙肥的方法来解决。根据亚洲蔬菜发展中心的研究试验,有时土壤中钙的含量并不低于作物的最低需求,作物仍然发生脐腐病;在盆栽试验中,有时作物发生脐腐病时,给土壤施入钙肥,脐腐病并不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表明,番茄日烧病、番茄脐腐病、番茄筋腐病、番茄空洞果,以及番茄裂果等都属于番茄生理性病害.针对番茄的这些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及发病条件,逐一提出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静  梁更生 《蔬菜》2012,(2):28-30
对番茄果实主要生理障碍进行细致阐述,详细说明了番茄脐腐病、番茄筋腐病、番茄空洞果、番茄裂果和番茄日烧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以期对生产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6.
番茄脐腐病发生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番茄脐腐病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通常认为钙与脐腐病关系密切,缺钙栽培是引起脐腐病的直接因素,空气湿度、盐度和温度等通过影响钙在果实的运输而导致脐腐病,是脐腐病的诱发因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脐腐病与钙无关。就果实钙与生长素的关系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正番茄脐腐病是番茄生产上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由果实缺钙引起,发病时先在果实中部出现症状,然后扩至果脐部,轻者果实变扁、变轻、变甜、失光,严重时整个果实变黑腐烂,可减产10%~20%,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现将番茄脐腐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番茄发生脐腐病后,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褪绿。发病初期果实发育不良,结果数量减少,在幼果和青果脐部形成水渍状绿色斑点。随着果实的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时有脐腐病和畸形果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这两种病害传染性不强,但是发生多的时候会给番茄产量及品质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将脐腐病与畸形果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套灌区番茄脐腐病发生较重,主要原因是番茄开花坐果后不再灌水,不能满足番茄正常生长的水分需求;施肥以化肥为主,重施氮肥,少施磷钾肥,不施钙肥,导致植株缺钙;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较高,生产中存在连茬、耕作管理粗放等。防治番茄脐腐病应从水分均衡供应、垄沟种植、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和叶面补钙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氮肥不同用量对保护地番茄生育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运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番茄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能够促进番茄根系的发育,增加干物质一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降低脐腐病发生率和增加产量;而过量施用氮肥则使番茄根系生育受阻,生育期延迟,脐腐病发生率提高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番茄脐腐病 ,又称顶腐病、蒂腐病 ,是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 ,危害严重 ,造成的损失也较大。1症状及发病原因此病只发生于番茄果实上 ,多在果实长到小核桃大小时发生 ,一般在开花后的幼果期果实顶部 (落花部位 )发生暗绿色水浸状病班 ,以后变为褐色或灰褐色凹陷疤 ,一般不腐烂 ,但如遇雨或田间湿度大时 ,易引起腐生霉菌寄生而腐烂。此病多发生于番茄第1、2花序的果实上 ,同一花序的果实 ,几乎同时发病。发生脐腐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果实缺钙所致。叶片中含钙量为1.5%~2%时 ,表明脐腐病正在发展中。此病可作为番茄缺钙诊断的参…  相似文献   

12.
崔丽 《北方园艺》2002,(5):19-19
温室大棚栽培番茄,常会出现烂果现象.引起番茄烂果的原因一是菜田土壤干旱缺水,致使幼果缺水发生脐腐病.二是果实膨大期间施肥欠科学,多氮肥而磷钾肥不足,尤其是缺乏钙肥,而严重阻碍幼果脐部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无法形成果脐钙,使果实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弱而患脐腐病.  相似文献   

13.
番茄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刘雅坤,赵晓龙(集安市农业总站)(集安人参研究所)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顶腐病、黑膏药,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此病的为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在露地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也能造成一定损失。通化地区近两年来...  相似文献   

14.
陈随菊 《蔬菜》2011,(8):29-29
2011年5月27日,笔者在邢台县羊范镇祁村一农户的番茄温室内,发现有大量的坏果、青果或红果,均从脐部开始向上产生2cm左右的水浸状暗绿色或白灰色坏死斑。经笔者诊断为脐腐病,该病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下面将番茄脐腐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方便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番茄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大棚番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防治宝鸡地区设施番茄脐腐病,介绍了其设施番茄脐腐病发生概况,并分析了发病原因,如供钙量不足,土壤干旱,氮、钾、镁等供给量过大,盐害,温湿度不适宜,缺硼导致果实出现脐腐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补充钙肥、适当喷施硼肥、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番茄脐腐病又名蒂腐病,是大田栽培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遇到有利其发病条件极易严重发生,病果率可达60%以上。 1症状 脐腐病在番茄幼果期到着色成熟前的青果期均可发生,尤以青果期最易感染。病斑只发生在果实顶端的脐部,病部初为水渍状暗绿色,不久即为暗褐色或黑色。病部的果肉组织呈干腐状收缩,脐部凹陷,表皮如革状病皱缩,甚至发生龟裂。  相似文献   

18.
以光辉201番茄为材料,研究2种不同性质钙肥施用对酸碱度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定植时施用石膏粉(15 kg/667 m2)和石灰粉(25 kg/667 m2)均可显著降低脐腐病发病率,显著提高产量。在弱碱性土壤中,施用石膏粉处理最好,与施用石灰粉处理相比,番茄脐腐病发病率显著降低,产量显著提高;在弱酸性土壤中可以施用石灰粉和石膏粉,其中以施用石灰粉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夏栽高山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高山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损失极大。1 症状番茄脐腐病通常在果实近拇指大小时发病,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果实的膨大,病斑逐渐扩大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通常直径1~2厘米(cm),严重时扩展到半个果实,呈烂顶状;遇湿度大时腐生霉菌寄生其上,呈黑色霉状物,病果提早变红且多发生在同一穗果上。2 病因高山番茄多种植在海拔700~1000米(m)的高山坡地上,尤其是7~8月份,番茄进入盛果期常遇高温干旱或雷阵雨天气,土肥冲刷流失严重,致使果实在生育期间水分供应失常;同…  相似文献   

20.
番茄灰霉病和脐腐病是番茄结果期的主要病害,对番茄果实为害大,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一旦发生流行,就会造成大量的烂果,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和经济价值,给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笔调查发现,生产上由于这两种病害都造成烂果,不容易正确识别,菜农常把灰霉病当成脐腐病来防治,给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现将它们的识别与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