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玉米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穗粒数相关系数最大(r=0.81296^**),穗粒数与穗粗和穗长相关极显著,穗粗和穗长与棒三叶面积,单株叶面积相关显著或极,棒三叶面积与株高、穗粒、叶片数相关极显著,但与生育期相关不显著。据此可能会育出生育期较短而单株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但不易选出株高和穗位均低而单株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引入的优质甜玉米品种亚当系列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青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青苞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穗粗>株高>穗位>穗长>百粒重。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是影响青苞产量最高的3个因素,百粒重对青苞产量的影响最小。该结果与前人进行的普通玉米的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出现差异可能与品种、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17个玉米杂交种的9项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茎叶鲜重、单株干重、株高、穗位高、生育期、茎粗与生物产量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较大,单株茎叶鲜重、果穗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双穗率、收获期绿叶数、茎粗、生育期与生物产量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且较大,因此,对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单株茎叶鲜重、单株干重、株高。提高单株茎叶鲜重和单株干重、增加植株高度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分蘖多穗青贮专用玉米的最适收获期为乳熟末期至腊熟初期,其生物产量构成因素为株数×单株鲜重(单株鲜重=单株鲜穗重+单株茎重+单株叶重),为探索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获取较大的生物产量,对分蘖多穗玉米新品系新青2、3号进行6个密度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两个品系的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生物产量构成相关因素分蘖、单株穗数、单株鲜穗重、单株叶重却达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侧穗位高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6*)主穗位高、侧茎高、侧茎粗、单株穗数、单株叶重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生物产量呈弱负相关.说明分蘖多穗玉米主要靠分蘖成株成穗率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在栽培管理中注意合理密度和留分蘖个数.其在低密度时靠分蘖成株成穗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在高密度时靠单株发育同样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5.
对19个夏玉米杂交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与单株产量达到显著相关。果穗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从大到小为:出籽率秃尖长行粒数千粒质量穗粗穗行数穗长。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分别为:出籽率穗长千粒质量穗粗穗行行粒数秃尖长,出籽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基于此,对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各性状在玉米籽粒产量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为豫东夏玉米高产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研究多个农艺性状对o2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3个o2玉米自交系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轴粗、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遗传分量贡献较大,粒长、穗位高、穗上叶长、果穗重等性状的基因型值对总遗传变异的作用较大;根据性状间的相关性,对粒长、穗长、穗行数、穗粗、穗位高和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选择,粒长、穗位高、穗上叶长、果穗重选择效果相对较好,有利于获得多样化类型自交系;对粒长和穗长性状的选育,主要是对自交系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培育。因此,在o2玉米自交系选育中,要注意粒长、穗长、穗行数、穗粗、穗位高、穗上叶长等性状的选育,而且粒长的选育比千粒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糯玉米(Zea mays L.var.ceratina Kulesh)单株产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且各性状之间也会互相作用. 以广东省选育的15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调查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穗位叶宽、茎粗、果穗长、秃尖长、果穗直径、穗行数、行粒数、轴粗、鲜苞质量和鲜穗质量共1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与鲜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果穗长>轴粗>叶片数>穗位叶宽>株高. 在糯玉米品种选育时,果穗长、轴粗、株高、叶片数和穗位叶宽等可作为关键选育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西藏林芝地区玉米地膜与露地栽培主要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方式都表现为果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在玉米地膜栽培条件下,果穗重、单株绿叶面积对其产量影响较大,株高、秃顶长对其产量影响较小;在玉米露天栽培条件下,百粒重、果穗重对其产量影响较大,秃顶长、单株绿叶面积对其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玉米果穗脱水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与玉米果穗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果穗脱水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人工选择鉴定可以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果穗脱水速率的遗传力较低,所以不能在早期世代对该性状进行直接选择。田间果穗脱水速率主要受植株性状的影响,株高偏低、穗位较高、开花期绿叶数较多、茎秆含水量较高,叶含水量较低的基因型有助于果穗快速脱水;同时果穗脱水速率与穗粗、穗行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粗与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即穗行数越少,穗越细的果穗更利于籽粒脱水。  相似文献   

10.
重穗型水稻株型特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对重穗型杂交籼稻的一些主要的株型因子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15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重穗型品种的LAI比中、轻穗型品种有适当降低,但齐穗后其LAI和高效叶面积的衰减较慢,高效叶面积率、比叶重、粒叶比有显著提高。重穗型品种上部3叶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面积均显著大于中、轻穗型品种,且它们均与每穗粒数、实粒数、单穗重、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重穗型品种剑叶叶角小而挺直,倒2、3叶叶角顺次适当增大;重穗型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上部3叶叶位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剑叶。【结论】这种较优的叶层结构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的受光姿态,提高光能利用率,是重穗型品种的特性及其理想株型因子配置。  相似文献   

11.
经3轮不同方法的轮回选择,使沈综C0玉米群体产量获得了平均每轮8.67%的遗传增益。3种改良方法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植株性状,以全姊妹选择最显著。S1选择或半姊妹选择有增加茎粗的作用,全姊妹选择有使植株向高发展的趋势。经1轮S1选择和半姊妹选择后,大多数植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及植株性状的变异系数增加;经1轮全姊妹选择后,绝大多数植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和植株性状的变异系数有所下降。穗上第1叶叶面积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在3轮群体中均为第1位,并逐轮增加,偏回归系数除在HC2绿叶数显著外,3个群体均为株高和茎粗显著。雄穗分枝数在HC2有所减少,与产量的相关性也相应加强。叶面积、茎粗和株型是沈综群体今后需要同时改良的主要植株性状。  相似文献   

12.
超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与青苞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10个超甜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7个影响青苞产量的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超甜玉米杂交种青苞产量与各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株高-行粒数-穗长-丝前日数-穗位高-穗粗-穗行数。说明目前超甜玉米杂交种的青苞产量主要取决于其关联度较高的株高,行粒数,穗长等性状。  相似文献   

13.
玉米几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Griffing4配制的15个杂交种的研究。结果表明:百粒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与单株位粒重有较大的遗传相关系。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果穗重,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和子料深度。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穗行数在遗传中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适于早代选择;而行粒数在遗传中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适于早代选择;而行粒数在遗传中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宜于早代测配,选育  相似文献   

14.
水稻穗重与叶片茎秆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法,研究了十三个粳稻品种的叶片和茎秆性状与穗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稳重与茎秆粗、穗颈粗和单位茎秆重有明显的正相关,与株高的相关不显著。这表明只要(?)秆粗壮,矮秆亦有可能形成大穗。2.抽穗后上部外片的面积和比叶重对穗重均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通过叶面积对穗重的正间接作用亦很大。叶面积对穗重的影响与这两个性状密切相关。3.抽穗后剑叶和第2叶相对较小的“下位叫优势型”品种,穗重与各叶面积呈正相关;剑叶和第2叶相对较大的“上位叶优势型”品种,穗重与各叶比叶重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控制超甜玉米穗数对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影响。[方法]以超甜玉米金穗6号、金穗8号、金玉甜1号、超甜9701为试验材料,抽穗前选择生长势相似植株进行配对设计,抽穗期对其中一株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成熟时将所得的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的数据用SAS V9.2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去穗与不去穗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穗数对超甜玉米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00个玉米杂交种不同穗部质量与数量性状关系的列联分析表明:玉米穗型与单株产量表现极显著正相关(C=0.2934),玉米粒型与单株产量无显著相关(C=0.1052),玉米穗型与粒型表现极显著正相关(C=0.3717);玉米筒型果穗,半马齿粒型的杂交种单株产量高,是玉米育种中穗部质量性状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半多育型玉米交杂种农大高光效1号为材料,以套袋方式控制上、下果穗的授粉时间、探讨其对不同库位果穗性状及^14CO2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穗库间的授粉时间后,尤其是第2果穗早于第1果穗3d的 粉处理,明显提高第2果穗的库强,有利于双穗均衡,同步生长发育;改变穗库的授粉时间使果穗在穗长、穗粒数、穗重以及^14CO2同化物的分配上都较自然授粉明显增加。由此认为,玉米在扩大单株容,提高单株产量上还有很大潜力,关键是采取育种、化控、栽培等技术手段解决双果穗同步抽丝或同步授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蛟 《农家致富》2004,(22):22-22
江南花糯 早熟糯玉米杂交种。春播株高210厘米.穗位90厘米.总叶片数20张.果穗长筒形,穗长19厘米.穗粗4.5厘米.平均单株结穗1.8个.无秃顶,每穗14~16行.籽粒排列整齐紧凑.星红、白、紫、黑等色,产量高.肉质厚,  相似文献   

19.
鲜食糯玉米杂交种青苞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0个糯玉米杂交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苞产量与几个产量因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青苞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出籽率>千粒重>穗长>株高>穗行数>丝前日数.说明目前糯玉米青苞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出籽率等性状,为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种植密度为4.67万株/hm2和施氮水平18.4g/m2时该品种的生物产量最高;主要农艺性状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变化情况不同.株高、空秆率、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单株绿叶数、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株高、茎粗、单株绿叶数、穗粗、穗位高、穗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为防止倒伏应适当施用氮肥。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个体的长势较好.空秆率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