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机械化播种可以提高播种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投入;可以规范株行距、合理密植,规范播种深度、提高播种质量,近年来在花生主产区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人工点播,成为生产中花生播种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花生机械化播种可以提高播种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投入;可以规范株行距、合理密植,规范播种深度、提高播种质量,近年来在花生主产区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人工点播,成为生产中花生播种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滨海县近年探索出大棚春提早西瓜、西兰花两种五收高效种植模式。西瓜于每年2月上句播种.3月上旬定植.5月底至8月底采收:西兰花于7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11月初至翌年1月采收。该模式亩产西瓜4500公斤.西兰花2500公斤.亩纯收益4000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浙江地区的西兰花栽培实际,分别从播种育苗、大田种植和病虫害处理三个方面对无公害西兰花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促进整个浙江地区无公害西兰花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兰花苗期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以台绿1号西兰花为材料,对西兰花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分别对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Logistic生长模型、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西兰花幼苗不同生长指标的生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符合S型生长曲线,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81以上;各指标在播种后8 d陆续进入速生期,播种后33 d陆续进入缓增期,速生期的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以上;依S型生长曲线特点和西兰花幼苗生长特点将苗期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模型验证表明,台绿1号西兰花苗期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西兰花幼苗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速生期(播种后20~33 d)加强肥水管理,在苗龄33 d(四叶一心)时进行移栽定植。  相似文献   

6.
秋西兰花—春西兰花—早稻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三门县六敖镇乾岙村秋西兰花—春西兰花—早稻高效种植技术,包括茬口安排、选种、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兰花是一种营养价值全面和色、香、味俱佳的高档蔬菜,介绍了西兰花的栽培季节与方式、播种育苗、定植、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西兰花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而且适应性强.主要从栽培季节,播种育苗,整地,施肥,采收等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西兰花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春季西兰花无公害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兰花属十字花科云苔属甘蓝型蔬菜,在浙江省都是夏季播种,秋冬采收.三门县采用了工厂化育苗的办法,克服了春季低温对育苗的影响,成功种植了春季西兰花,供不应求,效益十分显著.本文总结了春季西兰花无公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植处理、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8个方面介绍了西兰花各个栽培时期的技术要点,以期为华中地区西兰花的无公害优质高产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提高西兰花商品率和农户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优质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西兰花种植成为红塔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地块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移栽及管理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兰花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翠勤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85-85,88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成分较齐全的蔬菜,并具有美容保健和抗癌作用。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6个方面介绍了夏播西兰花栽培技术,为西兰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兰花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西兰花的特征特性和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从选地施肥、播期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兰花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菜农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利辛县秋季西兰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利辛县秋季西兰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整地做畦、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促进西兰花的扩大种植,提高其商品的合格率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辛县秋季西兰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整地做畦、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促进西兰花的扩大种植,提高其商品的合格率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土壤中添加西兰花残体(broccoli residues,BR)对棉花黄萎病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生态防控和化学农药的减量施用提供新途径和思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以西兰花残体还田和不含有西兰花残体(CK)的耕层土壤中播种的棉花为试验对象,监测不同处理的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动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时期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DNA拷贝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进而分析西兰花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变化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索西兰花残体还田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在门和属水平的结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西兰花残体还田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发病高峰时间推迟,在发病高峰期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0.77%,建立了整个生育期内病情指数-时间病程发展曲线,平均防治效果为57.21%。与空白对照相比,西兰花残体还田处理在棉花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4个阶段土壤中大丽轮枝菌DNA拷贝数量分别降低了10.96%、11.11%、25.95%和11.2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西兰花残体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指数Chao1均显著上升,ACE指数在播种前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相比,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西兰花残体还田后土壤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菌群的相对丰度呈现显著上升。同时研究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后优势菌群组成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差别,在播种前期和苗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群上升为优势菌群;在蕾期和花铃期,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菌群成为优势菌群。主成分分析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改变了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细菌群落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显著增加了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群的相对丰度。【结论】西兰花残体还田能够有效抑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降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DNA拷贝的数量,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是一种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的绿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鲜食甜豌豆—西兰花—青刀豆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施肥、选用良种、合理密植、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当地鲜食甜豌豆—西兰花—青刀豆高效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兰花又叫青花,生长适温为15-20℃,昆明地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加以配套的栽培技术,已实现四季栽培,为昆明外销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1.栽培季节 根据昆明地区气候特点,西兰花一年四季可露地栽培,也可保护地栽培。全年中通过早熟和晚熟,抗高温和耐低温品种的搭配,实现四季播种,四季栽培,但以3-4月和8-9月播种较多。  相似文献   

19.
1栽培季节西兰花一般可以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秋季在7月上旬—8月播种,10月上旬一2月收获;春季栽培于3—4月播种,6月下旬一7月初收获。青海省都兰地区大多进行春季栽培。2播种育苗苗床宜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666.7m2用种量为12.5—15g。由于西兰花种子价格较高,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或点播,育苗土中可加入多菌灵防止苗期感病倒苗。播种穴深约0.5cm,播种时可用杀灭菊酯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要覆盖细土以盖满种穴为宜。3整地定植一般在定植前整地开沟施基肥,6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和复合肥40kg或过磷  相似文献   

20.
西兰花的营养价值丰富,在秋冬季栽培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西兰花的栽培特性,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育种、适时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