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洲坚果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的澳洲坚果为试验材料,分别选用水和体积分数70%甲醇、70%乙醇与70%丙酮4种溶剂对澳洲坚果的新鲜果皮进行浸提,测定各溶剂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与单宁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澳洲坚果果皮中总酚、总黄酮与单宁含量以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体积分数70%丙酮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与单宁含量最高,分别为(6.63±0.15)mg/g(FW)、(8.65±0.32)mg/g(FW)、(8.80±0.31)mg/g(FW)。其次是70%甲醇、70%乙醇;水提取物的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可见,提取剂的性质明显影响其提取物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陈建烟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5):159-163
为了明晰浙江蜡梅叶片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挖掘其生物活性,以其叶片为材料,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其活性成分,并进行成分的系统定性、定量(多糖、多酚、黄酮)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蜡梅叶片活性成分类别丰富,含有酚类、多糖、黄酮、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定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间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甲醇提取物中多糖、多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1.82、23.25、18.40 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方面的能力均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25.02μg/mL、0.24 mg/mL.综合分析可知,浙江蜡梅叶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具有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须为原料,以甲醇、70%甲醇、50%甲醇、乙醇、70%乙醇、50%乙醇以及蒸馏水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物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0.79±0.01)mg/g,总黄酮含量也最高,为(0.65±0.10)mg/g;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超氧、羟基以及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铁能起到还原的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多酚与抗氧化能力间相关性显著,而总黄酮与抗氧化能力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藜麦种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号藜麦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蒸馏水、70%甲醇、70%乙醇、70%丙酮、甲醇、乙醇、丙酮为溶剂,通过超声波浸提方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藜麦种子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的藜麦种子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提取液中总多酚含量为1. 14~3. 28 mg/g,其中以70%乙醇为溶剂时含量最高;总黄酮含量为1. 34~1. 98 mg/g,以70%乙醇、蒸馏水为溶剂时含量较高,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溶剂藜麦种子提取液均具有一定的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显著,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较小。70%乙醇是藜麦种子中总多酚、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的最好溶剂。本研究可为藜麦种子提取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4种不同溶剂提取盐角草活性成分,评价不同溶剂提取物的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以及抗氧化活性与盐角草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以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说明盐角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总酚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株银杏内生炭角菌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种溶剂分别提取银杏内生炭角菌YX-28的子座粉末,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通过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模型评估其抗氧化活性,以期获得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氧化剂来源.结果表明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与抗氧化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甲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4.51±1.05)mg·g-1(没食子酸当量)和(86.76±0.58)mg·g-1(芦丁当量).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试验中,400 μg·L-1的YX-28甲醇粗提物具有72.90%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抗坏血酸(AsA);而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中则显示中等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了甲醇提取物中的41种物质,其占总提取物的64.65%.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州蜜柑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筛选最佳提取试剂。[方法]依次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及蒸馏水对温洲蜜柑果皮进行提取,检测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温州蜜柑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甲醇、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APC指数位居前2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5**、0.583**、0.948**、0.849**、0.760**、0.955**(P0.01)。[结论]对温州蜜柑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确定甲醇为其最优提取试剂。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30-1434
采用4种极性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氯仿、乙醇)通过一次提取和双溶剂萃取2种不同方法提取无花果干果中的总酚和总黄酮,测定其含量,并通过还原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提取法得到的无花果干果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和相应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双溶剂萃取法;采用同种提取方法时提取溶剂极性越大其多酚和黄酮含量与对应的抗氧化活性越高(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采用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一次提取法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相对其他有机溶剂最高,相应的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蒙古栎实壳富含多酚、黄酮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等功能。为了深度开发蒙古栎资源,获得抗氧化活性高且高效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这4种方法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和可溶性糖物质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官能团变化的影响。  结果  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提取效果和抗氧化活性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酶解法对蒙古栎实壳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最好,每100 g蒙古栎实壳的等量总酚含量高达(1.090 ± 0.570) g,FTIR显示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在3 401、1 039 cm?1 处的吸收峰强度最大,分别为酚类物质特征基团羟基O?H的伸缩振动和黄酮类物质特征基团C?O?C的伸缩振动。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最强,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在0.80 g/L时,·OH清除率高达98.55%,高于VC的清除率(82.03%)。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起主要抗氧化作用。  结论  对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发现酶解法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高。因此,酶解法是从蒙古栎实壳中提取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有效方法,且酶解法提取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蒙古栎实壳活性物质的制备和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本研究结果为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提取技术的选择及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苦荞品种‘昭苦2号’籽粒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化学技术研究苦荞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为苦荞芽菜的深度加工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苦荞籽粒萌发到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显著升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萌发2~6 d快速提高,在第6天分别达到109.27 mg/g和137.73 mg/g。游离酚和游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和总黄酮一致,萌发至第6天分别是萌发前苦荞籽粒的4.08 倍和4.53倍。芽菜形成过程中,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显著提高,但与总酚和总黄酮的比值较小。在苦荞籽粒萌发前后提取物中鉴定出6种黄酮单体,分别为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山奈酚、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3′-O-吡喃葡萄糖苷。游离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芦丁和槲皮素,其中芦丁的含量在萌发6~7 d增加缓慢,第6 天达到50.80 mg/g,而槲皮素的含量在萌发1 d后不断降低。结合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表儿茶素和芦丁。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综合评价不同萌发期苦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苦荞籽粒萌发后游离、结合及总抗氧化活性均显著提高。表明萌发至第6 天的苦荞芽菜具有更广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不同种热带果树叶子中多酚、黄酮及抗氧化能力,采用不同提取方法(75%甲醇和60%乙醇)来分析叶子的总酚和黄酮含量,同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提取物的多酚种类及含量,并检测其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总酚含量较高的有野生番石榴、番石榴、人心果、芒果和莲雾叶片提取物,其中野生番石榴的含量最高;荔枝、杨桃、木菠萝、番石榴、人心果和枇杷的总黄酮含量较高,番荔枝总黄酮含量最高;75%甲醇提取物效果最好。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热带果树叶子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绿宝石'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法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果实生长过程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绿宝石'梨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以花后50 d的含量最高,分别达18.95 mg GAE/g DW、34....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6个不同产地的中国沙棘叶片为材料,对其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沙棘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采用比色法对不同产地沙棘叶片中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铜离子还原能力和金属鳌合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棘叶片中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含量最高的为隆德县六盘山的中国沙棘,达到了566.09mg/100g,而彭阳县中国沙棘叶片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低,仅为151.58mg/100g;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片黄酮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隆德县神林乡地区沙棘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固原市中国沙棘黄酮提取物的铜离子还原能力最强,而其金属离子鳌合能力最强的为隆德县六盘山中国沙棘;中国沙棘叶片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和医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与此同时,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片黄酮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中国沙棘开发利用时对优良种源的筛选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pH对桑黄 TH021菌株液体发酵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pH对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及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为充分利用该菌提供依据。【方法】用5L机械搅拌发酵罐在pH 4.5,5.5,6.5和7.5下进行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于培养第8天时获取滤液、菌丝体,测定其生长速率,分析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作用、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研究pH对桑黄TH021液体发酵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桑黄TH021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5。在pH为6.5时,桑黄TH021菌株滤液甲醇提取物产量(LYC)达到最高,为(4.63±0.01)g/L;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及滤液甲醇提取物对亚铁离子的螯合作用均达到最高;菌丝体甲醇提取物总酚含量和黄酮类物质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4.04±1.69)和(9.21±1.14)mg/g。在pH为7.5时,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滤液甲醇提取物多糖含量达到最高,为(66.10±1.96)mg/g。【结论】pH对桑黄TH021菌株液体发酵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及主要活性成分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在适宜的pH下使用。  相似文献   

16.
尹晓雯  牛东玲  马婷婷  马慧娟  苏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82+8289-8282,8289
[目的]比较分析枸杞果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黄酮含量。[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枸杞果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利用二苯代苦肼基自由基体系(DPPH)对枸杞果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枸杞果柄各提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与Vc的清除能力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正丁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提取部位,达到61.26 mg/g。[结论]枸杞果柄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的黄酮含量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法及溶剂萃取法分离提取通经草中的总黄酮。并将通经草黄酮按低(50 mg·m L-1)、中(150 mg·m L-1)、高浓度(250 mg·m L-1)分别对小鼠连续灌胃14 d,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其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研究通经草黄酮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通经草黄酮浓度增大,小鼠体内丙二醛含量逐渐降低,其中高浓度通经草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及肝脏丙二醛含量,说明通经草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红花中的总酚提取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水、70%乙醇、70%酸性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为溶剂,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和ASE快速溶剂萃取法对红花进行提取,采用Folin-Ciocalteu方法,DPPH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体系测定红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中,回流提取总多酚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超声提取、ASE提取和冷浸提取;6种不同溶剂提取总多酚含量效果排序为70%酸性乙醇>70%乙醇>水>正丁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结论:各提取方法中,70%酸性乙醇回流法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中根皮苷及阴干的果实和叶中黄酮的含量,并比较阴干叶和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目标产物的含量;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山荆子阴干叶和果实中的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测定其叶和果实中的黄酮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荆子鲜叶、茎皮和果实中的根皮苷含量分别为(12.00±3.60),(21.60±6.10)和(1.18±0.15)mg/g;阴干的叶和果实中黄酮含量分别为(4.78±0.62)和(0.68±0.04)mg/g。在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活性及还原力方面,山荆子阴干叶乙醇提取物较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强。【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HPLC法测定山荆子叶、茎皮和果实中根皮苷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山荆子阴干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新疆阿拉尔地区不同引进品种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差异,为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60个引进品种的红枣枣核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枣核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枣核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各不相同。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临猗辣椒枣,含量为10.25±0.70 mg/g,最低的是双仁,含量1.81±0.22 mg/g;总酚含量最高的是鲁枣8号,含量为77.24±1.08 mg/g,最低的是三棱枣,含量为18.09±3.71 mg/g。60个品种的枣核采用欧氏距离平方和的聚类方法一共分为3类。新疆骏枣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5.72±0.96 mg/g和31.02±1.04 mg/g),未来可以考虑种植高含量总黄酮品种临猗辣椒枣(10.25±0.70 mg/g),高含量总酚品种鲁枣8号(77.24±1.08 mg/g)作为特色抗氧化功能食品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