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长,以及消费者选择食品能力的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营养的供给。尽管价格对主导消费者选择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很多消费者还是乐意多付钱来选购更健康的食品。此外,消费者需要无害的食品。鸡蛋业有更多发展前景,不仅在于营养补充品和功能性食品上,还在于非食用的鸡蛋产品。根据适当的性能判定指标,仔细研究成本和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益处多方面因素,来作出符合经济效益的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2.
《江西饲料》2003,(1):44-45
转基因食品问题一直是欧洲争论不休的话题。近日,欧盟再次要求各成员国放宽对转基因食品的限制,这一问题将引起新一轮激烈辩论。负责健康、食品与消费者保护事务的欧盟专员比尔纳,近期曾两次要求欧国家取消1998年制定的转基因食品禁运措施。比尔纳说,欧关于允许转基因食品上市销售的法律将于最近实施,消费者的权益也将因此有了立法保障。今后,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购买含有或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欧盟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开禁  相似文献   

3.
生活小常识     
生产日期是食品的“出生证”,也是消费者判断食品内在质量是否合格、安全和挑选、购买食品的重要依据之一。食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应当真实准确。而有的企业却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欺骗消费者。近日,山东省蒙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  相似文献   

4.
当今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自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食品的消费更是如此。作为消费者日常必需的肉食品,由于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亦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包括行政、技术、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以保障肉品安全,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当今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自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食品的消费更是如此。作为消费者日常必需的肉食品,由于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而使消费者产生“恐肉”心理,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肉品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高明 《中国动物检疫》2005,22(2):16-16,22
当今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自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食品的消费更是如此。作为消费者日常必需的肉食品,由于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而使消费者产生“恐肉”心理,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采取包括行政、技术、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以保障肉品安全,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末期.欧洲动物性食品产业出现了一些危机和丑闻。产生严重危害的事件有英国发生的疯牛病(BSE)和口蹄疫;被揭露的丑闻有比利时给动物饲喂高度污染二恶英的饲料和奥地利养猪生产中的药物褴用。消费者对肉类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质疑,猪肉和牛肉市场进入瘫痪状态。公众也抱怨动物长途运输和屠宰方式的不人道。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最高标准和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欧盟市场委员会在2000年1月12日发表了关于食品安全的白皮书,在2003年建立了独立的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白皮书把欧盟的食品政策转换成一个主动、有活力、统一而广泛的工具,从而确保人类食品健康的高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8.
近日,山东亚太中慧集团在规模健康养殖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正式开通,消费者只要点击中慧畜牧网输入中慧食品上的标签,就可以查询到相关食品的全部信息。这一系统的建立彻底消除了消费者的担心,让大家吃得更加放心、舒心。  相似文献   

9.
食品召回制度在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商和分销商的声誉和经济利益,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双赢”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0.
确定食品保质期的理论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食品保质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生产厂商的关注。本文从确定食品保质期的理论角度,介绍了加速破坏性实验、Weibull感官分析等实验方法,同时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在食品保质期研究领域引入的一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扒猪手以其独特的风味,历来为消费者所喜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逐渐从高脂肪的食品转入高蛋白食品。由于猪蹄含有丰富的胶体蛋白等营养物质,所以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扒制猪蹄成了市场上的走俏食品。  相似文献   

12.
一.产地溯源必蔓性 1.客观需求。食品市场的全球化导致消费者更关注食品来源,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也提高了食品产地标识的公众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食品消费偏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消费偏好的变化带来新市场,新市场需要新供给,同时经济结构也需要新的调整。掌握都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与变化趋势,对于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式如何转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基于现有研究文献,本文利用2011—2018年连续8年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者的社会特征、家庭特征与购买肉类食品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买肉类食品的比率由2011年的20.41%上升到2018年的41.34%,并有显著上升趋势。消费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数构成、家中是否有老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心度、消费者对肉类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关心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消费者在超市购买肉类食品的频度。从长期来看,由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超市肉类食品的卫生安全条件比农贸市场的肉类食品更加有保障"这一特征并不了解,应加大宣传肉类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并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超市肉类食品卫生监管方面的相关信息,提高超市肉类食品在卫生安全上的信用水平,进而提高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买肉类食品的比率。  相似文献   

14.
黄玉珍 《中国乳业》2020,(12):44-46
发酵乳制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但是由于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在发酵乳制品,因此,造成了部分消费者的误解,认为发酵乳制品不够健康。主要阐述了食品添加剂在发酵乳制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使用要求,旨在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认识发酵乳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安全重于泰山。食品是人类赖以为生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对人体生命与健康至关重要,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食品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却频频发生,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阻碍了我国动物性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形象。我国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原因复杂。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克隆奶牛所产的奶,还未获得全美牛奶生产者联合会或国际乳品与食品协会的认可。两个组织均宣称,他们不希望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将克隆牛所产的奶卖给美国的消费者。感觉上,与克隆技术带给大多数牧场主的好处相比,消费者的担忧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食品污染的途径分析与防范,及绿色食品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广角》2002,(20):40-41
福建饲料行业今日发表安全宣言,郑重承诺坚决远离违禁添加剂,以确保该省畜牧、水产品及出口食品的安全,让海内外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  相似文献   

19.
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更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欧盟食品安全局FEEDAP小组采纳了欧盟食品安全局关于动物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对消费者健康影响的科学意见。并建议修改向猪、牛及家禽等食用动物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的最大量,避免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过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向消费者提供恰当的建议减少过量维生素A的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