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鸭啄羽是鸡、鸭群中相互啄食羽毛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各种日龄品种和季节都能发生,特别是密集型饲养的鸡、鸭群中发生的概率更高,一旦发病,鸡、鸭互相啄食羽毛或自食羽毛;有的被啄得皮穿血流,不但生长缓慢,同时还会继发感染,甚至会引起死产。  相似文献   

2.
1鸡啄癖的种类鸡啄癖的类型很多。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分为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啄尾癖、异食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最为常见。1.1啄肛癖种鸡生长期限饲,初产母鸡的子宫脱落或产双黄蛋所引发的肛门破裂易诱发啄肛癖。啄肛易引起鸡肛门脱落,甚至造成鸡肠道被啄出而死亡,或因出血而引起贫血。1.2啄头癖因公鸡相互斗殴造成鸡冠、肉垂或皮下出血,继而引发啄头。1.3啄羽癖附着在羽毛上的垫料或饲料颗粒,常常会引发其他鸡只的啄羽行为。有的羽毛未被啄掉,只是轻微受伤;如羽毛被啄拔,则会造成皮肤损伤或较…  相似文献   

3.
1前言啄羽(FP)是典型的禽类的特异性行为,即啄其他鸡只的羽毛,有的甚至拔出羽毛并吃掉。啄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福利问题。由于羽毛损坏、皮肤裸露的鸡会损失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以致会消耗更多的饲料来维持体温,其采食量几乎增加30%,导致养殖者投入更大的费用。严重的啄羽还会导致被啄鸡的外皮损伤而产生同类相残,从而产生更严重的损伤和伤亡。2关于啄羽原因的几种假说Blokhuis(1986)认为啄羽与蛋鸡的寻食行为有关。这种假说是基于家禽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在地面上的啄食和搔抓行为(Savory,1995)。当鸡只所处的环境缺少鸡只寻食的…  相似文献   

4.
<正>鸡啄羽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营养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饲养密度或光照强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当等,都会诱发鸡群发生啄羽病症。因此养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鸡啄羽的防治工作,以维持鸡群健康和获取理想的养鸡效益。一、鸡啄羽临床表现不同品种和周龄的鸡群都可以发生啄羽病症,尤其是饲养密度较大或鸡群在更换羽毛的阶段,鸡群更容易发生啄羽现象。鸡只表现啄食自身羽毛或者相互啄食羽毛,致使背部或尾部羽毛稀疏或打綹,  相似文献   

5.
大群养鸡,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癖。在开产前后,经常会发生啄肛。啄癖导致鸡着羽不良,体热散失,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在肉用仔鸡中,啄癖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造成大的经济损失。1啄癖发生的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6.
鸡啄癖也被称之为互啄癖,指鸡与鸡之间的相互啄羽、啄趾等。临床症状:病鸡攻击伤害同类,发生自食或争食其他鸡所下的蛋,更有甚者是吞食各种不应该食用的其他物质。病因分析:鸡群饲养密度过大、光照通风不良、采食和饮水不足、饲料供给不及时、禽舍潮湿等。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鸡啄癖已经成为现代养鸡业中现象最普遍、危害也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鸡啄癖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其主要原因在于鸡啄癖往往会导致鸡的羽毛不全,体热下降,食量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鸡皮炎及鸡体组织损伤,甚至导致鸡体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大群养鸡,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食蛋等恶癖。在开产前后,经常会发生啄肛。互啄导致鸡着羽不良,体热散失,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在肉用仔鸡中,互啄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大群养鸡,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癖。在开产前后,经常会发生啄肛。啄癖会导致鸡着羽不良,体热散失,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1啄斗与啄癖的信号蛋鸡的啄斗分2种类型:攻击性啄斗和啄癖。鸡对于每种类型的啄斗都有不同的信号,为了采取恰当的措施,需要识别这些信号。啄羽经常被描述为攻击性行为,但是攻击性啄斗是正常行为,仅在鸡笼养时啄羽才可能是正常行为(见  相似文献   

9.
正鸡羽虱病一般由鸡皮肤表面寄生虫或细菌所引起。患有此病的鸡表现为奇痒,甚至鸡因为自身过于难受而啄掉自己的羽毛,导致掉毛现象。患羽虱病的鸡还会逐渐消瘦,不爱食,整天啄毛或抖动自己的羽毛,另外雏鸡生长发育受阻,母鸡则产蛋率下降或干脆不产蛋。以下是治疗鸡羽虱病的2个方案,如果大范围鸡患此病,建议使用,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啄癖种类1啄羽癖。啄羽癖主要发生在雏鸡和高产、换羽期的蛋鸡,尤其是肉鸡发生较多,被啄部位主要是背部和尾根处,使其羽毛不全、饲料浪费、不利于屠宰加工甚至感染致死;2啄趾癖。啄趾癖主要发生于雏鸡,当雏鸡看到被啄鸡脚趾发红或者粘有饲料颗粒、水珠时就开始啄食,结果是越啄越红(因为啄破出血),最后造成被啄鸡伤残  相似文献   

11.
鸡群中常发生啄趾、啄羽、啄蛋、啄肛等情况称为啄癖。其中啄肛危害较大,病鸡肛门周围及泄殖腔血肉模糊,有的鸡甚至将肠管叨出吞食。偶尔发生啄羽或啄皮,严重时,羽毛被啄掉大量,特别是病鸡尾羽常被啄光,露出皮肤后,可引起啄皮、啄肉及啄肛。同时有些鸡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嗉囊阻塞而死亡。啄趾,一般发生于幼雏,也能造成一些伤残。  相似文献   

12.
饲养蛋鸡或肉仔鸡过程中,一旦饲料中缺少硫,就会发生鸡啄羽现象,啄羽严重可导致鸡只死亡。而生石膏粉中含有23%的钙和18.6的硫,在家禽的饲料中加入1%~1.5%的生石膏粉,是防止鸡啄羽的有效办法,并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啄癖信号1.1羽毛消失鸡每天都有羽毛掉落到地面上,如果掉落的羽毛从地面上消失,说明羽毛被鸡吃掉,这是鸡群出现问题的信号。1.2对死鸡有兴趣有的鸡对死鸡或受伤的鸡表现出特有的兴趣,这也是鸡出现啄癖的重要信号。2啄癖类型2.1啄羽这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是指有啄癖的鸡啄食其他鸡的羽毛,特别是背部、尾尖羽毛的行为。被啄鸡羽毛脱落,组织出血,因伤淘汰或  相似文献   

14.
饲养蛋鸡或肉用仔鸡过程中,一旦饲料中缺少硫,就会发生鸡啄羽等现象,啄羽严重时可导致鸡只死亡。而生石膏粉中含有23%的钙和18.6%的硫,在家禽的饲料中掺加1~1.5%的生石膏粉,是防止鸡啄羽的有效办法之一,且  相似文献   

15.
张滴 《饲料工业》2001,22(1):35-36
大群养鸡 ,特别是高密度饲养 ,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 ,啄肛 ,啄趾 ,食蛋等恶癖。在开产前后 ,经常会发生啄肛。互啄会导致鸡着羽不良 ,体热散失 ,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在肉用仔鸡中 ,互啄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 ,严重还可导致死亡 ,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1互啄发生的原因   引起啄癖有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 ,亦有营养方面与疾病的原因 ,还有品种上的原因。 1.1引起互啄的环境条件   饲养密度过大 ,禽舍空间不足 ,育雏时温度过高 ,采食及饮水不足 ,限饲或饥饿 ,光照强度过高 ,通风不良下的氨气浓度过高 ,潮湿等等 ,饲用颗粒料…  相似文献   

16.
<正>鸡啄食癖是养鸡生产上的一种多发病,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常发生。常见的有啄羽、啄背,啄肛、啄趾、啄头、啄蛋等。被啄部位一旦出血,则鸡群争抢啄食,轻者使鸡受伤,羽毛不全,皮肉暴露,体热散失,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重者造成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啄食癖会很快慢延,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搞好鸡啄食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1鸡啄食癖发生的主要原因1.1饲料营养饲料营养不平衡,如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易引起啄肛;缺乏含硫氨基酸易引起啄羽和啄肛;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微量元素、食盐及维生素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会引起互啄。  相似文献   

17.
正黄羽肉鸡啄羽(毛)通常在春夏、秋冬交替之际发生。根据被啄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啄羽和重度啄羽。轻度啄羽时,羽毛几乎没有受损,被啄的鸡无反应或仅有轻微反应;严重啄羽时,羽毛往往被拔掉,被啄的鸡做出逃跑或回啄啄羽鸡的强烈反应。严重啄羽通常逐只发生,往往一只鸡被啄后,多只鸡共同啄一只鸡,被啄的鸡皮肤裸露、肌肉受损,见图1。严重影响肉鸡的外观质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鸡啄癖是鸡群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该病是异食癖中的一种,即鸡相互啄伤或啄鸡蛋,造成严重的经济的损失.根据啄癖发生的条件和被啄的部位,一般分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和啄蛋五种类型.任何年龄的鸡都会发生啄癖.啄羽癖幼鸡多发生在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成年鸡多发生在产蛋高峰期或换羽期,轻则啄去羽毛,有时被啄得大部分体表无羽毛,犹如"光鸡";啄肛癖多发生在产蛋鸡的产蛋后期,严重的能将被啄鸡的肠道从腹腔中啄出或流血不止以致死亡;啄蛋癖多发生在产蛋旺盛的季节;啄趾、啄头癖多发生在幼鸡阶段.  相似文献   

19.
啄癖即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是大群养鸡经常发生的问题。其中啄肛危害最大,常将肛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后半段肠管啄出吞食。啄羽如果是偶尔地、个别地发生,问题不大,严重时啄掉大量羽毛,特别是尾羽常被啄光,露出皮肤,就会进一步引起啄皮、啄肉、啄肛,同时有些鸡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嗉囊堵塞而死亡。啄趾一般仅发生于幼雏,也会造成一些伤残。  相似文献   

20.
蛋鸡啄羽的国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长平 《中国家禽》2005,27(5):48-50
啄羽(FP)是禽类的典型的特异性行为,即啄其它鸡只的羽毛,有的甚至拔出羽毛并吃掉(Blokhuis和Wiepketna,1998)。啄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福利问题。说是一个经济问题由于羽毛、损坏皮肤裸露的鸡会损失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消耗更多的食物来维持体温(Leeson和Morrison,1978),其采食量几乎增加30%(Emmails和Charies,1987;Tauson和Svensson,1980),导致养殖者投入更大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