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的各种传染病越来越多且变得日益复杂,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控制也越来越难,猪病的防控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猪病的防控中,生猪机体免疫保护力的有效发挥是猪病防控成败的关键。当前,由于受饲养管理水平、日粮营养状况、疾病发生情况、饲养环境状况以及预防免疫接种工作等方面影响,生猪免疫力未得到有效发挥,造成猪的免疫力下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50春夏之交季节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对策春夏之交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如果饲养环境较差、饲养密度过高,猪群易患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和混合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如诊治不当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特将猪群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不断的推广,无论是养殖规模户还是散养户,科学养殖的意识明显地提高,自觉进行猪的疫病防控小有气候,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真正掌握猪的疫病防控技术的养殖场、户却只占少数。以下是我多年来在猪的疫病防控上的几点经验,目的是让养殖户通过科学饲养管理,提高防病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养殖技术角度来讲,冬季饲养猪,是一年中环境条件最为恶劣、困难最多的时期。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猪不仅不长膘反而掉膘。本文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当前,猪疫病流行呈现症状复杂、难以诊治、发病率高的特点。如何防控好猪病,提高经济效益,是饲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当前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降低仔猪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对养猪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饲养环境、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总结了保育猪的管理技术,以期为保育仔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2019年夏季猪病多发,为有效阻击猪病蔓延扩散,庐江县防疫部门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当地养殖小区和养猪户,调研临床症状、分析发生病因、查找存在不足,研究防控对策,探索猪病综合防控措施,成效明显。2019年6~8月,该县南部一些地方小规模养猪户饲养的生猪陆续发生死亡,呈现点状散发,局部呈高发态势。经统计3月时间共发生29起猪病疫情,猪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笔者参加了该县夏季猪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猪病防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猪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先制定猪饲养管理方案,其中该方案为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以预防为主、平衡营养,防止饲料霉变,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提高养殖场地的卫生水平、做好春季发病的防治、综合采取免疫措施,进而降低生猪发生疾病的概率,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猪口蹄疫,笔者对茂名地区猪口蹄疫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猪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探究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包括疫苗、免疫程序、免疫操作、饲养管理和猪群健康等因素,要提高免疫效果,必须提高疫苗质量,确保免疫密度,制定科学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免疫操作,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等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取得明显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猪群中发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病原的多重感染,在其感染的病原中除有细菌或寄生虫之外,80%是病毒感染。因此,在猪病防控中重点是要防控好病毒病。兽医临床上防控猪的病毒病,常采用的措施有:一是要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好猪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和防控体会进行报告,并提出坚持自繁自养、淘汰病猪、定期消毒和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兽医导刊》2007,(5):65-65
5月10日上午,广西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猪“高热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副主席孙瑜通报当前广西区猪“高热病”疫情形势,全面部署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孙瑜指出,广西是生猪饲养大省(区),一旦暴发猪“高热病”,后果不堪设想。广西生猪饲养管理水平低,大部分中小规模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基本上未进行过猪蓝耳病的免疫。  相似文献   

13.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对其后期育肥性能的发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饲养管理出现问题,就会使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从保育猪的生理特点、保育猪的营养需求、仔猪的科学断奶、保育舍的准备、保育猪的分群调教、保育猪的饲喂、保育舍的卫生消毒、保育舍的温湿度和通风、保育猪的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外购猪因不可避免地受到长途运输应激,以及饲养环境、管理、免疫等情况变化的影响,可能出现采食量下降、易发病等一系列问题。养猪场(户)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常常会引发外购猪发病,造成重大损失。本文结合饲养外购猪生产管理实际,采取多方面措施以减少饲养外购猪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猪高热综合征的是由多个病原家族交叉感染所致。2009年,建平县多个猪场发生猪高热综合征,在防控猪高热综合征疫情过程中,针对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诱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认为饲养环境恶劣,猪体抗病能力极度虚弱是发生猪高热综合征的主要诱因。后来的防控研究证明,只要认真落实猪场安全体系建设,开展科学饲养,采取分段投料,合理喂料,并进行特异性免疫和敏感药物的保健,猪高热综合征是可防、可控的。1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猪气喘病是一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猪主要表现咳嗽、气喘的临床症状,该病的发病受饲养管理条件影响很大,且易与其他疾病混合发病。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饲养管理、完善检疫防疫制度,同时做好消毒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防控猪气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种猪饲养及生猪繁殖过程中,种猪的体质和免疫力关系到猪群整体的繁殖质量高低。从种猪饲养过程来看,种猪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必须认真分析种猪可能感染的疾病,制定具体的疾病防控措施,提高种猪的疾病防控效果,提高种猪的整体健康状况。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种猪疾病防控工作,结合种猪饲养需要,重点做好种猪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生猪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受到引种、免疫、饲养、环境、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猪病呈现出高发趋势,对养猪业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因此,积极做好重大猪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重大猪病防控意义,提出了建设重大猪病防控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生产发展迅速,猪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年来,生猪饲养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猪病防控水平也突飞猛进。但随着饲养环境的恶化,猪疾病的频发与复杂化,造成了今天猪疾病层出不穷的现象,给养猪生产疾病的整体预防带来较大困难,使养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养猪效益,充分发挥猪的最佳生产性能,养猪场在饲料调配、疫病防控和日常保健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推广应用全价配合饲料、程序化免疫、自由采食、分段饲喂等饲养管理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饲料效果。但是聚焦在猪病的防控上,部分养猪场对于环境因素与猪病防控方面之间的重要关系认识不够,致使养猪场猪病频发、难防难治,影响养猪场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本文就做好环境控制对猪病防控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控制措施,为提高养猪场的猪病防控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