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2020,(5)
正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是兼性厌氧菌,属于肠杆菌科,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芽孢、可以分解葡萄糖,是人和动物后肠段的正常菌群之一。目前已经清楚的血清型数量有近千种,绝大部分血清型无病原性或为条件致病菌,少部分已知血清型为条件性致病菌,其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 genic E.coli, ETEC)是造成初生仔猪发病的主要病原菌[1],其分泌的黏着素性菌毛和肠毒素可导致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急性死亡等。时至今日,大肠杆菌病仍然是养猪业的一个多发疾病[2-4]。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il,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rrhagic E.coli,EH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dve E.coli,EAggEC)和弥散性黏附大肠杆菌(difuse adherence E.coil,DAEC).  相似文献   

3.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ngenic E.coli,ETEC)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腹泻、败血症或毒血症为主要特征。由于仔猪生长期的不同和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差异,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种,即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大肠杆菌(E.coli)为埃希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在菌,在其被发现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统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T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5.
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可以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并不引起疾病,因此人们最初认为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直到1885年Escherich首次从婴儿腹泻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后,才开始认识到其致病性。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畜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通称,主要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 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G)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哺乳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ET…  相似文献   

6.
<正>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的致病过程是细菌依赖黏附素,在肠道内定居、繁殖,然后释放细菌毒素引起细胞坏死和肠道紊乱,进而导致急性腹泻[1]。黏附素、肠毒素、溶血素等是与其致病过程有关的致病因子[2],某些血清型也与大肠杆菌的致病性有关。国外有关于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与肠毒素和黏附素类型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牦牛腹泻样品  相似文献   

7.
<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可以导致人类和初生幼畜腹泻的重要人畜共患型病原体。每年大约有2.8~4亿例五岁以下儿童感染ETEC相关联的腹泻,导致约30~50万人死亡;还约有4亿例成人腹泻病与ETEC感染相关[1-2]。ETEC引起的动物腹泻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为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依据它的致病性大致可分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eoli,EiEC)、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及大肠埃希氏菌(E.coli)。其中ETEC可产生不耐热性肠毒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相似文献   

10.
猪腹泻病例分离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仔猪腹泻是仔猪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由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引起.2004年陈祥等对华东地区致初生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进行了调查,2年后,该地区的O血清型是否发生变化,又具有什么特征,为了指导华东地区仔猪腹泻的防治,我们以江苏等8个省市为重点,对收集的仔猪腹泻病料进行相关研究,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病又名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俗称仔猪黄痢,是由特定血清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感染所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尤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临床则以腹泻、排黄色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自然发病率平均为40%~50%,高的可达100%,死亡率在30%左右,高的达70%~80%.是集约化养猪场及种猪场普遍存在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重组菌PSLM004质粒经IaqI酶切,其840bp的片段用~(82)P-dATP标记后作为STI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表明,该探针可以和人源、猪源产STI的ETEC有阳性杂交反应,而不与不产STI的载体菌株pBR322、非致病性E.coli和其它肠道杆菌有杂交反应。用该探针对35株已知血清型的E.coli、65株从人腹泻分离的E.coli.和7株猪腹泻E.coli进行STI基因检测,分别有6株、7株和2株STI探针菌落杂交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7%(6╱35)、11%(7╱65)和28%(2/7)。乳鼠生物学试验比较研究表明,70%(11/16)的STI探针栓测阳性菌株其乳鼠生物学试验也为阳性。用该探针可以对产STI的ETEC进行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猪大肠杆菌性病毒血症,大肠杆菌抗原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H抗原、O抗原和K抗原。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种类很多,但可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不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会导致人和幼畜腹泻。大肠杆菌大多数是没有致病性的,但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大肠杆菌病(Colibacilosis)。少数大肠杆菌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密切相关,把它们称为病原性大肠杆菌。该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多为散发,传染性不强。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和种猪均易发生本  相似文献   

14.
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其主要通过菌毛黏附素牢牢地黏附在仔猪黏膜表面,并产生肠毒素,继而破坏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正常的吸收和排泄的动态平衡,使肠管中的液体蓄积而导致腹泻.大肠杆菌是猪消化道内的常在菌,自出生至断乳均可引起发病.但因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不同,其引起腹泻症状有2种  相似文献   

15.
英国动物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2株O78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多位点序列类型(ST)-23菌株χ7122和IMT2155进行了序列测定,与一株O78血清型人源ST23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序列进行了比较。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与APECO1相比,APECO78菌株与人源ST23ETEC的遗传关系更近,这表明基于肠外或导致腹泻等对大肠杆菌致病类型进行的分型与菌株的遗传进化情况并不相符。APECST23菌株的附件基因组在O1血清型基因组毒力岛和保留毒力相关位点上保守性非常有限。为进一步了解基因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称为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ET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能借助于所产生的菌毛抗原粘附于动物小肠黏膜。定居并产生作用于肠壁的外毒素,称为肠毒素。主要有两类肠毒素:一类是不耐热性肠毒素即热敏感肠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的结构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其危害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引起腹泻的根本因素是ETEC分泌的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及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现已清楚,ST单独或联合LT即可引起重症腹泻[1].LT是一种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在人源菌株与猪源菌株高度同源,免疫原性好,已研究得比较深入.ST为小分子肽,免疫原性很弱或缺少,对其研究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的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其主要通过菌毛黏附素牢牢地黏附在仔猪黏膜表面,并产生肠毒素,继而破坏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正常的吸收和排泄的动态平衡,使肠管中的液体蓄积而导致腹泻.大肠杆菌是猪消化道内的常在菌,自出生至断乳均可引起发病.但因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不同,其引起腹泻症状有2种  相似文献   

19.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主要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引起的仔猪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该病的防治除加强综合性预防措施以外,生产上多采用ETEC的多价疫苗和基因工程苗免疫母猪,提高初乳中的抗体水平,以防治哺乳仔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性腹泻。然而母乳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K99菌毛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抗体效价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幼龄动物 (仔猪、犊牛、羔羊等 )腹泻中常见而且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此类大肠杆菌能借助于其所产生的菌毛抗原粘附于动物的小肠黏膜上 ,定居并产生肠毒素 ,从而呈现出致病作用。当大肠杆菌 K99菌毛粘附于绵羊红细胞上时 ,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 ,且不被 D-甘露糖抑制 ,系一种甘露糖低抗血凝反应 (MRHA) ,菌毛的MRHA可被相应的抗体抑制 ,故又可用甘露糖抵抗血凝抑制反应 (MRHI)来对其作出确诊[1] 。目前在各种动物中已发现并展开研究的大肠杆菌菌毛抗原主要有 :K88(F4)、K99(F5)、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