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低温症是由于猪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或自身代谢异常.致使患猪体温低于正常温度的综合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经产母猪、架子猪和仔猪多发,种公猪也有发生。在实践中笔者经常遇到猪低温症,其中母猪17例,架子猪13例,仔猪1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些新生仔猪刚从母猪腹中产下后,往往有假死现象。如能及时抢救,一般都能成活。 造成新生仔猪假死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羊膜未破裂,仔猪连羊膜一起产下;二是仔猪口鼻部有粘液,  相似文献   

3.
正猪瘟仍然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养猪生产中陆续出现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毒株的猪瘟病毒,引发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又称隐性感染),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产前、产后均正常,产下外表健康的仔猪,导致仔猪发生先天性猪瘟。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014年2月底,重庆市万州某小型猪场出现1头母猪产下仔猪后,仔猪在1~10日龄内相继死亡7头,据畜主介绍,该窝仔猪发病前猪场并未发生过猪  相似文献   

4.
1假死仔猪出生时由于母猪身体状况欠佳,分娩时产道出现异常,胎位不正等情况导致母猪分娩持续时间较长,这时仔猪口腔内被粘液填充,使仔猪在短时间发生窒息,但是仔猪的心脏还在跳动,将这种现象称为假死。假死仔猪需要得到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救治,否则很容易死亡。新生仔猪假死的原因一般是羊膜在没有破裂的情况下,仔猪连同羊膜一起产下,刚产下的仔猪呼吸微弱。  相似文献   

5.
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热量不足所引起的疾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农户散养的体质虚弱的带仔母猪常见。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猪、仔猪共同死亡。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肾上腺素肌注、红糖口服治疗母猪低温症106  相似文献   

6.
猪瘟引起的繁殖障碍病 ,指由低毒力猪瘟病毒株引起猪瘟胎盘感染症。也就是在猪瘟发生地区 ,低毒力猪瘟病毒感染怀孕母猪 ,其本身并没有临床症状 ,但能将猪瘟垂直传染给胚胎或胎儿 ,使之出现母猪繁殖障碍病。1 临床症状母猪 :仅个别母猪偶有 1~ 2次体温升高 ,食欲稍减 ,经1~2d恢复正常外 ,绝大多数母猪不表现临床症状。体温、精神、食欲均正常。然而多数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 :母猪产下的仔猪不会吃奶或吮奶无力、肌肉震颤 ,腿外翻 ;关节肿大 ,蹄尖着地 ,走动困难 ;有的仔猪耳尖、嘴、四肢、尾的末端发绀 ;腹部皮下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7.
<正>母猪低温症是母猪常见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旦母猪出现低温症,很可能死亡。为此,必须加强对该病防治。1病因引发母猪低温症的原因较多,通常情况下,秋末冬初、初春时节以及气候突变时发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同时,母猪产仔之前或产后哺乳期也是低温症高发期。1.1原发性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一般发生在饲养多头母猪以上的农户,尤其以猪场较多.近一段时间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还出现了一些初生仔猪交易市场,使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活动社会化.仔猪的寄养,是将仔猪让非生母猪哺乳;收养则指母猪为其它母猪产下的仔猪哺乳.人为地将哺乳仔猪进行寄养与收养,在牲猪生产中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和断奶体重,体质发育的均匀度,充分利用了哺乳母猪的哺乳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母猪的产仔潜力.仔猪的寄养,常是针对1南仔猪中1头或几头,有时则是整窝.1寄养的对象1.1母猪产下的健壮仔猪多于其正常乳头征留…  相似文献   

9.
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患猪都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降至35~37℃,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废绝,精神沉郁,特别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能站立,肛门松弛、脱肛等,患猪一般无其他病史.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近年来,本县个别猪场在冬春季节总有母猪低温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种猪场内一初产母猪发生难产,经处理人工助产后产下10头健康仔猪,母猪产后恢复良好。现将难产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些母猪产下一窝仔猪发现有1—2头没有肛门,这样给仔猪排泄造成很大影响。如果不及时做肛门再造术,仔猪粪便排不出体外,有可能造成粪毒素中毒,也有可能阻在直肠段,造成直肠腐烂,粪便进入腹腔。  相似文献   

12.
返饲对仔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返饲是在猪场暴发流行性腹泻时所采取的最常用的技术措施,最近2年多有报道返饲对防控仔猪流行性腹泻无效。某大规模养猪场发生流行性腹泻期间采取返饲母猪的方法对疾病进行防控,期间对仔猪的腹泻率,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返饲后母猪产下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9.62%、42.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数据结果表明返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初生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正低温症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生产中以妊娠或泌乳母猪发病多见,会给饲养场造成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1.1低温症主要因为日常的饲养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猪机体营养状况比较差、猪体内产热比较少或散热量大等。饲养场内的母猪一般是在冬季和春初发病较多,如果不能有效治疗,会造成母猪和仔猪同时死亡的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周军 《猪业科学》2010,27(2):111-111
母猪低温症是怀孕、哺乳期或体质虚弱母猪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严冬、春初多发。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本病在解除病因、加强饲养管理的前提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母猪从怀孕到产下仔猪,一般需要113~116d。加强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母猪能够安全分娩,争取仔猪能够全活、全壮。因此通常对怀孕初期较瘦弱的经产母猪,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喂方法,对初产母猪或者泌乳期的母猪,采用"步步登高的"饲喂方法对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采用"前粗后精的"饲喂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患猪都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降至35℃~37℃,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废绝,精神沉郁,特别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能站立,肛门松弛、脱肛等,患猪一般无其他病史。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近年来,淮阳县个别猪场在冬春季节总有母猪低温症发生,现报告如下:1病因多发生在严冬和春初,天气突变是其诱因,多发生于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或怀孕后期母猪。而在限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生粉料、饮用凉水的母猪高发。…  相似文献   

17.
母猪低温症是怀孕、哺乳期或体质虚弱母猪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严冬、春初多发。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本病在解除病因、加强饲养管理的前提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养猪生产实践中调查发现 ,母猪产下仔猪后不愿意给仔猪哺乳的情况时有发生 ,约占产仔母猪的 3%左右。具体表现为仔猪吮乳时 ,母猪用嘴或鼻将仔猪顶开 ,或躺下时把乳头压在腹下 ,仔猪拼命拱乳房也吮不到乳头。由于母猪拒绝给仔猪哺乳 ,致使仔猪消瘦 ,抗病力下降 ,发育受阻 ,甚至引起死亡。下面结合多年生产实践 ,谈谈母猪产后拒哺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仅供参考。1 母猪产后患病有些母猪产仔后食欲减退或废绝 ,或者生殖道感染、体温升高 ,或产后瘫痪等导致母猪乳汁减少。这时母猪对仔猪吮乳会产生厌恶感 ,不愿让仔猪吮乳。预防方法是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自然分娩的大致时间可以通过预产期推算出来,若能事先确定分娩的时间,对养猪者来说好处显而易见。提早诱导分娩技术值得使用和推广。通常情况下,母猪妊娠期长短不同,最短109 d,最长123 d,可相差14 d[1]。平均有5%~7%仔猪发生死产,据估计,75%的死产是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产下第一头仔猪与产下最后一头仔猪之间的时间间隔与死产有一定关系。所以,产程延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月,我市某养猪场1头杂交母猪产下11头仔猪,其中1头死胎,其余仔猪表现虚弱,并在产后三天内有7头陆续发病死亡。经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认为是胎盘感染猪瘟病毒引起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该场自1989年6月以来,曾先后有10多窝200余头15~60日龄的仔猪发生猪瘟而死亡,直至12月3日经确诊后采取猪瘟紧急防疫措施,疫情才得到控制。发病期间曾有二窝经产母猪产下死胎,而母猪和其它成年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