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病因分析典型性瘫痪的相当部分瘫痪病牛是由于母牛缺钙或钙过盛造成的,其中急性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12~72小时。本病是缺钙引起的营养缺乏症。分娩后,母牛开始重新分泌乳汁,泌乳会增加对钙的需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分泌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奶牛体内又不能及时从“钙库”中调运钙时,奶牛易发生瘫痪;另外,非急性产后瘫痪多发生于分娩后数天至数星期。分娩后奶牛的采食量下降及更换草料导致的牛乳钙含量远超过摄取钙含量,如此时间长,体内钙平衡会遭到破坏,从而引发瘫痪。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也叫奶牛生产瘫痪,是由于生产中体力透支,营养缺乏,尤其是钙的缺乏,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神经肌肉痉挛,从而导致奶牛瘫痪。但在养殖实践中除了缺钙引起的奶牛产后瘫外,还有一些情形也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如产后酮病、怀孕母牛弓形虫病、奶牛外伤、低血钾症、低镁症,在诊断奶牛产后瘫时要重点区分。现将区别诊断要点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产后母牛由于在妊娠后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此时奶牛处于生理病态。所以,母牛产后最初几天,乳房水肿,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都不正常,在此期间有的奶户为多挣钱而大量挤奶,不给奶牛一个恢复的机会,这样会使血钙转入奶中,造成大量失钙,引起产后瘫痪或酮尿症等产后疾病。因此,在母牛产犊  相似文献   

4.
奶牛瘫痪分两种情况,一是产后截瘫,它的特征是母牛分娩以后不能起立。二是生产瘫痪,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1产后截瘫1.1原因胎儿过大或胎势及胎位不正时,强行拉出胎儿往往会引起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挫伤而发生产后截瘫。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或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易突发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的数量和规模获得极大提高,奶牛养殖的疾病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本文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措施,并提出了改善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优质粗饲料的饲喂、母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量补充钙磷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亦称褥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血钙降低而引起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又称生产瘫痪.一般产后1~3d发病,多发生在6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和体质较差的母牛,2~3胎次的中、低产奶牛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8.
正母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或乳热症,是母牛生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通常母牛在产后12~72小时发病,以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四肢瘫痪、知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如治疗不当会导致产后母牛死亡。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在奶牛饲养管理不当时经常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低血钙症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四肢肌肉震颤、无力,行走不稳,卧地不起,瘫痪,患病严重的还会丧失知觉,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是由血钙浓度和血磷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和低血磷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及特征性卧地姿势等症状.本人于2015年3月初至2015年6月初在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动物门诊,接诊了2例典型产后瘫痪的奶牛.本文介绍产后瘫痪奶牛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是由血钙浓度和血磷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和低血磷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及特征性卧地姿势等症状.本人于2016年3月初至2016年5月初在且末县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接诊了2例典型产后瘫痪的奶牛.本文介绍产后瘫痪奶牛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是由血钙浓度和血磷浓度剧烈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低血钙和低血磷症.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及特征性卧地姿势等症状.本人于2015年3月至5月初在库尔勒市畜牧兽医站动物门诊,接诊了2例典型产后瘫痪的奶牛.本文介绍产后瘫痪奶牛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因素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分娩后第1次榨乳24小时内.发病原因有如下几方面.母牛产犊后,有的为了多挤奶,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挤净,这样会使乳房内压显著下降,引起微血管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易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逐年升高,威胁母牛的产后恢复及牛犊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对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诊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舍饲养高产奶牛更易患此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2008年某镇共发生13例,下面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本文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病因、诊断、治疗以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 ,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给奶牛生产造成较大威胁。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高产奶牛生产瘫痪 ,收到较好效果。1 发病规律及原因据统计 ,在我们治疗的 358例奶牛生产瘫痪中 ,以 5~ 8岁、3~ 6胎营养状况良好的高产奶牛发病率最高 ,占发病率的 62 % ,并大多在产后 1~ 3日内发病。引起生产瘫痪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由于母牛产后泌乳 ,大量钙质进入初乳 ,超过了能从胃肠道吸收和能由骨骼中动用的钙数量 ,致使血液中钙…  相似文献   

19.
产后瘫痪是母牛产犊后发生的一种以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体温下降等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本文用药物疗法和乳房送风疗法对2例产后瘫痪的母牛分别进行治疗。治疗结果表明,乳房送风疗法和药物治疗法对奶牛产后瘫痪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奶牛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奶牛的日常饲养工作愈加的重要,而母牛是奶牛群中比较重要的组成,所以实际生产中应该重视母牛常见疾病的防治。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分娩结束后经过8~12h无法自行完全脱落,是舍饲母牛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一般为10%~25%。初产母牛发病后,会导致产后第一次配种的受胎率明显降低;经产母牛患病后,既会严重影响产后泌乳量和繁殖性能,且非常容易继发引起其他疾病,导致不育而被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