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虫体大小:20~40mm,宽  相似文献   

2.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多呈地方流行,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片形吸虫分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吸虫,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3.
肝片形吸虫病又名肝蛭病,为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患的寄生虫病,偶尔也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在我国共有两种: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相似文献   

4.
<正>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肝片  相似文献   

5.
动物园草食动物感染片形吸虫的病原包括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两种。寄生虫的严重侵袭,不仅可以造成病兽消瘦、贫血、水肿、消化机能紊乱、幼兽生长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6.
<正>羊肝片吸虫病又称为肝蛭病,是由于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该病是危害我国牛羊养殖产业的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对畜牧业可以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虫体外观扁平呈叶片状,新鲜的虫体呈现棕红色、透明,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在临床上可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还可以  相似文献   

7.
肝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畜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1病原属片形属吸虫。有两个种:肝片吸虫,大片吸虫。肝片吸虫外观呈叶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长20~40mm,宽10~13mm,前部突出呈锥形,口吸盘位于锥形前端;锥形后,虫体左右展开形成“肩”。腹吸盘位于腹面中线上的肩水平位置,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窄,两根高度分支的肠管沿虫体两侧分布,与褐色的卯黄腺相重叠。睾丸高度分支,  相似文献   

8.
肝片(形)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疾病.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骆驼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它的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9.
片形吸虫病是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的寄生虫病。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是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据本地的资料和以往的研究显示,广西主要是大片形吸虫。由于国内外对肝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多,对大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少,使得国内一些研究未能注意到这两个种的虫在对动物的致病性及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2.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牛羊的关键寄生虫病之一就是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所造成的.这病可以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与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情况与营养障碍.幼畜常因为这病造成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淡水螺,因为这病多呈范围性流行,雨季、水灾区域流行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4.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引起,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其它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感染,是危害养牛、养羊业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该病原是一类大型吸虫,肝片形吸虫长20~30mm,宽8~10mm,红褐色,呈扁平的叶片状,虫体肩部宽而明显;大片形吸虫长25~75mm,宽5~12mm,肩部不明显,后端钝圆。  相似文献   

15.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号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万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生产的寄生虫病之一,每年给牛羊养殖户的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牛羊一旦感染该种寄生虫病,就会导致大片的动物受感染.并且,牛羊感染后,症状较轻的,会影响牛羊的采食量,降低牛羊的体重,影响牛羊的生产性能.严重的,则会导致牛羊死亡,尤其是幼畜感染该疾病,往往会导致死亡的发生.在生产实践中,要充分认识肝片形吸虫,认识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以及该疾病诊断和防控,然后才能有效的降低该疾病对牛羊生产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才旦加 《畜牧与兽医》2012,44(8):101-102
<正>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吸虫(F.gigantica)寄生在牛羊等动物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以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囊炎为主,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为特征的寄生虫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致使患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甚至引起患畜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为进一步摸清绵羊肝片吸虫流行病学,为高寒牧  相似文献   

18.
片形吸虫第一内转录间隔区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同地区的片形吸虫虫株为研究对象,经PCR扩增出了ITS-1部分基因片段,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并结合序列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区片形吸虫ITS-1 DNA的多态性。不同地区的样品经SSCP分析,显示3种带型,第1种为大片形吸虫的带型,第2种为肝片形吸虫的带型,第3种为2种带形的混合带型。广西区样品和大部分贵州省样品属于大片形吸虫带型;四川省、黑龙江省和部分贵州省样品为混合带型;南京市和甘肃省样品为肝片形吸虫带型或混合带型。测序结果表明,根据ITS-1基因的序列变异位点可区分2种片形吸虫;表现为混合带型的样品在变异位点具有多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ITS-1片段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以区分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同时也证实,在我国除了这2种片形吸虫外,还可能存在着“中间型”的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依据和目的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重要寄生虫病。该病在贵州不仅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较多的宿主动物的特点,而且也是人体和兽类的互通病。据我们的调查资料,肝片吸虫的平均感染率为:黄牛29.6%,水牛39.9%,绵羊32.2%,山羊28%,对牛羊危害严重,不但引起病畜消瘦、  相似文献   

20.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新晃县某养羊场羊群突发疾病,笔者从病羊的临床症状、病死羊的病理剖检等方面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并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总结了该病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