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阐述了人工种子的特点、发展概况、制作过程及当前研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人工种子的概念以及人工种子的培养物、种皮代用材料、人工胚乳及人工种子的防腐、贮藏 ,人工种子在有菌土壤中萌发和转株等方面的研究 ,展望了人工种子在蔬菜作物上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物人工种子概念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人工种子的概念、影响体细胞胚诱导的因素、体细胞胚的筛选纯化、人工种子贮藏等方面阐述了人工种子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烟草人工种子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辣椒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探明辣椒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和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不断增加,且品种间有差异,而脱氢酶活性在不同老化程度种子间无明显差异,认为辣椒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在于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5.
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人工老化处理后,种胚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但种子重量、α-粉酶活性、相对电导值、MDA含量、SOD活性及TTC还原量在经人工老化处理和未经老化处理种子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小麦种子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H_2O_2积累,对细胞造成毒害。种子经人工老化处理后,能萌发生长的幼苗在长势上劣于未处理种子的幼苗,较明显的表现为根系发育不好,根冠比下降,根系活力降低。但SOD、CAT活性在老化处理未与老化处理种子幼苗之间变化不大。SOD同功酶谱带数目不受人工老化处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胡萝卜人工种子制备技术,包括胡萝卜人工种子胚状体的诱导、人工种子的成熟与干燥、人工种子的包埋方法、人工种子的贮藏和萌发以及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Murashige 1977年首先提出高速度,大规模生产繁殖体的设想,并于1978年提出人工种子的概念^[1];1981年Lawrence等研究了芹菜和莴苣体细胞包裹的液胞包埋带技术以后,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工种子方面的渠道^[2]。自1987年桑树腑芽包裹的人工种子获得成功以来。以微器官为繁殖体的人工种子研究日益增多^[3]。人工种子是八十年代起始的一项新兴技术,它可以作为实现农,林,园艺作物良种化的一项革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室温贮藏4a、3a和2a的番茄种子,对其发芽率、种子活力、逆境萌发和幼苗田间生长等进行了综合测试,以检验种子的劣变进程及种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室温贮藏4a,种子质量显著劣变,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显著低于贮藏2-3a的种子,田间幼苗生长势下降,畸形苗及小苗比例增加。对番茄种子质量进行检验,逆境发芽试验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是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用室温贮藏4a、3a和2a的番茄种子,对其发芽率、种子活力、逆境前发和幼苗田间生长等进行了综合测试,以检验种子的劣变进程及种子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室温贮藏4a,种子质量显著劣变,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显著低于贮藏2~3a的种子,田间幼苗生长势下降,畸形苗及小苗比例增加。对番茄种子质量进行检验,逆境发芽试验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是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秦亮 《安徽农学通报》2023,(10):129-131+159
针对考种过程中任务繁重、人工计数等存在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的种子计数方法。该方法处理过程中使用腐蚀运算和开运算用于图像黏连区域的分割,使用二值化,便于数学运算,并在处理后对图像中的种子进行编号和计数,还可以人工校正及存档。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种子计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因为制度的先进性和理论的合理性后被广为推崇。我国学界对中国是否应该引入沉默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中国沉默权的立法现状着手,论证了在中国土壤下建立沉默权的可行性,并在建构这项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叶水英  万涛 《北京农业》2012,(33):186-187
人工种子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出胚状体,这些具有种子的性能胚状体,可以直接进行播种,论述了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取已长幼根,幼芽的小苍兰试管苗,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反应进行包埋,制成小苍兰非胚状体人工种子,浸入液体石蜡中,并在弱光和平均温度15℃的条件下进行贮存试验。30天后将人工种子表面的液体石蜡洗净,播种于灭菌的炉渣中,置于普通实验室窗下,大多数人工种子发芽长大成苗。用液体石蜡贮存人工种子的方法,既易掌握又较经济,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低滥条件。在节约能源和延长贮存期上具有很大的潜在意义。另外,用小苍兰的试管苗研制人工种子,也是研制非胚状体人工种子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人工种子的概念、特点、类型、技术环节和使用范围,同时指出这项生物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半夏人工种子种皮基质配比对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半夏人工种子最佳种皮基质配比组合,为半夏人工种子技术规模化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半夏组培小块茎为试验材料,选择7种人工种子包裹基质配比组合制成人工种子,在人工和自然环境下进行培养并测定人工种子萌发率,筛选出最佳的种子包裹基质配比组合。 [结果] 海藻酸钠(3.0%)+壳聚糖(2.0%)+活性炭(0.5%)+多菌灵(0.3%)+ 青霉素(0.02 mg/L)+ 苯甲酸钠(2.0%)+ NAA(0.20 mg/L)+ GA3(0.01 mg/L)+ CaCl2(2.0%)为最佳种皮配比组合,萌发率达到84%。[结论] 复合型半夏人工种皮具有抗菌、防腐、萌发率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厚朴种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虓  杨志玲  段红平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24-4326
种子是植物生产的物质基础,国家濒危植物厚朴的人工栽培主要依赖种子繁殖,故而厚朴种子的质量及处理方式是决定其人工林及药材质量的关键因子。该文从形态学特征、发育生理特征、休眠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方法以及其种子萌发的生态环境因子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厚朴种子----`-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厚朴种子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The production of atificial seeds by encapsulating microtubers of potato included a series of proccesses.Initially,the micropropagation of adventitions buds and microtuber-induc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Both high quatity microtuber and synchronizing microtuber which have the same size were necessary for producing health potato artificial seeds.In our eperiment,the optimum medium of adventitious shoot-inducing of potato Hutao,Kesi,and Favorita is DCR 1.0mg/kg MA 0.5mg/kg IBA 500mg/kg LH;the optium medium of microtuber-inducing of Hutao and Kesi is DCR 5.0mg/kg MA 200mg/kg Lh _8% sugar.and the optium medium of microtuber-inducing of Favorita is DCR 5.0 mg/kg BA 0.1mg/kg NAA 200 mg/kg LH 8% sugar,Microtubers of the same size were gained by selecting the symchronous microtubers.2.0% sodium alginate was sued to encapsulate the microtubers of potato to form the artificialo seeds.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a Cl2 is 4% .Phytohormone NAA promoted the germination of potato artificial seeds.these artificial seeds have more than 90% germinating frequency in plant hormone-free DCR medium.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香料烟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时遇到的制种问题,对授粉环节中有关杂交制种效率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开花期设置不同授粉次数和不同授粉时间,调查单株结实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花期授粉对结果率和结实率有不同影响。在授粉杂交的成功率方面,6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只杂交1次的方法结果率较高,且工资成本较低;40%的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杂交3次,每次间隔3~5d的方法平均单株可采收种子量最高,但制种效率低于前者;2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杂交4次的方法比较费工,制种效率较差。在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结果率差异不大,但在16:30~18:30这个时间段授粉,千粒重较高,且蒴果种子量多,平均单株可采收种子量明显增加。因此,选择在40%的烟株中心花开放后开始杂交,杂交2次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花朵利用率,可以获得较高的单株种子产量,而且授粉用工量适中。授粉时间则应选择在16:30~18:30,不仅结实的种子较饱满,而且蒴果种子数量多,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番木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番木瓜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番木瓜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芽、根的诱导等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在快繁育苗、人工种子制作、抗病毒转基因、木瓜蛋白酶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多种利用方式进行了增产因素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系、制种试验中不育系的处理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恢复型不育单交种和雄性不育化单交种的增产机理一致,都是通过降低穗长的变异系数,提高果穗的整齐度对产量产生影响。雄性不育与人工去雄的作用基本一致,都能对制种和大田生产起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