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沈庞幼 《海洋渔业》1992,14(3):114-115,121
<正> 随着养虾生产的发展和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虾病发生及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常见的虾病可归纳为生物性致病和非生物性致病两大类,生物性致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寄生后生动物(蠕虫类和无脊椎动物)等感染引起的,如黑鳃、瞎眼、长毛等。非生物性致病则是由于水环境条件恶劣或者营养不良等引起,如痉挛、黑死  相似文献   

2.
对虾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虾病的暴发与流行,使我国对虾养殖业滑入低谷。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殖方式的改进和病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对虾养殖业出现复苏。然而,生态环境污染仍然是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之外,对虾养殖业的自身污染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对虾养殖业的自身污染 对虾养殖通常可以分为粗养、半精养、精养和超精养等方式。除了粗养很少投饵或基本不投饵外,其余养殖方式均需人工投饵喂养。饵料的大量投入,使虾池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有机污染。不论采取哪一种养殖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排换水问题。据估算,每生产1吨对虾,平均需要使用8.6万吨海水,其用水量高居各类养殖业的榜首。对虾养殖水的大量排放,在污染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次自身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预防在池塘里养鱼,致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感染或寄生虫的侵袭而引起的。此外,水质不良,如缺氧、污染、水温剧变,也能直接引起鱼类死亡或致病。鱼在水中,得了病容易蔓延,所以,对鱼病要采取全面预防,及时治疗,防重于治的对策。预防措施如下:(一)彻底清塘。包括清整池塘和药物消毒两个内容,这是消灭病原体,清除敌害,改善池塘条件,预防发生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做  相似文献   

4.
姜礼燔 《水产科学》1990,9(2):29-33
污染引起鱼类致病的病理及诊断甚多,尤其在天然水域因受多种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的影响,出现鱼病病理非常复杂,并且还依鱼的品种,规格及地理分布等不同而异。现根据作者长期的野外调查,将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废水引起鱼病的病理及诊断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殖尾水处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方式从传统粗放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加上养殖尾水肆意排放,养殖尾水污染日益严重。淡水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引起水质污染的物质有以下几种: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等。  相似文献   

6.
台湾水产界著名学者廖一久博士对台湾1988年以来养虾业出现的严重滑坡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除病毒、细菌传染和原生动物侵袭致病因子外,造成对虾大量死亡的非致病因子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养鳖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兴的特定的养鳖方法,这种新兴特定的养鳖方法形成了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特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特定的鳖病。因此使用常用的水产药物很难见效。笔者根据鳖致病机制,致病症状、致病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筛选出有关的鳖病防治药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对虾苗的质量有所逊色,但是造成对虾难养的主要原因,还是养殖环境与水质问题。因此,要克服这个难关,不能头痛医头,单纯考虑治虾病。笔者认为"养虾先养水",认真抓好虾池水质关,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一、水质污染的来源1.水源的污染对虾养殖用水是粗放式,多数是取海水直接引进养虾,未经严格处理,是导致养虾失败的重要原因。2.自身的污染未考虑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生物死亡等对水质底质的污染,盲目的  相似文献   

9.
单卫兵 《畜禽业》2010,(4):75-75
<正>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多种禽病的总称。本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卵传递,鸡粪便污染种蛋是造成雏鸡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来源。家禽感染大肠杆菌后,由于其年龄、抵抗力以及大肠杆菌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
四、减少养虾污染的措施 为保持养虾生产稳定发展,可采用很多措施。采用不污染环境的养殖技术,按照虾池的负载量放养虾,使用转化率高的无残毒的高质量饵料来减少污染。投饵量应适宜,尽量少使用化学药剂和抗生素,而更多采用预防措施。 应实施一项计划,使养虾者减少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短期和长期造成的后果的行为。因为一些养虾者在没有认识到这些后果时,经常为了补偿后期死亡,而放养很高密度的虾苗,采用错误的投饵技术,使用价廉的低质饲料,不知道虾池中真正的水质和病害问题而盲  相似文献   

11.
精养虾塘,苗种投放量多,投饵量大,残饵和虾类粪便增加,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污染加剧,病菌病毒滋生,致使虾体免疫力下降,易引起虾病的暴发.因此,养殖期内应注意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日常工作往往不够重规 施肥、施菌、消毒、抽水、增氧等,这些都是养虾的日常工作,人人都会做,正因为这样,往往不引起注意,成了任务式的东西,其实养虾失败很多既不是因为天气,也不是因为污染,而是因为这些日常工作没有做得仔细,没有做得到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县养殖斑节对虾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日渐提高,巳从粗养式向高密度精养式过渡,但由此引起的池塘水质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目前,斑节对虾的各种病害发生尤其突出,使养殖生产受到严重损失。为此,笔者通过几年的养虾实践,对于斑节对虾的病害防治,提出一些建议性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所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珍珠,已有十多年的历史。1983年因蚌感染疾病,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死亡率达65%以上,严重地影响育珠生产的进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组织了科技工作者进行攻关。我们在大面积养珠区域的蚌病防治和流行病调查的同时,7月份与县防疫站合作,进行了三角帆蚌致病细菌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连年养虾生产,使养虾池底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当养虾生产进入七月下旬后,细菌、病毒开始大量繁殖,各种虾病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养虾生产,使不少养虾单位一度造成减产和亏损的局面,为  相似文献   

16.
彭琼英  王聪 《水利渔业》1993,(6):17-19,24
近几年滇池水质污染严重,藻类水华滋生,水葫芦疯长,富营化程度加剧,网箱养鲢,鳙连年发生暴发性死亡情况。如1985年死鱼351箱,1986年死鱼2980箱,1987年损失600箱,1988年损失800箱,1993年1-2月死鱼400万元以上。水质污染也引起银鱼,鲫等经济鱼类产量大幅度下降,使滇池渔业深受影响。作者对滇池网箱养链,鳙暴发性死亡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污染对养虾业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生态环境污染对养虾业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防治对策方法及探讨了符合当地的养虾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如整个东南亚,饲料贮存方法不当或劣质的饲料原料等很多因素可以造成水产饲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就是说饲料受到霉菌污染是很普遍的。霉菌毒素就是存在于饲料中的致病因素之一,然而这一饲料中的致病因子却常被我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应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前,虾池水质严重污染,虾病蔓延是对虾养殖中的两大主要危害。随着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及对虾养殖业由粗养逐步向半精养、精养技术的发展,虾池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负荷越来越重。虾池内投喂的过剩残饵,对虾的排泄物以及动植物尸体,经微生物分解,不仅消耗大量的O_2,而且产生很多如NH_s、H_2S、NO_2~-等影响对虾生长的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同时助长了病原菌的滋生和蔓延,继而出  相似文献   

20.
葡萄球菌是引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致病因素,能引起仔猪以油脂溢出、表皮脱落以及水泡形成为特征的全身性皮肤感染。论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就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和防治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