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自由贸易协定(FTA)有利于两国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Excel函数以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20年中新两国的乳制品进出口贸易额测算TII、T、RCA和TCI这4个指数,对比分析FTA签订前后2个时期的指数变化,以及通过Stata以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20年中国前5大乳制品进口来源国的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研究FTA对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新西兰乳制品有较大的出口优势,FTA的签署加深了中国进口与新西兰出口乳制品贸易的互补性。引力模型显示FTA与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额呈正相关,两国间的GDP差额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额有正向影响,两国间的运输成本对中国乳制品进口额有负向影响,中新两国乳制品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2015年6月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农产品开放问题是中韩FTA谈判的焦点,备受关注。本文阐述并总结了中韩FTA农产品贸易规则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韩FTA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因韩国与大部分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成员已签署FTA (自由贸易协定)或正进行FTA谈判且已签署的FTA对工业品保持较高的开放水准,所以韩国加入TPP对其工业品的出口并无显著的经济效果。反而因已签署的FTA对农产品开放有些保守和谨慎,所以韩国加入TPP后农产品的追加性开放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可能更大。本文结合TPP贸易规则和韩国已签署FTA中的农产品开放程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思考韩国加入TPP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韩国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出口市场。近年来,中韩两国农业经贸合作密切,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为准确把握韩国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本文重点就韩国的农业生产、贸易和关税政策进行探讨,并详细阐述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农产品降税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与中国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发达国家。2006年4月,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新西兰期问,中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签署了包括鹿产品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和文件。这些协议和文件分别是《中新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新政府文化协定》、《新西兰可食性鹿产品输华卫生要求议定书》和《中新关于教育与培训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持续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与国外交流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领域或非经济领域交流都非常频繁,两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市场的繁荣,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而且也有利于推动韩国经济的发展。主要研究中韩贸易以及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推进FTA有利于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农业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难点.中国与挪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相互进一步开放农渔产品市场,有利于双方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双边农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长较快,新西兰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乳制品进口来源国。《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正式生效,中国逐步对新西兰乳制品实施降税直至免税优惠,进一步促进了新西兰对中国的乳制品出口,对中国乳制品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本文着重分析了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来,中新乳制品贸易的变化及特征,并对中新乳制品贸易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基于贸易流通效率和贸易流通潜力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2002—2020年包括双边政治关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及是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等变量在内的双边关系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出口及进口流通效能的影响,测算贸易流通潜力并依据FTA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增加了农产品贸易流通效率的饱和度,提高了贸易流通效能;FTA和“一带一路”倡议对农产品贸易流通效率和双边关系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与农产品贸易流通效率显著正相关,缩小文化距离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中国与各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潜力具有显著差异性,尤其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存有较大的贸易扩展空间。对此,中国应顺应双边关系变化,动态调整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以良好的双边关系推进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持续挖掘贸易流通潜力,提高贸易流通效能。  相似文献   

10.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于2005年6月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4国协议发起并签署,之后,澳大利亚、秘鲁、越南、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分别加入,至今已经历了18轮谈判,其具有跨区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一般自由贸易协定(FTA)所没有的特点。如果TPP成功,意味着美国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竞争中极有可能全面领先中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中国在亚太的经济利益。为此,中国应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关注TPP的谈判进程,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TPP谈判。二是加快与TPP发达成员国签署双边FTA,为顺利进入TPP创造条件。三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四是保持"三农"的稳定发展。五是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市场开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后.在全面履行开放承诺的同时,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与多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致力于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韩农产品贸易往来频繁,随着中韩FTA谈判结束,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未来农产品关税将进一步削减,有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合作的深入。本文通过分析韩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农产品关税减让模式和幅度,得出韩国FTA中农产品减税特征,提出中韩FTA背景下加强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8-2017年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使用二元边际分解的方法,从农产品整体层面、分类别层面对中国-新西兰不同阶段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二元边际变化及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差异较大,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多数时期大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集约边际;对比两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分解及贡献率发现,中国对新西兰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大于新西兰对中国同期出口增长扩展边际,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大于中国对新西兰同期出口增长集约边际,中国加入WTO及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的建立使两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贡献率均有提升,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依旧为集约边际。由此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扩大中新两国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4.
韩国一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韩智FIA)是韩国于2002年签署、2004年正式生效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当时的韩国研究机构的估算结果表明,韩智FTA将对韩国农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但韩智FIA实施8年以来的相关数据表明,韩智FTA并未对韩国农业带来多大的冲击.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中韩FTA农业谈判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是韩美两国自由贸易的基本法律文件,其中的农业条款对韩国农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韩美FTA农业条款主要内容的分析,论述了韩美FTA生效以来对韩国农业产值、农产品贸易结构、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负面效应。面对韩美FTA对韩国的冲击,中国应借中韩FTA签订后的机遇,提升中国农产品质量,加大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加强中韩农业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9年2月27日在泰国签署,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对各缔约方乃至整个亚洲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分析该协定东盟各国对重要农产品的处理方式.可为中澳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及QAP方法等整体网络分析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密度和互惠性分别提升了6.9%和6%,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联系愈发紧密;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则处于中心位置;3)经济发展水平(GDP)、地理距离、语言是否相同及是否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协议是影响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及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签订FTA协议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解析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中韩国和美国农产品开放的形式与程度及补救措施.笔者认为,韩美FTA是韩国迄今为止签署的FTA中农产品开放幅度最大的FTA,虽然对某些敏感产品规定了农产品紧急进口限制的补救措施,但其效果估计不大.由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与美国相似性较高,中国应及时调整出口战略,加快FTA进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中韩自贸区(FTA)谈判历程及《中韩自贸协定》农业领域的主要内容,从增长潜力和主要影响因素2方面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前景。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出口产品集中度一直很高;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总体上仍具有一定增长潜力,且在未来中韩FTA实施后会进一步扩大;但受到中国农产品整体出口竞争力下降、韩国农产品市场整体开放程度较低、韩国农产品关税形式复杂多样、韩国加强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运用、韩美FTA实施压缩中国农产品扩大对韩国出口空间等的影响,以及韩国国内市场容量较为有限,未来中韩FTA实施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增长幅度预计不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与冰岛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14年《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两国如何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加强农业合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自由贸易协定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与冰岛的农业生产、贸易现状、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双方农产品降税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判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