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SR(微卫星标记)分子检测方法已在玉米品种纯度及真实性检测方面广泛应用,银染作为最后一个环节在检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银染出来的带型明亮、清晰,说明以前的各个环节技术操作完成得准确无误。反之,若银染出现无带、带弱、缺失等现象,说明既可能是前面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也可能是因染色环节的失误所致。因此种子检验员在SSR标记DNA检测玉米种子纯度时能否做到一次染色成功,不仅是对本实验的成功肯定,也是实现高效、快捷、降耗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芝麻DNA高效提取及PAGE快速银染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快速、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芝麻基因组DNA,本实验在借鉴其他作物DNA常规提取方法基础上,简化了提取步骤,减少了试剂用量,DNA经琼脂糖电泳检测无拖尾,且OD260 /OD280在1.8~2.0之间,表明质量、纯度均较高,摸索了一套芝麻DNA高效提取方法;在常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银染程序基础上进行改良,减少了固定环节和试剂用量,缩短了染色和显影时间等,优化建立了芝麻PAGE快速银染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牡丹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及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Giemsa C带、银染带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牡丹种及品种的核型相当稳定,很难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但核型分析结果可为确定野生种分类地位、演化关系及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染色体C带及银染带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牡丹种及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两优932中不同串粉混杂株型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快速银染检测,利用筛选到的5对SSR引物建立了两优932的6种不同串粉混杂株型的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6份材料的SSR指纹不同,5对SSR引物区分这6份材料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RM277的区分能力最差,在4份材料中扩增出与真杂种F1相同的带,RM287和RM302的区分能力最强,在4份材料中都扩增出与真杂种F1不同的带型。最后根据区分特异带与真杂种F1带型的难易程度,确定RM302为鉴定两优932种子纯度的首选引物。  相似文献   

5.
棉花微卫星标记的PAGE/银染快速检测   总被引:169,自引:45,他引:124  
利用一种简便、快速的PAGE/银染方法检测了异源四倍体棉花栽培种陆地棉与海岛棉之间的微卫星多态性,并检测到了微卫星在陆地棉品种间的多态及微卫星标记位点在陆地棉品种间的复等位性。  相似文献   

6.
烟蚜两种微卫星标记银染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比较了烟蚜SSR-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改良银染方法,目的是为初用者在选择银染方法时提供参考。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烟蚜SSR-PCR的产物,结果表明银染方法二灵敏度高、简便省时,更适于对烟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5对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丰富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对两个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甘蔗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计算了两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5对引物在2个甘蔗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10.2%,区分率达100%.研究结果对生产上应用AFLP技术鉴定甘蔗品种的真伪性提供了依据.本文对甘蔗AFLP分析体系的关键技术以及银染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5对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丰富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对两个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甘蔗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计算了两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5对引物在2个甘蔗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10.2%,区分率达100%.研究结果对生产上应用AFLP技术鉴定甘蔗品种的真伪性提供了依据.本文对甘蔗AFLP分析体系的关键技术以及银染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离子束介导大豆DNA的小麦变异株系在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的蛋白水解酶变化,采用复性电泳对新乡9号和筛选出的高蛋白变异株系05-10-1和低蛋白变异株系05-6-1,做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蛋白水解酶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系05-6-1在返青期酸性条件下少检测到一条29kD酶带:在起身期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少检测到一条49kD酶带:在拔节期碱性条件下多检测到一条154kD新酶带.而少检测到158kD的酶带:而变异株系05-10-1在这3个生理时期和对照的蛋白水解酶酶谱带型基本一致.主要在某些酶带的酶活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青花菜在脱分化及分化过程中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脱分化培养的第12天该酶活性的大幅度增加与愈伤组织的明显发生相对应;分化培养的第21天该酶活性的大幅度增加与真正的芽发生相关.脱分化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c带、e带发生在愈伤组织产生以前,可能是脱分化的原团;分化时c带在芽点出现以前的重新出现可能与分化的启动有关.在脱分化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略有升高;在分化过程中该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食品出口,人们更多地关注其是否存在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物理危害,关注产品自身是否符合进口国的安全卫生标准,其检疫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食品本身往往是有害生物的取食对象、栖息场所,可能传带或感染有害生物;食品的包装材料也可能传带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SSR检测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不同地区栽培的5份大白菜品种为试材,从PCR反应组成、扩增程序、电泳检测等环节对SSR技术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大白菜品种鉴定的SSR-PCR体系.即10 μL反应组成为:1×buffer;2.50 mmol/L MgCl2;0.10 mmol/L dNTPs;0.35 μmol/L SSR引物;1.00 ng/μL模板DNA和0.40 U Taq酶.适宜的扩增程序为72℃热启动3 min,94℃预变性2 min后进行20个迫降循环:94℃变性60 s,68℃退火60 s,72℃延伸45 s(-1℃ /2 cycles);再进行20个循环:94℃变性60 s,58℃退火60 s,72℃延伸45 s,72℃延伸10 min.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电泳检测并取得很好的效果.选用108对芸薹属SSR引物,对这5份品种的基因组进行扩增,筛选出具有2条以上特异扩增条带的SSR引物22对.用这些引物对5份品种进行扩增,初步分析了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大白菜指纹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便的南瓜杂交种纯度SSR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南瓜杂交种纯度SSR鉴定方法操作繁琐,难以用于生产实践的问题,笔者介绍了一种简便的南瓜杂交种纯度SS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基因组提取过程不需研磨、冷冻、离心、晾干等操作步骤,检测周期小于3 min,PCR反应体系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银染步骤,比常规方法更节约时间和成本,整个检测周期小于4 h,每人每天可完成480个样品的检测,且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吻合率达到99%。该方法可为南瓜杂交种的大规模快速纯度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芽率是种子检测中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种子价格与田间出苗情况.涉种单位和个人的发芽率检测技术操作规范性与检测部门相比多有不足,因此,将仟样、样品配置、置床试验、幼苗鉴定、试验有效性判定等技术流程,进行标准化的技术质量整合研究,旨在服务三农,把好检测关卡,减少由于发芽率检测误差造成的涉种纠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检测谷子种子携带线虫情况并了解不同地区线虫种群的多态性,利用PCR技术对采集自中国谷子主产区不同区域内的99份谷子种子的带线虫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其不同地区线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贝西滑刃线虫核糖体28S rRNA-D2/D3片段设计的引物对谷子线虫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扩增出245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对谷子线虫的检测浓度最低为0. 125 ng/μL。在99份谷子种子DNA中,有33份种子检测到特异性扩增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所有扩增条带对应序列与线虫28S rRNA序列的相似性达97%以上,进一步说明33份种子携带线虫。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阳性种子的带线虫频率介于33. 3%~100%,且带线虫的谷子种子主要来自春谷区。分析33份阳性样品的28S rRNA片段序列,存在29个变异位点和22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AB1为优势单倍型,河北张家口市和内蒙古松山区两地线虫的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谷子种子带线虫的一步PCR方法;谷子线虫病是夏谷区的主要病害,随着谷子春夏谷区的交流,线虫病成为春谷区病害,种子带病可能是主要初侵染源;不同地理来源的线虫28S rRNA序列存在差异,AB1为优势单倍型。  相似文献   

16.
选用7对SSR引物对7个水稻×玉米远缘后代不育株系及其双亲进行SSR分析。与母本扩增带型相比,共扩增出18条特异带,即表现为多态性。在检出的18条特异带中,13条的带型与父本相同,另5条的带型不同于双亲,即为变异带型。7个参试后代不育株系都检测到了SSR多态性标记,但各株系间检出多态性位点的数量存在差异,最多的一个株系ys-2同时检测到3个多态性标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很可能将玉米的某些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表明研究在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改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选用7对SSR引物对7个水稻×玉米远缘后代不育株系及其双亲进行SSR分析。与母本扩增带型相比,共扩增出18条特异带,即表现为多态性。在检出的18条特异带中,13条的带型与父本相同,另5条的带型不同于双亲,即为变异带型。7个参试后代不育株系都检测到了SSR多态性标记,但各株系间检出多态性位点的数量存在差异,最多的一个株系ys-2同时检测到3个多态性标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很可能将玉米的某些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表明研究在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改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棉花SSR多重PCR技术的初步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s repeat,SSR)具有数量丰富、高度多态、共显性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标记,目前已成为研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基因组作图的首选标记.SSR多重PCR扩增法可同时完成多个标记检测,具有高效、经济、快捷的特点,并保持了单一SSR引物扩增的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本文选取6对SSR引物,配成三组SSR两重PCR反应,并设置五种不同反应体系以探索PCR反应体系对其影响,以单一引物PCR扩增为对照,对用于构建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遗传图谱所用的亲本、F1及F2群体单株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探索、分析;另外,在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时,结合银染技术,试验了单一引物PCR扩增产物在同一泳道同时上样和先后分时上样的两重检测的方法,以期对这种方法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即使采用与单一引物PCR相同的反应体系,两重PCR扩增也可获得与之相同的多态性产物;而两重检测法的结果亦显示出与相应的单引物检测到的相应的多态性位点,能准确反映单引物所能达到的检测效果,因而为SSR的多重PCR和扩增后多重检测的技术在高效的遗传图谱构建工作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在小分子量PCR产物的分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因操作步骤繁多、耗时长,不利于大量分析工作的开展。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银染方法做些改进,合并常规银染过程中的固定和银染两步骤。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条带清晰的特点,该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大规模PCR产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开发实用分子标记和高效检测技术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本文采用"一致性",抗甘蔗花叶病毒QTL区间的InDel-186标记对BC2F2群体[(掖478×齐319)×掖478]的379个单株进行检测,用IN-Del-110标记对重组近交系群体(X178×B73)的183个F8家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InDel-186标记抗病带型(齐319带型)单株的抗病级别平均为1.27±0.25,而感病带型(掖478带型)单株的抗病级别平均为2.57±0.10,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1.62,P<0.02);(2)InDel-110标记抗病带型(X178带型)家系的病株率平均为55.39±7.24,而感病带型(B73带型)家系的病株率平均为81.10±4.89,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0.62,P<0.03);(3)进一步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了InDel-186和InDel-110 5μL的二重PCR检测体系.采用In-Del-186和InDel-110标记及优化的检测体系可以有效地选择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基因型,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