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1992年至 1 994年吉木乃县别斯铁列克乡和托斯特乡连续发生骆驼锥虫病 ,发病数达 30 0峰 ,死亡1 5 0峰。1 994年 9月 ,我们在当地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进行了贝尼尔 (血虫净 )静脉注射治疗 ,达到了防治骆驼锥虫病的目的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 骆驼锥虫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 (虻、螫蝇 )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原虫病 ,多呈慢性经过 ,急性者少见 ,病初体温升高至 39.5~ 39.8℃ ,食欲减退 ,逐渐消瘦 ,肚腹细缩 ,驼峰缩小。随着病情的发展 ,口色发白 ,精神沉郁 ,乏力嗜眠 ,易疲劳 ,卧地不起 ,食欲废绝 ,久拖不治 ,病驼数日或数月内…  相似文献   

2.
伊氏锥虫病(Trypanosoma evansi)又名苏拉病(Surra),是由吸血昆虫虻类和血蝇机械性传播感染的。这些吸血昆虫,吸食了病牛或带虫动物的血液,又去螫咬健康牛时,便把锥虫传播  相似文献   

3.
马锥虫病的诊断和防制@韦婷@李华明@邓朝阳¥广西区兽医防检站马锥虫病的诊断和防制韦婷李华明邓朝阳广西区兽医防检站530001锥虫病是锥虫寄生并由吸血昆虫(虻、蛰蝇、虱蝇等)机械传播而引起马、骡、牛等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病。该病在我区...  相似文献   

4.
伊氏锥虫病又叫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通过吸血昆虫机械传播。目前关于该病的报道几乎都是马、驴、骡和牛等动物,而山羊的伊氏锥虫病却很少有报道。近几年来,山羊的伊氏锥虫病时有发生.且发病早期难以准确诊断,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锥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由锥虫引发的主要的人畜共患原虫病之一。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骆驼锥虫病可造成骆驼日渐消瘦、心肌衰竭甚至死亡,随着疾病的蔓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常使用苏拉明、贝尼尔、安锥赛等药物可达到防治该病的目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有效防治骆驼锥虫病,从骆驼锥虫病的病原体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此外,对骆驼锥虫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骆驼锥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吸血昆虫如虹、螫绳终年活动,而虻、螫蝇是牛伊氏锥虫病的中间宿主,所以,广西是牛伊氏锥虫病的疫区。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中,在桂平市和玉林地区各奶牛场治疗此病118例,有效为112例,有效率为94.92%;治愈108例,治愈率为91.53%。现将诊治情况报导如下:1.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至41℃左右,持续1-3天,后下  相似文献   

7.
伊氏锥虫病又称为苏拉病,病原体是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不仅寄生于各品种的牛,而且还寄生于马、骡、驴、骆驼等。它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的,虫体寄生于血浆,并随血液进人肝、脾、淋巴结、骨髓等脏器组织。牛对本虫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多呈慢性经过成带虫状态,慢性病牛反复发热,进行性消瘦,贫血,四肢浮肿,皮肤受损,使牛抵抗力下降,成为我省冬季死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防治,我们开展了这项普查工作。1材料与方法锥虫病间接血凝诊断液[致敏血球悬液(即抗原)和非致敏血球悬液]是由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  相似文献   

8.
家畜伊氏锥虫病,是由寄生在家畜血液中的伊氏锥虫引起的,该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虻、刺螫蝇)由病畜传给健康家畜。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防检在早期都难以确诊,给疫源的阻断和根除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南方家畜锥虫病防治科研协作会议于1981年12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召开。会上介绍了家畜锥虫病流行资料和防治经验,交流了科研成果和目前研究动态。情况说明,我国南方家畜伊氏锥虫病流行相当严重,如湖北省1973年有六个县锥虫病大爆发,患病牛、马达8241头,死亡5288头,经济损失达211万元。近年来经过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在一些地方得  相似文献   

10.
蜱虫病是被蜱虫叮咬而感染,造成牛充血、水肿和继发性病症;锥虫病是感染锥虫后引起牛贫血、黄疸、高热、体表浮肿等。由于牛的品种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牛对蜱虫病和锥虫病的抗性不同,加大了防治和研究的难度。寄生虫寄生于畜体中,就会和宿主产生一定的互作关系,引起机体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发生变化。因此,从分子机制入手可以更深入了解致病原因和抗病机理。该文主要从牛蜱虫病与锥虫病概况、牛对蜱虫病与锥虫病的抗虫性能、牛抗蜱虫病与抗锥虫病的分子机制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牛寄生虫病防治和培育优良牛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牛锥虫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虻、螫蝇)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牛原虫病。盱眙是全国养牛基地之一,对牛锥虫病的诊治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 通过病历整理,1996年以来,盯胎县龙山、仇集、河桥三乡镇共发生病牛1275头,治愈1220例,治愈率96.5%,死亡主要是年老体弱,久拖不治等原因造成,及时治疗治愈率更高。2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突然升高40℃~41.5℃,持续2d~3d时间自行下降,后又反复发作。病初限结膜充血流泪,随着病情的发展,眼结膜苍白,有出血点或血斑;四肢下部水肿;精神萎顿,行动…  相似文献   

12.
牛伊氏锥虫病是一种常发生在大型家畜中的传染病,对家畜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伤害。本文对牛伊氏锥虫病的概念、特征、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治对策做一介绍,希望能引导养殖者进行有效的防范,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斑点酶标联诊盒检测牛羊“四虫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斑点酶标“三虫病”与“四虫病”联诊盒检测牛羊血吸虫、锥虫、肝片吸血和血矛线虫病的效果比较。试验共检测牛738头,羊215只,牛锥虫病的阳性符合率98.7%,肝片吸虫阳性符合率98.6%,羊为98.2%。  相似文献   

14.
<正> 伊氏锥虫病是水牛常见而危害又较严重的寄生虫病,虽有急性经过而死亡,但大多数为慢性过程。有的呈带虫现象。1987年3、4月份,我县九曲江茶场15头水牛因伊氏锥虫病引起急性死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流行情况 该场地处山丘间低洼多沼亚热地带,吸血昆虫——牛虻、螫蝇终年频繁活动。据主诉,该场原饲养的一群水牛(16头)主要以放牧为主,近年来该群水牛食欲虽正常,但体况日渐消瘦,时常腹泻,母牛屡次  相似文献   

15.
锥虫病系由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进行性消瘦疾病。马属动物常为急性经过,而奶牛发病的不多,群发的更少。最近我们遇到一起群发性乳牛锥虫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经过:南京驻军某部乳牛场,现有奶牛32头,其中成年牛18头,1岁以下犊牛14头。牛群于1989年4月1日开始放牧,4月18日发现个别牛产奶量下降,20日开始明显发病,体丧有多量小牛蜱寄生,23日开始死亡,至5月5日共死亡成年牛5头,  相似文献   

16.
牛锥虫病是寄生于牛(牦牛、黄牛、水牛)体内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血液及其他组织液中,由吸血昆虫传播。该病又称牛“腿肿病”。本病主要以进行性消瘦、贫血、黄疸、不定期高热、心机能衰竭,以及体表、四肢下端肿胀,耳与与尾尖坏死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伊氏锥虫病、肝片吸虫病均是水牛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但关于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混合感染水牛引起急性死亡的报道,则为少见。现将1987年3、4月份,我县九曲江茶场15头水牛因患二病而引起急性死亡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茶场地处亚热带山丘间低洼沼泽地带,吸血昆虫——牛虻、螫蝇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耕牛锥虫病于1977年贵溪县发现之后,继1978-79年.先后在弋阳、广丰、玉山等46个县流行.为了查明疫情,摸清耕牛锥虫病发生、流行及传播的主要因素,为制定耕牛锥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据此、于1981-1982年期间在弋阳、资溪、进贤、新建、南昌市郊区和弯里区等地进行了耕牛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耕牛数1646头、阳性牛80头、平均感染率为4.86%.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ELISA检测伊氏锥虫SephadexG-200层析抗原特异性的试验研究卓琦(湖南省张家界市畜牧水产工作总站,416600)伊氏锥虫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发生于马、牛、犬、羊等动物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报...  相似文献   

20.
前言在云南家畜中的血液原虫病给畜牧业带来的为害比较突出、特别是锥虫病,十多年来给水黄牛造成了较大的为害。但是在奶牛中,对锥虫病所出现的症状,同水牛、黄牛,马、骡的锥虫病比较,带有温和的色彩使得一些畜牧兽医工作者对此尚缺乏认识和警惕,这无疑给奶牛疾病的防治造成一定影响。笔者自1985年接触奶牛锤虫病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诊治实践,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