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分处理对草坪草地下植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灌溉与草坪地下植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中,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cv.Pixie对水分的敏感性最弱;地下植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秋季为根系的恢复生长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充足水分条件并不利于高羊茅根系生长;根系的空间分布呈乘幂关系.  相似文献   

2.
灌溉量对草坪草地上、地下植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灌溉与草坪草地上及地下植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坪草的生长速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草坪草的生长具有时滞性,生长模式遵循"慢-快-慢"的规律;整个生长期内草坪草修剪植物量大小顺序为: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含水量与土壤储水量之间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轻度水分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对水分的敏感性,黑麦草最强,高羊茅最弱;地下植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秋季为根系的恢复生长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充足水分条件不利于高羊茅根系生长;根系的空间分布呈乘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金平  游明鸿 《草业学报》2012,21(6):315-320
通过取代试验设计,模拟丝茅草入侵高羊茅幼坪形成的混生群落,测定丝茅草与高羊茅单株的分蘖数、根系深度、分生能力及生物量,研究两者地上、地下竞争力及对草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茅草侵入量对高羊茅地上、地下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及攻击力指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两物种间有拮抗作用,根系存在着对相同资源的直接竞争;丝茅草地上、地下攻击力为正,竞争优势明显;高羊茅分蘖数、根系、株高显著受入侵丝茅草的影响;草坪品质与丝茅草侵入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外的其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防除杂草、抑制株高、促进分蘖,增加竞争力是提高高羊茅草坪品质的基本要求与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地区常见的3种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3种冷季型草坪草年季间生长变化规律,营养元素N、P、K养分吸收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中高羊茅的年生长量最大,草地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麦草,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高羊茅。3种草坪草组织中N、P、K营养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整个生长季变化趋势相近,且变幅相对较小。N和K养分含量较高,变幅较小,P养分含量较低,变幅较大,养分含量的变化与草坪草生长变化不完全同步。而N、P、K养分每年带出量变化趋势与生长量的变化相近,即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为"高-低-高"型,以夏季带出量较低;P养分带出量变化不大。3种草坪草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地上部分生长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羊茅地下生物量最高,草地早熟禾次之,多年生黑麦草最少;3草种分布都是以0~10 cm层占主导地位。草地早熟禾在0~10 cm层的根系分布较多,而在10~20 cm层和20~30 cm层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不同混播比例对草坪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北方地区草坪建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播量一定时,随草地早熟禾比例减小、高羊茅比例增大,草坪成坪速度越快,密度越小,质地越差,颜色越深,地下植物量越大,地上植物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草地早熟禾∶高羊茅为2∶8处理组合地上、地下植物量均最大。当高羊茅在混播组合中的比例60%后,草坪密度、质地、地上植物量趋于稳定。6种处理组合草坪综合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AFEBCD。综合考虑成坪速度和草坪质量,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混播建坪的比例以2∶8为宜。  相似文献   

6.
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L.)、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3种冷地型草坪草在30%50%田间持水量(FC)、50%70%FC、70%90%FC三个水分梯度下的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直接影响草坪草根系的生长与构形分布。不同水分处理下,3种草坪草的73.4% ̄92.2%的根量分布在0 ̄10cm的土层中,5.1%16.8%的根量分布在10 ̄20cm的土层中,1.7%9.8%的根量分布在20 ̄30cm的土层中。水分梯度对根系的垂直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在30% ̄50%FC处理下,0 ̄10cm层根量占0 ̄30cm总根量的73.4% ̄89.5%;50% ̄70%FC处理下,0 ̄10cm层根量占79.5% ̄91.6%;70% ̄90%FC处理下,0 ̄10cm层根量占78.3% ̄92.2%。10 ̄20cm、20 ̄30cm层根量比例随水分梯度的增加则逐渐减小。在30%50%FC、50%70%FC、70%90%FC3个水分梯度下,3种草坪草8,9,10三个月根量累积值(g/m2)依次为,多年生黑麦草:4209.5、3416.5、3906.5;草地早熟禾:3716.6、3452.9、3447.8;苇状羊茅:5281.0、5184.5、4317.7,苇状羊茅根量最大,草地早熟禾根量最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复合取代试验设计,设置5个侵入梯度,模拟丝茅入侵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3种冷季型草坪幼坪,测定草坪草单株生物量、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攻击力和竞争力及株高、分蘖数、茎基和根系性状等指标,研究侵入量对3种草坪草竞争力及生长潜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丝茅与草坪草为拮抗关系,3种草坪草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极显著受丝茅入侵的影响(P<0.01),随侵入量增加草坪草的攻击力指数和种间竞争力不断下降,草种是影响草坪草攻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因子,丝茅侵入量次之,受影响顺序为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2)丝茅草侵入对3种草坪草分蘖数、茎基性状和根系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对分生再生能力的影响顺序为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对根长和根生物量影响顺序为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3)幼苗期黑麦草的现实攻击力和竞争力显著大于高羊茅和早熟禾(P<0.05),丝茅入侵对黑麦草根系胁迫度显著大于高羊茅和早熟禾(P<0.05),致使其生长潜力降低;高羊茅竞争力和攻击力虽低,而茎基和根系性状受丝茅入侵影响显著低于黑麦草和早熟禾,保持了极高的潜在生长力;4)丝茅入侵对3种草坪草竞争力和生长潜力均有影响,必将导致草坪种群组成与结构的破坏。所以,加强草坪养护、防治丝茅入侵,是提高草坪品质、延长草坪寿命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高羊茅扩展性和根系特性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白小明  相斐  罗仁峰  孙吉雄 《草业科学》2009,26(10):171-176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喷施多效唑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单株扩展性和根系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1 9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抑制高羊茅植株的生长速度、地上枝叶的水平扩展、地上植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生长,提高根系的表面积、体积和根冠比,促进分蘖和地下植物量的积累,质量浓度越高,调控效应越明显。质量浓度大于1 000 mg/L时,对分蘖的影响趋缓;大于1 300 mg/L时,对地上最大扩展距离、覆盖面积和地上植物量的影响趋缓。质量浓度为1 300 mg/L时,地下植物量、根系体积最大,根冠比最高。  相似文献   

9.
滴头埋设深度对土壤水分运移及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坪地下滴灌与喷灌相比,具有节水、方便管理等优点。为了掌握滴灌中滴头的适宜埋设深度,通过模拟及实地试验,对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对草坪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流量和灌水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埋深的增加,湿润锋在水平方向的运移距离减小,在垂直方向上增大;相同埋深时,滴头两侧的含水率分布对称。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cv. Pixie))生长旺季,不同埋深处理对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埋深20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埋深处理植株密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埋设深度对高羊茅根系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在每个滴头附近的根系密度和重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和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3种冷地型草坪草在30%~50%田间持水量(FC)、50%~70%FC、70%~90%FC三个水分梯度下的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状况直接影响草坪草根系的生长与构形分布.不同水分处理下,3种草坪草的73.4%~92.2%的根量分布在0~10 cm的土层中,5.1%~16.8%的根量分布在10~20 cm的土层中,1.7%~9.8%的根量分布在20~30 cm的土层中.水分梯度对根系的垂直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在30%~50%FC处理下,0~10 cm层根量占0~30 cm总根量的73.4%~89.5%;50%~70%FC处理下,0~10 cm层根量占79.5%~91.6%;70%~90%FC处理下,0~10 cm层根量占78.3%~92.2%.10~20 cm、20~30 cm层根量比例随水分梯度的增加则逐渐减小.在30%~50%FC、50%~70%FC、70%~90%FC3个水分梯度下,3种草坪草8,9,10三个月根量累积值(g/m2)依次为,多年生黑麦草4 209.5、3 416.5、3 906.5;草地早熟禾3 716.6、3 452.9、3 447.8;苇状羊茅5 281.0、5 184.5、4 317.7,苇状羊茅根量最大,草地早熟禾根量最小.  相似文献   

11.
黄菊莹  徐鹏  余海龙  袁志友  李凌浩 《草业科学》2012,29(10):1589-1595
本研究通过3个盆栽控制试验(施氮肥试验,0、0.5、1、2、4、8、16、32、64和128 g·m-2 10个水平;施磷肥试验,梯度同施氮肥试验;控水试验,11.5、12.7、14.3、16.4、19.1、22.9、28.7、38.2、57.3和114.6 mL·cm-2 10个水平),探讨了养分和水分改变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物量和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羊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养分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呈降低的趋势;随着水分供给增加,羊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养分库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无明显变化;生长旺期地上生物量和养分库高于地下部分,生长末期地下生物量和养分库高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cv.Alamo)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条件的适应性、根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点,以便更好地确立根区水分最优调控措施,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对建植当年柳枝稷地上植株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60 cm和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0%时,除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倒三叶长度分别降低12.5%和22.1%、宽度分别降低5.7%和18.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7.5%和10.6%、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56.5%和58.6%、根长分别降低41.0%和40.7%、根表面积分别降低45.6%和49.4%、根体积分别降低51.1%和56.0%,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5%和88.5%。表层0~60 cm灌水条件下,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各土层根系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1.0%。随着灌水层深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重心由62.9 cm(CK)下降至71.2 cm,不同直径的根系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水分和氮素是影响草坪草生长和成坪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试验研究目的是为了掌握最恰当和最节约的水氮条件,了解水分和氮素之间最有效的使用比例,这在草坪建植和养护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研究材料,设置了高、中、低3个浓度施氮量及适度水分、轻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供给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的生长特性和坪用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条件下,轻度干旱时,高浓度氮素会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同时也促进草地早熟禾叶长、叶宽、节间长度、分蘖数的增加;叶片绿色指数与根长、根冠比等相关性显著;适度水分或轻度水分胁迫时施氮量越高,越能促进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重度干旱时,低浓度氮肥更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要因地制宜的控制氮素的使用,严重干旱条件下少量使用氮肥能得到更好的成坪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呼吸、根系现存量和根系净生长量的影响,揭示土壤呼吸与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内蒙古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进行对比性试验。放牧强度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50 hm2试验样地分为不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4个梯度,3次重复。每个放牧强度下设有4个不同水分处理(减水50%、自然降水、增水50%和增水100%)。在不同水分处理小区内,采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用根钻法测定根系现存量,根袋法测定根系净生长量。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呼吸和群落地下生物量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土壤呼吸速率随着降水的增多显著增加(P<0.05);在整个生长季中,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群落地下生物量在减水50%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根系净生长量在增水100%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减水50%处理(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根系现存量和根系净生长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在干旱的荒漠草原,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和群落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 sativa在原产地陇东栽植的生物物候与热量条件的关系,鲜、干质量与水分利用率随生长年限的变化特征,以及地上生长量和地下生长量在生长年的变化特征,认为陇东紫花苜蓿在陇东塬区完成3个生长周期从气候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陇东紫花苜蓿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鲜、干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等要素各年逐茬增加,现蕾期前后是紫花苜蓿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陇东紫花苜蓿生长前3年,地下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2年第2茬生长发育期间.夏季根生长比秋季活跃,秋季主、侧根直径的增长较缓慢.陇东紫花苜蓿不但适宜原产地陇东地区栽植,在西北区域属于优质品种.但该品种干草率较低,适宜青饲,应以生产鲜草带动当地畜牧业发展为主,不宜作为当地商用草产业发展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综述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因子和若干自然区域的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为其根系的深入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影响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因子包括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耕作、施肥、灌溉、刈割、生长调节剂、品种和生长年限,其中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壤特性和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的影响较大;土层越薄、地下水位越高、土壤障碍(酸、碱、盐、粘重、紧实和贫瘠)越重、生长年限越短,根系入土深度越浅;深耕、施肥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皆可促进苜蓿根系下扎;不同灌溉模式根系入土深度略有不同;刈割频率越高,根系入土深度越浅;不同品种根系入土深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自然区域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差异很大;在土层薄及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取决于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当土壤障碍较为严重时,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常可浅至不足1 m,一般不超过2 m;在无明显土壤障碍因子的情况下,生长1年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约为1~2 m,生长2-5年者多在2~5 m之间.  相似文献   

17.
蔡文涌  王肖肖  方香玲 《草地学报》2020,28(5):1233-1239
利用从甘肃省3个不同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腐病植株分离纯化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研究了不同菌株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菌株米粒接种体接种土壤后移栽苜蓿幼苗,28 d后对植株的根部病害进行分级,对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苜蓿幼苗根部病害的严重程度和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致病力强弱存在差异。接种不同菌株后,幼苗根病情指数为46%~69%;根长和株高分别降低9%~28%和20%~52%;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17%~48%和15%~60%。其中,菌株QY3致病力最强,其次为QY2,菌株LZ3致病力最弱;菌株QY2导致根长和地上生物量的降低幅度最大;菌株LT2导致株高和地下生物量的降低幅度最大。研究结果为苜蓿根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