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培养条件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温度、pH值及培养基含水量处理 ,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鲍鱼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 0~ 31℃ ,最适温度为 2 5~2 8℃ ;pH值适宜的范围为 4 0~ 7 0 ,最适pH值为 5 5~6 0 ;培养基含水量适宜的范围为 6 0 %~ 80 % ,最适含水量为 80 %。  相似文献   

2.
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真姬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原基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2~16℃,最适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8.5,最适pH为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55%~70%,最适为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3.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 ,学名毛头鬼伞。其菌肉肥硕 ,肉质洁白 ,细嫩如鸡丝 ,味道甘醇鲜美 ,滑嫩爽口 ,民间历来就有采食习惯 ,并视其为美味佳肴。为了充分利用野生菌类资源 ,开发这一珍稀品种 ,笔者将经多年探索的鸡腿菇人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生物学特征 鸡腿菇属中偏高温型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适温范围 3~ 35℃ ,最适 2 4~ 2 8℃ ;子实体适温范围 8~ 30℃ ,最适 1 6~ 2 4℃。基质最佳含水量 65 %左右 ,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 85 %~90 % ,需要适量的散射光照和充足的氧气。最适pH值 6 5~ 7 5。菌丝体极抗衰老 ,在常温下 ,存放 6个月后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5.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 1994~ 1999年研究 ,明确了生长最适温度苹果轮纹病菌为 2 5~ 2 8℃ ,苹果炭疽病菌为 2 8~ 30℃ ,最适 p H值苹果轮纹病菌为 p H7~ 8,苹果炭疽病菌为 p H4~ 7。 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均以蔗糖为最佳碳源 ,天门冬素和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硫酸铵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燕麦粉对菌丝生长不利 ,但能促进轮纹和炭疽病菌子实体的形成。轮纹病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短光波 36 0~ 4 0 0 nm黑光灯连续照射有利于 2种病菌子实体的大量产生。苹果叶片、果实组织液能激发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对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的形态特征及其菌丝体培养条件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大杯蕈属高温型真菌;适合菌丝生长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5%~70%,最适p H值为p H6~8;光线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较适合出菇的培养基为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阿魏蘑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魏蘑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 ,为了确立阿魏蘑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对阿魏蘑菌丝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阿魏蘑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是蔗糖 ,适宜氮源是蛋白胨 ,适宜碳氮比是 4 0∶1,适宜无机盐是氯化钠 ,最适温度2 5℃ ,最适含水量是 80 % ,最适pH是 6。  相似文献   

8.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 ,“2 0 1”是我园在万亩榴园采得野生菇体组织分离而成 ,经栽培出菇 ,生物转化率可达 10 0 %~140 %。1 鸡腿蘑 2 0 1的生物特性1.1 营 养 鸡腿蘑是一种草腐土生菌类 ,能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和氮源 ,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麸皮、畜粪、杂草、麦草、稻草等都可使用。1.2 温湿度 属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 3~ 3 5℃ ,最适 2 4~ 2 6℃ ,- 10℃不会被冻坏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8~3 0℃ ,出菇最适为 16~ 2 4℃。该菌株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量以 65 %左右为宜 ,但发酵后的培养料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供试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及菌落厚度差异显著。培养6 h时,该菌株的萌发率能达到最高峰;适宜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值为8。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研究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34℃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够存活在3℃~5℃范围内,菌丝几乎不能萌发和生长,是樟芝菌种保藏的适宜温度范围;在6℃~16℃范围内,菌丝能够萌发和生长,但菌丝萌发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都在接种后5天以上,菌丝生长速度偏慢,日均生长量在0.025cm以下:在18℃~34℃范围内,菌丝能够正常的萌发和生长,但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以28℃~32℃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量在0.368cm~0.384cm之间,是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35℃以上温度条件下,菌丝不能够萌发和生长,是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ZM - 1棕蘑菌丝和 333白蘑菌丝做了大量的相关环境条件适应性的对比试验 ,得出结论 :适宜ZM - 1棕蘑菌丝生长的棉壳培养料中尿素用量为 2 %左右 ;培养料含水量 5 5 %~ 6 0 % ;菌丝培养最适温度 2 1~2 8℃ ,菌种缺氧冷藏 (4℃ )一年对菌丝无明显影响 ,这为棕蘑菌种生产、培养、保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甜瓜“玉金香”采后主要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不同温度、pH、光照等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期掌握甜瓜采后主要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甜瓜采后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粉红聚端孢霉菌(Trichothecium roseum)在10~35℃菌丝都能生长,孢子均能萌发.镰刀孢霉菌(Fusarium spp.)和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alternata)在5~35℃菌丝都能生长,孢子均能萌发,最适生长温度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5℃,其中在最适温度镰刀孢霉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速度显著高于其它2种致病菌;粉红聚端孢霉在pH 4~10范围内都能生长,孢子萌发的适宜pH 4~8,最适pH为6,镰刀孢霉菌和链格孢霉菌在pH 3~10较宽的范围内均可生长,孢子萌发pH 2~10,最适宜生长的pH为7.光照条件对3种致病菌菌丝的扩展和孢子的萌发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鸡腿菇WP1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琛 《食用菌》2008,30(4):22-24
研究了鸡腿菇WP1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所试的几种碳源和氮源中,鸡腿菇WP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初始pH值为7,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14.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鸡腿菇适应性强、可用多种农副产品如棉籽皮、玉米芯、麦草、稻草、玉米秸杆等做培养料 ,方法简便灵活 ,投资少 ,见效快 ,收益高 ,人工栽培简单粗放 ,生产周期短 ,培养料到用率高 ,生物效率可达 15 0 %~ 2 0 0 %。由于鸡腿菇菌丝抗衰老能力强 ,以及不沾泥不出菇的特点、生产者可在农闲大量培育菌袋 ,然后根据气温、市场动态来分期分批安排出菇、或采用异地出菇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既适合农户家庭种植 ,又可以进行规模化 ,工厂化周年生产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 栽培温度及季节安排 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3℃~ 38℃ ,最适 2 4℃~ 2 8℃ ,…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宁省甜瓜新病害--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果腐病,对其病原菌进行
了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以甜瓜煎汁培养基为最适;菌丝在5~40 ℃范围内均能生长,
最适温度为28 ℃ ;最适pH 值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
淀粉和蛋白胨。菌核形成的适宜条件为25 ℃,pH 值6~8,理查培养基,最适碳源为山梨醇,最适氮源
为KNO3。菌核在10 种供试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在15~40 ℃范围内菌核均可萌发,28 ℃为最适温度,
黑暗条件有利于菌核萌发;以麦芽糖为碳源的PA 培养基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有利于菌核萌发。
菌丝致死温度为50 ℃、10 min。菌核致死温度为53 ℃、10 min。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2796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孢菇2796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最适温度为20--25℃;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65%;最适pH为6—7;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抑制菌丝生长;适宜的CO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茄腐镰孢菌引起的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在供试的6种碳源培养基和9种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均较良好,而在L-精氨酸上生长较慢.病菌菌丝在10~35 ℃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2,最适pH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病菌分生孢子在供试的6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10~35 ℃,最适温度为27℃;pH值2~12范围内病菌孢子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2℃、10 min.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认为鸡腿菇的这种病害为: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Mull.:Fr.)Gray]总状炭角菌(Xylaria pedunculata Fr.)病;总状炭角菌的形态特征目前研究已经比较清楚准确,不存在争议;总状炭角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32℃,10~15℃不萌发;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90%~9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子囊孢子不萌发;适宜的pH6.5~7.5,pH9.0以上不萌发;总状炭角菌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利用效果都很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囊孢子的萌发率高,在蔗糖和甘露醇的培养基上生长最不好;总状炭角菌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对酵母膏和蛋白胨利用效果都很好,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囊孢子的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19.
对巨大13蘑Tsw-06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巨大口蘑Tsw-06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0,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70%。  相似文献   

20.
滑菇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占军  王贵娟 《食用菌》2003,25(6):11-12
本文研究了滑菇(Pholiota nameko)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温度20~25℃。变温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培养基最适含水量60%~65%;最适pH5~6;菌丝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光暗交替显著促进菌丝生长;适宜的CO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