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氟制冷剂HCR22热管低温储粮温度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机械制冷低温储粮存在的高能耗、环境不友好等问题,该研究基于低温热管储粮和无氟制冷剂HCR22蓄冷方面的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使用自然冷源蓄冷的低温试验粮仓,其结构包括热管组、温度检测系统和结露控制系统等,热管工质选用新型无氟制冷剂HCR22。为研究低温试验粮仓的蓄冷性能,对HCR22热管仓房储粮过程热管组和储粮温度的动态特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CR22热管仓房365 d储粮期间小麦温度持续低于16 ℃,最低可降至-3.10 ℃,仓内不同位置降温均匀、平缓,实现了小麦的低温或准低温储藏;储藏期间小麦含水量下降0.29%,籽粒浸出液电导率值提升4.20 mS/cm。该研究为中高纬度地区提供一种无能耗、环境友好型储粮新方式,为绿色储粮技术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污泥低温干燥动力学特性及干燥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污泥的低温干燥动力学特性,以薄层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低温干燥试验,探讨了温度、薄层厚度以及风速对污泥水分比和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对低温干燥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污泥低温干燥过程主要由升速和降速段组成,其中降速阶段存在第一、第二降速阶段;不同低温干燥条件下的第二临界含水率变化不大,大致在0.5g/g(干基)附近.使用决定系数R2、卡方χ2及均方根误差RMSE对6种常用干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idilli模型的平均R2最大、平均χ2及RMSE最小,分别为0.9998、2.46×10-5、0.0042,是描述污泥低温热风干燥的最优模型.根据Fick第二定律和Arrhenius方程,得到5、10和15mm厚度污泥在50~90℃热风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正交试验得到相对单位能耗最优干燥工艺为:温度90℃、风速0.8m/s、厚度10mm,平均干燥强度最优工艺为干燥温度90℃、风速0.8m/s、厚度5mm.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污泥热泵干燥及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冰核细菌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中果肉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钟6 号”枇杷幼果为试材, 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 观察接种冰核细菌后, 果肉细胞超微结构在冻害胁迫下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 冰核细菌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冻害胁迫对枇杷果肉细胞壁、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破坏程度; 冰核细菌对叶绿体的破坏最明显, 其次是细胞壁、线粒体; 冰核细菌使叶绿体在-1 ℃发生胞内结冰导致细胞冻害, 而未感染冰核细菌的叶绿体则发生胞间结冰, 冻害类型不同; 与-1 ℃低温相比, -3 ℃低温条件下冰核细菌的破坏作用更强。表明冰核细菌的存在加重了低温对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传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该文设计了一套最高可提供473 K高温热水的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为研究该系统的传热特性并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传热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该系统的传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瞬时热效率均高于70%,且随太阳直射辐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随传热流体温度和风速的升高逐渐降低。热管式真空管接收器内工质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也随太阳直射辐照强度、传热流体温度、环境温度及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在该文计算条件下,热管的工作温度在327.6~503.2 K,工作压力在0.016~2.8 MPa,符合以水作为热管工质的最佳工作范围(293~523 K)。环形区域压力和渗入气体种类对集热系统传热性能也有明显影响。当环形区域压力P10~(–3) Pa时,接收器热损失较小且随压力变化基本保持不变;当P10~(–3) Pa时,随着环形区域压力升高,接收器热损失逐渐增大。另外,环形区域渗入气体的导热系数越大,接收器热损失越大。该研究对了解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传热特性、优化集热系统结构、指导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热管技术在自然冷源蓄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实现无能耗、无噪音、方便快捷有效地贮存冬季自然冷源,基于热管技术,开发建成了一套热管模组自然冷源蓄冷系统,建立了单管制冰过程的一维传热模型,并对理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管制冰半径与制冰时间呈幂函数关系,修正后的解析解能够可靠预测实际制冰情况。研究成果为热管模组间管间距的设计和蓄冷制冰量的预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干制黄花菜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进干制黄花菜传统生产方法并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带式汽蒸生产线对黄花菜进行前处理,在干制过程中将全自动隧道式干燥生产线与工业微波生产线相结合,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干制黄花菜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蒸汽温度95℃,汽蒸时间60s;隧道式干燥生产线装载量5.0kg/m2,热风温度85℃,风速1.5m/s;微波干燥生产线铺料厚度15mm、干燥功率16kW、干制时间90s的条件下,所生产的干制黄花菜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其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达到了《无公害食品—干制金针菜》NY5186-2002所规定的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7.
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中液滴传热传质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中液滴的热质传输特性,该文将单个液滴冷却结晶过程分为全液相区、固-液两相区和全固相区3个不同区域,建立液滴在大空间内蒸发降温结晶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求解方法研究其在大空间蒸发室内降温结晶过程的温度变化特性,进一步分析液滴和空气的入口参数与液滴整个蒸发结晶特性的关系,为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鸡粪中低温干燥动力学特性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鸡粪的中低温干燥特性,利用恒温鼓风干燥箱,以干燥温度、粪层厚度、风速为因素研究了鸡粪含水率和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常见的薄层干燥模型对鸡粪的干燥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鸡粪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鸡粪的中低温干燥过程由2个降速阶段组成,第2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相对于第1降速阶段下降更快。干燥温度越高,粪层厚度越小,风速越大,干燥速率曲线出现拐点的时间越早,达到干燥平衡所用时间越短;Exponential模型能较好的模拟鸡粪的干燥过程;在中低温条件下,根据Fick定律得到2~6 cm粪层厚度鸡粪的有效扩散系数在2.25×10–7~2.35×10–6 m2/h间;用正交试验得到鸡粪中低温干燥时效率最高的工艺为:干燥温度55℃,粪层厚度6 cm,风速1.2 m/s,该工艺下鸡粪的干燥效率为0.47 h/g。  相似文献   

9.
基于热管技术的储粮仓温度特征及其抑虫效果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解决传统储粮方法存在的高能耗、害虫多、易污染的问题,基于热管技术,该文设计开发了一座利用自然冷源蓄冷的储粮仓,其由储粮仓、热管模组、温度监测系统等组成,通过1年试验(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11月1日)研究了储粮仓内粮食温度变化及对害虫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热管模组在19 d内将粮食温度降低到0,最低可降至-3.17℃;热管储粮试验仓蓄冷量为50.95 MJ,降温速度达到了0.28℃/d,分别较对照仓高出31.62%和47.37%,因此试验仓降温速度更快,蓄冷量更大。夏季试验仓虫害发生时间延迟,害虫数量明显减少,抑虫效果明显。此外,试验周期内无任何能耗,小麦并未出现结露或霉变等现象。该研究为热管技术在大型粮库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意义柑桔是典型亚热带常绿果树,对温度反应敏感,气温达到-7℃时较耐寒的温州蜜柑可能遭受危害,当气温达到-9℃时可遭受中等以上冻害;较不耐寒的甜橙类相应提高2℃。柑桔经受低温时其受害情况与低温强度、维持时间、风速、雨淞、冰雪等许多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当然也受到诸如植株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越冬期间各株系西番莲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的变化情况,以7个株系西番莲枝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越冬期间的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LT_(50),研究LT_(50)下处理时间对相对电导率、MDA与抗坏血酸(Vc)含量的影响,同时进行寒害调查并观测各株系西番莲的越冬表现。结果表明,越冬期间,各株系西番莲的LT_(50)均明显降低,在冷驯化终了期其对应的LT_(50)分别为:平塘1号(-3.59℃)、紫香1号(-2.51℃)、版纳9号(-1.96℃)、版纳10号(-1.95℃)、版纳4号(-1.02℃)、榕江1号(-1.82℃)、金沙1号(-1.83℃)。西番莲芽梢、叶片、1年生枝条、2年生木质化枝条的LT_(50)分别为:-1.16℃、-1.39℃、-2.83℃、-3.11℃,不同部位对低温敏感性差异显著。各株系西番莲越冬表现情况与LT_(50)测定结果较吻合,平塘1号越冬表现最佳,采取防寒措施后越冬存活率达100%。西番莲枝条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随LT_(50)下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15h期间增幅最大,而Vc含量则先增后降,并在5~15h期间含量较高,说明低温胁迫对西番莲枝条的伤害主要发生在5~15h期间。本研究为选育抗寒性强的西番莲优良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畜舍现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改善畜舍冬季的饲养环境,使家畜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常年均衡生长、发育,使养畜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不同冷链物流过程对金枪鱼品质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研究物流过程中温度变化对金枪鱼品质及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模拟5种不同物流过程,测定金枪鱼肉感官、色差、持水力、质构以及肌纤维间隙。结果表明,超低温冻藏大目金枪鱼肉的品质受物流过程中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储运、销售过程始终保持在-55℃的完整冷链下能够使金枪鱼肉保持良好品质;随着储运过程中温度变化次数增多、幅度增大,鱼肉劣化显著,其中,经2次-18℃运输的金枪鱼肉在冻藏末期组织松散、肌纤维间隙达17.20μm,在4℃家用冰箱中贮藏12 h后感官评分、红度值、持水力、硬度和咀嚼性分别为-0.81、5.2、53.08%、1.128 N和58.03,其质量甚至低于物流过程始终保持在-18℃而不产生温度变化的鱼肉。若运输过程不具备超低温冷藏车,仅靠超低温贮藏并不能减缓鱼肉品质劣变,此时应适当调节贮藏温度,尽量避免储运期间的温度变化;相较于2℃冷藏销售,-18℃冷冻柜销售能够使金枪鱼肉保持较好品质。研究结果可为金枪鱼储运和销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温度感知RFID标签的冷链厢体中温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温度感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应用于冷链物流温度监测中缺乏有效数据验证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将42个温度感知RFID标签部署于冷链模拟平台中,划分了7个横截面、3个纵截面和两个层,设置了机械降温-冷链维持-自然回温3个不同阶段,同时在42个监测位点中选择7个位点同步部署了便携式温度记录仪,获取了不同条件下的温度监测数据,并与便携式温度记录仪数据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数据进行了比较。7个温度感知RFID标签与便携式温度记录仪同步监测位点的数据表明,两种监测方法温差分布于±0.5℃范围内的数据点最多,占43.6%,温差分布于-1.0~-0.5℃区间的数据占了24.6%,考虑到2种设备自身的温度采集精度,温差在±0.8℃范围内可接的,其比例占71.3%,因此利用温度感知RFID标签进行冷链温度监测是可行的。对42个位点在3个不同阶段的温度监测数据表明,机械降温阶段各位点用时在1 h以内、冷链维持阶段大部分位点表现出温度在在0~4℃之间振荡的特征、自然回温阶段用时约49 h。深入分析机械降温阶段及冷链维持阶段不同截面的温度监测数据,结果表明3种截面均表现为降温初始阶段温度差值不稳定、稳定后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且离出风口较近降温较快的特点。以横截面2和横截面6平均温度为例,将温度感知RFID标签数据采集数据与CFD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去除测量精度的干扰,截面2的均方根误差为0.73℃、平均相对误差为13.58%、截面6的均方根误差为0.56℃、平均相对误差为10.94%,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冷链物流中低成本、连续的温度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冷型小麦氮素吸收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2002至2004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条件下(不施肥、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冷型小麦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供试小麦品种为小偃6号、陕229、NR9405和9430,前两者为冷型小麦品种,后两者为暖型小麦品种。结果表明,花前冷型小麦叶片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花后氮素吸收积累量在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条件下比暖型小麦分别高168.6%、144.6%和217.4%。成熟期冷型小麦子粒中氮素积累量大,功能叶片中氮素残留量多。冷型小麦叶片较高的氮素含量为维持叶片较高的光合速率奠定了良好的氮营养基础;花后氮素吸收积累量较多的特点,与冷型小麦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代谢生理活性,根系吸收氮能力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寒冷高原的特点,在对青海省大通县浅山退耕还林区林种配置及树草种的选择、不同整地技术、抗旱造林覆盖技术和抗旱新材料应用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寒冷高原黄土丘陵浅山区的综合造林技术,为该地区及其类似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十水硫酸钠相变蓄冷保温箱保冷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果蔬保鲜冷链物流中2~8℃的运输温区要求,为了保证运输中果蔬等农产品的品质,研发一种经济性较高,相变温度为6.4℃,相变潜热为141 J/g的硫酸钠水合盐体系,其成分为(75.5%Na2SO4·10H2O+3%硼砂+1.25%聚丙烯酸钠+16%NH4Cl+4%KCl+0.25%去离子水).相变材料封装于聚乙烯蓄冷板中,应用于发泡聚丙烯(expanded polypropylene)保温箱和真空绝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保温箱中,组成蓄冷式冷链运输装备.利用产品供应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GSP)验证设备建立保温箱温度测试系统,得到箱内各点的升温曲线,通过平均保冷时间来评价保温箱的保冷效果,对比了保温箱载货与空载情况下箱内各点的温度变化.综合考虑保温箱内侧面布置、顶层布置等不同的摆放方式,聚丙烯发泡与真空绝热板不同保温箱体材质对保冷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绝热板的保温效果优于发泡聚丙烯,可提高保冷时间13.31%;蓄冷剂在侧布形式下的保冷时间较侧布加顶布方式延长4.7%;在真空绝热板保温箱中分析了载货情况下的保冷性能较空载保冷时间减少0.77 h.研究结果为蓄冷保温箱在冷链物流中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以及蓄冷技术在果蔬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冷藏库用风冷太阳能双级水喷射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额定制冷量为8.3 kW的冷藏库用风冷太阳能双级水喷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性能分析。该系统的制冷量随冷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太阳辐照度增强而增大;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规律与制冷量类似,其差别是随太阳辐照度增强先迅速增大,但当太阳辐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COP基本保持稳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冷藏温度不低于6℃,环境温度不高于38℃,太阳辐照度不低于500 W/m2),系统的制冷量为5.6~20 kW,COP为0.075~0.112。该系统能较好地与亚热带典型城市南宁的果蔬盛产季节气候条件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A pot trial with acid yellow-brown soi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olybdenum (Mo) and phosphorus (P) fertilizers on cold resistances of winter wheat. Molybdenum was applied at two rates (0 and 0.15 mg Mo kg?1 soil) and P at four rates [0, 100, 200, and 300 mg phosphorus pentoxide (P2O5) kg?1 soil] in experiment 1. Both Mo and P fertilizers were applied at two rates (0 and 0.15 mg Mo kg?1 soil; 0, 150 mg P2O5 kg?1 soil) in experiment 2. Seed yield, soluble sugar, water-soluble protein, ascorbic acid (AsA),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abscisic acid (ABA) concentra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 and P fertilizer increased seed yield, soluble sugar, water-soluble protein, and AsA but decreased the MDA. It implied that appropriate Mo applied with P application had beneficial effects on increasing seed yield and enhancing the cold resistance ability through changing biological substances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wheat.  相似文献   

20.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结实期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期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处理,有利于垦鉴稻5号整精米率的提高和垩白率、垩白度的降低,不利于垦稻12号整精米率的提高和垩白率、垩白度的降低,使2品种各粒位直链淀粉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米饭食味评分值降低。结实前进行-18~-20kPa和-28~-30kPa的持续控水处理,有利于垦鉴稻5号整精米率的提高,不利于垦稻12号整精米率的提高和垩白率、垩白度的降低,使2品种各粒位的长/宽,各粒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米饭食味评分值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