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BT型粳稻不育系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用红莲型不育系部分替代BT型不育系,以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已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选育途径的归纳分析 ,系统总结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并对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漂变现象与控制 ,广亲和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利用及两用核不育系的实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选育出优良两用核不育系是解决育性不稳定和杂种优势不强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粳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现状,针对两系不育系选育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实用性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并结合实际,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问题正转变为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瓶颈"。对15S多年的试验数据综合分析表明,15S的不育性稳定可靠,可以避免两系杂交种子生产中的不育系育性波动问题;其不育性在海拔1200m处可以稳定表达,15S可以作为两系不育系较好的不育基因资源。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基础与育性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阐述了BT型粳稻不育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找到了在粳稻杂种优势中使用红莲型不育系可以解决BT型不育系的部分问题,从而更好地处理现在生产过程中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能不够稳固和细胞质单一的问题,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经历的探索阶段、生产初试阶段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着种质创新不够、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缺乏、种子生产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紧密结合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以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部分BT型粳稻不育系存在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杂交种的纯度;WA型粳稻不育系虽然不育性稳定,但开花习性差,育性最难恢复,应用难度较大;HL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粳稻不育系无显著差异,育性稳定性明显好于BT型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明显好于WA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提出了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用红莲(HL)型不育系部分替代BT型不育系,以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通过测交鉴定,已筛选和育成一批HL型粳稻恢复系.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组合的鉴定结果表明,将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几年来选育实践中经验教训的归纳分析和前人研究结果的借鉴,对水稻两系不育系在温州地区的选育方法、实用两系不育系的选育利用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利用温州当地的温光资源条件,选育育性临界温度低的实用型不育系;并利用已建成的人工气候室和智能玻璃温室一年完成筛选两次、加代两次的新方法,大大缩短了不育系的育成年限。  相似文献   

9.
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近等不育系是指除对雄性不育细胞质具有育性恢复能力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存在差异外,其他遗传背景与不育系完全相同的水稻品系,培育近等不育系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不育系。介绍了水稻近等不育系的选育途径和育种实践,指出并分析了水稻近等不育系在选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近等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和加快不育系育种进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根据该不育系的遗传特性,设计了不育系的转育方案。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将青帮核不育系3A的不育基因转入白帮自交系C34中,育成了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A4。植物学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新育成的核不育系A4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球高、叶球粗、叶球毛重和叶球净重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接近于C34。  相似文献   

11.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加速应用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由于出现种子混杂以及管理失误造成产量的减低与失收,未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介绍了我国利用雄性不育化杂交育种的情况,探讨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实践应用价值,明确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育性稳定、技术匹配可靠及高产特性,阐明雄性不育化制种可以取得纯净、整齐一致的种子,而管理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应用雄性不育化杂交种,不但有增产的趋势,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水稻雄性不育及育性基因定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类型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以期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水稻雄性不育及其基因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雄性核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是开发新的育种方法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抗性,改善水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水稻雄性不育的机理及其分类进行了阐述,概述了光敏核不育基因、温敏核不育基因、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定位方法,总结了近年来这些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他类型核不育水稻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水稻不育基因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棉花杂交优势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棉花杂交种利用的现状及制种方法,提出了制约杂交棉发展的因素是繁琐的制种方法和过高的种子成本。在分析光温敏不育系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棉花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的育性转化、恢复源广阔、杂种优势显著、制种简便等杂交制种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介绍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及“三系”杂种棉的选育进展,不育系花药的细胞学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细胞质雄性不育产生的分子机理,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遗传效应。详细阐明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类型,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育性恢复基因与育性增强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文中对“三系”杂种棉选育进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从利用新的胞质不育类型选育优良不育系,聚合多个恢复基因和育性增强基因选育强恢复系,优化以蜜蜂为媒介的传粉体系等方面,探讨了“三系”杂种棉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068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68对478、黄早四、48-2背景下的CMS-T、CMS-C、CMS-S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068对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同胞质之间未检测到育性恢复上的明显差异。068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存在差异。自交系068对可作为CMS-T、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共同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自然播种和人工控制光温条件下V型胞质不育系的雄性稳定性,以期为选育新的光温敏胞质不育系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光条件对小麦胞质不育系V太911289a雄性育性的影响,探讨胞质不育系雄性育性的转换机制。[方法]于2003~2005年在湛江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定温定光试验。[结果]在一定的温光条件下,胞质不育系V太911289a的雄性育性可以发生转换。温度是影响其自交种雄性育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育性敏感期日平均温度低于19℃时,表现稳定不育;日平均温度为20~22℃时,则表现部分可育。光照时间是对其雄性育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日照利于雄性发育。[结论]胞质不育系用于生产杂交种安全性远高于温敏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on male fertility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Vtai911289a in wheat 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male fertility alteration. [Method] The sowing-date tests and designed condition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03-2005. [Result] Fertility of Vtai911289acould alter under specific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male fertility of the male sterile lines. Vtai911289a showed stable ster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mean of daily temperature at fertility sensitive stage lower than 19 ℃ and presented partial fertility when the mean of daily temperature at fertility sensitive stage lower than 20-22 ℃. Photoperiod to some extent affects the male fertility of Vtai911289a,long-day condition is helpful for the male fertility of the sterile lin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period temperature-sensitiv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in production has a higher safety than that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sterile line.  相似文献   

20.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是由控制花粉正常育性的核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不育系,因具有败育彻底、恢复源广泛、易于筛选高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杂交种生产。但是,对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却不多。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棉花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核雄性不育杂交棉应用状况;并提出了棉花核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