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款冬花多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体外的抗肿瘤效应。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款冬花多糖为实验组,并设对照组,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效应、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款冬花多糖作用A549细胞24h增殖抑制明显(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的特点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同时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款冬花多糖可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且增殖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山羊乳品质,创制乳汁中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的奶山羊育种新材料,首先构建了一种山羊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以实现n-3不饱和脂肪酸合通路中4种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t-1,fads2,elovl5和scd-1)的共表达。为初步验证该载体的有效性,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C127,经G418筛选收集阳性C127转基因细胞,并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4种基因均可在C127细胞转基因中表达。将该多基因共表达载体转染奶山羊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系。PCR结果显示,4个目的基因均成功整合到奶山羊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总之,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乳腺特异性共表达4种脂肪酸合成酶转基因载体及其山羊转基因细胞系,为创制乳腺特异性表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基因奶山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野生和养殖鲤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1),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鲤鱼(P<0.05)。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鲤鱼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5),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鲤鱼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5.63%和87.96%,野生和养殖鲤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有较大差异,野生鲤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低于养殖鲤鱼(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1)。同时,野生与养殖鲤鱼肌肉中n-3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有较大差异,野生鲤鱼n-3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养殖鲤鱼(P<0.01),表明鲤鱼饲料配方中n-3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可能不足。总的来说,野生鲤鱼肌肉的营养价值稍优于养殖鲤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山梨酸对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C2C12)增殖、IGF-1分泌、GH/IGF系统和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通过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山梨酸(0、0.1、1.0、10.0和100.0μmol/L)处理C2C1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IA法检测细胞IGF-1分泌量,qPCR法检测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10.0μmol/L山梨酸显著促进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1和2 d)和无血清(4和5 d)培养的C2C12细胞增殖(P<0.05);2)0.1、1.0和100.0μmol/L山梨酸均显著抑制无血清培养的C2C12细胞IGF-1的分泌(P<0.05);3)1.0μmol/L山梨酸显著上调无血清培养的C2C12细胞IGF-1R、GHR和CPT1b的mRNA表达(P<0.05),对IGFBP3(P=0.09)、PDK4(P=0.10)和PGC1α(P=0.10)的mRNA表达量也有提高趋势.提示山梨酸可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和GH/IGF系统及糖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但对IGF-1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草鱼肝X受体α亚型(Liver X Receptorα,LXRα)cDNA序列,分析其在草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n-3HUFA对草鱼肝胰脏LX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草鱼肝胰脏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对其LXRα基因cDNA进行克隆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序列同源性。检测LXRα基因在草鱼10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含0.52%n-3HUFA的饲料饲喂草鱼95d后,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3HUFA对肝胰脏LXRα表达的影响。【结果】克隆得到了草鱼LXRα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FJ965309),其ORF序列长度为1 230bp,编码409个氨基酸,预测该蛋白分子式为C2083H3343N581O611S30,分子质量为47 263.7u,等电点pI为7.91,半衰期为30h。该蛋白质具有哺乳动物的LXRS特征:包括DNA结合位点(DBD)、p-box,配体结合域(LBD)、激活功能-2(AF-2)区域、D-box、D区域(D region)和属于2个锌指结构的8个半胱氨酸;与其他物种LXRα的同源性为70.7%~100%,其中与鲤鱼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达100%和94.6%。LXRα基因在草鱼肝胰脏、肌肉、心脏、鳃、精巢、肾脏、脑、脾脏、肠、腹腔脂肪等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精巢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低(P0.05);饲喂n-3HUFA可显著抑制草鱼肝胰脏LXRα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克隆获得了草鱼LXRα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在多种组织中均可表达,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似性较高,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n-3HUFA可通过影响草鱼肝胰脏LXRα基因的表达,调控草鱼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与p16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抑癌基因 p1 6的失活机制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MSP)法检测 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 3例正常肺组织中 p1 6基因外显子 1的 Cp G岛异常甲基化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中有 1 2例 ( 4 0 % )肿瘤组织检测到 p1 6基因 5’端 Cp G岛异常甲基化 ,而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均未检测到 p1 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1 )。结论 :p1 6基因 5’端 Cp G岛异常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能是该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主要失活机制。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93例进展期胃癌中,检测到c-erbB-2癌基因表达者38例(占40.9%)。c-erbB-2表达的检出率,在管状腺癌病例为67.6%(25/37),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腺癌者(P<0.05);在已有胃周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的病例为47.8%(32/67),无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为23.1%(6/26)(P<0.05)。随访81例有c-erbB-2表达36例,其3年存活率30.6%(11/36);无表达45例中3年存活率46.7%(21/45)(0.1相似文献   

8.
油脂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泰和乌骨鸡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生产性能和常规肌肉品质的影响.80只8周龄的泰和乌骨鸡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K)、4%鱼油、4%豆油、4%棕榈油3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4%鱼油,与CK相比,鱼油能降低肌肉和血清的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鱼油可以明显提高C22∶5(n-3)和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对于C18∶3(n-3)和C18∶4(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和P<0.01).添加油脂可以提高肌肉中C14∶0和C16∶0(P<0.05)的含量,而对于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没有影响.而添加鱼油,还可以降低肌肉中C18∶2(n-6)脂肪酸的含量,提高C18∶3(n-6)、C22∶4(n-6)和C22∶5(n-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其它3组相比,添加鱼油可以降低肌肉中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同时,添加鱼油组的肌肉中的(n-3/n-6)的比例为0.246,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WNT6基因在蛋鸡卵泡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300日龄海兰蛋鸡为研究对象,检测WNT6 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特征。对体外培养的鸡卵泡颗粒细胞进行敲减和过表达WNT6基因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孕酮(P4)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StAR、CYP11A1等基因表达水平。设立卵泡刺激素(FSH)浓度梯度处理体外培养的蛋鸡卵泡颗粒细胞,研究FSH对WNT6及WNT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WNT6 mRNA在蛋鸡卵泡颗粒细胞内特异表达,在处于卵泡选择关键时期的小黄卵泡颗粒细胞内具有最高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WNT6极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P<0.01),极显著提高颗粒细胞P4合成量(P<0.01),并显著提高FSHR、CYP11A1、StAR、CYP19A1和HSD3B1基因表达水平(P<0.05);相反,敲减WNT6后颗粒细胞增殖被抑制(P<0.01),P4合成量极显著显著减少(P<0.01),并显著降低FSHR、CYP11A1...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表达载体pIRES-NA研究H5N1型神经氨酸酶(neuramidinase,NA)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表达,为今后转基因家禽的培育提供证据.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经G418筛选后,利用PCR方法检测NA基因在细胞基因组中整合,利用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别在RNA及蛋白质水平上检测NA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结果表明细胞转染经筛选后,提取细胞基因组进行PCR,能扩增出NA基因片段,约1.4 kb;同时RT-PCR能检测到NA基因mRNA,Western Blotting能检测到细胞表达约55 ku NA蛋白,构建重组载体能整合到NIH-3T3细胞基因组中,NA基因能在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1.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自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体重60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阉公猪180头,随机分配到复方1#、复方2#、复方3#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试验结果如下:①复方1#、复方2#、复方3#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83%(P〈0.05)、3.41%(P〉0.05)和8.84%(P〈0.05);饲料,增重降低5.14%(P〈0.05)、0(P〉0.05)和5.43%(P〈0.05);总疾病发生率下降48.9%(P〈0.01)、53.5%(P〈0.01)和17.3%(P〈0.01)。②复方1#、复方2#、复方3#组与对照组相比,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但胴体瘦肉率提高,板油重降低,背膘厚降低。③复方1#、复方2#、复方3#组能改善肉质特性。研究表明。试验的中草药提取物组方能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增重;有效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可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增大眼肌面积,降低背膘厚;有效改善育肥猪肉质。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红三叶草固态发酵物(RSF)对肉仔鸡的饲料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0.1%、0.2%、0.3%3个添加水平,用红三叶草提取物作对比,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600只,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期为49 d。试验结果表明,RSF 0.1%处理组显著提高了脂肪的消化率(P0.05),对氮沉积的作用低于脂肪。RSF 0.1%处理组提高了生长前期(13~15 d)表观代谢能,在生长后期(34~36 d)RSF 0.2%处理提高效果显著(P0.05)。RSF有提高血清总蛋白、血糖及降低尿酸浓度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RSF对其他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苦参碱,研究其对断奶仔猪腹泻及胃肥大细胞的影响,以揭示其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机理.结果表明:苦参组腹泻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5%)(P<0.05);苦参组胃贲门区( 108.7±10.1)个/cm2和胃幽门区黏膜肥大细胞数量(126.7±12.6)个/cm2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苦参组胃底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基因在18月龄草原红牛阉割后牛与公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1、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探讨该基因在阉割后草原红牛与正常公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IGFⅠ和IGFⅡ基因在所检测的阉割后牛与正常公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①IGFⅠ在肝脏和瘤胃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阉割后牛在肝脏中IGFⅠ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公牛(P<0.05),但是在十二指肠中则显著低于正常公牛(P<0.05);②阉割后牛IGFⅡ基因在心脏和肺脏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公牛(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阉割后草原红牛与正常公牛IGFⅠ和IGFⅡ基因表达的差异,为深入研究IGFⅠ和IGFⅡ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了解这两个基因对阉割个体肉质性状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以273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CRS-PCR、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检测糖基化依赖细胞粘附分子1(GlyCAM1)基因外显子3、内含子3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GlyCAM1基因分别在外显子3和内含子3的第2081(A/C)、2417(C/T)位存在突变,两位点在牛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A/B分别为0.752 5/0.2475,0.904 6/0.095 4;经χ^2适合性检验,
中国荷斯坦牛群2417位点的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但2081位点的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将该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胎次效应(P〈0.01)、场效应(P〈0.01)和泌乳月(P〈0.05)对乳房炎的影响较大。2081位基因型效应对SCCS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AA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低于AB和BB基因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17.
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外加不同浓度的硅,测定它们对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上升至487.89μmol^-1,57.52μg·g^-1和178.125μmol·g^-1·min^-1分别高出对照59.00%,38.47%和32.56%,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至56.1ltxmol·g^-1·min^-1,低于对照18.3%,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的显著降低,与处理2(PEG6000)相比,处理3[PEG6000+1.8mmol.L^-1Si(二氧化硅)]分别降低了50.31%,35.94%和50_88%;处理4[PEG6000+5.4mm01.L。Si]分别降低了43.69%,44.77%和68.42%。同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与处理2(PEG6000)相比,处理3上升21.91%;处理4上升25.87%,光合参数显著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硅处理可以提高雷竹的抗旱性。图4表1参2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酸化剂和益生素合用对肉鸡养分代谢率的影响。[方法]在不同饲料蛋白水平日粮中同时添加酸化剂和益生素,通过代谢试验研究酸化剂和益生素同时添加对肉鸡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率的影响。[结果]在常规粗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0.1%酸化剂和益生素,净蛋白利用率和粗脂肪代谢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14~21 d的粗脂肪代谢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低于常规粗蛋白水平1个和2个百分点的日粮中添加0.1%酸化剂和益生素,净蛋白利用率在14~21 d和35~42 d均高于常规粗蛋白水平对照组,且在35~42 d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代谢率在14~21 d均显著高于常规水平对照组(P0.05)。[结论]酸化剂和益生素合用可提高肉鸡对饲料的粗蛋白净利用率和粗脂肪代谢率,在低蛋白日粮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饲养模式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3种饲养模式,分别为3层笼养、网上平养和户外散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肉鸡生长速度在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较高,而后期低于平养肉鸡,全期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笼养和平养肉鸡相比,散养肉鸡胫骨长度、腿肌率和皮下脂肪厚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屠宰率略高(P>0.05).以平养方式饲养的肉鸡胸肌率最高,为34.19% (P<0.01).散养模式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  相似文献   

20.
将微生态制剂产品倍利素添加到断奶仔猪的日粮中,通过测定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粪便菌群数、消化酶的活性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等指标,探讨倍利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增重比降低了6.60%,发病率降低了19.4%,腹泻率降低了12.3%;54日龄时,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比对照组低7.10%(P<0.05),差异显著;61日龄时,试验组的拟杆菌、乳杆菌数分别高出对照组14.5%(P<0.05)、4.80%(P<0.05),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比对照组低7.80%(P<0.05),均差异显著;在54、61日龄时,试验组粪便中中性蛋白酶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1.6%(P<0.01)、56.9%(P<0.05),淀粉酶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0.8%、16.9%;在47、54、61日龄,试验组仔猪粪便中sIgA含量高出对照组44.1%(P<0.05)1、6.2%2、7.7%(P<0.05);结果表明,该微生态制剂产品有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