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了发展农业机械化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论述了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主要特点、主要差距、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乃至未来15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重点,以及为完成这些发展目标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与主要措施;同时,指出了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式发展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2.
农机遥测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机遥测系统的设计与实践黑龙江省农垦农机试验鉴定站蒋中昌,马久军,张学黑龙江省垦区是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大农业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作物种植结构在以小麦和大豆为主的基础上,迅...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垦区向农业现代化过渡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是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合理规划建设农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并制定契合农场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案,首先对建设农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调研,其次运用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法,对该农场农机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建立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模型,最后对建设农场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广东垦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很大进步,特别是"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农垦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推动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垦区农业机械化率综合水平达74%,但是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农机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和农机专技人员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垦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将受严重阻碍。加强垦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垦区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省农机办于2001年初组织实施了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先后在全省建立起5处省级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28处市级创新示范点。依靠示范带动,使全省设施农业机械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示范工程带动机具设备配套跟进,技术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农机部门针对设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使设施农业在关键机具、关键设备和关键技  相似文献   

6.
一、“十五”至2015年发展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  “十五”至2015年是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由小康迈向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将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经过新中国建立以来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的三北地区(主要是垦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九五”期间,东部北方(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平原农区)和京津沪等大中城市郊区、长江三角洲(苏南和浙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五”期间,这一地区将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上至为…  相似文献   

7.
跨越新的高度──山西省长治市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的调查李春元,胡志远,宋秋来,郭小龙旨在立足治早兴农,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长治市百万亩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1993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市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实施面积达到5巳8...  相似文献   

8.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6,(2):F0003-F0003
平定县农机局在省、市农机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战略,以实施农机化工程项目和农机化重点技术为载体,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牧草机械化种植与收获加工技术示范工程、优质小杂粮机械化生产加工示范工程、设施农业机械化配套工程、机械化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林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等项目工作,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拓创新唱响平定农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3):211-212
工程技术学院于2000年在原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扩建成立,前身为农业机械系,始于铭贤学堂1931年创办的工科部,1958年开始招收农业机械本专科生。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经成为博士、硕士(包括专业硕士)、本科、双学位、函授本科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5个本科专业及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还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双学位及函授本科等,目前在校硕、博研究生80多名,本科生1400多名。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4):211-212
工程技术学院于2000年在原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扩建成立,前身为农业机械系,始于铭贤学堂1931年创办的工科部,1958年开始招收农业机械本专科生。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经成为博士、硕士(包括专业硕士)、本科、双学位、函授本科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5个本科专业及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还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双学位及函授本科等,目前在校硕、博研究生80多名,本科牛1400多名。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嘉善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浙江省嘉善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疆农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加工、储藏、运输等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因此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大好发展时机。农业机械将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户增收”这一中心,朝着防风治沙、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的方向发展,从而开创出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以及各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与经营项目,选择适宜本地区的农业机械装备,优化主机与农具的配套,充分发挥机械性能,提高农机利用率,尤其重要。为此,以云南省的地理条件和作为农业省的实际情况,就选择适合云南农业地理环境的农业机械、普及和促进农业机械发展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目前国内的主流农业机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标准化工作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标准体系是标准化系统内标准最佳秩序的体现,建立科学系统的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农业机械化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主导行业,目前还未能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指导其标准化工作的标准体系。为此,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机化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对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系统优化分析、农业机械化政策理论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分析和技术经济增长理论5个方面的归纳和评述,总结了对国外农业机械化进行宏观研究的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宏观研究提供更好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是本世纪初开始的。由于自然条件、土壤资源、农业生产和劳动力等特点不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也不一样。为此,阐述了国外农业机械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介绍了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我国农业机械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分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规模、需求和经济条件;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农机总动力与农民收入水平、农业劳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关系;依模型对农机总动力发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作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主要载体和现代化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手段就是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其本质就是采用先进而效的技术装备,并与现代化科学管职措施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以海林市为例,论述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更好地建设农业现代化.为此,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论述了我国推行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及对策,指出了各地应着重推行的重点项目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机械化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政府在推广农业机械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