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树植株在生长期间,易染上“松枯病”痼疾,患上此病后,如不及时用药则会使大片的松树干枯而死。此时,可使用自制的防治剂,方法如下:原料配方(按份数比例)左旋咪唑盐酸盐4份,60%乙醇溶液96份;或左旋咪唑盐酸盐4份,60%丙酮水溶96份。制法将4份左旅咪哩盐酸盐药剂置于96份的乙醇或丙酮水溶液中,搅匀拌和即成防治剂成品。@使用在病树树干或树枝上钻孔,将药剂施放于穿孔部位,量按药液每立方米木材注入2公斤体积的药液确定。此药能被树体迅速吸收,其防治效果显著,对松树和人畜无毒害作用。自制松枯病防治剂@苏丹…  相似文献   

2.
松树植株在生长期间,易染上松枯病,松树患上此病如不及时用药,则可能使大片的松树枯萎而死。而使用自制的防治剂,即可使病树转危为安、规将防治剂的配制及使用法介绍如下:配方一:左徒咪喳盐酸盐4份,6O%乙醇溶液96份。配方二:左旋咪喳盐酸盐4份,6O%丙酮水溶液96份。将4份左旋咪喳盐酸盐药剂置于96份的乙醇水溶液或96份的丙酮水溶液中,搅匀拌和即成防治剂成品。使用时,只需在病树树干或树枝上钻孔,将药剂注入孔中即可。注入树体的量按每立方米木材积注入ZI。药液为宜。药液注入后,能被树体迅速吸收,其防治效果甚为显著。本…  相似文献   

3.
自制松枯病防治剂松树植株在生长期间,易染上“松枯病”痼疾,患上此病后,如不及时用药则会使大面积的松树干枯而死。使用自制的防治剂即可使患树转危为安。现将配制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原料配方1.配方一:左旋咪唑盐酸盐4份,60%乙醇溶液96份。2.配方二:左...  相似文献   

4.
研究甲维盐混配剂对马尾松的安全性、马尾松吸收药液情况、混配剂在马尾松树体内作用的持效期以及混配剂的剂量,结果表明:1)对胸径8 cm以上马尾松注干输药时,安全性高,达95%以上;2)对马尾松注干输药时,马尾松在各个时间均有良好的吸收率,达96%以上;3)甲维盐混配剂在马尾松树体内持效期长,可达5个月;4)使用5%甲维盐混配剂100 mL防治松褐天牛效果最佳,达到99.83%.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树干施药对日本松干蚧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甲维盐、吡虫啉、氧化乐果、吡虫啉+阿维菌素、敌畏氧乐等11种注干液剂注干施药后对13本松干蚧的林问防效。结果表明:各药剂均表现出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效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及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其中吡虫啉(5%)、甲维盐+氧化乐果(2%+20%)和吡虫啉+阿维菌素(4%+0.15%)等3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在2mL/em胸径处理剂量下,药后19d,防效分别达88.73%,86.98%,90.03%。试验表明这3种药剂可用于日本松干蚧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潘琪 《绿色科技》2024,(5):127-130
为探讨药剂树干注射对松树松材线虫的林间防治效果;于广西钦州某国有林场选择6块100株胸径约25 cm的松树进行了试验,共设置了6个小组,每组100株,分别为对照组、20%阿维菌素乳油组、0.3%苦豆碱水剂组、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组、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组、5%啶虫脒注干剂组;对照组注射等量药剂的清水,其余的药剂组均注射对应的化学药剂;于2020-2023年对试验松树的枯死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每年10月底统计墨天牛的诱捕数量。结果表明:以20%阿维菌素乳油组的防治效果最优,该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林间防治率分别为80.74%、78.48%、74.06%和70.57%,防治率均高于70%,随着年限的延长各个小组的林间防治率均逐渐下降,20%阿维菌素乳油组的防治率均显著的高于其他各个药剂组(P<0.05);防治效果其次的为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组,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组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的防治率均高于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组;5种树干注射的药剂诱捕松墨天牛数量比较为:5%啶虫脒注干剂组>0.3%苦豆碱水剂组>...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传统基质(黄心土50%+森林表土50%)为对照,对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松皮粉100%(A)、松皮粉70%+锯末20%+森林表土8%+杉皮粉2%(B)配方的容器苗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对照,容器基质重量最轻;松皮粉50%+锯末4JD%+森林表土8%+杉皮粉2%(C)配方次之,但其单株干物质的总重量最大;松皮粉30%+锯末60%+森林表土8%+杉皮粉2%(D)配方生长表现最差。建议生产上培育马尾松和湿加松轻基质网袋苗时,添加约70%的松皮粉、20%的锯末作为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8.
谈松林改造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在杭州市余杭区闲林镇寺前村的松林改造预防松材线虫病示范试验区的实施情况、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通过松林改造可以减少寄主松树、形成自然阻隔,便于管理、降低危险性;改造的同时可降低松褐天牛56.1%,减少林农损失60.75%,降低防治成本26.96%。  相似文献   

9.
松赤枯病,是我省人工和飞播马尾松、云南松幼林叶部的主要病害。分布广,为害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引起成片枯死。松赤枯病的防治继贵州省林科所1973年用“621”烟剂防治后,我省马尾松赤枯病试验组于1974—1976年,又研究用“621”硫烟剂防治,效果良好。正在普遍推广应用的时候,工厂停产“621”改生产“741”烟剂。在大面积松赤枯病无有效药剂防治的情况下,我们根据“741”供热剂配方中,六六六原粉还占30%比例,对防治松赤枯病可能仍有作用的分析,于1978年用“741”烟剂进行室内药效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药剂、多种方法对毛竹枯梢病进行防治。试验表明:物理处理方法中,以挖冬、春笋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后1992年新竹发病率比1989年未处理的新竹发病率降低86.9%;化学药剂处理方法中,70%甲基托布津注射法和六六六粉烟剂防治效果比较好,分别比对照区感病指数下降28.3、27.4。  相似文献   

11.
国外松枯梢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松枯梢病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对切花菊的保鲜效果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张露等用不同药剂对切花菊进行保鲜试验。试验配制5种药剂,各配250mi:①自来水(对照),②5%白糖水溶液;③硝酸银25mg/L+8羟基喹琳100mg/L+白糖5%;④硝酸银25mg/L+柠檬酸75mg/L...  相似文献   

13.
TMO防霉剂防止马尾松锯材发霉和蓝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木材易发霉蓝变,造成材质下降,药剂防治是保护木材免受侵害的有效措施。用低毒TMO防霉剂浸渍新鲜马尾松板材的试验结果表明,用0.3%-0.7%的TMO水溶液浸渍30分钟以上,即可有效地防止马尾松锯材发霉与蓝变。处理工艺简便,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木材易发霉蓝变,造成材质下降,药剂防治是保护木材免受侵害的有效措施。用低毒TMO防霉剂浸渍新鲜马尾松板材的试验结果表明,用0.3%~0.7%的TMO水溶液浸渍30分钟以上,即可有效地防止马尾松锯材发霉与蓝变。处理工艺简便,费用低。  相似文献   

15.
松沫蝉是危害多种松树的一种刺吸式害虫,为掌握松沫蝉若虫和成虫的药剂防治技术,通过在林间喷洒和打孔注射不同浓度的药剂防治松沫蝉若虫,飞机喷洒药剂防治松沫蝉成虫。结果显示:林间喷洒5 d后,溴氰菊酯3种浓度防效都在89%以上,溴氰菊酯5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93.6%;吡虫啉3个浓度药剂的防效都在70%~80%,吡虫啉5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78.5%。打孔注药5 d后,氧乐果10倍液、2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0.4%和86.9%。飞机喷洒溴氰菊酯24 h内松沫蝉死亡率较高,喷药3 d后,每株死亡数量达到1 234~3 542头,飞防杀虫率90%以上,使松沫蝉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的发生危害、生活史、主要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7种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5种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和最佳使用浓度:用8%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治出蛰成虫,防效达93.58%;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分别达91.35%和95.34%;利用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为96.62%;在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用22.5kg/hm^2林丹烟剂防治树上幼虫,防效达97.96%。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颈啄木鸟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灭松褐天牛 (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防治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xy lophilus)的有效手段之一。松材线虫病引起松树枯损 ,1979年在日本达到了最高峰 ,以后虽然逐年减少 ,但每年的枯损量仍在 10 0万m3 左右。目前防治松褐天牛主要有喷洒药剂、烧毁被害木及薰蒸处理病材等方法 ,但至今尚无一种简便、有效而又彻底的方法。因此 ,日本林野厅在 1992年采取了更换树种、设置防除隔离带等新措施 ;同时 ,注重利用天敌 ,使森林保持在微害状态 ,以达到有病不成灾的目的。在 10a前开始…  相似文献   

18.
云杉落针病化学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剂筛选、药效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证明:①烟剂:防治效果可达到84%以上,安林Ⅰ号与Ⅱ号之间的差异不明显,防治1次与2、3次之间的差异显著,防治2次与3次之间的差异不显著。②喷雾:4种药剂的3次防治效果均在86%以上,其中,百菌清95.7%,多菌灵94.8%,甲基插布津90.0%,代森锌86.4%。③喷粉:4种药剂的3次防治效果均在75%以上,其中百菌清79.4%,多菌灵84.2%,甲基托布津80.2%,代森锌75.8%。④地面消毒:用硫酸亚铁在林地上进行病落叶消毒,效果甚微。⑤在同一种主剂成份、同一质量浓度的情况下,防治方法不同,其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喷雾优于放烟,放烟优于喷粉。  相似文献   

19.
对松树采脂作业影响最重要的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有:一、树种:同样条件下树种不同,产脂量亦各异。如马尾松,胸径30厘米一40厘米,一般每年可采脂4公斤一5公斤,相同胸径的南亚松则可达7公斤一8公斤,而湿地松比马尾松产量高2.4倍一46倍。二、树径和树龄:树干的直径是影响产脂量最重要的因子,松树胸径~般在20厘米以上就可进行采脂。如果割面宽度相同,胸径30厘米的松树平均每对侧沟的产脂量一般比20厘米的胸径的高60%-90%,40厘米的又比30厘米的高30%-40%,50厘米较40厘米的高20%,树龄愈大,树径愈粗,产脂量也愈高。三、树木…  相似文献   

20.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