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回回苏、红苏、红紫苏、赤苏、苏子等,学名:Perillafrufescens(L.)Brittonvarcrispa(Thunb.)Dencene.1.形态:紫苏株高不足1m;茎直立,横截面为方形,紫色,带有紫色或白色柔毛。叶卵圆形,有长柄,对生,叶缘有粗圆齿,叶面多皱纹,紫色或仅叶背为紫色,疏生绒毛。花红色或粉红色,唇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坚果卵圆形,暗褐色,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江南等地有野生植株。2.功效:紫苏是常用中药之一,性温、辛,人脾、肺经,为调肺理气主药,并有安胎作用。据药理分析,本品通过扩张皮肤…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 ,笔者发现 ,在春末、夏、秋季节 ,广大农村养猪户由于对野生灰菜属性了解甚少 ,常采集野生灰菜喂猪或放牧 ,导致猪光敏物质中毒 ,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多 ,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笔者经多年研究和实践 ,初步总结出减少或避免中毒的办法 ,现简述如下。1 野生灰菜的属性灰菜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根系直侧根多 ,茎直立 ,分枝多 ,单叶十字互生 ,以尖叶对称呈芭蕉扇形灰菜居多 ,还有和尚头灰菜、鸡爪子灰菜及高秆紫叶灰菜等。叶的背面有白粉灰 ,嫩叶上有红紫色粉灰 ,花很小但特别能产籽 ,籽为黑褐色小粒。多生长于山地、坡地、洼地、田…  相似文献   

3.
野菊花     
在图门江、牡丹江流域的荒山区,生长着较多的野菊花。每年秋季野菊开花,紫蓝色的花瓣和金黄色的花药泌蜜吐粉,构成秋季良好的辅助蜜源。 (1)野菊花株高40~120cm,丛生,上部多分枝,茎紫色,全株有细毛。(2)叶互生有长柄,长3~5cm,宽2~3cm。叶羽状浅裂,大小不一。(3)每株花在上部长出4—16个分枝,每个分枝开花4~9  相似文献   

4.
<正> 蕉藕(Canna edulis)又名蕉芋、姜芋.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木。茎基节具须根。块茎肥大,分生为肉质芋头,每丛有20—24个.茎直立粗壮,紫色,植株高2—3米,每株有十余片单叶互生。叶长70厘米,宽30厘米,呈椭圆形,上面绿色,背面常紫色,叶缘紫色或紫红色,并行叶脉。总状花序疏散,单生或分叉,基部有阔鞘,花通常两朵聚生,鲜红色呈瘤状.用块茎繁殖.据了解,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有少量种植.块茎,是喂猪的好饲料外,还可磨淀粉作粉条等供人食用.六十年代初,我县从外地引进后,通过种植试验、喂养试验和产量测定工作后,已探明蕉藕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5.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夏季开花。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花盛开时采割,切段晒干备用。1形状规格益母草。茎呈方柱形,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密被糙伏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多脱落或残存,皱缩破碎,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中部叶分裂成多个长圆形线状裂片,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花紫色,多脱落,花序上的苞叶全缘或具稀齿,花萼宿存,简状,黄绿色,萼内有小坚果4个。气微,昧淡。  相似文献   

6.
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肥对苜蓿的营养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苜蓿生长速度,加快了根系的生长。在成熟时各施磷肥处理茎节数和植株高度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随施磷量的增加根系、茎节数和植株高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对茎节间距作用不明显。苜蓿茎和叶干重积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快-慢”的变化趋势,分枝期至现蕾期最快,此后逐渐降低。施磷肥降低了苜蓿的单株花荚脱落率,有利于种子产量的提高和生殖生长,使生育阶段提前。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了3个不同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orum)茎、叶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赛迪10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多花黑麦草化感作用大小不同,品种Barextra叶的水浸提液在3个质量分数处理下对受体紫花苜蓿有促进作用,而Barmega叶的水浸提液在质量分数10.0%和7.5%时却对紫花苜蓿有抑制作用;不同器官茎、叶水浸提液化感作用表现也不同,品种Jumbo和Barextra茎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叶的水浸提液却有促进作用;不同质量分数浸提液化感作用表现不同,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质量分数10.0%时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根长及苗鲜质量有抑制作用,而在质量分数5.0%时表现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三叶N、P、K、Ca、Mg元素含量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N、P、K、Ca、Mg等元素的含量,目的在于揭示其各器官对N、P、K、Ca、Mg的积累能力、对不同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及N、P、K、Ca、Mg在各器官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红三叶不同器官对各元素的积累能力不同,N:叶>花>根>茎;P:花>叶>根>茎;K和Ca:叶>花>茎>根;Mg:根>叶>茎>花。不同器官对元素选择性吸收系列不同,根为N>K>Ca>Mg>P;茎:N>Ca>K>Mg>P;叶:N>Ca>K>P>Mg;花:N>Ca>K>P>Mg;红三叶是一种典型的N-Ca型植物。此外,K、P、K、Ca、Mg在根、茎、叶、花中的动态变化有6种基本类型,Ⅰ-渐增型(/)、Ⅱ-递减型(\)、Ⅲ-U型、Ⅳ-∩型、Ⅴ-增波型(~)、Ⅳ-降波型(~)。  相似文献   

9.
竹节草     
竹节草(Commelina diffusa)别称"肉草"、"疣草"、"竹节菜".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茎匍匐斜上,节上生根.叶披针形至广披针形;叶鞘通常有毛.夏秋开花,花蓝色,聚伞花序生于卵状披针形的佛焰苞内.蒴果三室.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南  相似文献   

10.
1雄穗玉米的雄花序为圆锥花序,生于茎的顶部,由顶端生长点发育而成。雄花穗由穗柄、苞叶、穗轴和雌性小花组成。穗柄顶部膨大形成果穗,穗柄上的叶片则退化成苞叶,苞叶的长短要适中,过长花丝很难伸出,易于形成秃顶,过短易于受到鸟、病、虫的危害。穗轴粗大、节密,每节生着成对排列着两个无柄小穗,每个小穗着生着两朵小花,一般下位花退化,上位花结实,由此籽粒着生为偶数排列,一般有12~16行。  相似文献   

11.
野坝子别名野坝蒿、扫把花、地檀香、野香苏等。学名 EIsholtzia rugulosa Hemsl。科名唇形科(Labiatae) 野坝子属多年生半灌木,高0.5—2米,茎幼嫩时为紫色或绿色,老熟后呈灰色。分枝多,叶对生,椭圆形或椭圆状菱形,长2—6厘米,宽0.6—3厘米,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多皱纹,背面白色。花小,绿白色,由多花排成轮辙花序或项生的假穗状花序,长3—15厘米。盛花期在十一月份。果卵形,黄棕色。  相似文献   

12.
毛水苏花期长,流蜜多,蜜色洁白,气味芬芳,质纯而不易结晶,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而很有发展前途的蜜源。现将其形态特征、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与相近种的区别,介绍如下: 毛水苏又名水苏草(Stachys baicalensis Tisch ex Benth),唇形花科,水苏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单株者丛生。地下有蔓生的根状茎,节上生须根。茎直立,上部有时分枝,四棱形,在棱和节上密生倒向平展的刚毛,其余部分无毛。茎上部的叶长圆状条形,长4~11厘米,宽0.7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组分体外发酵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外产气曲线相减法来评价“农大108”玉米秸秆7个部位,即叶片(Leaf blade,LB)、叶鞘(Leaf sheath,LS)、茎皮(Stem bark,SB)、茎髓(Stem pith,SP)、茎节(Stem node,SN)、全株(Whole stalk,WS)和苞叶(Ear husk,EH)碳水化合物组分(A、B1、B2和NDS)体外动态发酵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部位之间碳水化合物含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001)。碳水化合物组分A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茎皮〉茎节〉叶片〉全株〉叶鞘〉苞叶〉茎髓;碳水化合物组分B1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苞叶〉叶鞘〉全株〉茎节〉叶片〉茎髓〉茎皮;碳水化合物组分B2含量以茎髓最多,茎皮最少。这三个组分各部位产气量高低顺序也与其含量一致。碳水化合物组分中性洗涤可溶物(Neutral detergent soluble,NDS)含量以茎皮、茎节中含量最高,茎髓最少,但其产气量却以茎节最高,苞叶次之,茎髓最少。提示应用产气曲线相减法能够有效地评价玉米秸秆中各部位碳水化合物各组分的动态发酵情况。  相似文献   

14.
原子花薯叶茎绿色,叶脉紫,根基半紫,叶深复缺刻,心脏形,顶尖2~3叶为半紫色,中蔓形,蔓长8.0~1.2m,茎粗状,有茸毛,单株分枝5~7个.  相似文献   

15.
<正>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以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和消斑的作用。主产于河北安国和江苏南通,全国各地广泛引种。1生物学特性板蓝根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40~90cm,根细长,圆柱形,白色;茎直立,多分支;叶互生,基生叶较大,长圆状椭圆形,有柄,叶下部有不整齐波圆形锯齿;茎生叶全缘,披针形,基部箭形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兼腋生,花瓣4枚,黄色,雄蕊6枚,4强,雌蕊1枚;角果长圆形,扁平,紫色;花期5月,果期6月。  相似文献   

16.
苦楝树为落叶乔木,高15~20米,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紫色或淡紫色,粉紫红色,花期在3月下旬~4月中旬。苦楝花开味道芳香,有蜜有粉,诱蜂力强。  相似文献   

17.
刘欢  马啸  张新全  陈诚  唐露  杨忠富  齐晓 《草业科学》2016,33(10):2071-2081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作为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在现代草牧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3份多花黑麦草栽培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发育中关键的3个时期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此探讨影响多花黑麦草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材料形态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37%~27.91%,其中单株鲜重与花序宽、节间数、分蘖数和株幅等极显著相关(P0.01),单株干重与自然高度、拉直高度、节间长、旗叶长、茎粗、倒二叶宽和旗叶宽等极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鲜重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株型因子",具体由分蘖数、株幅等控制株型的形态性状指标表达;对单株干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叶形因子",具体表达为倒二叶长宽和旗叶长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以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和消斑的作用. 主产于河北安国和江苏南通,全国各地广泛引种. 1 生物学特性 板蓝根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40~90cm,根细长,圆柱形,白色;茎直立,多分支;叶互生,基生叶较大,长圆状椭圆形,有柄,叶下部有不整齐波圆形锯齿;茎生叶全缘,披针形,基部箭形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兼腋生,花瓣4枚,黄色,雄蕊6枚,4强,雌蕊1枚;角果长圆形,扁平,紫色;花期5月,果期6月.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紫花苜蓿叶,茎和花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旨在探究紫花苜蓿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叶,茎和花部位共包括98种挥发性成分,各部位挥发性成分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显著(P0.05)。花中共鉴定出65种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3.69%,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辛酮(相对含量为23.17%);叶中鉴定出66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0.42%,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辛酮(相对含量为27.38%);茎中的组分及含量相对较少,共鉴定出41种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79.10%;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3-戊酮(相对含量为23.31%)。叶,茎和花部位的共有挥发物有24种,含量较高的有3-戊酮、2-甲基丁醇、顺-2-戊烯醇、叶醇、4-甲基-1-戊醇、叔丁基环己烷、2-蒎烯、辛醇和乙酸叶醇酯。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紫花苜蓿防治害虫的植物源引诱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贯叶连翘引种驯化过程中生长适应能力以及活性物质的变化,以野生和栽培盛花期植株为材料,分别对生理生化特性、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贯叶连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野生植株,尤其是其盛花期和地上部分干重分别较野生植株提前了7 d和提高了16.67%。总黄酮和金丝桃素含量在栽培和野生植株同一器官中无显著差异;总酚类在野生花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栽培花,而叶中的含量则相反;野生和栽培植株各器官中,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在叶和花中的含量显著大于茎,而金丝桃素的含量表现为花>叶>茎。野生和栽培各器官抗氧化能力为叶>花>茎,其中,野生和栽培叶、茎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而栽培花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大于野生花。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野生转栽培后,不仅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能力,而且主要活性物质的积累量及抗氧化能力并未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将对贯叶连翘种植栽培以及保护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