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遗传背景烤烟品种间种子活力的差异,选取了6个美国烤烟品种和4个中国烤烟品种,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对10个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及简化活力指数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品种在发芽势和发芽率方面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品种,其简化活力指数亦高于中国品种;利用发芽势或发芽率做系统聚类分析,可以有效区分美国品种和中国品种;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看,中美品种间及中国品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美国品种间遗传距离;此外,衡量烤烟种子活力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3个指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烤烟与晒烟品种同工酶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明辉  孙雁 《种子》1999,(3):6-7
对来源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烤烟品种,晒烟品种9种同工酶进行了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表现多态性的5种同工酶中,烤烟品种成熟期腰叶乳酸脱氢酶,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分别比晒烟品种多一条带,成为烤烟区别晒烟器品种的同工酶标记,这些标记可应用于烤烟和晒烟的杂交后代单株类型鉴定。  相似文献   

3.
新引美国烤烟品种简介许美玲卢秀萍(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玉溪653100)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1992~1996年引进美国烤烟新品种18个,并对其进行了检疫、温室隔离种植和大田观察鉴定。RG8和RG22在1994~1995年...  相似文献   

4.
烤烟新品种试验示范效果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仁怀市烤烟品种优良性退化的实际问题 ,于1997,1999,2 0 0 0年进行了烤烟新品种“金海一号”[系原“6 45 6”组合 ,即烤烟以雄性不育系MSG2 8转育的MSK394为母本 ,NC5 6 7为父本 (均为美国品种 ,杂交而成的烤烟雄性不育杂交一代组合“MSF16 45 6”(MS表示雄性不育 ,F1表示杂交一代 )。因该组合已经 2 0 0 0年度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为全国烤烟优良品种 ,命名“金海一号”。]的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工作。 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金海一号”生长正常 ,产、质量均优于其它参试品种 ,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优良品…  相似文献   

5.
贵定是贵州烤烟的发源地,从1939年开始种植烤烟,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由于试验、示范、办样板,生产上使用过大量的烤烟品种,现已保存为烤烟品种资源,有的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优异地方种质资源材料。现将贵定新铺烤烟种植品种演变情况进行综述,为广大烟草育种工作者了解品种、明晰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烤烟新品种K346在贵州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志忠  贺化强 《耕作与栽培》1998,(2):36-37,F004
“科教兴烟,良种为先”,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是促进我省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费省效宏的措施。我省广大烟区,当前主栽品种有K326、NC82、遵烟1号、贵烟11号、广遵2号和广遵4号等,品种单一,且部分良种的种性已有退化,群体生长整齐度差,因此不断引进、筛选后备替换良种实是当务之急。199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从美国新引11个烤烟品种在海南岛检疫、隔离种植,经大田鉴定之后,我省引进一些综合性状好的品种,进行多点试种、观察和鉴定。1997年12月在贵阳召开的“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上”,从美国引进的K。。6。RG;;已…  相似文献   

7.
优良抗病烤烟种质资源TI245TI245是美国的烤烟品种,1977年从山东转引进本所。该品种苗期69~72天,移栽至现蕾33~44天,移栽至中心花开41~45天,全生育期163~178天。株高120~131厘米,有效叶数14.3~15.3片,茎围6....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角度试论提高中国烤烟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质量与卷烟产品质量和烟农植烟效益密切相关,而品种是烤烟生产的基础,从品种角度探讨提高中国烤烟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烤烟质量的评价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烟叶生产实际和育种实践经验,分析了品种对烤烟质量的作用。认为对烤烟质量的评价要结合卷烟工业用户对烟叶质量的具体诉求,就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而言,品种是影响烤烟质量诸多因素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包括遗传背景对烟叶质量的决定作用、与生态条件互作对烟叶质量的强化作用、抗逆抗病性对烟叶质量的保障作用、与生产技术协调对烟叶质量的提升作用诸方面。据此,提出了从品种角度提高中国烤烟质量的途径,包括:(1)面向烟叶生产实际,开展良种选育;(2)强化品种区域布局,实施适地适种;(3)针对品种特征特性,实现良种良法。  相似文献   

9.
刘仁祥  黄莺 《种子》1998,(2):36-38
烤烟杂种一代(以不简称杂种F1)的研究利用,历史上早已尝试过,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我国50年代在生产上曾一度推广过人工去雄的烤烟杂种F1。80年代,我国烤烟生产目标由六七十年代以高产为主,转为主攻质量,由于优质品种匮乏,严重制约着烤烟生产的发展。鉴于生产上的需要,著名的烟草育种家佞道德、艾树理等曾多次撰文提倡利用杂种FI。直到1995年1月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三个烤烟杂交种和1997年12月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加快育种速度,到2000年更换主栽品种”的目标,我国育种工作者对烤烟杂种FI的研究利用问题才基本…  相似文献   

10.
烤烟良种G—28,全名斯佩特基—28(Speight G—28),原系美国从C—139与牛津1—181杂交组合中选出的Spetghtq至杂交第4代再与NC95杂交选育出来的。1975年引进我省试种,1980—1982年列入全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的供试品种,在11个试验点中的绝大部分点上表现较好,一般亩产300斤左右,高的达400斤;烟碱含量适中,衡量烟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组合较为协调;(见表)烟叶油分足,香气较好,特别是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分布于烟草全基因组24条连锁群上的48对SSR引物,并对33份烤烟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48个SSR基因座位上共检测获得302个等位基因,每个SSR标记可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2~13个,平均6.29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1~0.738,平均0.549,鉴别能力较好;33份烤烟品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为0.84~0.96,平均为0.90,表明33份烤烟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相对较近。SSR聚类分析表明:在GS分别为0.894和0.910时可清晰地将美国引进及合作选育的27份品种与国内主栽品种区分开,其中,NC-YATAS-7与红花大金元之间及NCT8、NC-YATAS-8与云烟85、云烟87之间的遗传差异性较小,其他24份品种与国内主栽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10份合作选育品种和14份引进品种对丰富国内烤烟新选育品种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豫西常见烤烟品种生长特性、物理特性、质量特性等,以烤烟新品系LY1306和烤烟品种秦烟96、豫烟6号、NC89、CC27、中烟100为材料进行不同品种烤烟特性对比试验,同时以LY1306辐射品系筛选的子4代为试验材料,通过反复干旱试验进行子代筛选,以获得性状优异的子代.不同品种烤烟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Y130...  相似文献   

13.
烤烟产质量是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移栽期、施肥、品种分别是这三种因素的关键调控措施,为明确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的作用,协同优化烤烟管理措施,在云南玉溪的峨山和华宁县,采用移栽期、施肥、品种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生态、栽培、遗传三因素综合作用下,移栽期、施肥、品种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于生态、栽培、品种协同调控下,移栽期对烤烟的影响最大,其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46.80%、64.75%、78.10%,提前移栽和常规移栽烤烟产质量显著高于延迟移栽;施肥对烤烟的影响次之,其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34.95%、20.15%、12.60%,综合考虑烟叶品质、产值及成本,75kgN/hm 2优于90、105kgN/hm 2;在移栽期、施肥共同作用下,烤烟品种K326、云烟87、NC71、红大的产质量差异不显著,品种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18.25%、15.10%、9.30%。综合而言,确定合理的移栽期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先决条件,施肥是调控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核心技术问题,因此在保证烤烟正常生长的条件下,移栽宜早不宜迟,氮肥施用量宜低不宜高。云南烤烟以4月中下旬移栽、辅以75kg/hm 2施氮量情况下种植K326最优。  相似文献   

14.
烤烟腺毛的形态学观察和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展烤烟品种间的腺毛形态和腺毛密度的规律性研究,以7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对烤烟腺毛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腺毛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腺毛根据柄细胞的数量分为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长柄腺毛是烤烟叶片表面的优势腺毛,短柄腺毛的发生较晚、数量稳定,其头部分泌细胞体积小、数量较多。7个烤烟品种中除‘龙江911’以外均表现为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大于上表面的腺毛密度,烤烟叶片下表面的腺毛密度更能反映出品种的腺毛密度特征。长柄腺毛在烤烟叶片腺毛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短柄腺毛,对叶片腺毛总体密度的影响最大;短柄腺毛虽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其对烟叶香气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腺毛密度在不同的烤烟品种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照叶片上、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平均值排列顺序是:‘吉烟7号’>‘龙江915’>‘龙江851’>‘K346’ >‘NC89 ’>‘龙江911’>‘CF978’。  相似文献   

15.
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对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当前主栽烤烟品种抗旱性水平,通过盆栽控水处理在烤烟对水分最敏感的旺长期,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干旱胁迫环境对不同烤烟品种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烤烟品种体内POD、S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发生了相应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烤烟的抗旱性能;干旱胁迫影响烤烟体内一些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在叶片POD活性大幅度上升,较正常植株上升1.5~11个活力单位,增加幅度为10%~207%,SOD活性的变化与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增加率为13.7%~80%,CAT活性也增加了2%~168%;干旱胁迫下不同烤烟品种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98%到383%;干旱胁迫下不同烤烟品种叶片MDA生成量较对照高,增加幅度20%~478%。干旱胁迫导致烤烟叶片电解质外渗值的增加,因而相对电导度增加,说明干旱胁迫破坏了生物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各品种伤害度在35%~68%之间。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干旱胁迫下烟株生化指标抗旱能力表现有差异,各指标之间表现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种子萌发的低温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育苗期间,低温冻害常有发生,不同烤烟品种在抵抗低温胁迫时存在差异,但缺乏相应的数据验证。以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5’、‘云烟87’、‘K326’、‘红花大金元’(‘红大’)和‘云烟97’的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品种烟草种子萌发期的低温耐受性,为烤烟品种选择和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常温(25℃)下5个烤烟品种均能在5天后开始萌发,但达到最大发芽率的时间相差1~2天,以‘云烟97’最迟;随着培养温度的降低,5个烤烟品种种子的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比较各发芽参数,不同品种萌发期的低温耐受性以‘云烟97’最差,其他4个品种之间的综合表现差异不明显;低温会明显抑制烤烟种子萌发、延长育苗时间,但温度在10℃~25℃范围内,各品种最大发芽率仍能在30天内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打顶留叶数与烤烟品种TSNA形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降低烟草中的TSNA(烟草中的特有亚硝胺)含量的技术措施,该文通过对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进行不同打顶留叶数处理,采用国际标准分析方法,对其鲜叶及成熟叶样品进行TSNA分析检测,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烤烟品种的TSNA的形成积累主要是在叶片成熟阶段,鲜叶中的含量很低。盛花期打顶能够降低K326及红大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分别为11.3%、10.3%;见花打顶能够降低云烟85烤烟品种TSNA的形成积累,降幅为4.9%。三个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烟85的四种亚硝胺含量在成熟的叶片中;NNK含量最高、NAT第二、NNN第三、NAB含量最低,正常打顶的三个烤烟品种,NNK含量占总TSNA的60%~70%之间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旺长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控水盆栽试验手段,在烤烟旺长期研究比较新品种云201、云202、云203和K326在不同程度干旱下部分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步了解四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能力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综合分析可知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和忍耐力存在明显差异,云202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映最为迟钝,K326对干旱胁迫反映最为敏感,云201与云203介于两者之间且云203对干旱胁迫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高于云201。从光合生理水平了解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内在特性,可为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栽培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同时为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抗逆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MITE (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是植物中存在的高重复的一类转座元件。基于邻近MITE扩增多态设计的分子标记称为IMP标记(inter MITE polymorphisms)。从133个IMP引物中筛选出32个稳定多态的引物, 并以30个烟草品种为材料, 获得185个多态条带, 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多态条带5.78个。聚类分析显示, 参试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2~0.81、平均为0.33。30份烟草品种可分为3类, 晒烟、香料烟、北方烤烟品种等属I类; 第II类主要是美国NC系列品种、Coker系列品种和云烟系列烤烟品种; 第III类为两个白肋烟品种。结果表明, IMP标记能够在烟草中扩增并获得品种间多态信息, 可用于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分析, 这为烟草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同时, 聚类结果显示, 30个栽培烟草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丰富烟草种质资源应是今后育种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在烤烟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卢江平  肖炳光 《种子》1997,(5):30-32
随着烤烟品种数目的增多,单从形态上鉴别比较困难。本文报道了应用PAGE鉴别8个烤烟品种的试验结果。种子酸溶蛋白质、盐溶蛋白质SD8—PAGE无法将各品种区分开来;幼苗酯酶同工酶PAGE则能很好地鉴别出这8个品种,显示出其在烤烟品种鉴别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