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施氮肥各植物类群的P含量均有所降低,N含量通常有所升高,其中以鸭茅种群变化最为显著;施磷肥红三叶种群的N、B和Fe含量显著降低;鸭茅种群的N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施K后苜蓿对N,P,K吸收利用以及苜蓿(Medicago L.)抗蓟马的影响,本试验以‘甘农9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牛角花齿蓟马持续为害14 d和21 d时,评价K0,K1,K2,K3,K4水平下苜蓿的受害指数,测量苜蓿植株叶茎根生物量及N,P,K含量。结果表明:施K后,苜蓿的受害指数显著下降(P<0.05),在K2水平最低;叶茎根生物量显著增加。施K后,叶中的P,K含量呈升高趋势,N含量呈下降趋势。蓟马为害14 d时,根中的N,P,K含量呈升高趋势;为害21 d时,根中N含量显著降低(P<0.05),P,K含量(除K3和K4水平)显著低于K0 (P<0.05)。施K后,苜蓿叶茎根中N,P,K吸收量均呈升高趋势。随着为害时间持续增加,生物量及N,P,K吸收量向根系分配量增加。K促进了苜蓿对N,P,K的吸收利用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合理分配,有效提高了苜蓿的补偿生长,增强了苜蓿对蓟马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建植的羊草草地施不同水平N(0、100、200、300、4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肥,测定不同N素水平下羊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可显著提高第1茬沙地羊草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随施N水平的增加,羊草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下部叶片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施N显著增加第2茬沙地羊草叶片中POD活性,且N1水平下上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显著,下部叶中MDA含量降低显著;追施氮肥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POD和SOD活性,推迟羊草衰老。综合不同N水平下活性酶强弱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科尔沁沙地羊草人工草地建植最佳施氮量为N1(100 kg/hm^2)。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氮磷水平对中科羊草生物学特征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氮肥、磷肥各设置3个水平,共10个处理组,N1、N2、N3分别施120、180、240 kg/hm2氮肥;P1、P2、P3分别施60、90、120 kg/hm2磷肥,N1P1、N1P2、N1P3为氮磷配施处理,CK为不施肥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N1P3羊草的株高显著高于除N2、N3、N1P2外的其他处理(P<0.05)。N1P2羊草的干草产量最高。N1P3羊草的叶长显著高于CK、P1、N1P1处理(P<0.05)。N3的叶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N1P3羊草的叶数显著高于除N1、N2外的其他处理(P<0.05)。N3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除N2外的其他处理(P<0.05)。N3羊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除N1、N1P1、N1P2、N1P3外的其他处理(P<0.05)。施肥均能够降低中科羊草的粗灰分含量。CK处理羊草的粗纤维含量最高(P<0.05)。N1处理羊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为34.28%。施肥均能够降低羊草的中性洗...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红三叶群落营养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红三叶群落地上部和地下部 1 0种营养元素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从含量看 ,施氮肥后 ,地上部B明显降低 ,地下部B明显升高 ;施磷肥后 ,地上部N、B显著下降 ,地下部K、P、N上升幅度较大。 ( 2 )就积累量而言 ,施氮肥后 ,地上部大多数元素增高 ,地下部多数元素降低或无变化 ;施磷肥后 ,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 ,大多数元素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红三叶群落地上部和地下部10种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如下(1)从含量看,施氮肥后,地上部B明显降低,地下部B明显升高;施磷肥后,地上部N、B显著下降,地下部K、P、N上升幅度较大.(2)就积累量而言,施氮肥后,地上部大多数元素增高,地下部多数元素降低或无变化;施磷肥后,无论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大多数元素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7.
以1年生盆栽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施N水平对叶片N含量,春梢、夏梢和秋梢落叶率,以及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施N植株前期落叶率略高于未施N植株,后期无显著差异;叶片N含量与施N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施N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枝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且在整个测定时期内使叶绿素含量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单株施N量高于6.5 g时叶绿素含量不再显著增加,但更有利于维持叶绿素含量的周年稳定;对照(不施N)的不同枝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从当年9月开始明显下降,翌年3月出现锐降,而施N植株仅略微下降。由此可见,N不仅可提高叶绿素含量且可减少其季节性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8.
栽培管理对荻生长特性及生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杰  黄平  左海涛 《草地学报》2008,16(6):646-651
为了草本能源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在华北地区的科学种植,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灌溉处理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质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分蘖、生物量和茎叶比影响显著(P<0.05);灌溉对茎叶比、干鲜比和生物量影响显著;施氮肥对所有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影响显著。在第二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茎叶比影响显著;灌溉对分蘖影响显著;施氮肥对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荻生物质N、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种植密度4.0 plant·m-2降低了C含量;灌溉显著增加其生物质C含量,降低N含量;施氮肥增加了其生物质的N含量;灌溉与施氮肥的交互作用对荻生物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在灌溉条件下施氮肥降低了纤维素含量。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在合理种植密度基础上,通过适当灌溉补水和施肥优化其生长特性并提高生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种群的表型功能性状(株高、单株重、叶长、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元素类功能性状(叶片N含量、叶片C含量、叶片C/N)等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探讨短花针茅种群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载畜率增加,短花针茅种群表型功能性状指标逐渐降低,重度放牧显著低于对照(P0.05);载畜率对短花针茅种群叶片C、N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中度放牧区C/N显著低于轻度放牧(P0.05);可塑性指数PI值随着载畜率的增加而变大;叶面积是短花针茅响应放牧干扰最显著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建植的沙地羊草草地设不同水平N肥(0、100、200、300、400kg/hm^2)处理,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研究不同N肥水平对沙地羊草叶片非结构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增加羊草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氮肥施入水平的增加,沙地羊草上部叶片的淀粉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第2茬沙地羊草下部叶片的淀粉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N可显著增加沙地羊草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亦可增加第1茬羊草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沙地羊草叶片C/N均随施氮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上部叶片在N1水平下的C/N最小,试验得出N1(100kg/hm^2)水平为该地区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1.
黄鹏  张恩和  柴强 《草业学报》2001,10(1):86-91
在甘肃秦王川新灌区的大田试验表明,春小麦//蚕豆、春小麦/油菜、春小麦/马铃薯及春小麦//草木樨等4种间套种植模式均能提高农田的生产力;豆料作物与牧草显著地改善耕层的茬口养分特性,草木樨茬口不但速效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降低土壤容重也有明显效果。施氮能显著提高各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产量,但过量施氮时增产效果又有所下降,且在各茬口的速效磷含量产生较弱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剪草量及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肥对草坪颜色、剪草量、蒸散量及土壤中速效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肥能够明显改善草坪的颜色。增加草坪的剪草量,提高草坪的蒸散量;苗期施P肥将导致草坪剪草量明显增加;当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P供应充足时。施K肥导致草坪颜色和剪草量明显降低。单施N肥能够加快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过程,氮磷钾平衡施肥则能够延缓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过程,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从而降低土壤中硝态氮淋失的风险。草坪的蒸散量与剪草量之问存在着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9965);控释肥料和常规肥料之间养分释放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施肥初期常规肥料处理草坪颜色、剪草量及蒸散量均高于控释肥料处理,施肥末期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施N和留茬对Maiwa珍珠狼尾草(Penntselum americanum(L.) Schnm)产草量和质量的影响。施N会引起珍珠狼尾草干物质产量的降低。施N和留茬互作效应对干物质产量以及第一次收获时粗脂肪的含量影响显著,而对粗蛋白、粗脂肪(除第一次收获外)和Ca的含量影响不显著。根据本研究结果,为了提高珍珠狼尼草的产量和质量,应施N100kg ha和留茬15cm。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施硫肥对苜蓿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北京潮土地区施硫肥(S)显著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苜蓿植株体内的S含量从0.19%提高到0.33%左右,增幅达50%~70%;同时施硫肥还提高了K的含量,但降低了P和N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N∶S.植株体内的S 含量只与N、K含量高度正相关.施硫肥显著提高了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另外,还显著提高了第1,2茬的苏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对其他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一致.除谷氨酸和缬氨酸外,含硫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含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施硫肥还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有机质的消化率,而对粗蛋白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干物质与有机质消化率与纤维素含量呈高度负相关,而与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度正相关.第1~3茬苜蓿适宜的含硫量范围分别为0.23%~0.38%,0.28%~0.37%和0.28%~0.38%,适宜的N∶S为(9.0~12.8)∶1.2种施硫肥的当年利用效率为87.5%和54.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兰引3号结缕草肥效试验,分析了施肥对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坪期,随着N、P、K肥用量的增加,植株对养分吸收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N吸收量与施N量呈极显著相关(r=0.8858),地下部N吸收量与施N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r=0.7463);K吸收量与施K量之间相关不显著,而与施N量呈极显著相关(r=0.7921);氮肥能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施氮对杂交苏丹草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和高氮600 kg/hm2)和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皖草2号植株茎杆、叶片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皖草2号叶片NO3-N含量显著低于茎秆(P<0.05),其第3次收获草(H3)茎杆和叶片中NO3-N含量最高;施氮处理植株茎秆、叶片NO3-N含量均高于对照(N0)。同种施肥方式下,各茬收获草(H1、H2、H3)的NO3-N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所有氮素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收获次数的增加NR活性升高。一次性基施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分次施肥处理,鲜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N3和N4)产草量显著高于一次性施用(N1和N2)(P<0.05)。施氮处理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N4处理产量最高,达到5218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等降低。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变化情况是相同施氮量分次施肥处理高于一次性基施处理,即:N3>N1,N4>N2,粗蛋白生产效率是高施氮量分次处理高于一次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反射光谱特征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同时分析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氮含量与光谱反射率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可见光区光谱反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水平增加,多花黑麦草在可见光区反射率逐渐降低。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在450、550、680、760nm处的光谱反射率以处理N200最低,显著低于处理N150、N100、N50和N0(P0.05)。不同施氮处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与R680间的相关性最高,植株氮含量与R760间的相关性最高,以R680和R760构建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经检验,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监测模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种植模式和施氮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甘肃环县对栽培草地设置放牧(G)和刈割(M)两种利用方式,每种方式下设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W)、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单播(H)与两者混播(WH)3种种植模式及0(N1)、80 kg·hm-2(N2)和16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1)放牧较刈割显著提高了总鲜、干草产量,显著降低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RFV).2)WH和H处理较W显著增加了鲜、干草产量,且WH显著高于H;WH和H较W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NDF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了RFV.3)总鲜、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2和N3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显著高于N1,而NDF和ADF显著低于N1,并显著提高了RFV.因此,无芒雀麦和红豆草混播草地在放牧下施氮160 kg·hm-2是一种适宜陇东地区放牧型栽培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B)单播及两者混播(AB)3种草地类型,每种类型下设3个施氮水平(N1:0 kg·hm-2;N2:80 kg·hm-2;N3:160 kg·hm-2)和2种利用方式(G:放牧;M:刈割),以探究施氮与利用方式对栽培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的粗蛋白和鲜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显著高于A和B;A和AB处理与B相比,显著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进而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N3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和鲜干草产量及WUE显著高于N1和N2,且N3处理与N1相比,显著提高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降低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放牧下的粗蛋白和鲜干草产量及WUE显著高于刈割。因此,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进行放牧且施氮160 kg·hm-2是一种适宜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频繁的灌溉,使人工草地的高羊茅生长在盐渍化或潜在盐渍化环境中。硅可以抑制植物对Na+的吸收,增加对N、P和K+的吸收,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且这种影响因植物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盐生境下施硅对两个高羊茅品种(抗性弱的K31和抗性强的XD)生物量和植株N、P、K+、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两个高羊茅品种地上和地下生物量、N、P、K+含量降低,Na+含量增加。施硅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N、P、K+、Na+含量的影响与盐浓度有关,在中低盐浓度下,施硅增加了高羊茅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N、P、K+ 含量、K+/ Na+ 值,降低了Na+含量。高盐浓度时,施硅对高羊茅的生物量和N、P、K+、Na+含量没有影响。施硅对两个高羊茅品种地上和地下生物量、Na+、P含量的影响相似,对K+、N含量的影响不同,硅对耐盐性较强的XD地上部K+及N含量的有利影响优于耐盐性较弱的K31。结果表明,在低中盐浓度条件下,施硅可以促进高羊茅的生长,并且对耐盐性较强的高羊茅品种XD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