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Richardson)是一种高值美味,群众十分喜爱的海产鱼类,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有"海水国鱼"的美名。由于酷渔滥捕,资源衰竭,海洋捕捞已形不成渔汛,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规模化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我国大黄鱼已形成年育苗量超30亿尾、  相似文献   

2.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一种名贵海水经济鱼类,从上世纪90年初开始大黄鱼在南方地区大规模育苗和养殖。由于没有对大黄鱼实施种质改良,故近几年养殖大黄鱼种质衰退,导致养殖大黄鱼生长速率下降,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大黄鱼的经济价值。如何改良养殖大黄鱼的种质,保持大黄鱼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实现鱼类种质改良成为大黄鱼遗传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多倍体大黄鱼的诱导技术研究较为热门。 本文就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诱导大黄鱼四倍体的实验进行了总结。 …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鱼属于石首鱼科黄鱼属,俗称黄花鱼,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养殖品种,是传统四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大黄鱼人工育苗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对于大黄鱼仔、稚、幼鱼培育技术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大黄鱼育苗技术进行了生产性总结,旨在为石首鱼科鱼类的人工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和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鮸鱼是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沿海新开发的海水养殖鱼类。对鮸鱼的渔业生物学如形态特征、栖息、食性、生长等特性,亲鱼的捕捞与驯养、人工催产及孵化、苗种培育等人工繁殖技术和海水网箱养殖和病害防治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为合理利用鮸鱼的自然资源,提高其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倍体鱼类在生长、群体产量及抗病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二倍体鱼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很好的潜在利用价值。三倍体鱼指的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多倍体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逆性强、不育不干扰鱼类资源等优点。三倍体技术成为养殖鱼类育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很多,本文就其原理和应用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6.
多层结构鲆鲽鱼类沉式抗风浪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抗风浪网箱养殖品种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军曹鱼、六线鱼等。这些鱼类在传统网箱中也可养殖,且近年来的产量在不断增加,价格出现低迷走势。而作为北方沿海地区主要的海水鱼类养殖品种鲆鲽鱼类,  相似文献   

7.
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在淡水河流中产卵繁殖,虹鳟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经过短暂的驯化,可利用海水(井盐水)进行成鱼养殖。淡水养殖虹鳟在品质和价格上与海水养殖虹鳟有很大的差别。三倍体的虹鳟是四倍体虹鳟和普通二倍体虹鳟杂交产生的全雌性虹鳟,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本低、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葫芦岛市的内陆山区有着丰富的冷泉水资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曾是吕四渔场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导致资源严重衰退。1988年以来,随着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养殖在福建省迅速发展起来,已成为海水鱼养殖的支柱产业。为了发展我省海水养殖事业,使大黄鱼养殖在我省迅速得到推广并形成产业,引进福建省大黄鱼亲鱼、鱼种,在我省进行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快、最佳途径。1997年、1998年笔者曾多次去福建省对大黄鱼人工育苗及养殖进行考察、学习,对福建省大黄鱼能否在江苏省进行养殖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通过三年多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我省海洋养殖业应主攻的二个方面,即加速我省的海水鱼类养殖,利用全省2.4万只海水网箱及部分设施完善,水深的池塘养殖石斑鱼,真鲷,黑鲷,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条纹狼鲈,状黄姑鱼等品种,二是改革对虾的养殖方式和方法,利用19万亩围塘,重振对虾养殖业。  相似文献   

10.
正大黄鱼又名黄花鱼,是我国近海的重要名贵鱼类之一[1]。大黄鱼体黄唇红,肉质鲜美,素有"国鱼"之美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2]。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地区,栖息于水深60 m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以鱼虾等为食[3]。我国大黄鱼养殖是从福建开始,向浙江、广东,海南等省辐射,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围网养殖和池塘养殖等多种模式,均取得良好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天津地区海水工  相似文献   

11.
<正>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Larimichthys),是近海集群暖温性洄游鱼类,素有海水“国鱼”的美誉,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等海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养殖业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相继发展起来,象山港作为浙江省最早的大黄鱼养殖区域,网箱养殖是其最主要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是闽东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占福建省的85%以上。随着大黄鱼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已给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大黄鱼网箱养殖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殖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大黄鱼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报道如…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大黄鱼产量达16.55万吨,居海水鱼类产量之首,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在大黄鱼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海岸带土地局限性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大黄鱼的低盐养殖技术,将可能使大黄鱼养殖业能够在内陆地区开展起来,解决大黄鱼养殖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已证实通过缓慢淡化,大黄鱼可在低  相似文献   

14.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害现状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在近10年来发展迅速,是当今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养殖种类有大黄鱼、牙鲆、石斑鱼、真鲷、黑鲷、美国红鱼、大菱鲆、梭鱼、鲈鱼、河豚等。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愈来愈严重,致使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时有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种类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不同海水养殖种类疾病的轻重有所不同,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疾病有:1.病毒性疾病我国养殖的海水鱼类中已发现的危害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15.
正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目前养殖模式有传统网箱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池塘养殖等,最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殖技术,在网箱布局、养殖密度、投喂管理等方面不断调整改进,以期推动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军曹鱼俗称海鲡,是一种个体大、生长快,适宜于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笔者2001年开始进行军曹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行过室内水泥池和室外池塘育苗试验。以室内与室外育苗效果相比较,室外池塘育苗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海水鱼类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7.
正大黄鱼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素有"国鱼"之称。福建省宁德市三沙湾是大黄鱼网箱养殖的最大养殖区域,近几年受大黄鱼养殖效益的驱动,养殖网箱的无序、无度发展与过密布局使得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白鳃症已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大病害。2014年宁德市养殖大黄鱼因患该病造成的死亡率约达15%,总死亡量约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大黄鱼产业发展。为了能更好给养殖业者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提高养殖效益。笔者于2015-2016年对该病的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样品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大黄鱼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海区网箱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户居家的生活污水、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的不断堆积,造成养殖海区海水污染,各种有害病菌大量繁殖,致使养殖大黄鱼疾病频繁发生,尤其是发病时间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弧菌病,严重威胁大黄鱼的养殖。作者就大黄鱼感染弧菌的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筛选有效药物与治疗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1.病鱼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2000年7月下旬,宁德三都黄湾某大黄鱼网箱养殖场,养殖业主送来病死及濒死病鱼苗,一种为1999年秋季放养的秋苗,规格15c…  相似文献   

19.
田由甲  张丽  郭春山 《河北渔业》2014,(5):51+66-47
<正>斑点鳟鲑,俗称尊贵鱼,因全身布满斑点而得名,是美国学者经过60多年人工杂交、选育的三倍体新品种,属冷水性溯河洄游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抗逆性强、适盐范围广等特点。主要分布于北美诸国,因高产在挪威、丹麦、瑞典、智利等国家也有大量养殖。斑点鳟鲑肉质细嫩、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少脊间刺、出肉率高,是制作生鱼片、烟熏三文鱼的首选鱼类,深受消费者喜  相似文献   

20.
海浪 《中国水产》2009,(1):69-70
典型水域浮游生物群落分析与养殖环境生态调控;对虾白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水产品中药残多组分的检测技术研究;吉奥罗非鱼的亲本选育与规模化制种技术研究;三角帆蚌三倍体诱导育珠技术的研究;海水养殖鱼类的补偿生长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