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保加利亚的Pavlov,A.报道:1989年检查1、4、7、25℃的牛乳时,检出了生长的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血清型0:3与0:9。另外还有中间耶氏菌(Y.intermedia)、弗氏耶氏菌(Y.frederiksenii)与克氏耶氏菌(Y.kristensenii)。低温不能抑制上述耶氏菌的增殖,而中间耶氏菌与弗氏耶菌比结肠炎耶氏菌与克氏耶氏菌生长的更好。  相似文献   

2.
<正>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又称肠耶新氏菌,简称耶氏菌,为动物肠道寄生菌,引起仔猪腹泻,食欲减少,间歇发作,带有粘液和血液,消瘦,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3.
<正> 十八、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曾发生过多次,应如何防制? 答:兔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是由伪结核耶新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曾在我国浙、沪、豫等地兔群中流行过。实验兔群颗粒饲料中缺乏青绿饲料时能增强易感性。 病原 伪结核耶新氏菌形态多样,球杆状、杆状、常呈两极着色。在22℃培养时菌落为S型,表面光滑、湿润、细小圆形、半透明,菌体有鞭毛能运动;37℃培养的菌落为R  相似文献   

4.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Y.e.)的流行病学在国外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猪可能是人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的重要传染源。最近已有报告Y.e.对猪可能具有致病性,但尚未见有  相似文献   

5.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引起重视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国内外学者已从人及多种动物中分离到该菌,但国内观赏动物感染报道不多。为此,我们于1986年元月对长沙市动物园中观赏动物进行了耶氏菌检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动物界,耶新氏菌的感染十分普遍。据报导,从患病或健康动物和人中都曾分离到这种细菌。该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已从外界环境和食物中分离到。在尼日利亚,已从牛、猪、马(未发表资料)和人分离到许多不同种和血清型的耶新氏菌。并经血清学证实人和多种动物的感染,对人的临床疾病也作了叙述。有关检测耶新  相似文献   

7.
<正> 克雷伯氏菌病(Klebsisllosis)是由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传染病.据国外文献记述,水貂克雷伯氏菌病可分为脓肿、蜂窝组织炎、麻痹和脓毒败血症.本病呈暴发流行,有较高死亡率.我国尚未见报道.1987年秋,浙江省舟山市有2个貂场发生以颈部急性脓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培养、动物接种、疾病复制、细菌生化反应,病原鉴定,确认为水貂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相似文献   

8.
小肠结肠炎耶新氏菌是仅次于沙门氏菌的人的腹泻病原菌,在动物中发病的情况也已引起普遍关注,国内近期报道有猪、牛等的小肠结肠炎耶新氏菌病,1990年6月,我们在江苏某鸡场观察到一起鸡的小肠结肠炎耶新氏茵病,给该鸡场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现将发病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耶尔森氏小肠结肠炎杆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以下简称耶氏菌)是新近才被引起重视的一种肠道病原菌。据有关资料报道该菌广泛分布于人、以及猪、狗、鼠、家禽、野生动物和外界环境中,被认为是可能性最大的传染源。因而探讨屠宰健康猪中耶氏菌带菌情况,研究动物与该病流行病关系,预防此菌可能通过肉食品污染而引起传播。我们于去年初在福州冷冻厂屠宰车间先后共计检查了361头猪粪便标本,检出四株耶氏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布鲁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鲁菌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我国25个省(市、区)有人、畜布鲁菌病存在和流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鲁菌病在多数疫区明显有回升趋势.2005年全国新发病19 664人,发病率为1.504/10万,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布鲁菌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引起人的波状热和慢性感染以及动物睾丸炎和流产等,直接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从多种海洋哺乳动物(海豹、海豚、鲸等)中也分离出布鲁菌.通过DNA同源性比较,发现海洋与陆地哺乳动物布鲁菌DNA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布鲁菌分子结构的研究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和控制布鲁菌病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布鲁菌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布鲁菌的抗原分子生物特性、布鲁菌病的检测方法和布鲁菌病疫苗的现状等方面对布鲁菌病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和空肠弯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动物、食品和外界环境中,可引起畜禽和人散在或暴发腹泻流行。近几年来,我国各地从猪、鸡、鼠及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均已分离到以上两种细菌,但从奶牛肠道中对该菌的分离尚未见报导。为了查清奶牛肠道该菌的带菌情况,给防制奶牛肠道细菌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6年5~7月份,采集了  相似文献   

12.
猪布氏菌病血清学非特异性反应的探讨陈泽祥郑列丰刘棋周国基庞彬辉广西兽医研究所530001目前,人畜布氏菌病的检疫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以试管凝集反应为主要方法。但该法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反应。其中,小肠结肠炎耶氏辛氏菌0:9血清型(简称y.e0:9)...  相似文献   

13.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是近十几年来被认识的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主要引起人类急性肠炎和食物中毒[1-2],该菌可引起肠炎,并可伴发反应性关节炎、瑞特氏病和格林巴列氏综合症等[5]免疫损伤性疾病。在兽医学上,弯曲菌一向被认为是动物的病原体,可引起家畜流产不孕、乳房炎及幼畜禽腹泻和家禽肝炎[7,16,17]。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肠炎的重要病原菌,英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本菌作为肠炎的病因,仅次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在美国每年用于此病的费用为7—14亿美元[7](Morrisong,1985…  相似文献   

14.
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由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 (Gard nerellavaginalisoffox ,GV )引起的[1] ,可导致狐狸、貉、貂等泌尿生殖感染、不孕和流产。在我国毛皮动物饲养中 ,流行呈上升趋势 ,应引起饲养者的注意。1 病原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属于 1980年建立的新属Gardnerella ,本菌是其中一个亚种。可致狐狸泌尿生殖感染、不孕和流产 ,并经性交传播 ,其微生物学特征有别于人体阴道加德纳氏菌。菌体通常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变异的球菌样小杆菌 ,长0 3~ 0 5 μm ,宽 0 1~ 0 2 μm。形体比乳酸杆菌小 ,两端呈圆形 ,无荚膜及鞭毛。菌体呈革兰…  相似文献   

15.
莆田市农科所养猪场曾发生国内首次报告猪耶氏菌病流行;其带菌率为41.2%;菌型为生物3型,血清型为0:3型。为了解猪的带菌,排菌规律和抗体上升情况;探讨猪在耶氏菌病疫源地区的作用,我们特选一栏全部已感染该菌的小猪6头,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王材料和方法1.且试验猪:选择莆田市农科所猪场自然感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小猪(洲)6头。1.2观察方法:间隔不同时间用肛试法或直接采集猪粪便;以划皿和改良磷酸缓冲液置4”C冰箱增菌1-3周;再划线接种子S·S琼脂,3OC培养48小时后按Knapp法进行耶氏菌常规鉴定。1.3抗体检…  相似文献   

16.
禽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和慢性局灶性感染为特征。本菌最早由Riech(1889)和Kinyoun(1906)分离自欧洲和美国的鸟类。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病防治与肉品卫生问题已受到广泛重视。鉴于国内尚无本病报道,现将一起艾维茵鸡群发生伪结核耶新氏菌病所作的诊断与防治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国外文献报道,耶尔森氏结肠炎杆菌(以下称耶氏结肠炎杆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而分布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则可引起肠道传染病。各种腹泻患者。特别是婴幼儿腹泻由该菌所引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为立克次氏体目、乏质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的体属(Eperythrozoon)的成员一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suis)寄生在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主要危害是贫血和黄疸,随着流行加剧,与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可导致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9.
朱子洁 《兽医导刊》2009,(7):29-29,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法氏囊等器官,破坏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更易感染其它疾病.上世纪80年代末,欧洲、亚洲等国家开始逐渐有超强毒IBDV(vvlBDV)的流行.致使IBD的流行出现发病鸡群的死亡率可达到90%,发病年龄增高的新特点,使IBD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的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y.e),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微生物。为了进一步摸清耶氏菌在我市的危害性,我们在1984年调查的基础上,于1985年1—12月重点开展了耶氏菌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以及传染媒介的调查,总结于后。一、方法和步骤 1.标本的来源:(1)腹泻患者为萍矿职工医院、萍矿中心门诊部门诊和住院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