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玫瑰三节叶蜂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该虫在平阴县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下入土做茧越冬。幼虫危害玫瑰、月季、蔷薇的叶片,大发生时可将叶片食光;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的嫩梢上,常致嫩梢枯死折断。  相似文献   

2.
柳十八斑叶甲(Chrysomela saliciooraxFairm)在河北承德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内、土缝或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树危害,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并在树上危害到10月下旬下树越冬。每年7月上中旬为该虫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3.
小叶榕木虱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危害小叶榕的木虱前翅脉序及其它体征与榕木虱(Macrohomotama gladiatum kuwayama)完全一致。榕木虱是一种小型昆虫,若虫、成虫均取食小叶榕嫩枝梢叶芽汁液。在重庆永川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越冬;次年3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出现;9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出现,并于10月上旬产卵,11月上旬孵化为若虫,取食危害直至越冬。  相似文献   

4.
臭椿沟眶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生规律: 臭椿沟眶象是危害臭椿的主要蛀干害虫,在兴平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或土壤内越冬.以成虫越冬的次年4月下旬开始外出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5月底幼虫孵化危害:以幼虫越冬的次年5月间化蛹,6、7月成虫羽化外出、产卵,8月下旬幼虫孵化危害.  相似文献   

5.
花布灯蛾在辽宁桓仁地区主要危害栎类树木,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结成虫苞群集越冬。越冬幼虫活动初期未上树前、早春上树和越冬下树期、成虫羽化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采用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灯光诱杀成虫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方翅网蝽主要危害悬铃木属园林植物,是重要林木检疫害虫。为了摸清方翅网蝽在郑州的年生活史和在郑州市的发生危害情况,连续两年开展了调查。调查发现,方翅网蝽在郑州1 a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旬始见第1代若虫,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第4代成虫陆续越冬。从第2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方翅网蝽在郑州市区的北环以北和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发生严重,其他地方目前未见发生。郑州市所辖县市中除了新密市未发现该虫危害,其他几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栎长颈卷叶象Paracycnotrachelus longiceps Motschulsky危害柞树嫩叶,在丹东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翌年5月初出蜇,终见日出现在7月初。一个叶苞内产卵1粒,偶见2粒。卵期10~15 d,幼虫期11~16 d,蛹期3~5 d。第1代成虫出现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2代成虫始见于8月中旬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8.
黄杨绢野螟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杨绢野螟在阜阳1年发生3~4代,10月份3龄左右幼虫陆续吐丝缀两叶成虫苞,在其中结茧越冬。以幼虫吐丝缀小枝条结巢,取食其内叶片、嫩梢为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甚至致其死亡。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春季发生的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  相似文献   

9.
栎褐舟蛾在吉林辉南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冠中、下部小枝条上越冬。翌年四月末至五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中旬幼虫老熟下树在地下作茧开始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期,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准备越冬。采用人工采卵块、幼虫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虫烟剂防治均可有效地控制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10.
九寨沟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松针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在九寨沟主要危害油松,也危害其他松类。该虫1 a发生1代,主要以2龄若虫在松针上越冬;3月下旬雄若虫老熟,出壳结茧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若虫孵化,发育至2龄于10月下旬开始越冬。年发生动态分越冬代为害、初孵若虫为害和虫口自然消减3个时期;发生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海拔、坡向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记述了板栗雪片象在陕西秦巴山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板栗雪片象在陕西秦巴山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状态危害果实并在果实中越冬;该虫的发生与树种、树龄、气候、管理水平和人为活动有一定的关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烟剂在成虫羽化盛期熏蒸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雪片象的危害基数。  相似文献   

12.
园斑紫天牛在济源市一般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极少数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于来年3月中、下旬咬破树皮出洞,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树木枝干、皮缝或节疤处,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取食,然后蛀入木质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化蛹期,8月中旬至来年3月下旬为成虫越冬期。  相似文献   

13.
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北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蜡质覆盖物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蜇并蜕皮进入3龄若虫期;雌雄成虫出现于5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1.25;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当年若虫出现在6月初至7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对1~6年生山杏枝条均有危害,但主要危害2或3年生枝条。5月是该害虫危害严重的时期,应抓住越冬若虫出蛰进入3龄后迁移以及初孵若虫寻找寄生位置的阶段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华南冠网蝽严重危害樟树 ,在湖南省衡阳地区 1年发生 6代 ,以卵越冬。越冬卵 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 ,成虫 4月下旬出现。末代成虫终现期为 1 2月上旬或中旬。化学防治适期为越冬代若虫期。在早春造林时清除越冬卵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远东龟铁甲Cassidispa relicta Medvedev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天然次生林首次发生危害的食叶害虫,属于中国新纪录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观察、记录远东龟铁甲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表明:该虫1 a发生1代,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6月上旬产卵,6月底孵化幼虫,虫龄4龄,10月初开始随落叶下树越冬,幼虫喜欢在落叶下层越冬,越冬幼虫死亡率高,成虫羽化率为20.7%。  相似文献   

16.
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枸杞负泥虫各虫态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食性单一,在甘肃省兰州市1年发生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被害株树冠下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虫出蛰危害。各虫态在不同世代历期不同,10月下旬入土越冬,越冬代有滞育现象。  相似文献   

17.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8.
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属鞘翅目花金龟科星花金龟属,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居民点和林地边的农家肥(牛羊猪粪)中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月初可见成虫,7月下旬见到卵,10月下旬仍见成虫,以成虫危害林木果实,食性杂.据2011年9月在新疆昌吉市调查,鲜食葡萄中巨峰品种地块被害株率平均91.46%,果穗被害率平均24.48%;红提品种地块平均被害株率70.56%,果穗被害率平均14.98%.2011年7-10月间,我们选择了6种药剂对白星花金龟越冬幼虫用灌毒水的方式进行了防治试验,为今后在冬季开展白星花金龟越冬幼虫药剂防治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栗苞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 1998年首次发现于松阳县赤寿乡黄山头。在该地1a发生13~15代,10月下旬—11月中旬以成虫和卵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危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的栗苞。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的生物学特性和越冬成虫的抗寒能力,采用室外监测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黑色枝小蠹的寄主植物、发生动态、生活习性等,测定越冬成虫的低温耐受性.结果表明:黑色枝小蠹危害的寄主植物15种,其在上海地区1 a发生3~4代,每个虫道内成幼虫(7.06±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