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对乌伦古湖153尾白斑狗鱼,进行食性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食物组成包括池沼公鱼、湖拟鲤、东方欧鳊、银鲫、贝加尔雅罗鱼、粘鲈、麦穗鱼、尖鳍鮈、北方花鳅、北方须鳅、中华绒鳌蟹、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共12种饵料生物,主要以池沼公鱼(IRI=88.44%)、湖拟鲤(IRI=6.66%)和银鲫(IRI%=2.57%)为主.白斑狗鱼除繁殖期外,其他月份摄食率都很高,繁殖期过后5月中旬摄食率达到65%,8月份达到68%,冬季封冰下达到66.7%.白斑狗鱼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其变化幅度在0.0016~0.2286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5月份最小为0.5128,8月份最大为1.9863.Pielou均匀度指数J' 5月份最小为0.4668,8月份最大为0.7993.8月份白斑狗鱼食物Pielou均匀度指数J' 均高于5月份.  相似文献   

2.
实验以白斑狗鱼(Esox lucius)同一家系人工授精孵化的仔鱼为研究对象,用经浓度为20 mg/L 17α-甲基睾丸酮(17α-MT)浸泡的饵料分别在仔鱼生长的不同时期(出膜10、20、30、40 d)投喂,持续投喂30 d,待仔鱼培育至7月龄将其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投喂17α-MT对其有显著致死效应;在10d喂药组出现较高的雄性率(40.8%),其它3个试验组雄性率相对较低,而对照组雄性率仅为26.3%,由此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转雄的时间节点在出膜10~20 d。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白斑狗鱼性腺分化在稚鱼阶段存在精巢组织与卵巢组织共存现象,根据其性腺的组织学特征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方式可能是未分化型雌雄异体型。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新疆许多养殖场发生白斑狗鱼暴发性疾病而死亡。为鉴定病因,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自然患病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分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白斑狗鱼和鲫,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9株优势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命名为PK001-PK009。经PCR特异性检测发现,所得的9个菌株分别含有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 A)、溶血素基因(hly A)和气溶素基因(aer A)中的0-3个,从而导致了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实验发现,白斑狗鱼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并重新分离得到原感染菌,经细菌学鉴定,其性状与原菌株一致,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新疆许多养殖场发生白斑狗鱼暴发性疾病而死亡。为鉴定病因,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自然患病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分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白斑狗鱼和鲫,来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9株优势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命名为PK001-PK009。经PCR特异性检测发现,所得的9个菌株分别含有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 A)、溶血素基因(hly A)和气溶素基因(aer A)中的0-3个,从而导致了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实验发现,白斑狗鱼患病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并重新分离得到原感染菌,经细菌学鉴定,其性状与原菌株一致,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白斑狗鱼(Esox lucius)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热耐受性, 为其耐热性状的改良提供合适的分子标记, 本研究首先采用耐热性(upper thermal tolerance, UTT)作为评定指标, 对 UTT 进行方差分析, 比较分析了白斑狗鱼不同发育阶段的热耐受性。使用 GBS (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获得两个极端组的耐热性状相关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集, 进而对耐热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发掘白斑狗鱼耐热性状关联的 SNP 标记。结果发现, 白斑狗鱼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耐热性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 幼鱼期的耐热性最高, 其次为稚鱼期, 仔鱼期耐热性最低。联合 FarmCPU 和 Blink 模型进行了 GWAS 分析, 发现 5 个 SNPs 与白斑狗鱼耐热性状的关联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FDR P-value<0.01), 分别位于 clstn2、MAPK14VAPA 等基因的内含子和 ANKS1B 基因 5ʹ端非翻译区。这些基因直接或间接与刺激和应激反应相关。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与白斑狗鱼耐高温性状关联的候选 SNPs 和相关基因, 为今后研究白斑狗鱼在应对高温胁迫时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为白斑狗鱼耐高温性状的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斑狗鱼(图见彩中插2)隶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在自然条件下生活于寒冷地带的河流,湖泊中,为亚冷水性鱼类,适宜生长温度为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体色银灰色,体表分布较均匀淡蓝色的斑。  相似文献   

7.
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宁宇 《水产学报》2006,30(1):76-80
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经过30d的养殖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摄食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净增重24ind·m-3和16ind·m-3密度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4℃组生长最快,摄食效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生长率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7.30-0.122SD(r2=0.9927);养殖温度和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0.047T2 2.169T-19.56(r2=0.8342),当温度为23.1℃时,白斑狗鱼的特定增长率最大为5.544,表明白斑狗鱼最适生长水温应在23~24℃。白斑狗鱼尽管是凶猛性鱼类,但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养殖密度和水温,进行设施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18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3个中国新疆群体(乌伦古湖、吉力湖和6号湖)和1个匈牙利巴拉顿湖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中国白斑狗鱼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AR)、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均显著低于匈牙利巴拉顿湖群体(P<0.05),而匈牙利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FIS)高于中国群体;经SMM和TPM模型检测,匈牙利白斑狗鱼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瓶颈信号(P<0.001);AMOVA和群体两两比较的FST值表明,中国与匈牙利白斑狗鱼的遗传分化十分显著(P<0.01);NJ树、主成分分析(PCA)进一步证实中国白斑狗鱼与匈牙利白斑狗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和分化.此外,贝叶斯遗传聚类结果表明,中国新疆6号湖白斑狗鱼群体极可能来源于乌伦古湖,而非吉力湖.  相似文献   

9.
白斑狗鱼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斑狗鱼(Esox lucius)隶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狗鱼亚目(Esocoidei)、狗鱼科(Esocidae)、狗鱼属(Esox),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俗称狗鱼。白斑狗鱼自然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北部的冷水水域,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斑狗鱼喜栖息于有支流的河道中,通常生活于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2年培育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种当年10月15日至翌年4月20日间体重的测定数据,对白斑狗鱼冬季生长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间白斑狗鱼平均增重(235.20±97.52)g,绝对增重率为1.26 g/d,瞬时增重率0.22%/d,证明白斑狗鱼鱼种与主要养殖鱼类鱼种相比具有明显的冬季生长优势。利用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2012年繁育的白斑狗鱼快速生长系F1代4个性状(体重、体长、体高及体厚)的测定数据,对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初步估算了现实遗传力。结果显示:经130 d的养殖,选育系的绝对增重率和瞬时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系,选育系生长速度比对照系提高了10.54%,且选育系还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体重、体长、体高及体厚4个性状早期的现实遗传力在0.16~0.18间,显示遗传力较低,因此利用家系选育对白斑狗鱼进行遗传改良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白斑狗鱼耗氧率、窒息点及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平均体重为(597.2±96.3)g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呼吸耗氧率、窒息点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水温为3℃、8℃、13℃和18℃下,白斑狗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3℃时耗氧率最低;为(0.0047±0.000017)mg/g.h,18℃时耗氧率最高;为(0.029±0.0011)mg/g.h。当水温在13℃时,白斑狗鱼的昼夜平均耗氧率在(0.020±0.0031)mg/g.h,15:00耗氧率最低,11:00耗氧率出现最高值。Q10值的变化显示白斑狗鱼的耗氧率对温度具有敏感性,13~18℃时,Q10最小,此温度为白斑狗鱼的较适生长温度。在高温下(18℃),白斑狗鱼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达到(68.50±3.58)次/min;在低温下(3℃),白斑狗鱼呼吸缓慢,呼吸频率下降到(29.00±4.31)次/min。白斑狗鱼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水温为13℃,其窒息点最高为1.68 mg/L,水温为3℃时,其窒息点最低为0.82 mg/L。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白斑狗鱼的肝糖元含量、肝胰脏中的乳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肝糖元含量由(67.70±6.66)mg/g降至(41.83±3.72)mg/g。乳酸含量由(0.36±0.0041)mmol/gprot降至(0.15±0.0034)mmol/gprot。肝胰脏中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酶活力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小幅缓慢下降,分别由(21.51±0.69)U/gprot和(22.34±0.43)U/gprot降至(19.04±0.62)U/gprot和(18.10±0.41)U/gprot。  相似文献   

12.
正白斑狗鱼(Esox lucius)俗称乔尔泰,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是额尔齐斯河及附属水体中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随着白斑狗鱼苗种培育技术和成鱼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同时因其适应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等特点,新疆地区掀起了白斑狗鱼养殖热,年产白斑狗鱼商品鱼达1 000 t以上,白斑狗鱼也成为新疆地区土著经济鱼类成功开发的代表之一。然而目前,白斑狗鱼苗种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天津市水产学会的关心和指导下,1982年8月1日,在新地河水库渔场分池时,发现8尾红色草鱼(实际数量多于8尾)。红草鱼来源:为一般草鱼亲鱼人工授精卵孵化培育得到的。1982年6月14日下午,对草亲鱼(雌鱼重6公斤,雄鱼重5公斤)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催情注射,剂量为雌鱼15微克/公斤+1个鲫垂体,雄鱼减半。亲鱼体色正常,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而腹部灰白,胸鳍和腹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色较淡。6月15日上午6时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放环道孵化,6月20日鱼苗下塘,8月1日分池时发现红色草鱼,体表呈鲜艳的  相似文献   

14.
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属鲑形目,狗鱼科,白斑狗鱼属。2003年,在新疆特种鱼养殖场进行了白斑狗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用鱼种来自新疆阿勒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尼龙袋充氧空运,运输时间4小时(含短途运  相似文献   

15.
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和雌雄同体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开发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方法,实验将750尾白斑狗鱼仔鱼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为实验组,分别从不同的发育时间(孵出后第10、20、30和40天)开始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另外1组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正常水蚯蚓。各实验组喂饲17β-雌二醇30 d,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鱼进行正常饲养。至206 d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鱼进行成活情况统计,然后分别进行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对白斑狗鱼仔鱼具有非常明显的致死效应,成活率由对照组的43.5%下降到14.3%±8.3%;30 d喂药组和40 d喂药组获得较高的雌雄比例,特别是30 d喂药组最高,达到了15∶7,由此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的关键时间点可能在孵出后的30~40 d;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出现很高比例的雌雄同体现象,即在同一性腺中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初级卵母细胞(第Ⅱ时相)和精母细胞,而且这些卵母细胞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推测其性别分化过程中存在雌性先熟的幼体雌雄同体现象。本研究将为采用激素诱导手段生产白斑狗鱼全雌化苗种以及探讨白斑狗鱼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24日,白斑狗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石家庄通过了河北省水产局组织的有关专家的阶段性现场验收,表明了白斑狗鱼首次在原产地以外的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及孵化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王孟华 《水产养殖》2012,33(2):49-51
牙鲆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现牙鲆体表充血溃烂.引起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日本Ototake(1986)首次报道养殖牙鲆发生体表溃烂,发现病原主要是盾纤类纤毛虫(Scuticociliatid ciliate)[2]。盾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牙鲆和其他海水鱼类的体表皮肤甚至内脏及脑中,引起幼鱼大量死亡[3]。通过对治疗药物的试验,筛选适用于养殖生产治疗盾纤  相似文献   

18.
在池塘中投放当年4月份孵化的白斑狗鱼苗(4~5 cm),采用人工投喂适口饲料鱼,白斑狗鱼自行捕食的养殖工艺,经过6个多月的人工养殖,白斑狗鱼养殖成活率为63.12%,收获的白斑狗鱼总重量为1 725 kg,均产575 kg/667 m2.饲料鱼的总用量为6 900 kg,饲料系数为4.0,投入产出比为1:1.85.  相似文献   

19.
乔德亮 《水利渔业》2007,27(6):43-44
在草鱼和鲢亲鱼池套养白斑狗鱼,分别设置3个套养密度组(150、225、300尾/hm2),依常规饲养管理方式进行亲鱼培育。从白斑狗鱼的成活率、出池规格、单产、净利润等方面综合分析,放养全长7~8 cm的白斑狗鱼鱼种、密度225尾/hm2左右较合适,草鱼亲鱼池套养白斑狗鱼效果优于鲢亲鱼池。为充分利用白斑狗鱼冬季不停食习性,可结合冬季大捕捞在亲鱼池内补充一些饵料野杂鱼。  相似文献   

20.
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的生长模型和生活史类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特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特殊VBGF)、一般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一般VBGF)、Logistic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Brody生长方程和指数生长方程等6种常用动物生长模型拟合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的生长,根据各模型拟合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判断拟合程度.结果表明,特殊VBGF生长模型对白斑狗鱼体长生长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一般VBGF.以14种已知生活史类型鱼类为参照物,选择渐近体长(L∞)、渐近体质量(W∞)、生长系数(k)、自然死亡系数(M)、初次性成熟年龄(Tm)、最大年龄(Tmax)和种群繁殖力系数(PF)等7个生态学参数作指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判断白斑狗鱼为偏r-选择类型鱼类.应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计算改变起捕年龄(tc)和瞬时捕捞死亡系数(F)的产量,分析产量变化曲线,结合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的资源现状,建议其起捕年龄至少应定为4龄,F不超过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