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辽宁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育种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镇  姚峰  那桂秋  赵任飞 《杂粮作物》2002,22(6):357-359
目前辽宁省玉米大、小斑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几年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青枯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顶腐病和病毒病等病害发生普遍,且日趋严重,逐渐成为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把病害为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在玉米育种上各学科要加强合作,联合攻关。要拓宽选育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强抗病基因的多样性。要明确抗病育种目标,培育水平抗性品种。在生产上要采用抗病品种,并注意品种搭配及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穗粒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极其严重。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可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害已成为玉米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1988年美国玉米穗粒腐病大流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继而掀起了一系列对玉米穗粒腐病原菌的研究工作。1997年印度的迈哥哈拉雅州严重发生玉米穗粒腐病,造成毁灭性危害,所有的栽培品种都同样感病,25%以上的玉米穗被严重侵染。病原菌侵染玉米果穗,引起籽粒腐烂,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降低玉米的产量,而且部分病原菌分泌的毒素可对人畜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引起人畜的中毒…  相似文献   

3.
2007年吉林省玉米主要病害调查及其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9月对吉林省的长春、四平、延边和白城等9个地区25个市(县)、乡(镇)的生产田、吉林省区试和生试试验田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病样采集。结果表明,吉林省大部分玉米产区大斑病和灰斑病普遍发生,白城和松原地区部分玉米产区大斑病发病率高达100%,灰斑病发病率高达90%,未来几年可能成为吉林省主要玉米病害。2007年许多地区玉米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瘤黑粉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等病害发生也较为普遍,甚至在某些玉米产区成为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蔡明 《杂粮作物》2000,20(2):41-42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 ,年播种面积达 14 7万hm2 ,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6 0 %左右。繁种面积约 8万hm2 ,主要供省内播种。近年随着辽宁省玉米繁种量不断扩大 ,亲本来源复杂 ,品种间交换增多 ,种子调入、调出途径难以控制 ,特别是国外引种、南繁回调更易引起检疫对象及危险病虫传播和扩散 ,例如曾在瓦房店市发现过玉米疯顶病 ,在本溪市发现过玉米干腐病。这些病害一旦传入 ,将直接威胁玉米生产安全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玉米病害识别和检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着重介绍 3种玉米检疫性病害和1种玉米危险性病害的田间为害识别特征及…  相似文献   

5.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Eriwiniacarotovoraf.zeae)60年代曾在我国普遍发生,近年来少见报道。2000年7月22日,滨州市植保人员在滨州市旧镇镇、张集乡玉米田内进行田间调查时发现了该病,发生面积约133hm2,一般病株率2%,个别地块达10%。该病传染性强,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暴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发生、防治应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其发展成为玉米上的又一重要病害。1 发病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近地面2~3节处茎基部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渍状软化,变褐腐烂,有酸臭味,腐烂处凹陷,茎秆…  相似文献   

6.
王成明  齐秀华 《杂粮作物》2003,23(2):117-117
辽宁省本溪市辖两县五区,玉米种植面积年基本稳定在2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桓仁、本溪两县,品种主要集中在沈单10、沈单16、农大108、东单60及铁单12五个品种。多年来,本溪地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均不超过3%。其中抗病品种发病率在0.5%~1%;感病品种发病率在2%~3%,未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但也正是多年病害发生较轻,人们忽视了玉米丝黑穗病爆发的危险性,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2002年由于多种综合因素所致,本溪地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较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是玉米生产上罕见的。为及时、深入了解玉米丝黑穗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梅 《杂粮作物》2010,30(3):242-243
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危害、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根据病害的病原菌特性、发病规律提出了对玉米顶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孢菌 (Cercosporamaydis)和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ijn)叶斑病均为发生在玉米叶片上的病害。 1996年辽宁省部分地区严重发生玉米弯孢菌斑病(拟眼斑病 )和尾孢菌斑病 (灰斑病 ) ;1997年作物生育期间高温多湿 ,庄河地区玉米普遍发病 ,其中沈单 7号、掖单 13号、东试 7号等品种表现较为严重 ;1998年发病比上一年稍轻 ,玉米叶斑病主要表现为拟眼斑病和灰斑病 ,发生也较重。拟眼斑病和灰斑病可使玉米减产 10 %~ 2 0 %,个别严重地块减产可达2 5 %~ 30 %,所以研究玉米尾孢菌、弯孢…  相似文献   

9.
几种玉米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种玉米病害及其防治靖国军王子胜(辽宁省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叶镇122400)(辽宁省建平县叶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叶镇122400)柴桂军(辽宁省建平县种子管理站叶镇122400)近几年,辽宁省玉米种植区发生了几种病害,已经对有些地区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株节间缩短,异常矮小,多不能抽穗结实,单株产量损失可达70%-100%,轻者减产20%-30%,严重者达70%80%,晚春播种、麦田套种、油菜及大蒜茬等玉米甚至绝产,给我国许多玉米产区带来严重影响。2008年山东省发生面积73.3万hm^2,改种5.9l万hm^2,绝产1.67万hm^2,玉米粗缩病成为该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1年威海地区春播玉米发病更是严重,大面积毁种或绝产。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感病后尚无可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品种抗病性利用是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