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陈开琴 《蔬菜》2012,(6):51-53
以甜樱桃为试材,研究4种外源激素对自然休眠期甜樱桃花芽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ABA、IAA在自然休眠前期促进了花芽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使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期减缓酚类物质含量的降低,而6-BA、GA3的效果则相反;ABA、IAA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而6-BA、GA3的效果则相反。ABA、IAA处理抑制了花芽休眠的解除,6-BA、GA3处理则有利于花芽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2.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PrunusaviumL.cv.Hongdeng)带有花芽的离体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红灯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影响效果不同,自然休眠前期低温(5℃)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提前达到其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则效果相反,变温(5℃/20℃)的效果不明显。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温度处理对PAL和PPO活性的影响效果也不相同,低温(5℃)在休眠前期抑制PAL活性的增长而提高了PPO活性,中期使PAL活性迅速降低的同时却加速了PPO活性的升高;后期降低了PAL活性,提高了PPO活性。高温(20℃)的作用效果与低温(5℃)相反。变温(5℃/20℃)对PAL和PPO活性的影响效果不明显。低温(5℃)在自然休眠的3个阶段都能打破休眠促进萌发;高温(20℃)抑制了花芽的萌发;变温(5℃/20℃)对花芽的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GA3处理对采后竹笋木质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罗自生 《园艺学报》2005,32(3):454-457
 研究了外源GA3 浸泡处理对采后竹笋木质化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竹笋贮藏期间,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肉桂酸- 4 - 羟化酶(C4H)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先增加后减少, 木质素含量和组织硬度逐渐增加, 而可食用率逐渐下降, GA3 和IAA含量逐渐减少, 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PAL、C4H和POD活性与ABA /GA3 的比值呈正相关。外源GA3 处理能增加内源GA3 含量, 降低ABA /GA3 的比值, 并抑制PAL、C4H和POD活性的上升, 降低木质素含量和硬度, 提高可食用率, 从而延缓竹笋木质化进程。推测外源GA3 处理可能通过降低ABA /GA3 的比值来延缓竹笋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分析了自然休眠期间剥鳞和化学药剂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及对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发现, 休眠花芽中的酚类物质主要分布于鳞片中, 剥鳞后, 花芽中酚类物质含量锐减。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剥鳞对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同, 前期效果较为明显, 中期处于休眠的最深时期, 剥鳞不能打破休眠, 后期剥鳞也能打破休眠促进萌发。不同化学药剂在休眠的不同时期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 自然休眠前期, KNO3 和硫脲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速度, 相反H2O2 加速了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上述3种化学药剂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与早期相似; 后期KNO3 处理降低了酚类物质含量, 硫脲使酚类物质含量略有增加, 而H2O2 使之显著增加。在打破休眠方面, KNO3 可提前2~3 d打破休眠, 硫脲没有明显效果, H2O2 反而抑制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5.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化学药剂对香椿休眠解除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炳坤  丁小飞 《园艺学报》2003,30(5):606-608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探索6-BA、GA3 、(NH2) 2CS、ZnSO4 、KNO3 对香椿休眠解除的影响, 5 种化学药剂解除休眠的作用依次为ZnSO4 > (NH2) 2CS > GA3 > 6-BA > KNO3 。打破香椿休眠的最佳药剂组合是: 6-BA 20 mg/L + GA3 180 mg/L + (NH2) 2CS 1 % + ZnSO4 0.5 % + KNO3 2 %。用上述药剂处理可以使香椿提早23 d 萌芽。  相似文献   

7.
内源ABA和GA3对欧洲甜樱桃花芽自然休眠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8年生欧洲甜樱桃为试材,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自然休眠期间花芽内源GA3,和ABA含量变化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间,花芽AB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1月上句达顶峰。GA3含量变化与其相反,休眠初期急剧下降,11月下旬达最低谷,休眠解除期间含量不断上升。ABA/GA3随休眠加深而升高,随休眠解除而不断降低。低温5℃显著增加了GA3含量,降低了ABA含量,使ABA降低和GA3升高的时间提前,较对照提早解除休眠。高温(20℃)则具有相反的作用,变温(5/20℃)处理对休眠解除有一定作用,但由于高温(20℃)对休眠解除的抵消作用,其破眠效果不如持续低温(50℃)处理明显。落叶前遮荫处理使GA3 含量稍有降低,但对ABA影响不大。长光周期处理促进了GA3的合成,抑制了ABA的生成,从而抑制了休眠,而短光周期处理显著提高了ABA的含量,降低了GA3 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完全解除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温处理, 且冷温积累量与休眠解除程度和植株长势呈正相关趋势; (3 ±1) ℃处理不少于92 d可完全解除休眠, 而5~12℃、(20 ±1) ℃处理均不能完全解除休眠。(2) 贮藏31 d后, (3 ±1) ℃和5~12℃处理的GA3 和ZT含量上升, ABA含量下降, 其中( 3 ±1) ℃处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 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更短; 而(20 ±1) ℃处理在鳞茎干枯腐烂前GA3 和ZT含量下降, ABA含量上升, 更新芽不能萌发。(3)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过程可分为预休眠、真休眠和强制休眠3个阶段, 其中预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ABA和IAA含量居中; 真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 和ZT含量较低, ABA含量较高, IAA含量较高或居中; 强制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含量达最大值, IAA含量略有增加, ABA含量降至最小值。(4)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的解除可能主要受控于内源激素GA3、ABA的含量水平和GA3 /ABA比值, 当GA3 / IAA比值大于16.59 ±3.90时, 卵叶韭更新芽的休眠就可能完全解除, 此外ZT也对萌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种植条件下,对蕾期马铃薯进行摘心处理,研究其对块茎发育中激素的影响,从而明确摘心对促进块茎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摘心相比,摘心处理明显增加了块茎发育中期GA3、IAA和ZT的含量,使JAs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且改变了JAs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摘心处理提高了块茎发育中期IAA/ABA、IAA/JAs、GA3/ABA、GA3/JAs值,降低块茎发育前期和后期其比值,说明蕾期摘心主要是通过改变块茎发育各时期激素的含量和平衡状态,优化了块茎发育中期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桃自然休眠过程中外源激素对花芽碳水化合物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曙光油桃为试材,分析了整个休眠期芽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动态及不同休眠阶段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自然休眠前期淀粉缓慢积累,至11月下旬达最高值112.50mg/gDW,之后有大约35d的缓慢下降期,12月下旬迅速降低;可溶性糖则一直处于升高过程,与淀粉含量的变化相对应,12月下旬急剧上升至最高点110.34mg/gDW;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跃变期与自然休眠的进程相吻合。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因使用时期而异:10月10日使用,GA3、6-BA使芽中淀粉含量降低,却提高了可溶性糖的含量,ABA的作用效应刚好相反;11月10日外源喷布3种生长调节剂均对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12月10日使用,GA3、6-BA引起芽中淀粉含量迅速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迅速升高,但ABA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用桃品种秋香蜜去核壳种子,探索了种皮控制休眠与萌发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桃种子剥除种皮,休眠可被解除,出苗率与有皮种子经GAs200mg·l ̄(-1)浸种24h相近;种皮抑制萌发的效应与ABA5mg·l ̄(-1)浸渍去皮种子24h相当。②桃新鲜种子内ABA主要存在于种皮中,GA3主要存在于胚和子叶中,剥除种皮即人为地改变种子内GA_3/ABA值,有利于种子由休眠向萌发方向转化。③桃种皮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具强烈抑制作用;去皮种子的酶活性随GA3处理而增强,随ABA处理而被抑制。④桃种皮无透水性障碍,种皮对种子的吸水总量虽有一定限制,但不影响种子萌芽。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荠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赤霉素)、6-BA(6-苄基嘌呤)和低温处理均能有效的解除荠菜陈种子的休眠,6-BA的处理效果优于G氏,但单独使用GA3或6-BA对荠菜新种子的解除休眠不起作用。低温能解除荠莱新种子的休眠(平均发芽率84.07%)。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荠菜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6-苄基腺嘌呤对黄瓜幼果生长及其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幼果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与果内IAA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GA3、ZR及ABA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用6-BA处理雌花后,幼果中IAA含量减少,GA3含量及后期ABA含量增加,ABA/IAA和ABA/ZR值也有所增大.6-BA处理使幼果的生长与GA3、ABA含量及ABA/IAA值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使得幼果细胞数目增多,生长加快.  相似文献   

15.
以6年生曙光油桃、青州冬雪蜜桃为试材,研究40℃、45℃、50℃短时间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因处理时期、处理温度和处理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异。11月30日短时间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具有负调控效应,并且调控效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5℃和5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呈正调控效应,调控效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虽然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部分桃芽死亡,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高温对桃芽休眠解除作用明显增强。12月1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调控效应不明显,45℃和50℃高温处理和11月30日高温处理相同,只是前者的调控效果优于后者。不同高温处理桃芽的萌芽级数和总酚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含量的降低可能是高温解除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李果实花青苷合成的调控因子,以安哥诺李为试材,对果皮花青苷、内源激素和PAL、PPO活性的变化以及内源激素、酶活性与花青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皮花青苷含量在发育前期含量很低,发育后期含量迅速升高,呈上升趋势;果皮中ABA、乙烯、ZT含量和PPO活性与花青苷的变化趋势相同,乙烯释放量与花青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85**,ABA和ZT含量与花青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59*和r=0.7476*,PPO活性未达显著水平;果皮中IAA、GA3含量和PAL活性变化在发育前期含量较高,在发育后期含量较低,果实发育过程中IAA、GA3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花青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039*和r=-0.8238*,PAL活性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桃、葡萄为试材,探讨多种化学药剂和外源生长调节剂打破休眠的效应。结果表明:CaCN2打破葡萄的休眠效果稳定,可使萌芽提早6~17d,并提高萌芽率,其破眠效果随需冷量的增加而显著;几种化学药剂在桃树上应用,其打破休眠的效果差异较大,CaCN2、NH4NO3对打破桃休眠无效,硫脲的破眠效果最明显,可使叶芽萌发提前9~12d、花芽6d,并提高萌芽率;KNO3对破除休眠亦有一定效果。外源生长调节剂对休眠的调节作用因调节剂种类、浓度和使用时间而异:Ze(50mg/L)+GA3(100mg/L)可完全打破叶芽的休眠,100mg/L6-BA对尚未完成自然休眠的花芽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AA和2,4-D却对芽的萌发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