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基于RS和GIS的神府矿区水土流失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常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的不足,将TM遥感影像与GIS相结合,探讨其在水土流失定量分级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以更适合煤矿区实际情况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结构、坡度和矿山开发程度作为主导因子的数学模型。在各因子信息提取和分级定标的基础上,在ArcGIS下经量化编码、空间分析,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数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数据的云南怒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多源遥感数据,并结合先进的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判读的分析方法,对云南怒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及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云南怒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5.75%,且以轻度、中度和强度为主,极强度和剧烈很少,不到总面积的5%。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云南怒江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减轻面积大于加重面积,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出现好转。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区是现代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区域土壤侵蚀的遥感调查监测,基于经验模型的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研究等方面的回顾总结,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黑土区应用RS与GIS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研究的工作思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土壤侵蚀调查评价,研究建立黑土区土壤侵蚀信息图谱,研制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信息系统,密切土壤侵蚀研究与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以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定量化发展为切入点,系统的阐明了光信息与定量遥感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中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定量化发展的含义和应用意义,从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与评估,以及农业气象应用等几方面系统的回顾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最后分析了光信息及定量遥感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乾县枣子沟流域不同时期的航空遥感影像,经过分析解译、专题制图,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试验研究。提出了小流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遥感分析方法和工作程序,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解译标志。同时,对监测区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和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土地水土流失是现阶段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区域土地覆被状况对水土流失有较大影响。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帮助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状况,明确水土流失变化规律,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确定思路和目标。该文介绍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明确了其在土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阐明了具体应用路径,以期为生态环保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7.
流域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梅  李发鹏  卢善龙  乔玉霜  刘焕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22-15626,15637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域系统重金属含量的累积趋势日渐明显,对流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威胁。为适应国家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解决当前我国大江大河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深化对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研究现状的认识,发现并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文章系统总结了流域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有关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分析、生态风险评价及植物修复、植物富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和概括了相应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并指出:加强流域尺度河流-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重金属污染宏观研究,构建基于重金属元素循环迁移机理模型、遥感和GIS等技术的现代化立体监测系统与生态风险管理系统,将是流域系统宏观尺度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位于汾西县中部,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作为晋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样板地区之一,在水土保持方面做的大量的工作,流域治理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就当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情况和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热红外遥感及其在农业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梳理目前热红外遥感研究进展,探讨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农业旱情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为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土壤水分反演和旱情监测方面的应用探明发展道路。【方法】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热红外遥感及其在农业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热红外遥感在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结果】热红外遥感已经形成多源遥感数据和多时空分辨率数据并存的局面,地表温度遥感定量反演和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热红外遥感数据产品系统生产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时空尺度、云影响、像元间可比性和反演精度等问题,仍然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目前农业旱情遥感监测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表征指数监测方法,但由于热红外遥感存在的许多固有问题,农业旱情遥感监测仍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从热红外遥感前沿问题出发开展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模型研究。【结论】在对地观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热红外遥感及其在农业旱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全天候高精度地表温度遥感反演、高精度农田蒸散遥感定量估算、时空尺度转换与多尺度监测、旱情监测机理模型构建等前沿学术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农业旱情遥感监测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方向。热红外遥感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农业旱情监测精度的提高,为现代精准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动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乾县枣子沟流域不同时期的航空遥感影像,经过分析解译,专题制图,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试验研究。提出了小流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遥感分析方法和工作程序,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解标志。同时,对监测区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和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期不同年代航空遥感信息源,编制两期土壤侵蚀类型现状图,经过叠合比较,建立动态分类系统,勾绘编制的动态图,能够准确、直观地反映出两个年代,特定区域土壤侵蚀类型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趋势和数量特征,为评价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规划和综合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合理可行,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大别桐柏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董召荣  姚孝友  何方  吴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37-1138,1202
采用叠加分析法,分析了大别桐柏山区1995~2000年TM遥感影像,获取土壤侵蚀数据。结果表明,大别桐柏山区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2000年研究区域土壤中度以上侵蚀较1995年减少,轻度侵蚀明显增加,且98.50%轻度水蚀由1995年微度水蚀转化而来;耕地和林地水土流失是该区域的流失类型,微度和轻度侵蚀占侵蚀面积的95.29%。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数字化高程模型(DEM)分辨率对水土流失评价结果的影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利用不同分辨率(10、20、30、40、50、60、70、80、90、100 m)DEM,提取坡度因子(S)和坡长因子(L),并复合成地形因子(L_S),将L_S因子、降雨侵蚀力、土壤可侵蚀性、植被覆盖和管理与水土保持措施5个主要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带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得到不同分辨率下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不同DEM分辨率下,地形因子及水土流失评价结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土壤流失量对分辨率变化最为敏感,对L_S因子的敏感度大于S因子和L因子;DEM分辨率小于40 m时,土壤侵蚀量变化较小;当分辨率为50 m时,发生剧变,当分辨率超过60 m后逐渐趋于平稳。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其对水土流失评价结果影响也越来越小,因此可以认为最适宜水土流失评价的DEM分辨率应为50~60 m。利用50 m分辨率DEM计算的研究区域水土流失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较严重情况主要位于山脊和人类干扰较强烈地区。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本研究采用遥感资料、土壤和土地调查数据、数字地面模型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分别产生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各个参数,从而来评价水土流失量和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5.
GNSS-R陆面遥感为重要补充的土壤水分监测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GNSS-R陆面遥感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在重庆市土壤水分监测现状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土壤水分综合监测体系.在方案设计中,对人工测墒、地面气象站、自动土壤水分监测、卫星遥感干旱监测、 GNSS-R陆面遥感等5种监测手段进行了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观测代表性的对比分析,说明将GNSS-R陆面遥感作为重要补充进行综合土壤水分监测体系设计是可行的、有益的.研究表明, GNSS-R路面遥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重庆市土壤水分监测体系时空分辨率,填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和卫星遥感在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之间的衔接空白,拓展GNSS连续跟踪站网新应用.与雷达估测降水、卫星重力、陆面资料同化结合,可为长江上游水资源动态监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朱溪河小流域2007年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USLE模型计算该流域土壤侵蚀量,并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计算流域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损失(N、P、K、有机质含量)、水分损失、土地损失、泥沙滞留损失及泥沙淤积损失等5种经济损失总值。结果显示:2007年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总量为42 893.96 t,土壤侵蚀模数达954.047 t/(km2.a),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总值达957.507万元。土壤侵蚀导致流域内土地的年经济损失为21.296 7万元/km2,相当于该县单位面积农副经济年产出的27.33%。土壤侵蚀直接导致流域内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农业发展受阻。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湖北省土壤侵蚀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湖北省为例,从宏观上对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植被覆盖上的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其大小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壤侵蚀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VIEW的景观格局分析模块,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流失过程受自然、人为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多样性大,均匀度高,破碎度低,稳定性高的景观格局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与GIS的山西省主要煤田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S与GIS手段,选定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作为土壤侵蚀分析的敏感性因子,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敏感因子叠加分析,对山西省主要煤田区域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分布区位积聚,主要集中在地势平坦、植被覆盖高、平原规整的农田以及居民区等建设用地;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面积约占5%,分布较分散,主要位于坡度较大、植被覆盖低的山区以及沟谷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