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低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低空遥感技术的平台系统、传感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目前的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低空遥感平台如飞艇、系留气球、动力三角翼飞行器、微型无人机驾驶飞机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了我国目前低空遥感的应用情况,同时对我国农业低空遥感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子课题"基于低空遥感的东北玉米、新疆棉花追肥变量管理技术",在吉林四平等地开展了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的东北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研究。在研究中,基于地面光谱仪ASD对机载高光谱传感器S185获得的影像数据,从光谱反射率曲线波形相似度、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验证,为进一步依赖无人机高光谱遥感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油料作物田间表型数据采集方法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低空无人机遥感具有快速便捷、成本低、易操控等优势,提高了在中、小尺度区域遥感观测油料作物的形态学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精细化程度,初步实现了油料作物田间生长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与分析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油棕等油料作物表型分析上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主流的无人机飞行平台、机载传感器以及作业流程,重点梳理了无人机遥感在油料作物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产量估测以及逆境胁迫监测等多方面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油料作物监测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智慧农业的后续发展和精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华玉    陈永富  陈巧  王娟    张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220-229
基于遥感手段的森林类型/树种(组)的精准识别是森林参数提取和计算的前提,是林业遥感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为宏观尺度快速获取森林资源信息提供重要途径。对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树种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基于遥感数据的树种识别已成为林业遥感的研究热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近地低空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方法进行树种识别已相对成熟。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以其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林业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发展成熟背景下,低空遥感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森林树种的精确识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低空遥感技术的秸秆焚烧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秸秆焚烧监测预警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空遥感技术的秸秆焚烧监控实现方案,阐述了无人机技术在遥感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秸秆焚烧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采用四旋翼飞行器搭载遥感数据电子系统,实现对云覆盖下秸秆焚烧火点的准确判断与定位。  相似文献   

6.
耕地质量低空遥感-地面传感双重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无人机(UAV)低空遥感检测系统与无人机-无线传感器网络(UAV-WSN)集成,实现通过一套系统进行低空遥感监测和地面长期监测的双重监测,为耕地质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提供监测数据。【方法】本研究探讨了现有UAV-WSN系统无法实现双重采集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用于耕地质量监测的低空遥感-地面传感双重采集系统,提出一套双重采集的工作流程,以及提升性能的基于航线的LEACH算法。仿真分析试验中调整UAV飞行高度和地面节点密度,以比较双重采集系统和UAV-WSN系统总飞行时间的不同。【结果】双重采集系统1次飞行同时采集2种监测数据,无需完成低空遥感监测数据采集后再次走遍所有地面节点,在低空遥感地面图像分辨率变化的情况下,总飞行时间比UAV-WSN系统快165 s;双重采集系统根据无人机航线和地面节点位置进行调整,在地块内节点数量变化的情况下,总飞行时间基本不变,比UAV-WSN系统快129~194 s。【结论】双重采集系统能够减少现场采样所需的总工作时长,降低采样工作的复杂程度,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棉花水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对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中的技术愈发完善,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大田尺度棉花旱情信息也逐步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棉花旱情的原理、方法和诊断水分指标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无人机遥感影像技术监测棉花的应用研究趋势,阐述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棉花旱情今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展望,以期在理论上为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棉花旱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概况、病虫害光谱相应生理机制、农作物病虫害无人机遥感监测原理等方面对遥感技术在病虫害监测中的研究进行概述;并从多光谱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高光谱无人机遥感影像、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低空与航空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基于卫星平台的遥感影像监测等方面对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病虫害研究进展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9.
对ASIFT算法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SIFT的低空遥感影像拼接的新算法.新算法首先利用ASIFT提取图像对应的特征点,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仿射变换矩阵,最后根据仿射矩阵实现图像的变换与拼接.实验结果表明,由于ASIFT算法具有仿射不变性,相比SIFT算法更加符合低空遥感影像的特点,能很好地解决平移、旋转、仿射变换情况下的图像拼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沈阳农业大学承担的子课题"基于低空遥感的东北水稻营养诊断与变量追肥管理模型",搭建完成了无人机农田信息遥感平台、试验设计等基础研究工作与硬件平台,并开展了东北粳稻无人机低空遥感试验,提取氮素敏感特征波段,建立了基于高光谱特征的东北粳稻氮素含量反演模型。在东北粳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3个关键生育期,以生育期内提取的植被指数作  相似文献   

11.
农业遥感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华俊 《农学学报》2018,8(1):175-179
农业遥感是遥感科学的重要分支。文章回顾了农业遥感研究的百年发展历程,认为目前遥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农业遥感从获取传统的总产、面积、单产等要素向更多监测要素不断深入,从传统的资源、环境向植保、农学等方向不断扩展,农业遥感正逐步成为农业科学的基础关键技术。论文从农情遥感、农业灾害遥感、农业资源环境遥感等领域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农业遥感研究取得的成就及重要成果。从农业定量遥感、无人机遥感、作物表型遥感等方面指出了农业遥感研究发展的国际前沿,分析认为,随着传感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三五”及未来10年,国内农业遥感技术在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遥感大数据获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的信息智能提取和挖掘等方面发展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引进了遥感技术来改进常规农业调查方式,实现了农业统计方式的跨越式革新,遥感在农业统计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而且实现了对北京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地表动土工程、主要农作物产量测量和生态资源的遥感监测,满足了统计遥感业务工作的需要,为今后遥感技术在相关统计领域的深入发展和更好的为统计部门服务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参阅相关资料,分析如今北京市农业遥感发展现状,探讨和展望遥感在农业统计中应用的发展前景,对今后遥感在统计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高等农林类院校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通过对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将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科研及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的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Big data with its vast volume and complexity i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developed and used for all professions and trades. Remote sensing, as one of the sources for big data, is generating earth-observation data and analysis results daily from the platforms of satellites, manned/unmanned aircrafts, and ground-based structure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is one of the backbone technologies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which considers within-field variability for site-specific management instead of uniform management a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he key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is,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 produce spatially-varied data for subsequent precision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data, as general remote sensing data, have all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The acquisi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ar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overviews available remote sensing data resources, recen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for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 five-layer-fifteen-level (FLF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management structure is described and adapted to create a more appropriate four-layer-twelve-level (FLTL) remote sensing data management structure for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where the sensors are typically on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s, manned aircraft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ground-based structures. The FLTL structure is th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framework of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local farm studies, which outlooks the future coord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at local regional and farm scale.  相似文献   

15.
从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监测法、热红外监测法、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遥感监测法、高光谱遥感监测法、微波遥感监测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今后农业遥感干旱监测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首先在阐述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原理的基础上,对高光谱遥感技术近年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按主要大宗作物种类进行分类,体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保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该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遥感技术迅猛发展,遥感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随着遥感数据源的日渐丰富,遥感数据生产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发展的瓶颈。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在遥感数据生产的过程中引入生产线的概念,全面改革生产流程,使遥感数据生产流程化、网络化与工程化,从而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浅议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当今21世纪的两大前沿科学技术.遥感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的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其他现代高新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时、定量、定位,客观性强,不受人为干扰,方便决策.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运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业监测工作,将促使农业决策科学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将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蔡学成  杨永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61-10962
森林资源分布具有辽阔性、复杂性、通达性差等特点,而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动态、便捷、可周期重复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研究森林资源状况的理想手段。目前,在森林遥感应用中,多源遥感数据的提供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于遥感信息的综合性、复杂性,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基于不同区域、不同季相和不同背景特征的森林遥感分类技术远未成熟。利用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经过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校正、图像的增强和图像的分类等),获取样地的灰度值,结合少量地面实测样地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建立森林郁闭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检验以确保估测的精度,为林业生产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合国内外农业遥感领域对地抽样调查技术,详细说明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3S技术(RS、GIS、GPS)的面积框抽样技术,以及主要代表国家的应用效果.描述了分层抽样统计学原理和主要采用的抽样方法.归纳了国内农业对地抽样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侧重于农业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遥感抽样调查研究偏弱;二是遥感抽样调查研究科学性不足,多采用随意抽样或典型柚样,偏离了抽样调查的随机性特点;三是遥感技术与传统统计抽样方法结合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