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地位日益凸显。生物传感器将生物学检测原理与传感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等显著特点,在医学、环境污染物检测、食品工业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特点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历史和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以及种类与特点,阐述了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品质、食品成分快速检测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生物传感器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12,(7):23
我国在食品缓释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生物缓释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讨会上获悉,首批具备缓释功能的食品已经成功研制并进入上市阶段。生物缓释技术可以将食物分解周期延长到4—6小时,从而均衡人体吸收速度。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表示,食品缓释技术在控制血糖、减少脂肪、维持能量有效代谢、均衡营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2012,(7):23-23
我国在食品缓释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生物缓释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讨会上获悉,首批具备缓释功能的食品已经成功研制并进入上市阶段。 生物缓释技术可以将食物分解周期延长到4—6小时,从而均衡人体吸收速度。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表示,食品缓释技术在控制血糖、减少脂肪、维持能量有效代谢、均衡营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亦越来越广,如毛细管电泳技术、化学发光法等,有关这些内容已有相应的综述,而作为化学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电分析,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却末见综合报道,而电分析尤其是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的即将成为国标法。本文就近10年来电分析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6.
食品营养标签是衡量食品安全的重要标准。随着《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政策的推出,食品营养标签的常见问题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食品营养标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食品营养标签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AIP生物发光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不断普及和推广。本文以ATP生物发光原理以及特点作为出发点,分析了ATP技术在食品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在RMDS系统中的应用,以期为不断推广ATP生物发光技术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成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径。为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护消费者灯睛权和身体健康,卫生部日前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08年5月1日起生效。《规范》共21条,包括3个技术附件,即《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相似文献   

9.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检测试剂研究中最活跃的方向之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中一个重要分支,其具有特异、敏感、响应快速、便携、低成本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在多种高发性疾病病毒检测中广泛应用。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分类进行了简介,重点综述了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在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寨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等多种高发性、高传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促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酶免疫分析等已开始应用于食品的残留农药检测中,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分析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现状,对照相关标准要求,对市场上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缺少中文标签和进口预包装中文标签不规范,而中文标签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宣传用语、营养成分表及版面不规范等方面,并提出了改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现状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消费者在挑选进口预包装食品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永生  周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92-15095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常见于食品加工过程的非酶褐变反应,对食品的色泽、风味、营养、安全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对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在食品工艺中的应用及当前研究的热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型技术,利用“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的制备原理,具有方便、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食品3D打印技术催生了健康饮食的新理念,它可以根据个体对营养的需求快速制备独特的营养餐,近年来在食品加工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当今社会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下,更是表现出其个性化打印的优势。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发展现状,归纳了可用于3D打印的食材及现有的打印技术,总结了可应用于食品制造的3D打印机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为3D打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香蕉营养全面,保健功能突出.我国香蕉资源丰富,但加工极其落后,因此香蕉深加工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香蕉粉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深加工产品.介绍了香蕉粉的分类与营养价值,提出了香蕉粉可以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辅料的可行性,综述了香蕉粉加工关键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进展,为香蕉粉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周妍蕾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127-128,139
近年来,生化技术被不断地用于食品开发与安全监测控制体系来解决食品的营养和安全问题,笔者分别介绍了光谱分析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免疫学技术及膜分离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了这些技术还存在的缺陷,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食品非热加工因其相对营养安全的加工特点,已成为目前食品加工领域的热点。蛋白质作为食品的主要物质及营养成分,其结构及功能特性的改变会对食品品 质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超高压、超声波、微波、辐照四种非热加工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为研究非热加工 方式对蛋白质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馒头是马铃薯主食化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目的在于改善居民主食营养,带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分析中国居民目前主食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未来居民对主食消费的新需求,以及马铃薯馒头对居民主食营养改善的作用和效果,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主食消费结构趋同,多数微量营养素供给不足,而马铃薯营养全面丰富,马铃薯馒头替换普通馒头,能大大改善居民主食营养摄入状况,特别是VC和钾,蛋白质、膳食纤维、VB1、钙、锌、铁等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已颁布法律条例指导政府、企业建设及应用追溯系统,但是,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推广应用也遇到一些难题,亟需探明解决方法。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阐明了追溯的成本、系统的应用价值及信息安全对应用追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溯系统成本高、应用价值少和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低是企业考虑应用追溯系统的重要因素。拓展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推广应用的范围,开发追溯数据多方面的应用以提高其价值,控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成本,完善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是解决追溯系统推广应用难的有效办法。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追溯系统的利用率,降低政府、企业开发部署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成本,激发企业应用追溯系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大环境。  相似文献   

19.
豁免物质的制订对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指导各国食品的安全生产和开展食品的公平贸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美国联邦法规(CFR法规)和欧盟149/2008法规中所列的豁免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其豁免物质的类型和适用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美国对豁免物质的规定最为详细,日本和欧盟的规定对于指导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