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毕节试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两江(长江和珠江)"下游的生态安全,而且关系到试验区能否顺利脱贫以及与全国同步(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为给毕节试验区乃至贵州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介绍了毕节试验区农业板块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毕节试验区发展农业板块经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泽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77-13778
介绍了毕节试验区农业发展的背景,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侧面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毕节试验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三品的内涵及其关系,说明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农业三品、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当前,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可通过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大力开发农业三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曲周试验区从建立到现在已经度过了30个春秋, 试验区不仅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面貌,而且树立了大学和地方长期合作的典范.分析其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在于试验区研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符合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律,又一批献身事业的科技人员,并且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同时,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长期积累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是试验区不断进步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海南琼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基本情况,并以琼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例,从对台商政策扶持、在园区(试验区)投入和对园区(试验区)服务水平3个方面对海南与福建2省对台农业交流合作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概况,从自然资源、经济环境、农业产业基础等方面对福州、漳州、泉州、三明4个主要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翔  朱新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46-18947
对湖北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进行了经验分析,指出试验区建设存在内部和外部的路径依赖,提出制定优惠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和培养职业农业家,以减少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仙洪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85-287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的综合利用关系着仙洪试验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简述了仙洪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仙洪试验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荣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85-6988
分析了毕节试验区现代农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毕节试验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生产结构,拓宽融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份我省有关部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了“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农业部已正式批准我省在原有福州、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全省的“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我省将抓住“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11.
陈笑媛  丁筑茂  王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42-7044
从投入强度、产出效果、利用程度、可持续利用4个层次构建了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毕节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差异较大。最后就提高毕节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泽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71-14472
为改善毕节地区贫困状况,促进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对毕节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表明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基地、特色农业企业等数量快速增加,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当地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但毕节试验区存在生态脆弱、农业技术落后和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需要通过建设和完善市场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人才、销售、技术问题,并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毕节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PES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之一,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毕节市作为我国第一个喀斯特地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其农业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毕节试验区为例,在对其农业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4个方面对试验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成了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开发了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数据资源,结合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业专家服务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初步构建了毕节试验区农村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信息中心+信息服务站+种养殖大户+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信息服务站+专家团队+农户等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为毕节试验区农村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孟学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49+3910-3849,3910
以旬阳山地烟区为例,从试点选择、机械配置、作业效率3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旬阳烟草农业机械化试点基本情况,通过对育苗、机耕、起垄、移栽、中耕、编烟、回潮等主要环节试点,烟草农业机械化与传统农业生产比较,减工降本效果十分明显.分析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山区土地条件差、山地适用型烟草农机研发滞后、烟草农业机械化政策保障滞后、烟田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结合旬阳烟草农业机械化试点情况,提出了促进旬阳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的一些建议,认为应科学优化基本烟田、加快山区烟草农业机械研发、加快烟草农业机械政策配套、加快烟田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烟草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这可为为旬阳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0年贵州省毕节市的TM/ETM卫星影像数据,依据GIS软件对毕节市岩溶山区乡村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毕节市的农村景观分布差异性比较大,景观的破碎程度较高,农业景观的完整性较差,景观除了聚落景观的分维数较低外,其他农村景观的分维数比较高.其农村景观的斑块形状极不规则,形状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游泳  龙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76-18278,18324
以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最能反映边远山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信息资源、信息应用、信息产业和信息人才等指标,构建边远山区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对毕节试验区8个县(市)进行了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毕节试验区8个县(市)农村信息化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毕节市〉金沙县〉黔西县〉纳雍县〉大方县〉赫章县〉威宁县〉织金县,农村信息化水平最好的是毕节市,信息化水平最低的是织金县和威宁县。可以为决策者科学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黔西北山区泰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黔西北山区泰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的黔西北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园.为探索科技示范园的综合发展新路子,总结了园艺植物观光展示区、优质水果示范区、现代种苗生产及无公害特色蔬菜展示区、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区、科普培训区5个主要功能区的建设规模与布局及其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郑建  吴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55-22756,22771
为充分了解毕节试验区的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实验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贵州毕节实验区“十一五”经济统计资料,选用17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据此提出提高城镇化率、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和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洼地3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