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对土地生产力贡献相对重要的人工生产要素有化肥,有效灌浆面积、劳动力和农业物质消耗量。其中有效灌溉面积的贡献值为0.6655,化肥为0.3898,在现有耕地土壤肥力和灌量条件下,每增加1kg的标准化肥,土地产出可增加4.9753gk,每增加1hm^2有效灌面积,土地产出可增加3526.5kg粮食。实现“九五”末新增粮食15000万kg的开发目标,需增加有效灌面积4.25万hm^2或增加标准化肥3014.89万kg,从投资角度相比,增加化肥投入较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容易实现开发目标。在整体开发进程中,化肥投入可控制在345-1020kg/hm^2,无机能投入亦控制在28605-82350MJ/hm^2。  相似文献   

2.
武穴市现有耕地面积3.47万hm^2,其中水田2.8万hm^2,旱地6670hm^2,复播面积9.67万hm^2,是一个典型的水田三熟、旱地多套多熟制农业地区。农业作物种类多,病虫重发频率高,发展植保机防具有广阔前景。近年来,武穴创新植保服务,大力发展植保机防,走出了一条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新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态足迹法模型计算了榆林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由0.5274 hm^2上升至0.8066 hm^2,增长率达52.95%,生态足迹构成变化显著;生态承载力由1.0065 hm^2降至0.7560 hm^2;生态盈余由0.4791 hm^2降至0.0388 hm^2,2002年出现生态赤字并不断上升,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发现:榆林市生态赤字非人均消费过高,而是由于区域生态供给能力薄弱、人口超载、资源利用效率低和土地利用处于转型期所致。依据生态供需变化特征和原因分析,提出榆林市生态重建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耕地单产,发展高效林草业,治理“三化土地”;区外调入资源,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4.
建始县地处鄂西南山区北部,耕地面积3.4万hm^2,其中山田3.02万hm^2,水田3833hm^2。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7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3万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3万hm^2。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薯类、小麦、豆杂类等,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22万t以上,是省政府2005年新增的7个产粮大县之一。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魔芋、蔬菜、茶叶、水果、药材等。  相似文献   

5.
襄樊市秋季作物主要以玉米、花生、芝麻、大豆、棉花和水稻为主,2004年春夏播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中稻15.47万hm^2、玉米4.5万hm^2、大豆1.13万hm^2、棉花4.44万hm^2、花生4.79万hm^2、芝麻0.27万hm^2。近入6月份以后,随着秋季作物的出苗、生长,作物受除草剂药害情况日趋严重。据各地群众反应和襄樊市植保站实地调查,仅6月份,鄂北岗受害面积近1万hm^2。如此严重的作物受害情况在襄樊市农业种植过程中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襄樊市地处鄂西北,版图面积1.97万km^2,全市现有耕地41.46万hm^2,其中水田20.55万hm^2,旱地20.91万hm^2,常年复种面积73.33万hm^2,主要种植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蔬菜、果树等,其中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0万hm^2,农作物各种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常年发生面积200万hm^2次左右。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敏  柯文 《湖北植保》2011,(4):36-37
新县茶园面积为1.34万hm^2,其中老茶园0.67万hm^2,2006年至今新发展茶园O.67万hm^2。2009年,茶园开采面积达0.8万hm^2,茶叶总产量243.8万kg,总产值2.647亿元,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09年全国重点产茶县”。然而茶树病虫害已成为影响茶叶产量和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8.
都昌县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之滨,辖24个乡镇,总人口有83万,是全国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常年复种水稻面积4.8万hm^2,棉花面积1万hm^2,油菜2.3万hm^2,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植保专业化组织需求迫切。我县植保专业化组织在省、  相似文献   

9.
2009年新洲区油菜种植面积2.8万hm^2,其中水出1.7万hm^2,旱地1.1万hm^2,主要品种为中双9号、10号,华杂系列、中油杂系列和821等品种。油菜菌核病综合为4级发生,局部5级发生,具有子囊盘萌发早、数量大、田间发生程度较重的特点,全区发生面积2.8万hm^2,累计防治面积6.3万hm^2,  相似文献   

10.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茶叶、柑桔、水稻、蔬菜、油菜等农业农产品,其中茶叶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2,柑桔4.67万hm^2,水稻8.67万hm^2,蔬菜7.53万hm^2,油菜8万hm^2。产量和种植面积均位居湖北省前列。  相似文献   

11.
襄樊市2008年小麦种植面积28.98万hm^2,普遍发生冻害,严重冻害面积达到8.73万hm^2,严重成灾面积1.52万hm^2,绝收面积3930hm^2。  相似文献   

12.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全县18个乡(镇、场),338个村,22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87万人,有耕地面积2.43万hm^2,2007年粮油播种面积8.41万hm^2,全年农作物病虫防治面积5.76万hm^2,占发生面积的81%,其中机防面积4.03万hm^2,比2006年增加1.85万hm^2,挽回粮食损失3.12万t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豫西旱肥地冬小麦钾素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998年在豫西旱肥地进行的冬小麦施钾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加了小麦对钾素的吸收,刺激了植株生长,提高了成穗率、穗粒数及千粒重,降低了小穗不孕率,增产幅度为10.6%-25.8%,钾肥的产量模型为:Y=4224.83+9.5420X-0.0228X^2,最高产量(5223.18kg/hm^2)施肥量为209.25kg/hm^2,经济合理施肥量为158.65kg/hm^2,施肥利润983.97元/hm^2。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南漳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南漳县水稻共发生稻飞虱2.93万hm^2次,防治3.6万hm^2次,挽回损失1.44万t,实际损失400t,仅次于2006年,重于2007年和2008年。其中3代白背飞虱发生2.27万hm^2,占全县水稻面积2.28万hm^2的99.4%,达到特大发生水平;第4代褐飞虱发生1万hm^2,达到中等偏重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之年,发生面积40万hm^2(次),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h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2640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丘陵旱地冬小麦覆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2000年对丘陵旱地冬小麦进行了覆盖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有机肥和覆膜或盖草较不施和裸地的处理耕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0.22%-1.05%和1.29%-4.11%;以有机肥16500kg/hm^2和33750kg/hm^2、尿素240kg/hm^2和360kg/hm^2、磷酸二铵371kg/hm^2和555kg/hm^2、硫酸钾149kg/hm^2和222kg/hm^2、覆膜或盖草为最佳组合,其经济效益达极显著水平,而覆膜与盖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为此认为,深耕结合施有机肥、适量化肥和盖草是丘陵旱地小麦保护增产的经济有效措施,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河西灌漠土主要粮食作物钾吸收效率及钾平衡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连续4a定位试验表明,灌漠土自然供K率平均为62.0%-78.9%,对带田供K率小于单作小麦、玉米。增施化学K素62.0kg/hm^2-187kg/hm^2,可使带田供K率提高18.5%-32.9%,单作小麦、玉米供K率提高23.7%-31.2%和17.0%-20.4%,且与施K量呈正相关。施入75t/hm^2土粪可提高带田供K率45.5%,单作小麦、玉米供K率分别提高23.9%和8.8%。无任何K素补充时,带田吸收效率年均递减15.3%,单作小麦年均递减6.1%。土壤K素库处于负平衡状态,施土粪带田年均亏缺K335.5kg/hm^2,小麦、玉米单作年均亏缺K素172.9kg/hm^2和312.2kg/hm^2。施化学K肥带田年均亏均269kg/hm^2-382kg/hm^2,单作小麦年均亏缺110kg/hm^2-212kg/hm^2。作物吸收的K素76.5%-82.7%来自土壤。  相似文献   

18.
1997-1999年在水稻插秧田和直播田做了YRC2388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YRC2388对水稻安全,对稗草防除效果即,施药适期长,持效期长。在插秧田YRC238850%WP100-150ai.g/hm^2加农得时10%WP37.5ai.g/hm^2于稗草1-1.5叶期,或YRC2388505WP150-200ai.g/hm^2加农得时WP45ai.g/hm^2于稗草2-2.5叶期施药,在直播田YRC238850%WP150-180ai.g/hm^2加农得时10%WP37.5ai.g/hm^2于稗草1.5-2叶期,或YRC238850%WP180-225ai.g/hm^2加农得时10%WP45ai.g/hm^2于稗草2-2.5叶期施药,可有效防除稗草及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干旱年份下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知三因子作用大小顺序为:钾>锰>锌。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晋南中肥力地冬小麦产量>4500kg/hm^2。在95%置信区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是:氯化钾395.700-508.35kg/hm^2,硫酸锌74.85-104.1kg/hm^2,硫酸锰78.75-103.35kg/hm^2。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发生面积40万hm^2,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667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176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