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解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27批次散户种植生姜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农药169种。结果表明,生姜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50.4%,有机磷类农药检出22个批次,有机氯类农药检出14个批次,酰胺类农药检出2个批次,杂环类农药检出9个批次,烟碱类农药检出24个批次,三唑类农药检出1个批次,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1个批次,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检出18个批次,其他类农药检出4个批次,未检出除草剂类农药。共检出不合格生姜9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3.0%。不合格项目为农药残留超标,发现违禁农药2批次。  相似文献   

2.
对鄞州区种植的稻谷、叶菜类、水果类、豆类、茄果类和块茎类农产品按月进行了411个批次抽样,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22个农药项目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样本农药项目检出率为0.3%,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7.82%,农药残留检出项目中88.89%是杀虫剂。超出农药残留标准的样本主要是5—10月的青菜,叶菜类超标样本率达到3.72%。农药残留超标样本在平原、滨海地区种植散户中有发现,而在山区各规模农户中均有发现。小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4.50%,是大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的6.16倍。为了降低鄞州区农作物农药残留率,提出5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
秦丽  沈适存  俞卫甫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311-2315
开展余杭区代表性蔬菜基地检出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为蔬菜食用安全、质量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余杭区3个基地44批次蔬菜样品、22批次土壤样品、4批次灌溉水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蔬菜样品中农药检出率为47.7%,超标率为2.3%。检出的24种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7%~30.040%,15种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2%~19.190%,均属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32-135
为摸清市售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总体污染状况,本试验于2018年在农贸市场、超市、生产基地采集1 720份蔬菜样本,对其中常见21种农药的残留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720份蔬菜样本中共999批次样本存在微量农药残留,占总样本量的58.1%;其中含有一种微量农药残留的有412批次,占总样本量的24.0%;含两种微量农药残留的有322批次,占总样本量的18.7%;存在三种及以上微量农药残留的有265批次,占总样本量的15.4%。综上,市售蔬菜产品中同时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微量农药残留的占比较大,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针对蔬菜产品市场对多种农药残留采取监管及风险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金华市茭白生产安全用药,以及农药登记管理和制定茭白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参考,在金华市茭白生产基地抽取32批次茭白样品进行甲胺磷等73项农药残留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未登记农药在金华茭白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32批次茭白样品中有5批次共5种农药残留检出,但无超标样品;检出5种农药在3种假设情景下,对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最高值分别为0.26%和0.14%,对儿童和成人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最高值分别为2.53%和1.33%,均低于100%,风险完全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分析草莓农药残留状况,并基于农药残留量开展膳食风险评估,为提高草莓安全种植水平和实现靶向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43批次草莓检测了49种杀虫剂、16种杀菌剂、1种除草剂和2种生长调节剂共68项农药的残留量,根据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分析草莓样品检出农药超标数量和检出农药的种类,评估草莓中农药残留的膳食风险。结果表明,43批次草莓农药残留超标率为4.65%,%ADI和%ARfD最高值分别为18.113 7%和7.014 4%,均远低于安全界限(100%),食用草莓风险较低。但生产中存在多种农药混用或滥用、农药超范围使用情况,建议对生产者加强宣传培训和用药指导,并对吡唑醚菌酯、啶虫脒、多菌灵、腐霉利、烯酰吗啉、咪鲜胺等农药品种加强监测和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醴陵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状况,提高农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人们不受农产品农残的毒害.2020年从全市各蔬菜种植基地、农民合作社、超市、农贸市场等地随机采集蔬菜、水果共500批次,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进行43种常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抽检的农产品合格率为99.2%,检出率为19.6%;水果类检出率、超标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3.9%、4.3%,叶菜类超标率次之,为0.8%,需加强对水果类、叶菜类的例行监测和上市前期农产品的风险监测.500批次样品中,98批次检出农药残留,检出农药17种,农药残留检出次数累计121次,检出次数最多的农药为腐霉利、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异菌脲,检出禁限用农药水胺硫磷超标.建议加强农药科学使用管理,防患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杭州市场蔬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水平.抽查检测蔬菜样本185个,检出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样本45个,超标率为24.3%;其中检出禁用农药53项次.  相似文献   

9.
了解河北省紫花苜蓿收获期农药残留状况,有助于指导紫花苜蓿生产上合理用药,保障草产品质量安全。以2019年取自河北省献县、黄骅市、衡水市三地不同茬次收获期的紫花苜蓿鲜草为试验材料,共15个批次的样本,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种植过程中使用的9种杀虫剂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15个批次的紫花苜蓿鲜草样本中,只有1个批次检测到了较高的氧化乐果残留,1个批次检测到了低于GB 2763—2019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联苯菊酯残留,其他13个批次均未检测到生产中使用的相应农药品种残留,样品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3.3%。河北省紫花苜蓿收获期草产品质量总体安全。针对检测结果和相关问题,就如何保障和提高河北省草产品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对浙北部分地区的1 080份猪血清进行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92份育肥猪血清样本中共检出101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到1460%,388份种猪血清样本中检出32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到825%。结果表明,浙北部分地区养殖场(户)存在猪伪狂犬病感染的潜在危害,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草莓中农药的残留状况,本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法针对本地种植的167批次草莓进行了114种农药检测.结果表明,141批次样品不同程度检出了农药,检出率高达84.4%,农药主要有检出多菌灵、 吡虫清、 甲基硫菌灵、 嘧霉胺、 甲霜灵、 氯虫苯甲酰胺、 烯酰吗啉、 咪鲜胺、 苯醚甲环唑等26种.15批次样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地产蔬菜杀菌剂类·杀螨剂类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2015年宁波市地产蔬菜的农药残留水平,为农药残留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地产的920批次蔬菜样品中的15种杀菌剂类、杀螨剂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根据国家标准《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中最大残留限量(MRL)的规定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进行风险评价,同时用定量风险评价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43批次样品中有8种农药残留,占样品总数的26.4%。杀菌剂以多菌灵、腐霉利、烯酰吗啉为主,占检出杀菌剂的80.6%;杀螨剂以哒螨灵为主,占检出杀螨剂的95.5%。所有样品检出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MRL,且ADI评估合格。按照定量风险评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宁波市蔬菜的农药残留种类多、残留量低、风险较小;定量风险评价尽管计算比MRL和ADI评估更为复杂,但随着参数的增加,评价越可信,同时要注重参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绍兴地区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绍兴地区各大农贸批发市场的蔬菜进行随机抽样,共抽检蔬菜样本493份,检出农药残留样品120份,检出率24.3%,超标21份,超标率4.3%,合格率95.7%。总体情况良好,但有个别农药如毒死蜱、克百威等检出或超标数量比较多,而且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等禁用农药还有检出,需要列入今后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评估西安市草莓中主要农药残留情况及其产生的问题,对西安市主要草莓生产区进行草莓样品采集与检测,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主要对草莓中的红颜、随珠、章姬、桃熏、石梅、贵妃天香6个品种168批次样品进行农药残留风险检测,用%ADI和%ADf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同时计算出鲜食草莓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结果]168批次样品中有130批次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占77.38%,130批次样品中共检出农药17种;一般人群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值为0.000 039%~0.299 0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DfD值为0.022 4%~33.200 0%,其中克百威%ARfD最大,为33.200 0%;婴幼儿(8~20月)人群%ADI值为0.000 046%~0.375 0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DfD值为0.224 0%~179.000 0%,其中克百威%ARfD最大,为179.000 0%;育龄妇女(14~50岁)人群%ADI值为0.000 039%~0.299 0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DfD值为0.057 1%~84.800 0%,其中克百威%ARfD最大,为84.800 0%。[结论]草莓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昌市大型葡萄生产基地上市的69个批次葡萄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通过食品安全指数(IFS)和风险系数(R)对儿童和成人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检69批次葡萄中有1批次超标,超标率为1.45%,除了丙环唑无法进行判定外,其余均合格;检出种类最多的为杀菌剂22种,检出率最高的农药为嘧霉胺(85.51%),存在杀菌剂混用或复配现象;通过IFS分析可知,所检测农药对葡萄质量影响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R分析所检农药除螺螨酯是中风险农药外,其余均为低风险,应加强螺螨酯农药在葡萄上的使用监督。  相似文献   

16.
对鄞州区生产的稻谷、叶菜类、水果类、豆类、茄果类和块茎类农产品共411个批次按月进行了现场抽样,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22个农药项目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样本/农药项目检测出率为0.3%,农产品农残合格率97.82%.农残检出项目中88.89%是杀虫剂,叶菜类超标样本率比较显著为3.72%,超出农残标准的样本主要是5-10月的青菜.平原、滨海地区的农作物农残超标只发生在散户上,而山区各种植规模农户都有农残超标样本.小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残超标率高达4.58%,高于大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残超标率的6.16倍.  相似文献   

17.
随机采集福建省茶叶55份(乌龙茶43份,红茶12份),利用GC-MS/MS、LC-MS/MS对其18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根据国标规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或再残留限量(EMRL)对其进行评估,无残留限量的农药种类采用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1份样本检测出禁用农药残留,乌龙茶和红茶中均有检出,检出率为20%。26个样本检出未登记农药残留,乌龙茶和红茶均有检出,检出率为47.3%。茶叶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的项目是联苯菊酯。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55个茶叶样品18项农残,除吡虫啉外有MRL国标的全部达标;无MRL的农药品种及吡虫啉通过ADI值比较,经饮茶进入人体的农药量远低于允许安全量,符合日允许摄入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摸清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收集近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归纳蔬菜中农药残留基本数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防治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农药管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伤害。2009—2012年从市场、基地随机抽取2 562份各类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共36种农药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2 562份蔬菜样品检出农药超标的蔬菜有187份,超标率为7.3%;检出违规使用的农药涉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三大类共24种农药,检出234项次;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5份,占检出样品的13.37%,占调查样品的0.98%。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总体呈下降趋势;检测样本存在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多种农药混合使用现象,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收集近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归纳蔬菜中农药残留基本数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防治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农药管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伤害。2009—2012年从市场、基地随机抽取2 562份各类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共36种农药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2 562份蔬菜样品检出农药超标的蔬菜有187份,超标率为7.3%;检出违规使用的农药涉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三大类共24种农药,检出234项次;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5份,占检出样品的13.37%,占调查样品的0.98%。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总体呈下降趋势;检测样本存在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多种农药混合使用现象,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20.
调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75%的土壤样本符合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土样中六六六和滴滴滴均未检出,研究区域茶叶产地环境质量优良。对茶叶所检指标六六六、滴滴涕、铜、铅,按NY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进行评价,鲜茶叶样本超标率为0,成品茶叶样本超标率为11%,污染物为铜。按NY5196―2002《有机茶》标准进行评价,鲜茶叶样本超标率为95.2%,超标污染物为六六六和铅,六六六检出率为95.2%,铅超标率为9.5%。成品茶叶样本超标率为100%,六六六检出率为89%,铜超标率为61%,铅超标率为50%。生产过程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成品茶叶中农药六六六超标的主要原因,加工过程不清洁是造成成品茶叶中重金属铅、铜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