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伊犁河谷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对伊犁河谷冬小麦施肥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01.6kg/hm2,P2O5=144.9kg/hm2,K2O=24.3kg/hm2,产量可达9213.4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铃薯采用氮磷钾肥3414试验方案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N 281.775 kg/hm2,N∶P2O5∶K2O=1∶0.55∶1.08,最高经济产量为29702.4 kg/hm2;马铃薯最佳施肥利润施肥量为N 279.48 kg/hm2,N∶P2O5∶K2O=1∶0.56∶0.99,最佳施肥利润为35556.3元/hm2。  相似文献   

3.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建立了小麦施肥的数学模型,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目标产量和最佳肥料配比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最佳配方组合:N P K=142.5 kg/hm2 68.85 kg/hm283.1 kg/hm2;最大(最高)配方组合:N P K=177kg/hm2 96.9 kg/hm2 95.4 kg/hm2.根据试验结果计算的肥料效益函数方程N:Y=207.4238 28.852N-1.2905 N2:P:Y=2.9439 1311P-1.02P2:K:Y=290.46 46.372K-3.644K2.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P2O5 85.03 kg/hm2、K2O 23.75 kg/hm2时,三茬干草的最高产量达到14 617.86 kg/hm2;影响混播草地产量高低顺序为N肥>P肥>K肥,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禾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当豆禾比大时,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结论]N、P、K合理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具有明显的效应作用,对改善牧草品质、提高混播草地生产力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及有关施肥参数。由数学模型方程求得理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的最佳施肥量为:N175.5kg/hm2、P2O579.2kg/hm2、K2O158.1kg/hm2,最佳产量7554.53kg/hm2;一元二次方程的最佳施氮(N)量160.0kg/hm2,最佳产量7347.93kg/hm2;最佳施磷(P2O5)量67.1kg/hm2,最佳产量4372.1kg/hm2;最佳施钾(K2O)量134.0kg/hm2,最佳产量7474.96kg/hm2。目标产量7000kg/hm2的施肥量为:N132.3kg/hm2、P2O551.8kg/hm2、K2O100.6kg/hm2。综合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施肥量,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建议该地区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152.5kg/hm2、P2O564.1kg/hm2,K2O128.1kg/hm2,N∶P2O5∶K2O=1∶0.42∶0.84。  相似文献   

6.
周至县冬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0个"3414"试验方案研究周至县不同地区(南部塬区、中部灌区和北部下湿地地区)冬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不同区域氮、磷及钾肥对小麦的增产率,N肥显著高于P、K肥,P、K肥的增产率相近。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的南部塬区氮、磷及钾肥的经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06 kg/hm2、P2O551 kg/hm2和K2O 95 kg/hm2,中部灌区分别为N 191 kg/hm2、P2O597 kg/hm2和K2O 133 kg/hm2,下湿地地区分别为N 194 kg/hm2、P2O580 kg/hm2和K2O 127 kg/hm2。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南校205的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荫飞  简峰  沈青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98-7400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南校205施肥模型。[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3因素5水平20个处理,通过试验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南校205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为:单产7 304.2 kg/hm2,纯收益10 287.40元/hm2,施N量216.84 kg/hm2、P2O5111.97kg/hm2、K2O243.97 kg/hm2 南校205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单产7 466.2 kg/hm2,纯收益9 995.92元/hm2,施N量300.67 kg/hm2、P2O5146.90 kg/hm2、K2O240.63 kg/hm2。经济效益最佳施肥方案比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产投比高。N与P2O5、N与K2O的互作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结论]采用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比最高产量施肥方案收益增加291.48元/hm2,效果良好。种植南校205时要特别注意磷、钾肥对氮肥施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泾川县旱塬区全膜穴播冬小麦“3414”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泾川旱塬区全膜穴播条件下,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以冬小麦产量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在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最大施肥量为N 294.0 kg/hm2、P2O5 162.0 kg/hm2、K2O 34.5 kg/hm2时冬小麦产量为6 213.0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43.0 kg/hm2、P2O5 115.5 kg/hm2、K2O 57.0 kg/hm2,冬小麦产量为6 082.5 kg/hm2。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氮肥利用率为17.6%~33.6%,磷肥利用率为13.6%~30.8%,钾肥利用率为11.3%~31.3%。  相似文献   

9.
应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建立烤烟施用氮、磷、钾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2858,P2O5=-0.0710,K2O=0.0906,此时的产量为3080.14 kg/hm2。产值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0.9552,P2O5=-0.0149,K2O=0.3683,此时的产值为39513.59元/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1,P2O5=-0.0248,K2O=0.2840,此时烤烟的产量为2956.48 kg/hm2,产值为38174.43元/hm2,施肥利润为36710.92元/hm2。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施肥组合范围为N64.28 kg/hm2、P2O5144.3148.95 kg/hm2、K2O 235.2148.95 kg/hm2、K2O 235.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66.4 kg/hm2,即N∶P2O5∶K2O=1∶(2.22.3)∶(3.62.3)∶(3.64.1)。  相似文献   

10.
糯玉米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3因子 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 ,建立了N、P、K肥与糯玉米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得知 :① 3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 >P >K ;②产量 >14 2 5 0 .0kg/hm2 ,利润 >15 0 0 0 .0 0元 /hm2 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施N 10 4.7~ 15 5 .3kg/hm2 ,P2 O55 5 .4~ 74.3kg/hm2 ,K2 O 87.2~ 12 3 .3kg/hm2 。  相似文献   

11.
大棚黄瓜高产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 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 黄瓜产量为目标函数, 对连作12年冬棚黄瓜高肥力土壤施肥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了优化施肥技术方案: 施入尿素607. 8kg/hm2、过磷酸钙455 .55kg/hm2 和硫酸钾917 .25kg/hm2时, 产量可达67. 643 7kg/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施肥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度,以小麦品种云麦53为材料,运用田间肥料裂区试验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时期施氮肥能在0.01水平显著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并且效果优于施磷、钾肥及不施肥处理。[结论]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优施肥方式是把16%过磷酸钙525 kg/hm2和50%硫酸钾225 kg/hm2全部作种肥一次性施入,46%尿素600 kg/hm2分不同时期施用,其中150 kg/hm2作种肥、225 kg/hm2作分蘖肥、225 kg/hm2作拔节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红花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和钾肥对红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最佳施氮量为尿素355.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过磷酸钙245.25 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硫酸钾99.9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爱华  王嵩  蒋燕  翟玉玲  刘晓燕  连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90-10391,10393
[目的]研究半夏高产高效栽培施肥模型,为科学利用沼渣、沼液,保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在中等肥力土地上,施用沼渣、N、P、K对半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提出了2套半夏高产高效栽培施肥模型。[结果]2套半夏高产高效栽培施肥模型为:产投比高于3.8,纯收入高于18万元/hm2时,施用沼渣肥23 955.50~40 917.62 kg/hm2,尿素153.66~312.39 kg/hm2,普钙2 757.24~3 812.85 kg/hm2,硫酸钾162.00~664.80 kg/hm2;产投比高于4.0,纯收入高于18万元/hm2时,施用沼渣肥21 275.16~43 917.99 kg/hm2,尿素260.91~334.23 kg/hm2,普钙2 514.15~3 822.84 kg/hm2,硫酸钾111.60~742.80 kg/hm2。[结论]通过该试验建立的成本、产投比、纯收入与沼渣、N、P、K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完全符合半夏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以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3414+1”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省金沙县,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材,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牛圈肥),设置"3414+1"肥效试验(化肥施用设计为3414设计、有机肥施用为基施15 000 kg/hm2,其中尿素80%作基肥、10%在齐苗期作第1次追肥、10%在现蕾期作第2次追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旨为确定该区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结果表明:施肥后推迟了马铃薯生育时期,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施尿素391.3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和氯化钾660 kg/hm2效果最好,马铃薯产量最高(13 873.5 kg/hm2,较CK增产95.6%)且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28 417.5元/hm2)。  相似文献   

16.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6-5818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在氮、磷、钾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褐土上施锌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锌肥不仅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而且有利于品质的改善。在每公顷土壤施用尿素361.52kg、过磷酸钙102.33kg、硫酸钾198.27kg条件下,得出小白菜高产、优质的硫酸锌施用量为75 ̄120kg/hm2。  相似文献   

18.
耿基玉  黄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76-8176,8186
[目的]为了寻求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两系杂交组合两优6326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2个试验,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试验设4个处理。[结果]从实际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12.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折合9865.95kg/hm2;30.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折合9332.1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折合10293.45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折合9454.35kg/hm2。从理论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2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3531.5kg/hm2,12.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9865.95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为12412.50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为9855.00kg/hm2。[结论]综合实际产量、理论产量等方面因素,提出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22.5万株/hm2;基肥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180kg/hm2,氯化钾120kg/hm2;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30kg/hm2。  相似文献   

19.
粤油26号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盲目和过度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利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粤油26号花生施用氮、磷、钾在黄泥土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正安县黄泥土最佳施肥量为N 225.0 kg/hm2,P2O5114 kg/hm2和K2O 133.2 kg/hm2;最佳产量为5334 kg/hm2。尿素、普钙和氯化钾的利用率分别为86.4%、3.6%和27.2%。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优质稻耿籼1号的最优施肥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3因素5水平2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耿籼1号最优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46%尿素)255 kg/ hm2,磷肥(17%普钙)600 kg/ hm2,钾肥(50%硫酸钾)150 kg/ hm2,产量可超过8 829 kg/ hm2。建立的耿籼1号最高分蘖数、成穗率、产量与肥料用量的优化数学模型,经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