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     
《种业导刊》2012,(4):36
华中农业大学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近日,植物学权威期刊《植物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忠明课题组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技术,在模式豆科植物中克隆到一个调控根瘤菌共生信号及根瘤形成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
不同营养元素对共生固氮潜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物固氮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课题,而共生固氮又是生物固氮的主体部分,因此研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根瘤)的固氮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对根瘤固氮潜力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阐述了各营养元素影响根瘤固氮潜力的机制,并对根瘤固氮潜力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更系统地了解中国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以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工具,对1991—2021年发表的植物抗病基因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抗病基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研发单位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发文86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刊登文献数最多,共87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河北农业大学的刘大群,共发文38篇;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抗病基因”,共出现226次;突现词分析中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是“无毒基因”(9.707)。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抗病基因研究的技术手段、抗病性相关的化学成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客观分析国内外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总结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旨在为从事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forest and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or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or soil fungal diversity)”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2007—2020年,检索数据库为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软件采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工具。研究共检索出文献4266篇,发文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位列前3名的研究机构均在中国,中国科学院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最多,发文量为477篇,占总发文量的11.18%。来自荷兰的第一作者van der Heijden发表的题为《The unseen majority:Soil microbes as driver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的论文是被引用最高次数的文献,有较大的影响力。环境科学生态学、农学和微生物学3个研究方向为该领域...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内外水稻育种研究领域20年的相关科技文献,便于深入了解世界范围内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2-2021年水稻育种相关文献为数据源,运用EXCEL、CiteSpace及Incites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和文献共被引等分析。在检索范围内检索到水稻育种相关文献8 668篇;总的发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中国发文量第1,美国发文量第2但中介中心性较高,影响力较大;研究机构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发文数量最多,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最大;国家及主要研究机构间的科研合作也较密切;总被引频次排名前3的作者是中国科学家钱前、李家洋和韩斌;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和PLoS ONE;近年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涵盖遗传多样性、基因编辑、产量和品质性状、病虫害(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非生物胁迫(盐,干旱,温度)、雄性不育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为整体上认识、了解全球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提供...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嘉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48-157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对象,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关键词、核心文章等方面对1997—2017年茶叶农药残留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茶叶农药残留的发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厦门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陈宗懋、汪庆华、刘新的发文量最多,《中国茶叶》、《中国卫生检验标志》是主要的发文期刊,未来研究倾向于检测方法的优化和改进。(2)国外茶叶农药残留的发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中国、印度是研究的主要贡献国家,Liu Xin、Chen H P、Fang C L的发文量最多,《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是主要的发文期刊,未来研究倾向于检测方法的优化改进及茶叶冲泡过程农药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富思德”根瘤菌剂在花生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瘤菌剂接种花生后.便与花生植株体形成了良好的共生结瘤固氮体系,能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供给根瘤和花生植物利用,它可以为豆科植物提供所需氮量的30%~66%(周平贞,胡济生,1990)。土壤中有效根瘤菌的数量是决定豆科植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而根瘤菌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的根瘤菌数量(管凤贞等,2012)。  相似文献   

8.
非豆科作物结瘤的方法包括:酶-PEG法,杂交突变法,改组nod D法和Rhizobia Parasponia法。利用这些方法均能使非豆科植物结生根瘤,但这些根瘤均不能固氮。本研究选用萼田菁及其根瘤菌为材料,能使小麦结瘤氮。同时提出将豆科植物DNA以大片段为单位通过花粉管途径转入非豆作物,回接该豆科植物根瘤菌,使其在转化植株上进行定向突变,从而获得结瘤固氮工程植株和有效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支撑,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全球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及态势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检索策略,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文献发表量、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机构、期刊及发文量较高的作者H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8年植物科学领域的文章发表量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整体势头。美国和中国是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文献量和总被引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美国及欧洲国家的篇均被引数量高于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科研机构在发文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的文章篇均被引数量高,达到10以上。对2016—2018年的高被引文献(Top10)进行内容分析,并通过高频词共现主题聚类可视化分析。从论文影响力及主题词规模2个维度表征领域内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是近年来植物科学的高关注度研究方向,主题内容与前期的需求调研相符,初步预测这些研究方向将对农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以CNKI、维普、SCOPUS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治理方向的发文量最多,其中大多数是从源头控制、中间拦截、末尾治理定性叙述的,模型和现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参考国外通用模型进行验证及负荷估算等。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为巢湖该领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马友华团队等是该领域的核心团队,主要发文期刊有《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学通报》、《水土保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由此发现,巢湖流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方向,其中定性叙述治理措施文献偏多,定量研究治理效果和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模型的创新性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根瘤菌固氮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深入分析,总结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以期为致力于作物根瘤菌固氮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至今,研究根瘤菌固氮相关论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叶际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分析和比较,明确叶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VOSviewer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14篇文献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521篇文献进行相关分析。叶际微生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年平均英文文献数量总体高于中文文献数量,美国、中国和德国的发文量居于前列。其中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最为紧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最多。研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并且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较多。该领域中白志辉(Bai Z H)的发文量最多,且各作者所在团队内部合作较为密切;虽然英文文献中白志辉和金德才(Jin D C)所在团队间有紧密合作,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在中文文献中还是在英文文献中各团队间仍缺乏合作。关于叶际微生物,CNKI和WOS中的文献均对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展开了研究,中文文献目前只倾向于探究叶际微生物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重金属污染方面的作用,但整体研究尚浅,而英文文献则更为广泛且深入地探讨了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关于叶际...  相似文献   

13.
Rhizobia diversit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resources for bioprospecting due to their symbiotic nitrogen-fixing ability with members of Leguminosae. The highly conserved nature of the nitrogenase reductase gene (nifH) makes it an ideal molecular tool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in any environment.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250 rhizob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legum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f Chhattisgarh, India.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nitrogenfixing bacterial community was analyzed using the nifH gene-specific primer. The polymorphism was found among the nitrogen-fixing population of different sources and origin but not in same source of rhizobia. Further, the symbiotic plasmid DNA was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size and copy number of plasmids. The plasmid number varying from one to three in different rhizobial isolates had a size greater than 23 kb, while in some rhizobial isolates plasmids were absent. In addition, to examine the role of ascorbate in respiratory protection, the clear black spot margin of ascorbate was observed in the endodermis region of the nodule whereas scarcely dispersed in the infected region. Therefore,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knowing the rhizobial nifH gene diversity along with copy number of the plasmid is important for strain identification, deciding its fertility, productivity standards, and potential of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across the geographical reg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趋势以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5):184-193
为了探究国际水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给相关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国家、研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学科以及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对高频关键词及核心作者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共检索了68 个国家于1995—2014 年间发表的文献1537 篇,文献数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尤其以中国发文量增长最为明显。发文量排名前5 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法国;其中美国、中国、日本的文献总被引频次也位居全球前三甲。中国科学院、日本国家农业生物科学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发文量大且文献被引频次较高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日本、中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高被引文献美国有8 篇,中国1 篇。综合结果表明,美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日本在水稻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  相似文献   

15.
Populations of 64 taxa of Trifolium were assessed for nitrogen fixation and dry matter production with and without added mineral nitrogen. The number of rhizobia per gram of compost capable of inducing nodulation was tested in 7 species and ranged from 3 to 114, showing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for nodulation with indigenous rhizobia. In a sample of 8 species, nitrogen fixation was assessed by acetylene reduction and nodule scoring. 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84 %, P ≤ 0.01)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nd therefore nodule score was used as a measure of nitrogen fixation in the main assessment.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populations in terms of 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 the shoot: root ratio and nodule score. Added nitrat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ll characters, increasing shoot dry weight and the shoot: root ratio and decreasing root dry weight and the nodule score. Results showed the importance of assessing legume germplasm with and without added nitrate in locations where suitable rhizobia for the nodulation of exotic species might not be present.  相似文献   

16.
杨晶  王满生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8):123-128
[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近十年来期刊论文的发表状况,进而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参考。[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精确检索了研究所科技人员在2008-2017年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并从论文发文量、文章主题、研究层次、学科分布、基金支持、发表期刊和关键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数据表明,近十年研究所科技人员共发表中文类学术论文584篇,这些论文的发表主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经费的资助。此外,统计分析还发现,研究所科技人员在《中国麻业科学》等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与苎麻、红麻和亚麻等麻类作物紧密关联的自然科学类论文,且研究内容涉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品种选育、饲料化利用等诸多方面。[结论] 从整体上来看,虽然论文的发表数量可观,但缺乏高质量论文(如CSCD收录论文),这说明研究所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潜力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水产生物技术文献及其核心作者群特征的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及时掌握国内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为研究样本,对其2005-2009年5年间发表的国内和国际期刊论文,从载文内容、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3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国内和国际论文在研究内容、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方面进行对比,以探讨国内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09年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总体发文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水产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位居前列;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此期间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微卫星技术、基因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相关基因、系谱识别、核型、基因组和雌核发育可能成为水产生物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筛选出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并对其分布特征、合作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国内论文数量远远高于国际论文数量;水产生物技术在多个水产科学传统学科中得到了应用,同时推动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育种领域的巨大发展,但该学科内研究者间的合作尚不密切,各个研究所间在该学科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8.
Inoculation of grain legumes with rhizobia may improve biological N2 fixation and crop yield. However, drought, high temperature and soil salinity constrain legume root-nodule formation and function. Here, two rhizobial strains nodulating Tunisian chickpea, Mesorhizobium ciceri strain CMG 6 and Mesorhizobium mediterraneum strain CTM 226 originating from semi-arid regions, were selected for their symbiotic performance and their salt stress tolerance (3 % NaCl). Both strains were then examined as inoculants in different soils and field condition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four sites using four chickpea cultivars. Rhizobia occupying nodules in non-inoculated plots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16S rDNA typing; to examine nodule occupancy by the inoculant strains we u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of 16S rDNA gene and 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PCR. The inoculant strains gav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odule number, shoot dry weight and grain yield in all the experimented fields for the four cultivars used, even in the non-irrigated soils. The improvement in plant production was equal to or better than nitrogen fertilization. Moreover, the monitoring of the nodule occupancy showed that inoculant strains competed well in the native populations of rhizobi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dulation and yield of chickpea can be improved by inoculation with competitive and salt-tolerant rhizobia and is economically promising to increase chickpea production in water-limited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主要期刊评价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概况以及对中国水产类科技期刊的评价情况。比较了各评价系统评价指标的异同点,得出提高水产类期刊排名的措施主要有:(1)刊发论文要重点突出,主题明确;(2)重视第一权重指标影响因子的地位;(3)重视期刊的他引率;(4)重视二次文献转载,归结到根本上还是要提高稿源的质量;(5)重视WEB下载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 of Science土壤酸杆菌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土壤酸杆菌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20个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了解土壤酸杆菌研究概况和动态。结果显示:2007—2017年土壤酸杆菌研究论文数量共1289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6年文献数量最高;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中国文献数量最多,为423篇;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圣保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酸杆菌文献较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中国,主要核心期刊是《Microbial Ecology》、《Plos One》、《FEMS Microbial Ec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主要学科是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农学、理学相关学科。综合来看,美国、德国以及中国在土壤酸杆菌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