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牦牛脾脏转移因子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制一种能够增强动物抗病力的生物活性免疫制剂。采用冻融-透析法提取牦牛脾脏中非特异性转移因子(nTF),并用MTT法检测牦牛TF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淋巴细胞+ 刀豆蛋白 +TF)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效果优于(淋巴细胞+ TF)组和(淋巴细胞+脂多糖+TF)组,差异显著(P<0.05);注射TF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的效果优于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 (P<0.05)。牦牛脾脏转移因子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协同刀豆蛋白(ConA)或脂多糖(LP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
猪转移因子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菌采取犬抗凝血,分离淋巴细胞并制备成不同浓度。应用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浓度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PHA-P)、犊牛血清(F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猪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增殖的结果用MTT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当犬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PHA-P为12.5μg/ml,FCS为10%时,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佳。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猪TF浓度在0.195~25mg/ml时,对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猪TF单独或与PHA-P共同作用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刺激浓度均为1.56mg/ml,且猪TF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的效果优于与PHA-P的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证实,异源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同时本研究结果为异源TF在临床上应用于犬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无菌采取犬抗凝血,分离淋巴细胞并制备成不同浓度。应用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浓度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P(PHA-P)、犊牛血清(F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犬、猪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增殖的结果用MTT法测定。结果表明,当犬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PHA-P为12.5μg/ml,FCS为 10%时,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佳。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犬、猪TF浓度在0.195~25mg/ml时,对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但犬、猪TF单独或与PHA-P共同作用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刺激浓度均为1.56mg/ml,且犬、猪TF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的效应明显优于与PHA-P的协同作用。结果证实,同源或异源TF对犬淋巴细胞增殖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同时研究结果为异源TF在临床上应用于犬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最佳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选择杂种牧羊犬作为实验犬,用MTT法检探讨了不同浓度犊牛血清(FCS)、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P(PHA-P)和刀豆蛋白A(ConA)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了犊牛血清含量为10%,淋巴细胞浓度为5×106个/mL,用丝裂原PHA-P 刺激的最佳浓度为12.5ug/mL时,MTT法测定能够刺激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但t检验分析表明其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并不显著;当其它条件不变,所用的丝裂原为Con A时,它在浓度为0.5~2.5μg/mL范围内均可以显著刺激T细胞的增殖(P<0.05),且在浓度为2.5μg/mL时刺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绿原酸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绿原酸(CHA)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分泌功能的影响。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脏淋巴细胞并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诱导剂刀豆蛋白(ConA)和脂多糖(LPS)以及0、40、80、160 μg/mL不同浓度的CHA,经过不同时间培养后,采用MTT法检测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ELISA和Griess法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分泌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表明:低浓度和中浓度CHA提高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和存活,而高浓度CHA明显抑制其细胞增殖转化;CHA促进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分泌NO;CHA对T淋巴细胞分泌TNF-α影响不大,中浓度CHA可显著促进脾脏B淋巴细胞分泌TNF-α,高浓度反而抑制其分泌;CHA促进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脾脏T和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但对其NO分泌量影响不明显。结果提示CHA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而表现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方剂对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效果,将感染山羊支原体前后的羊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0、IFN-γ和TNF-α含量。同时,每日观察临床症状,对迫杀的试验羊进行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阳性对照组症状明显,死亡4只,方剂治疗组均比阳性对照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银芩麻杏石甘汤中剂量组全部治愈。7天时阴性对照组与其他7组之间IL-10、IFN-γ和TNF-α差异均极显著(P<0.01);14天时阴性对照组与其他7组差异极显著(P<0.01),阳性对照组与6组中药组差异极显著(P<0.01),银芩中剂量组与其他5组中药组差异显著(P<0.05);21天时IL-10、IFN-γ阴性对照组与其他7组差异极显著(P<0.01),阳性对照组与6组中药组差异极显著(P<0.01),银芩中剂量组与其他5组中药组差异极显著(P<0.01),银芩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1天时TNF-α阴性对照组与其他7组差异极显著(P<0.01),阳性对照组与6组中药组差异极显著(P<0.01),桔芪高剂量组与其他5组中药组差异极显著(P<0.01),桔芪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得到2个方剂均对治疗羊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效果,银芩麻杏石甘汤中剂量组对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实验设计了四种直径和三种剂量12个组合的胶体金(CG)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处理;采用MTT法、放射性免疫法、LDH短程释放法,测定了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其腹腔巨嗜细胞活性,外周血血清和脾脏淋巴细胞诱导白介素2含量和脾脏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直径和剂量的CG对机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直径15nm、10nmCG的0.3mL和0.2mL剂量组不仅对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血清中IL-2含量有显著促进,也可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及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0.1mL剂量组虽有提高但不显著;直径5nm、20nm各个剂量组效果的波动较大,中、高剂量组对四项指标起促进作用但不显著,低剂量组则没有促进作用。证明了15nm和10nm中高剂量的胶体金可显著提高小鼠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接志波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443-446
利用恒定磁场处理黄芪多糖和黄芪甙,进行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磁场处理条件下,对ConA诱导的鸡T淋巴细胞增殖和LPS诱导的鸡B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优磁化条件不同。磁化强度和时间与效果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关系,呈现“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9.
灰漠土铬Cr(Ⅲ)污染严重影响土壤生物活性,为探索灰漠土铬污染修复的有效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生物炭对土壤铬污染的钝化效果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铬污染土壤中水溶态铬、交换态Cr的含量(P<0.05),同时明显增加还原态铬的含量(P<0.05),生物活性系数随着产炭温度的下降也明显下降(P<0.05),降幅分别为26.70%、41.15%、59.45%。不同炭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籽粒、根、茎、叶的铬含量(P<0.05),尤其是显著降低玉米植株对铬的富集系数(P<0.05),其中高温所产生的生物炭(BC600)能显著减缓Cr污染所造成的生长抑制,能明显增加玉米生物量(P<0.05),但生物量与CK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部分Cr含量小于5 mg/kg,符合饲料原料Cr安全标准。该研究结果可为灰漠土铬污染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脾脏与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并揭示大豆异黄酮提高奶牛免疫性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采用6×2(浓度×时间)实验设计,各浓度梯度的大豆异黄酮 (100.00、25.00、5.00、1.00、0.25、0.05 μg/mL)与淋巴细胞共育培养48 h和60 h后,用酶标仪在570 nm处测得各孔的OD值。结果表明:(1)添加0.05~25 μg/mL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奶牛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在添加量为5 μg/mL时达到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大豆异黄酮添加剂量达100 μg/mL时显著抑制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增殖;(2)100 μg/mL和25 μg/mL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极显著抑制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而1 μg/mL浓度组则显著促进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其余各浓度组对奶牛脾脏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和比较吉林省利用较为广泛的3个绵羊品种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对吉林省饲养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3个绵羊品种的血液生理指标具有品种差异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MID%、GRAN、GRAN%、RBC、HCT、MCH、MCHC、PLT、PDW、PCT等血液生理指标值均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的WBC指标值最高,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之,黑头萨福克最低,并存在品种间显著差异(P<0.05);LYM在小尾寒羊血液中指标值显著高于另2个品种;黑头萨福克羊的血液中的MID、HGB、MCV指标值显著高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P<0.05),后者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相应指标值(P<0.05)。而RDW-SD、RDW-CV、MPV、P-LCR等指标值则在3个绵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的ALB、TP、TBIL、PHOS、GLU、CREA、GLO等7个生化指标值在各个品种间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黑头萨福克羊>小尾寒羊,并具有品种间差异(P&l...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苹果果实品质与海拔的相关性关系,以河北省44个果园的‘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成熟期采样、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的方式,研究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质构特性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果园平均海拔247.77 m,在果实外观品质方面,果实单果重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5),着色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P<0.01),裂果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P<0.01);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硬度、可滴定酸、固酸比均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在果实质构特性方面,果实粘附性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5),内聚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5),脆裂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5),胶粘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5),咀嚼性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5),弹性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海拔高度在700 m以下时,较高的海拔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海拔高度与果实质构特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贮藏温度对成熟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提供参考。以‘台农一号’百香果为材料,分别把成熟果实放于4℃、8℃冰箱和室温下贮藏,每2天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贮藏(4℃和8℃)均能显著延缓百香果果皮转色和皱缩,可以保持较高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低温贮藏TSS、TA和TSS/TA和感官品质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室温贮藏,4~6天TSS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4天时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TA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6天后TSS/TA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2~6天感官品质显著高于低温贮藏(P<0.05),10天后显著低于低温贮藏(P<0.05)。失重率都是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升高而升高。总之,6天前室温贮藏果实品质优于低温贮藏,而低温贮藏可以保持较高的感观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为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年限野生‘唐古特瑞香’根、茎中3种成分含量、变化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应用ZORBAX SB-C18(4.6 mm ×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使用乙腈︰0.05%磷酸(10:90)和甲醇︰水(20:80),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和327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 μL。建立的HPLC分析体系线性范围良好(R2>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在95.10%~95.84%。含量结果分析表明,同一部位的样品,紫丁香苷的含量在第5年显著增加(P<0.05);互助地区根皮、茎皮和哈溪地区茎皮中祖师麻甲素、7-羟基香豆素,在第5年含量显著减少(P<0.05)。互助地区茎皮和哈溪地区根皮中祖师麻甲素与7-羟基香豆素含量次序分别为5年生>8年生>3年生,5年生>3年生>8年生(P<0.05)。同一年限的样品,除茎皮中祖师麻甲素、7-羟基香豆素和紫丁香苷含量显著高于根皮外(P<0.05),哈溪地区茎皮祖师麻甲素含量显著高于互助地区的根皮和茎皮含量(P<0.05);5年生和8年生祖师麻甲素与3年生7-羟基香豆素和紫丁香苷的含量依次为互助茎皮>哈溪茎皮>互助根皮>哈溪根皮(P<0.05);5年生和8年生紫丁香苷的含量依次为互助茎皮>互助根皮>哈溪茎皮>哈溪根皮(P<0.05)。‘唐古特瑞香’同一部位样品中多数成分含量在第5年较高;同一年份茎皮中多数成分含量高于根皮;哈溪地区5年生唐古特瑞香茎皮中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灵芝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粪便NH3和H2S释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35周龄体重和生产性能接近的健康地方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3%、0.6%灵芝粉的基础日粮,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1)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的产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0.6%试验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0.3%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的蛋壳相对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试验组(P<0.05)。(3)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粪便NH3释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23.69%和26.50%;0.6%试验组粪便的H2S释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27.51%。饲粮中添加灵芝粉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料蛋比,改善鸡蛋蛋品质,降低粪便NH3和H2S释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