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现有纳米硒的制备技术,并对不同制备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综述了纳米硒在作物生长、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延长货架期方面的研究,纳米硒在缓解重金属胁迫对作物生理生化、植物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乃至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影响。纳米硒在提升作物含硒量的同时,使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表现为调节作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增强植株健康度、防治病虫害及降低作物减产和果实品质降低风险、抑制重金属元素积累等。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同时,将易于动植物吸收的纳米硒对农业及其他领域方面的优势进行汇总,为日后推进发展健康绿色农业和功能性农产品提供技术思路,同时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形态硒及用量对谷子生长和抗性的影响,选用0.0、0.1、0.5、1.0、10.0mmol/L亚硒酸钠和纳米硒,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硒浓度对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形态硒随着浓度的升高,株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硒酸钠对茎粗的影响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纳米硒对茎粗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亚硒酸钠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纳米硒对根长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纳米硒对根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纳米硒对谷子根冠比抑制作用明显。2种形态硒均可提高谷子的硒含量;2种形态硒及其不同浓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合Circos-弦图、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等试验结果,得出喷施0.1mmol/L的纳米硒溶液对谷子生长、硒含量及酶活性提高效果显著,适宜在谷子种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鸡体的生化功能,开发一种富硒蛋白营养鸡蛋,为人们补硒提供帮助。选取1 000只10~12月龄健康的罗曼蛋鸡,使用添加了硒源和中药材的基础日粮,对罗曼蛋鸡进行饲养,预饲期为10 d,正饲期为60 d,试验期结束时,对鸡蛋的品质进行测评,对鸡蛋常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生产的鸡蛋品质较高,在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上与普通鸡蛋相比存在细微差异,硒含量为979.2±156.3μg/kg,锌含量为3.6±0.9 mg/kg,胆固醇含量为209.33±47.2μg/100 g,可用于人们日常补硒和其他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4.
土壤硒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否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目前尚无定论,但目前日趋增多的试验表明,硒可能是高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本文综述了土壤和植物中的硒含量状况,土壤硒的形态及有效性,硒对植物的几种生物效应,土壤、植物中硒的测定与调节,以及目前硒的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小麦富硒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富硒增产素(ZL96107830.8)在小麦上的应用,生产出人类理想的天然富硒小麦,进而加工成品种多样的天然富硒保健食品,使硒进入食物链,实现安全、方便、经济地给人体补硒,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畜缺硒状况,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实属一项绿色保健型农业新技术。为了生产富硒小麦,笔者以叶面喷施的方式在小麦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喷施硒液肥,探索硒液肥对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硒含量高于对照3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硒作为营养元素,能够参与调控植物抗盐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本文就硒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吸收转运及提高植物抗盐性的作用机制3个方面作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硒调控植物抗盐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壤植物系统硒累积迁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硒是一种对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比较重要的元素。硒元素供给不足或者过量都会引起地方病的发生,如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就有可能与缺硒有关。目前有大量学者对土壤中硒的有效性、植物对硒的吸收和植物中硒的转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笔者从土壤硒有效性以及植物对硒吸收两方面,综述了土壤质地、pH、有机质、氧化还原特性、植物种类、施肥、成土母质以及综合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阐述了目前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黑豆为富硒载体,制备富硒黑豆芽,确定了一种硒含量测定方法和黑豆富硒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浸泡和喷淋相结合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在黑豆发芽的过程中实现对硒元素的生物富集,采用极谱法分析测定黑豆中硒含量,并通过该方法优化黑豆富硒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极谱法测定黑豆中硒含量标准偏差小,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硒含量测定方法,当亚硒酸钠浓度为20μg/mL、培养时间为48h时黑豆富硒效果最佳,制备出的富硒黑豆芽硒含量为15.44μg/100g。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微量元素硒对板栗籽实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提升板栗的营养价值,筛选出高效的硒肥施用技术培育富硒板栗。用含硒量138 mg/kg的生物有机肥,按施肥量设置0.0(CK)、1.5、2.5、3.5、4.5 kg/株5个处理,根施板栗结果树,对林分土壤、叶片、板栗籽实硒含量及栗实主要成分进行检测,研究硒含量变化及栗实硒与其它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叶片中的硒含量随硒肥用量的增大和年份的积累呈递增趋势;硒元素能以代谢的方式进入到栗实中,并随着土壤、叶片中硒的积累,促进硒向栗实的转移;板栗籽实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同时硒的摄入也促进了栗实对其它营养成分的吸收。试验第四年,处理3栗实含硒量最高,达到0.539 mg/kg,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达到了9.673、4.817、 40.707 g/100g,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由此可见,正确使用含硒生物有机肥,全面改善了板栗品质,提高了板栗附加值,同时食用健康的富硒产品,也将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补硒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2798-2810
本研究以高产优质谷子品种‘济谷20’为试验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纳米硒、亚硒酸钠处理及未处理谷子苗期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系统筛选分析了谷子在苗期与硒吸收、转运、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获得532、2 121个与纳米硒、亚硒酸钠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选取其中的1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筛选了关键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在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硫代谢、硒化物代谢及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中,硒结合蛋白1、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蛋氨酸-γ-裂解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谷胱甘肽水解酶均上调表达,推测硫代谢、硒化物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及半胱氨酸合蛋氨酸代谢途径与谷子硒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谷子耐硒、富硒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同时为深入研究谷子响应硒的分子机理及谷子硒响应基因的鉴定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微量必需元素硒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硒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不断有研究发现硒缺乏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对硒的生物学功能、过量补硒的毒性、我国硒资源及产品开发状况等方面做了综述,同时对硒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硒进行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综述微量元素硒的生物学功能,阐明陕西省汉阴县富硒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植物果实角质层多种分离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角质层的主要化学组成、结构及其生理作用,角质层蜡质组成和含量及其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对植物渗透性的影响,并展望了植物果实角质层渗透性研究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角质层的仿生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植物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突变、抗菌、抗癌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被称为天然抑菌剂.地榆中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在医疗保健、食品卫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地榆多酚的抑菌活性、作用机理和研究应用现状,旨在为地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壤缺硒和人体缺硒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探讨施硒浓度、时期和方式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大田正交设计,以晋谷28号和晋谷21号为供试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土壤施硒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0、5.48、10.96、21.92、43.84、65.76、98.64、147.96g/hm2)的亚硒酸钠,研究各因素对不同品种谷子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产量随施硒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硒浓度为65.76g/hm2时产量最高。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谷子产量和籽粒硒含量与谷子品种、施硒时期及方式有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抽穗期对晋谷21号叶面喷施浓度为25.41g/hm2的亚硒酸钠是最安全有效的谷子硒强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