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的武陵山区,平均海拔1147m。阴雨寡照,风雹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2.
主要结合荔浦县气象观测数据及气象灾情等相关资料,分析暴雨、洪涝、寒潮、阴雨寡照、干旱等气象灾害对荔浦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对天水食用杏产量形成的影响,采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原理提取了影响食用杏正常生长的主要致灾因子,构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统计分析表明:主要致灾因子以杏树花前3月上旬干旱、花果期4月上中旬低温冻害、4月下旬阴雨寡照和5月少雨干旱天气对食用杏产量形成影响最为明显,与1982—1991年相比,1992—2001年天水食用杏10年平均气候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减少29.9个百分点,2002—2011年减少7.8个百分点。气象灾害评估结果表明:评估灾害年16年,评估准确率94%。其中轻灾评估准确率50%,中灾88%,中大灾100%,大灾67%,轻灾、大灾评估准确率虽然较低,但错评年份中评估等级与实况等级仅相差一个等级,灾害评估的准确率比较高,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蓝莓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1971—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响应,利用大兴安岭地区6个气象站气温资料,采用EOF、小波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研究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时空变化,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周期变化存在28年和8年尺度;空间分布展现为第1特征向量正变化,第2和第3特征向量正、负相间变化;特征向量东南与西北变化相反,东与西也相反;气候变化将对蓝莓产生一定的影响,利弊均有。热量条件影响下蓝莓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寒害、霜冻和春季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并阐述发生情况及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确保蓝莓优质高产、避免灾害损失和科学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模型及权重分析的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湖北省2008-2011年闪电监测数据和2000-2009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击大地密度、大于50kA强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提出了对雷灾频度因子的修正,只有把该参数放到同一起点比较,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及风险区划才具科学性,同时引入大于50kA强雷击密度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之一。采用层次模型及权重分析对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划分了5个等级,最后形成湖北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区的城市主要特征是雷灾频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人口密集;低风险区则与之相反。雷电灾害易损度不仅与单位面积上的雷电密度、雷灾频度关系密切,还与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对复杂的干旱灾害系统进行灾后评估,反映云南旱灾灾后综合损失,为云南防旱抗旱减灾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1950-2009年的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损失为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法得到分级评估后的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表明:云南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且严重的省份,平均2.3年就会出现一次比较严重的旱灾,60年来重大灾害以上发生频次和旱灾损失程度不断上升,给云南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10年期间,发生重大灾害以上次数高达9次,其中重大灾害1次,特大灾害8次。  相似文献   

7.
豫北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以辉县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对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根据豫北辉县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和1961-2009年地质灾害资料,利用气象材料、方法及评价指标,从暴雨、冰雹、大风和地质灾害4方面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山区的暴雨、冰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大于平原地带,大风发生概率相反,平原地带大风发生概率高于丘陵山区,这就为当地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基于GIS技术平台,选取苏北、苏南有代表性的塑料温室,利用温室内外观测数据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模型,预测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再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3个一般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江苏DEM数据,结合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3种主要气象灾害:寡照灾害、低温灾害、高温灾害进行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轻度和重度寡照灾害,由北向南表现出明显的频率增强;南通低温灾害最重,沛县低温灾害最轻;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均以中度高温灾害为主,射阳高温灾害最轻,溧阳高温灾害最重。最后基于GIS平台,制作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图。研究结果为预防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导农民提早做好灾害防护工作,规划设施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问:江苏近期持续阴雨寡照,如何做好小麦油菜春季田管?答: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专家分析指出,持续阴雨寡照会造成小麦植株光合产物积累偏少、根系活力下降、叶片偏嫩偏长、分蘖偏弱,排水不畅田块则渍害较重,导致小麦脱力落黄。同时,特殊的天气条件也使当前该省油菜"水发苗"特征较为明显,油菜整体苗情表现为生育进程快、苗质嫩弱、冻害较轻,部分田块渍害较重。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浙江省暴雨灾害及其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对暴雨频发的浙江省进行暴雨灾害的定量评估和危险性评价,以加强对高危地区的暴雨防御指导,利用浙江省66个气象站197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绘制浙江各地暴雨出现频数和强度分布图,分析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统计年鉴中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承载体易损性指数、暴雨强度指数及暴雨危险性指数等评价指标,利用GIS技术分析各指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浙江省暴雨频发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与梅雨是引发浙东和浙西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5-9月是暴雨集中期,其中6月暴雨出现频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26%。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浙江各地暴雨频数的年际变化呈一致性的增加趋势。浙江受暴雨危害较大的地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危险性分析表明,浙江东南沿海、东北部和西部地区暴雨灾害的危险性较大;而中部、中西部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暴雨灾害的危险性相对较小。暴雨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实时开展暴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促进防灾减灾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应用暴雨危险性指标对2011年浙江典型梅汛期暴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表明,本研究利用的评价方法与灾害实际影响程度基本一致,此方法可应用于浙江暴雨灾害的评估和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目前云南规划烟区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详细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对云南规划烟区坡度影响,以最新烤烟种植区划成果数据和坡度格点化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州市烤烟种植区划核心区,优质区和适宜区在坡度类型的分布状况和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州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分析市场经济对云南烤烟种植区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规划面积为全省适宜种植烤烟耕地坡度为Ⅰ和Ⅱ类耕地总面积的47.9%,仅为Ⅰ~Ⅲ类总面积的18.7%。而最新规划的烟田40.0%在Ⅲ类耕地区,在Ⅳ和Ⅴ类区的比例高达26.3%。各州市Ⅲ~Ⅴ类烤烟规划面积百分比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比,表明可支配收入越高的地区,烤烟种植区向坡度较大耕地发展的趋势越明显。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云南烤烟产业发展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情况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2.
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频率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特征,对云南烟区327个烤烟C3F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烟叶中的糖含量较高,总糖和还原糖分别为30.96%和26.81%;烟叶中的氯、两糖差、钾氯比、淀粉、糖碱比和柠檬酸变异系数较大,受产地生态环境和种植技术等的影响较大;研究得出了云南烤烟中30种主要化学成分指标的频率分布特点。本文研究结果对云南特色烟叶开发和烟叶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烤烟产量的影响趋势,借助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的2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预估的未来气候情景,定量地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烤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种植当前烤烟品种,到2020年,A2情景下,各地烤烟单产波动范围-4.7%~5.7%,增减产幅度不大。巫山、黔江、酉阳、南川等烤烟区仍以轻微增产为主,其余烤烟区为轻度减产区;B2情景下,各地烤烟单产波动范围-35.3%~8.1%,巫山、巫溪、黔江、南川大部等烤烟区以轻微增产为主,其余烤烟区为减产区,其中奉节、武隆烤烟区减产幅度较大,在15%以上。到2040年,A2情景下,各地烤烟区产量波动范围-15.85%~1.93%,除万州烟区轻微增产外,其余烤烟区均为减产区,其中酉阳中部、武隆南部减产幅度较大,在10%以上;B2情景下,各地烤烟区波动范围-14.45%~8.18%,其中,酉阳、彭水与黔江南部为增产区,其余地区烤烟均为减产区。无论是A2情景还是B2情景,重庆大部烤烟区可能会出现不同幅度的减产趋势,且局部减产幅度较大。如果引入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模型中只延长烤烟生育后期即开花到顶叶成熟的积温),A2情景下增产105~170 kg/hm2,增幅6.9%~10.6%;B2情景下增产40~78 kg/hm2,增幅2.5%~5.12%。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由于积温的增加,未来10年内重庆大部地区烤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局地减产严重。如果提前移栽期,通过一些适应对策,如引入适应气候变暖的新品种,可达到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过去55年及未来35年吉林省春玉米冷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笔者利用气象行业标准《北方春玉米冷害评估技术规范》规定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分析了1961—2015年以及2种未来气候情景(RCP4.5和RCP8.5)下2016—2050年吉林省春玉米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5年及2种情景下2016—2050年各地区5—9月月平均气温之和均呈增加趋势,但RCP8.5情景下的5—9月月平均气温之和均高于RCP4.5情景。(2)1961—2015年吉林省西部和中部中度冷害发生频率较高,东部重度冷害发生频率较高。(3)RCP4.5情景下冷害频率高于RCP8.5情景,冷害均集中在东部。(4)1996年之前春玉米冷害范围以大范围冷害为主,之后均为局部冷害;RCP4.5情景下以区域性冷害发生为主;RCP8.5情景下以局部冷害为主。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吉林春玉米冷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云南黄金走廊烟区气候类型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进一步评价气候条件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烤烟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云南黄金走廊烟区10个州53个县1971—2004年共34年的光照、温度、降雨量等主要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以烤烟生育期均温、生育期最高气温、生育期最低气温、生育期累积日照时数、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蒸发量、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等为指标,基于SPSS系统聚类方法将云南黄金走廊烟区划分为4个气候类型区域,并分析了各类型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生育期均温、最高温、累计日照和平均相对湿度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差别较小,而生育期最低温、降雨量和蒸发量在4个气候类型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影响黄金走廊烟区特色烤烟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云南省代表烟区烤烟样品和收集相关地点气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30个气象因子之间关联度。结果表明,云南烟叶质量稳定性和化学成分均衡性较好。碱含量与成熟期的平均气温的关联度最大。总糖含量与旺长期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日照全辐射的关联度最大。还原糖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和总糖基本一致。总氮含量与成熟期平均气温关联度最为密切。钾含量与成熟期平均相对湿度有较高关联度。氯含量与团棵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关联度最大。可见,大田期的平均气温、团棵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成熟期平均日照时数是影响烤烟化学成分积累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7.
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GPS定位,在云南省主要烟区选取705个样点,2007年和2008年分别采集C3F等级烤烟样品,将各取样点两年的烤烟样品多酚含量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多酚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化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地统计学进行烤烟多酚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经对数转化后服从正态分布。在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时,趋势效应参数宜选择0阶,理论模型宜选择高斯模型(gaussian model)。云南烤烟多酚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C0+C=35.71%),没有空间趋势效应(0阶)。大部分烟区烤烟多酚含量在3.50%~4.00%之间(为背景值);多酚含量大于4.00%的板块主要分布在滇西、滇中和滇东,大于4.50%的板块零星分布于4.00%~4.50%的板块中间,且多数板块多酚含量由中心向四周呈梯度状由高到低分布;多酚含量在5.50%~6.73%的板块位于南涧县、永平县北部、龙陵县西北部和武定县西部,且位于南涧县的板块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昭通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 要 为促进昭通烟叶生产发展,本文着力探讨烤烟品质与气候问题。采用对比分析和系统聚类法,研究云南昭通烤烟气候特点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昭通烤烟化学品质进行了客观分类,研究并解译了昭通4类烟叶化学品质的气候成因,明晰了昭通烤烟气候的优势和不足。昭通烟区大田生长期光热总量和累计雨量都偏少,但4-6月光照条件优于贵州烟区、7-8月光热总量多于云南主烟区。这种气候有利于形成糖、氮、碱含量总体适中,钾含量偏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略高于滇中烤烟的烟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主要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利用黄土高原丘陵区12 个红枣种植县所在气象站1971—2010 年降水日资料,分析了近40 年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花期阴雨、幼果期干旱、成熟期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枣花期阴雨、幼果期干旱均呈增加趋势,成熟期阴雨呈减少趋势;各灾害年代际变化较为平稳;主要气象灾害多发区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花期阴雨以枣区中东部和西南部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幼果期干旱以黄河西岸发生频率较高,成熟期阴雨灾害南部重于北部。  相似文献   

20.
钟楚  朱勇  李蒙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2):277-281
为研究利用气象因子预测烤烟品质的问题,采用系统聚类法,以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5种化学成分为基础,根据平方欧氏距离最小原则,将云南省2004年全省83个植烟县烟叶化学品质分成10种类型,并确定了这10种类型相对应的气象条件。根据“相似气候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相近”的理论,计算了2005年云南省83个植烟县气象因子与这10种烤烟化学品质类型对应的气象因子之间的欧氏距离。以距离越小相似性越高的原理,对各县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品质类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预测的根均方差百分率(RRMSE)分别为8.91%、10.40%、22.31%、10.46%和13.08%。该方法对各化学成分的中值区和高值区预测效果普遍较低值区好。结果说明,采用该方法预测烟叶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