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黑龙江大庆地区园林绿化中盐碱土壤改良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必要物质,对栽植的植物成活、生长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土壤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必要物质条件,园林施工工程中,通过土壤改良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的关键工序。土壤严重碱化是盐碱地城市绿化最大的技术难点。通过对盐碱土壤的改良降低其对植物的危害,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耐盐碱植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解决盐碱地城市的园林绿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甚至成为城市的特色,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园林建设。而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情况。而城市园林土壤目前存在有机质缺乏、板结严重、趋于酸化等一系列问题,给园林植物的养护带来了很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规范园林土壤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如何改良园林土壤,以期促进城市园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地土壤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偏低,养分不足,达不到植物正常生长需求。针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地土壤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建议,为其日常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袁野 《现代园艺》2014,(20):166-167
土壤是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必要物质条件,植物的茁壮生长与其所需要的土壤条件密不可分,在如今大量使用客土的城市道路绿化施工中,通过改良土壤来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苗木成活率,以及后期养护管理中植物正常生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种野生植物对天津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天津市蓟县、西青和大港的荒地土壤和耐盐碱的4种野生植物(猪毛菜、草木樨、艾蒿和补血草)进行盆栽试验.植株生长5个月后,测定土壤的各项理化指标.结果显示:4种植物均大大降低土壤总盐量,猪毛菜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CO23-、SO24-和有效磷;补血草对降低土壤SO24-和水溶性钙较有效;草木樨和艾篙可以明显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综合分析表明,这4种野生耐盐植物对改良盐碱地土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量使用化肥,容易引起土壤板结、酸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物质及天然发酵活性物质,在根区土壤繁殖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微生物优势菌群,调节营养环境,恢复土壤微生态平衡。使用微生物肥能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今天,微生  相似文献   

7.
微肥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施用后能调节植物体内养分平衡,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通过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满足作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8.
生产优质葡萄中施肥是综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葡萄施肥与其他果树一样,即需要N、P、K、Ca等元素,也需要Zn,B、Mn等微量元素.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生长、结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合理施肥使葡萄树势保持健壮生长、不断提高产量、品质.合理使用肥料可以达到改良土壤、增肥地力、预防板结、促生根、增强作物抗病...  相似文献   

9.
董林会 《花卉》2020,(2):66-67
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壤成分相对贫瘠,土壤中含有大量盐渍成分,为植物生长带来了很大威胁,主要体现在植物盐害和植物抗盐性方面。通过土壤改良将重盐碱地改良成轻盐碱地,再通过有效地配置和应用盐碱植物,达到生态重建的目的;本文浅谈北方滨海地区抗盐碱植物的配置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石灰氮在设施园艺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类似连作障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既是肥料,又具杀菌作用的石灰氮的作用开始被重新认识,有关其在农业、特别是设施园艺领域的研究得到迅速开展.现从防治土传病害、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调节植物生长等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以介绍,并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冬妹  毕志兼 《北方园艺》2011,(22):136-137
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的措施在滨海碱性土壤进行绿化尝试,1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32%上升至0.38%,pH从8.2下降至7.5,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景观效果,并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土壤改良的成本.试验区植物配置尝试了少量喜弱酸性土壤的植物并得以成活,说明前期适当的抗性锻炼对后期栽种的存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果园绿肥对果树-土壤-微生物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婷婷  段廷玉 《果树学报》2021,38(12):2196-2208
绿肥覆盖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园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管理措施.我国果树生产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果树生长受阻,果品质量降低.为缓解上述问题,国家开始全面推行果园、茶园绿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综述了国内外1981-2020年果园绿肥对果树生长及果品、果树病害、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间作绿肥影响土壤性质、果树光合作用及根系生长分布,提高果树抗逆酶活性,促进果树生长.果园间作绿肥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机械稳定性、土壤孔隙率和抗侵蚀性,降低了土壤容重,影响果园土壤的含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改善了果树的生长条件.间作绿肥增加了果园土壤中促生长菌或共生微生物以及与养分分解和循环有关的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果树抗逆性,加速分解绿肥残体,促进了果园养分循环,提高果园的生产力.土壤中病原体的含量与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绿肥间作减少了土壤中病原体,减少了果树病害的发生.改善果园小气候,有利于果树生长.并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园绿肥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乔灌草组合对碱化盐土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荣荣  孙兆军  何俊 《北方园艺》2018,(10):119-126
以乔木柽柳、紫穗槐、景天和马莲4种植物为试材,设置乔木柽柳+紫穗槐(T1)、乔木柽柳+紫穗槐+马莲(T2)、乔木柽柳+紫穗槐+景天(T3)3种乔灌草组合模式,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耐盐植物组合模式对土壤机械组成、pH、碱化度、含盐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以及不同配置模式下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以期找出最佳的配置模式,为甘肃盐碱地造林模式及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盐碱地的改良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配置模式对土壤pH改良效果排序依次为T1T2T3;对土壤全盐改良效果排序依次为T3T1T2;对土壤碱化度改良效果排序依次为T1T2T3;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排序依次为T3T2T1;综合分析,对植物生长情况乔+灌+草模式优于乔+灌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经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表现为土壤含盐量及pH值升高、理化性质变劣、有益微生物减少,导致番茄植株根系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1~3].目前,国内外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的主要方法有工程、化学、农艺和生物4种方法,其中农艺和生物方法比较经济有效[4~6].叶用菊苣是一种耐盐植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地上部分生物产量高,每30天左右刈割1次,是一种高产高蛋白饲料作物.利用次生盐渍化土壤种植叶用菊苣,既能为市场提供饲用农产品,同时达到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对于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质量直接决定了植物在绿地上的生长和绿地的生态景观效应,土壤质量越来越受到城市化发展的污染,因此,土壤改良势在必行。本文从土壤结构和盐碱地改良2个方面,探讨了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地下部分的土壤环境常常被人忽视,而地下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已经成为限制植物园以及其他城市绿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绿地景观生态功能的发挥。在宁波植物园土壤改良修复实践中,通过土壤配方改良和配套排水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实践,有效改善了园区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质量,形成了良好的植物景观和生态环境,为植物园及其他城市绿地的土壤改良修复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的肆意排放进大环境系统,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高。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已迫在眉睫。土壤改良剂是能够改良土壤性质的一种物料,它能使土壤环境更适宜植物生长而其本身不担负养料作用。土壤改良剂能降低土壤p H值,提升土壤耕作效果,同时相应的增强土壤环境系统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各类物理化学作用。本试验以高岭土为改良剂,探索其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初步发现高岭土在污染土壤的钾和铁的含量以及在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上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湛江市园林植物主要应用了高山榕、麻楝、含笑、白兰、桂花、大王椰子、椰树、假槟榔、凤凰木和羊蹄甲等品种,本地乡土植物应用较少。而乡土植物作为本地的优势植物,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对本地的气候、土壤适应性强,生长良好,在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等方面均优于外来树种。因此建议遵循生态性原则,着重发挥乡土植物的应用价值,注重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配比的悬铃木(Platanus)树叶和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树叶为试材,研究了树木落叶生物基质对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pH值及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悬铃木和加杨落叶制作的生物基质来改良绿地土壤效果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都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提高肥力的有效性,改善植物根系生长环境;显著地提高土壤N、P、K的含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指的是以盐、碱土为主的一类呈现出盐化和碱化的土壤,该类盐碱含量较大的土壤被统称为盐碱土,此类土壤是受到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其自身的化学特点和物理特点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从现阶段来看,盐碱地的范围在逐渐扩大,这必定会对林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从而威胁我国的林业经济水平。面临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针对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方法展开研究,并且探讨耐盐树种的造林技术,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