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张永雄 《科学种养》2010,(12):32-32
<正>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仔猪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种用价值和肥育效果。一、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特点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一般仔猪出生后10天体重为初生重的2.1倍,30天增加到4.3倍60天增加到10~11倍。同时,仔猪物质代谢很旺盛,如20日龄仔猪每  相似文献   

2.
顾敏 《科学种养》2012,(1):44-44
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出生后数日内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为有效控制仔猪大肠杆菌病,在养殖生产中应摸清和掌握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做到早期预防,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3.
<正>饲料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营养水平过高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造成母猪过肥、难产、乳房水肿、泌乳量少和新生仔猪腹泻等;营养水平过低则会造成母猪瘦弱、仔猪初生重低、断奶发情间隔时间长等。要想达到高产母猪的效益目标,即窝产仔数最多、仔猪  相似文献   

4.
胡成波 《科学种养》2010,(11):43-44
<正>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分离到的仔猪黄痢、白痢的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  相似文献   

5.
 试验将60头28日龄断奶的健康、体重相近(7.63μ0.52kg)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即原用进口鱼粉配方组,第1、2、3、4试验组为分别用山东济宁圣齐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活性酵母蛋白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进口鱼粉组,共试验4w。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原添加进口鱼粉仔猪断奶后0~4w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饲喂效果较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酵母蛋白粉以50%~75%的比例替代进口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饲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发病率为10%~40%,致死率达8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仔猪皮炎,又称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害1~4周龄仔猪,其中以1~2周龄仔猪多发,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主要特征。2009年4月下旬,邵武市水北镇某养猪场有18头9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发病率为13.3%。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后,除2头重症仔猪死亡外,其余患病仔猪在5。7天内逐渐痊愈,治愈率为88.9%。  相似文献   

8.
掌握仔猪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消化特点,合理饲养,减少仔猪腹病的发生,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猪场,为防止猪育肥阶段出现咬尾互残现象,对初生仔猪实施断尾手术。断尾时,存在创面消毒、止血处理问题,处理不当会引发感染,炎症迁延可造成生产上的损失。上世纪90年代猪场用碘酒消毒仔猪断尾创面,但基本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后来各猪场纷纷使用电热剪、烙铁、熨斗等对仔猪断尾创面进烙烫处理,以达到止血、消炎的作用,但结痂经常会在创口尚未愈合前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弱、消化机能不健全、生长发育迅速、免疫系统不完善、抗病力弱的生理特点,所以需要精细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这将会对仔猪的成活能力、健康水平和后期的生产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既而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效益。本文就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进行详细阐述,为各大养殖场或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2日,黑龙江省铁力市一养猪场,张某饲养的85头断奶仔猪,部分仔猪40日龄开始发病,病程为5~7天,死亡7头仔猪。发病后自行诊断为仔猪白痢,用土霉素拌料,对腹泻的断奶仔猪肌肉注射复方痢菌净(乙酰甲喹),未见明显效果,而发病仔猪数达到28头。  相似文献   

12.
规模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仔猪体内能量储备不多,且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不全,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差,抵抗力弱,特别是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病死亡。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生产经营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的好坏。本文根据我市30个经济效益较好的规模猪场(存栏母猪30头以上)仔猪培育管理情况,总结了几点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仔猪下痢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仔猪危害较大。论述了仔猪下痢的主要病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试验将60头28日龄断奶的健康、体重相近(7.63μ0.52kg)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即原用进口鱼粉配方组,第1、2、3、4试验组为分别用山东济宁圣齐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活性酵母蛋白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进口鱼粉组,共试验4w。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原添加进口鱼粉仔猪断奶后0~4w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饲喂效果较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酵母蛋白粉以50%~75%的比例替代进口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饲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据报道,30 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46.5%,死亡率10.3%,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场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养猪都有春产仔猪的习惯,这个习惯不仅延续了生猪自然的繁殖规律,还因为开春后气温回升,青饲料逐渐增多,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和发育。但是,由于早春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青绿多汁饲料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加之春季来临,万物复苏,细菌、病毒容易滋生繁殖,而新生仔猪免疫力和抗病力有限,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常发疾病有仔猪低血糖症、黄痢、白痢、仔猪水肿病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机制以及乳清粉对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促进乳清粉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农户养猪效益低的原因1.主观建舍,不分主次。猪场布局没有总体规划,没有设计图纸,主观施工,更没有重点突出母猪产仔与仔猪保育的小环境因素,致使母猪的产仔率、仔猪成活率与仔猪的断乳育成率大为降低。产床没有底网,就地固定,虽然减少了仔猪死亡数,但粪尿清除困难,母猪乳头污染严重,加剧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出生至断奶仔猪胃肠道组织中FcRn的表达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FcRa在仔猪胃肠道的表达分布及不同日龄间的表达变化。【方法】以大白争长白二元杂交仔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布采集从出生至断奶后共12个日龄仔猪胃肠道组织。应用RT-PCR方法检测FcRa mRNA表达并进行表达量的相对分析。【结果】①FcRa在仔猪胃肠道各段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十二指肠后段和空肠前段表达量最高,在结肠和胃内表达最低。②在十二指肠争空肠段,仔猪从一出生就有较高水平的FcRa转录,吮乳后至出生后1d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但前4d差异不显著(P〉0.05);自7d起FcRa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5),至断奶时降到最低。③在回肠段,FcRa表达水平较十二指肠和空肠段低,从出生至断奶前(21d)表达量变化不明显。断奶后有显著下降(P〈0.05)。④胃与结肠部位FcRa的表达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仔猪不同组织中FcRa在十二指肠后段和空肠前段的表达水平最高,提示仔猪十二指肠、空肠是FcRa转运初乳中IgG的主要部位。仔猪肠道FcRa的表达量变化与初乳及乳汁中IgG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FcRa在肠道转运IgG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冬季到来后,保温条件不太好的猪场和农户饲养的仔猪容易感寒腹泻。患病仔猪食欲略减,饮欲增加,畏寒颤栗,排出的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仔猪发生腹泻后,养殖户就不断注射药物消炎,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反而导致仔猪因药物中毒而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在可惜。笔者根据长期的饲养和治疗经验认为,首先要确定是否有细菌感染,再对症治疗;其次要正确用药。现将仔猪寒泻的正确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