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5,(8):35-35
俄罗斯是茶叶进口和消费大国.平均每年进口茶叶15至17万吨,主要进口国为斯里兰卡、印度、英国、中国、波兰等。因去年12月末发生的东南亚海啸灾难,导致斯里兰卡、印度茶叶出口能力下降。据俄茶叶市场权威人士预测:俄罗斯市场茶叶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内将上涨5%至10%.  相似文献   

2.
茶叶在近代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世界进入统一的全球市场过程中,茶叶同咖啡、可可等其他上瘾性饮品一样,为西方各国竞相推崇。尤其是茶叶,成为世界第一大饮料,在英国,茶叶消费量巨大,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源自中国,中国一直以茶叶作为对外贸易的利器,但市场的变化剥夺了中国在茶叶市场上的优势地位。英国人盗取中国的茶种和技术,利用近代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扭转了其在茶叶贸易中的被动地位,进而削减中国的茶叶市场份额,并且利用印、锡茶叶抢占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上,1886年是一个分界点,此前,作为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叶一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以1610年荷兰人直接从中国运茶回欧洲销售为标记,茶叶最早是被视为东方神奇的仙草而被西方接受的,茶叶作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先是在皇室贵族中作为时尚饮品而被推广,1650年前后,英国普通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5英镑,而一镑茶叶就价值10英镑,1886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为13.4万吨,几乎占据了全球茶叶贸易总量的80%以上的绝对份额.  相似文献   

4.
茶叶一直是中国外汇创收的重要农产品,研究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亲茶度及竞争态对于规范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05—2014年世界上30个主要茶叶进口国与中国茶叶贸易的数据,分析世界主要茶叶进口国对中国茶叶的偏好度及市场占有率,通过亲茶度和竞争态两个指标,将中国茶叶进口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瘦狗市场、幼童市场4类,最后结合市场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进口国对中国茶叶的亲茶度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国别差异,时间上也具有较大的波动变化;中国茶叶进口国的竞争态多为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亲茶度、竞争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国应稳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法国等明星市场,重点培育马来西亚、波兰和加拿大等幼童市场,积极开拓日本和德国等金牛市场,争取哈萨克斯坦、芬兰、英国、南非和也门等瘦狗市场,致力于形成中国产业出口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摩洛哥茶叶市场的发展格局入手,分析中国茶叶在摩洛哥市场的发展走势,研究中国茶叶出口摩洛哥产品结构及布局,继而探讨扩大中国茶叶出口摩洛哥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英国有着浓郁的茶叶消费文化,巨大的茶叶需要促使它想尽办法摆脱对中国茶叶的依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扶持印度茶叶发展壮大,同时利用印度茶叶向西藏进行茶叶入侵,妄图以此打破西藏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为进一步入侵西藏打下基础。这一段历史鲜为人知,相关史料也较少,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Robert Fortune和JAS.Hutchison两次到中国盗取茶籽、茶树苗和藏茶秘密,成为印茶崛起和英印茶叶向西藏的入侵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魏露苓 《农业考古》2006,(1):95-102
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利用了丝与茶。精美的丝织品和茶叶在古代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拳头产品”。但是,到近代,法国、意大利以及后来的日本逐渐掌握蚕桑技术,而邻国印度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扶持下大搞近代化的茶叶种植园,配以当时先进的机械化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出口和消费国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茶叶消费需求的增长,中国茶叶内销市场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对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的实地调查,旨在探讨中国茶叶内销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并根据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详细阐述了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当前的发展状况,客观地分析了该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茶叶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该市场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茶叶市场供求关系变了,消费结构变了,生产与贸易的战略也变了,我们要用新思维和新战略,开拓前进,才能摆脱困境,走向繁荣。一、茶叶产销变化规律茶叶既是一个市场宽广的产品,又是一个市场竞争很激烈的产品,综观近百年的茶叶产销历史,其变化是有明显特点的。1.茶叶总产量持续增长。1900——1994年世界茶叶总产量,年均增长10.5%,据分析,今后仍将继续增长。原因是,茶叶生产国多为发展中国家,茶叶为其主创汇农产品,如印度占20%,斯里兰卡占40%,肯尼亚则占其总创汇15%。在中国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么大…  相似文献   

10.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13年是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项目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该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21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162.3万元,增长6.36%,其中茶叶销售额同比增长267.03%. 深耕市场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和北京二商京华茶业公司的合作宗旨很明确,就是要把双方合作项目打造成双方的核心基地,实现茶叶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产销“一条龙”发展,优质茶叶与高端市场对接,将广西农垦茶叶安全食品产业链再往前延伸.  相似文献   

11.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20,(2):118-127
茶叶是清代中英贸易的核心商品。18世纪50年代起,英国成为中国茶叶最大输出国。茶叶贸易为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额利益,也是清朝政府对英国使用茶叶武器的现实基础。清朝对茶叶武器的认知来源于古代的以茶治边政策,只不过运用对象从对待周边少数民族转移到对待西方来华贸易国家。清朝对俄罗斯、安延集都使用过茶叶武器,对英国使用茶叶武器则不过是增加了一次实践罢了。对英国使用茶叶武器的思想具有多层次性,即英国绝对需茶、以茶可制英国及以茶制英方式。但对英国使用以茶制之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高估了茶叶武器的作用,低估了英国的侵略野心以及道光皇帝经常反复无常。  相似文献   

12.
英国早期的饮茶史料——英国人饮茶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喜爱饮茶的民族,已有三个多世纪的饮茶历史。英国人饮茶究竟始于何时?众说纷纭。笔者试以下列史料来探求英国早期的饮茶史实。英国早在1600年设东印度公司后开始向亚洲扩张;1601年该公司的航海船只行驶于南洋群岛与英国之间;1603年英国在万丹设公司,这些旅居于万丹及亚洲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以及航海船员,受中国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影响,开始学习饮用中国茶叶并将购得的茶叶带回本国馈赠亲友,饮茶由此而传播到英国。 1607年,荷兰的海船首次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运茶叶并转销欧洲。此时,英国虽未与我国直接进行茶叶  相似文献   

13.
日本自近代以来对中国进行了长期侵略。它对中国发动的赤裸裸侵略战争,特别是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几乎使中国所有茶区深受其害,许多茶区惨遭战火波及,茶叶生产条件急剧恶化,茶园被毁,荒芜现象十分普遍,茶叶产量严重下降,茶叶质量难以提高,茶叶政策难以推行。日本侵华破坏了中国茶叶运销必需的安全环境,增加了茶叶运销成本,削弱了中级周转市场的功能,阻碍了茶叶商品的正常流转。日本还疯狂掠夺中国茶叶资源,侵吞中国国内茶叶市场,挤压中国茶叶海外市场,加速了中国茶叶市场的崩溃。日本侵华对中国茶叶生产、茶叶运销、茶叶市场带来了多方面消极影响,是中国茶叶经济濒于破产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4.
采用CMS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国际市场的需求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而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和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逐步成为推动茶叶出口的主导因素,中国茶叶的出口要从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进一步巩固茶叶产品的独特化优势和优化茶叶出口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世界茶叶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中国茶叶主要外销市场。300余年中,中美茶叶贸易走过了兴起、盛衰、曲折三个不同历史阶段。17世纪40年代,中美茶叶间接贸易兴起,至独立战争前,贸易活动操纵在英国殖民当局手中。独立战争后,中美茶叶直接贸易兴起,茶叶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并趋于繁荣,20世纪初走向衰落,最终完全断绝。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后,茶叶贸易再次得到恢复和发展。中美茶叶贸易的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对当前更好拓展中美茶叶贸易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广西农垦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农垦经济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广西农垦茶叶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广西农垦茶叶产业只有重新审视自己,制定振兴茶业的对策,做强做大茶叶产业,才能提高茶业的竞争力,从容地参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一、茶业包买商问题的提出 . 本人在<中国古代茶叶国内市场的发展>一文中(1)指出:宋代茶叶初级市场上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包买商"的普遍出现.即商贩为了得到稳定的茶叶或扩大业务,预先给茶叶生产者一笔钱,让生产者去准备粮食,召雇人工种制茶叶,然后以新茶价值,连本带利归还.这样,茶商的商业资本通过贷放--预购方式就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控制了茶叶产销.  相似文献   

18.
艾伦·麦克法兰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建树。《绿色黄金》是艾伦.麦克法兰与其母亲艾瑞丝.麦克法兰合著的以茶研究为主题的作品。在该书中,作者对东亚的茶研究有深入的论述,重点考察了茶在东亚的起源与发展、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作用、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等等。该书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茶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肯定了中国茶叶对英国工业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英双方开展茶叶贸易的中前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要通过一系列收购制度,确保贩运茶叶在数量上可以满足本国、欧洲及新大陆的消费需求,还要确保茶叶的品质和等级的稳定、标准和统一。为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与行商进行茶叶贸易时,在博弈和交涉过程中,逐渐探索建立了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制度。具体而言,在交易前签订合约,确定收购茶叶等级;在茶叶运抵广州后,专职茶师(评审员)检验茶样,确定最终的收购价格;而在茶叶运抵英国后,如果发现废茶,则运回中国,由行商或茶商赔偿损失。十三行贸易时期,这三项制度能够较好地确保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的质量和标准。这些质量控制制度为跨国贸易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实践经验,促进了中西质量检验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饮茶,差不多已成为全巴基斯坦人民生活方式的—部分。红茶冲奶是主要饮用形式,红茶的消费占95%以上。而社会上层爱饮中国绿茶(主要是花茶),中、低档绿茶在城乡亦有一定的市场。有迹象表明,过去习惯于嗜酸奶的平民在迷惑的茶叶商品影响下’也开始喜欢饮用起来。国内茶叶市场十分繁荣,地方茶销售额由1986年的13.87亿卢比上升到1987年的15.49亿卢比,增长11.68%。据报导,巴基斯坦每人平均消费茶叶约1公斤,高于印度、孟加拉等茶叶生产国,随着人民生活的继续改善,茶叶需求将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