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7年入冬以来气候暖和,适宜于菇蚊、菇蝇繁殖生长,菇蚊、菇蝇的发生与危害普遍重于上年,成为影响蘑菇产、质量的主要虫害。为害严重的菇房出现成批菇蕾枯死,成批菇床不出菇,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现将危害蘑菇的菇蚊、菇蝇主要种类、为害特性以及安全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树春 《现代园艺》2007,(12):10-11
<正>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裴氏球盖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膳斋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菇滋菇滋"引起了多方关注。其主打产品是"菌菇脆",包括香菇、白玉菇、杏鲍菇、雪人菇、猴头菇、蟹味菇等菌菇脆产品系列。菌菇脆以整颗新鲜菌菇为食材,低温催化,保留了菌菇95%的营养,  相似文献   

4.
三、盐腌适宜盐腌的菇类有松乳菇、香乳菇、毛头乳菇、绒乳菇、红菇和臭黄菇等。过熟菇、蛆菇、不新鲜菇不宜盐腌,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不能混腌,干法腌菇获得优质的产品。采用三种方法加工盐菇:干腌法(松乳菇),冷腌法(香乳菇、短柄红菇、毛头乳菇、绒乳菇、波缘乳菇、臭黄菇),热腌法(所有菇类皆宜)。 (一)干腌法。干法腌松乳菇时,预先需分级、精选、去杂、细洗、淋干。在桶底先撒一薄层盐,菌盖向下放置,菇层厚不超  相似文献   

5.
草菇又称杆菇、麻菇、南华菇、苞脚菇、贡菇、兰花菇、中国蘑菇等。属伞菌目,光柄菇科,小苞脚菇属。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地区的光柄菇属(Pluteus)真菌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采集、整理,共收集到14个种:狮黄光柄菇,灰光柄菇,粒盖光柄菇,白光柄菇,灰顶光柄菇,皱盖光柄菇,波扎里光柄菇,粉褐光柄菇,裂盖光柄菇,柳生光柄菇,帽盖光柄菇,鼠灰光柄菇,硬毛光柄菇,长条纹光柄菇。分布于浙江省8个市、县、区。光柄菇是铁皮石斛的共生菌,富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洪路 《西南园艺》2004,32(1):58-58
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够及时,或者碰上气候异常、温差大,易形成一些畸形菇或劣质菇,俗称为“次品菇”。这些次品菇如果不作处理,直接作为鲜菇进入市场,售价甚低,而且销路不畅。如果将其烤制成干菇,不但可以升值,而且销路好。烤制技术如下:1原料处理将鲜次菇剪柄,剪柄长短应根据菇形、菇肉、菇质、菇面来确定,并可分为去糠、剪半脚、剪平脚3个等级。一般而言,菇面小、菇肉薄、菇脚长的香菇,以去糠为宜(保持全脚);菇面大而圆、菇肉薄、菇质松软的菇,可取其半脚(即剪去菇脚的一半),取值范围为1~1.5cm;菇面大而圆,菇肉厚而坚硬的,以取平…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可替代木屑栽培大球盖菇的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比较不同基质栽培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玉米芯、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高;木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为72 d,而玉米芯、稻草、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分别缩短28 d、17 d、14 d、13 d;玉米芯和莲子壳栽培的大球盖菇质地(硬度)和菇形指数优于木屑,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体硬度相近于木屑;玉米芯、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盖和菌褶颜色差异明显。综合表明,江西省特色农林废弃物莲子壳、竹屑和玉米芯有潜力替代木屑与稻草和谷壳搭配栽培大球盖菇,这一结果为江西省大球盖菇栽培提供新型栽培基质,为当地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菇蚊、菇蝇、菇蚋及跳虫对蘑菇的危害日益严重,因蚊蝇成虫易于迁徙,所以即使在经过二次发酵的菇房中,偶一疏忽场地的卫生条件,蚊蝇就会孳生。它们的幼虫常为害菇蕾、菇柄、菇伞,引起菇柄折断、褐变,丧失商品价值。1981、1982年,福建省泉、漳、厦等地区,因受菇蚊、菇绳及跳虫等侵害,造成蘑菇减  相似文献   

10.
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平菇生产试验,以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结果表明:牛粪搭配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是可行的,且比较菌丝的长相、出菇的菇形、菇色、出菇时间、菇重、菇产量、出菇率等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粪52%+废料35%。  相似文献   

11.
徐斌 《食用菌》2010,32(4):49-50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褐色球盖菇等。 大球盖菇抗逆性强,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栽培原料是各种农作物秸秆,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大球盖菇产量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可达80%~100%。大球盖菇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菇种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贾亚妮 《食用菌》1997,19(2):27-27
菇农称鲜销出口的保鲜香菇为“冰菇”。“冰菇”的销售价明显高出昔通菇,农户省了剪柄、烘干等工序,经济效益好于干菇。但由于“冰菇”的质量标准较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冰菇”的比例仅占总产的5%~20%。为此,如何提高“冰菇”的比例即产量,是一个直接关系经济效益的大问题。出口保鲜香菇的质量标准:朵形圆整,菇柄正中,菇肉肥厚,菇盖卷边、拉膜,色泽深褐。一般菇面直径在4cm以上(不同厂家要求不同)。菇体含水量低,无粘泥、无虫害、无破缺,5~6成成熟的菇体。笔者根据几年的种菇经验,从“冰菇”的质量标准和出菇管理角度,提出几项技术措施供菇农参考。 (一)栽培种的选择 在选择栽培种时应考虑菇形较大、单生、不易开伞、菇肉厚实、富有弹性不易破损的品种,如9015、L26—A、62、申香、苏香等。 (二)头潮菇的控制 香菇菌棒的头潮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对立架式栽培的高温香菇不同注水量试验,研究其对出菇、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条件下,增加头潮菇注水量对高温香菇出菇时间没有影响,但可以增加头潮菇的菇蕾发生数、提高头潮菇二潮菇的子实体品质及产量,进而提高每棒总产量。  相似文献   

14.
接种后的段木称作菇木。从菌丝体定植到大量长出香菇,菇木需要在菇场堆放将近1年的时间,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很大。香菇菌丝体能否在菇木中旺盛地生长发育,第2年能否正常投产,关键在于接种后菇木管理水平的高低。所谓菇木管理,就是根据菇场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朋  马瑞霞  蔡敏 《北方园艺》2010,(22):172-173
对平菇6种不同出菇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的出菇时间、菇形、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菌墙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平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15,(2):50
<正>黑平2213出菇温度4-32℃,头少,无小菇、次菇、菇形大,新鲜感特别强。该品种菇色黑、叠生厚实,朵形匀称,市场极受欢迎,售价高出20%。华东地区最佳出菇季节9月上旬至12月下旬。黑美丰黑色平菇品种,出菇3-30℃,菇体丛生大朵,叶片整齐肥厚,光泽好。无论光线强弱、气温高低,菇色均保持灰黑或黑褐色,经全国各地推广,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获得种植户的一致赞赏。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大棚地栽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酒红球盖菇、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新菇种。2014年11月,浙江嘉兴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会同嘉兴各县市级农技推广基金会发展栽培大球盖菇,共有50户菇农利用稻草栽培大球盖菇9.7 hm2,其中大棚地栽6.87 hm2。至年月上旬采菇结束,按每大棚菇床净面积  相似文献   

18.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棉子壳价格上涨,平菇价格下滑,栽培户几乎无利可图。特别是一些柄长,叶小、兜大菇形不好菇更是难以销售获利。为此本人进行墙式开袋两端直接出菇、袋两端套颈圈出菇,袋不开口打孔出菇似黑木耳,三种出菇方式比较。 结果表明:两端开口出菇,比较方便,出菇时头潮菇产量较高,但料内失水较多,头潮菇后料较干燥,以后出菇较小、总产量不高,菇兜较大;保留颈圈出菇,菇形较好,产量较开袋口稍好,但操作麻烦;采用不打开袋口,而是用直径1.scm的锥子在袋头各扎2一4个孔出菇,此法方便菇形好,产量也较高。袋栽平菇打孔出菇好@陈君!河南光山朝阳寺新区42号  相似文献   

20.
<正>14海鲜菇出菇库设计原则海鲜菇、白玉菇与蟹味菇仅是商品名称不同,都属于同一品种(见连载1)。白玉菇与蟹味菇采用机械重度搔菌法,而海鲜菇采用的是轻度搔菌法,刺激出菇。菇蕾形成后,前者是增加供氧量,发育成长度为8~10厘米的丛状商品菇;后者是提高出菇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菇柄拉长至13~15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