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又称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低碳池塘集聚式内循环养殖模式,在浙江等地又称"跑道鱼"养殖模式,最初由美国奥本大学提出,并于2013年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引进至我国~([1-2])。目前关于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流水槽养殖品种的报道,多集中于淡水养殖草鱼、鲈鱼、鲫鱼、青鱼、乌鳢、鳜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数据表明,池塘低碳集聚式内循环养殖模式养殖二龄青鱼是可行的,折合亩产量达3898kg/亩,本模式还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规格大、成活率高、饲料系数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2012年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又称为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该养殖技术为传统池塘养殖与流水养殖的技术集成,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革新为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小面积(小于5%)高密度养鱼,大面积(大于95%)养水的养殖方式。在养鱼槽中高密度“圈养”附加值高的吃食性鱼类,外围净化区放养花白鲢、螺蛳、河蚌等品种,同时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实现养殖水体的自然净化。  相似文献   

4.
<正>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采用新型的循环流水"圈养"模式,能够有效收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并转化利用,既解决了普通池塘养殖产生的自身污染,又做到了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紧密结合本县示范推广试验,研究与应用了改建现有单口池塘、合并现有两口池塘、新建池塘等三类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集成技术,供广大  相似文献   

5.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鳜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资源日益匮乏、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为此,湖州市自2016年开始引进具有节水节地、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特点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鳜鱼是湖州市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目前,鳜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传统池塘养殖,未见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鳜鱼报道。2017年,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在湖州吴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立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探索该模式下的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减少池塘养殖废水排放,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养殖模式之一,通过在池塘内设定鱼类集中养殖区、固体废物沉淀区、套养区等3个区域,固体废物沉淀区底部有收集粪便和残饵的装置。主养鱼区和套养鱼区、主养鱼区和沉淀区之间用网片相隔。在鱼类集中养殖区之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是池塘养鱼和流水养鱼的技术集成,又称"跑道式"养鱼。该技术是美国大豆协会2013年引入江苏和安徽,将池塘水产养殖由"散养"变为"圈养",因其先进的生态养殖理念、高效的养殖效率及工业化便捷的管理,得到众多养殖户的青睐。2015年,本单位引进了该项目进行试验养殖,经过两年的摸索探讨改进,总结出了池塘集约化流水养鱼的经验,优化了场区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使内循环流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农业农村局、扬州五湖四荡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绿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成池塘内循环绿色高效养鱼技术研究团队,在江苏省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研究和示范项目(D2015-10)、苏北科技专项(SZ-SQ202049)和宝应县水产养殖环节机械化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项目(NJ2020-48)等经费资助下,加上自筹资金,共筹科研经费300多万元,开展了池塘环流跑道养鱼槽绿色高效养鱼技术研究,提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池塘内循环环形跑道养鱼槽系统绿色高效养鱼技术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工程化养殖又称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近年创新应用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相比于传统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工艺理念、技术装备及养殖方式等方面具有重大革新,通过利用气提式推水设施创造流水环境,配置吸污装置及水质净化生物区,种养结合,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达到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的效果。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品种的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探索,现将几种常见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及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国池塘内循环水养鱼模式悄然兴起。这种模式是在池塘内按水面的一定比例建造养鱼跑道(长110米、宽5米),跑道前段通过气提推水装置形成循环流水;跑道末端设置吸污装置可吸出部分粪便,并进行后续处理;池塘的多数面积用于生态养水。因这种养殖方式生产的商品鱼生长在流水的环境中,被认为有较好的体形和营养品质(邓进力,2019)。因此,池塘内循环养殖的商品鱼也被称为"跑道鱼"或"跑步鱼"。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宁海县大佳何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结合宁海县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实际及"宁波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在宁海县大佳何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基地开展了海水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槽流水混养鲻鱼、黑鲷研究与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鲻鱼、黑鲷在宁海县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混养模式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这一流水混养模式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应用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是池塘养殖与流水养鱼的技术集成,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是将池塘养殖、设施渔业与流水养鱼综合集成的一项技术。一、杭州市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瓶颈杭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产养殖业是杭州市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15年杭州市有淡水养殖总面积近35.6万亩(除水库面积),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7.6万亩;养殖品种有30余种,养殖产量过万吨的有8种(养殖产量近占全年养殖总产量的84.3%)。因此,池塘养殖是杭州市渔业生  相似文献   

13.
正黄鸿兵等进行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养青鱼模式的探索,认为循环水养殖方式下的青鱼生长情况要优于普通开放池塘养殖方式。但是两种养殖方式下青鱼的肌肉品质特性差异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常规池塘开放水域和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进行比较,选取体重规格和年龄基本相同的青鱼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两种养殖模式下鲜活鱼肌肉质构的差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式池塘养殖模式、IPA、IPRS等)是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模式,其核心是在室外池塘设置一定数量长方形养殖水槽,将养鱼和养水在空间上隔离,水槽配套增氧机、推水泵、集污槽等设施,通过水槽高密度流水养殖和池塘水体循环流水自净,实现池塘养殖尾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高效益、高污染"的模式弊端日趋凸显,而随着"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的融入,近年来,池塘工程化养殖作为池塘80∶20养殖模式的技术升级是养殖理念的一次革新,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池塘工程化养殖是通过添加气提式增氧、推水和废弃物收集处理等设备,对鱼类排泄物进行收集和再利用,为新型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该技术推广的核心问题在于优选适宜的品种,实  相似文献   

16.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七星鲈和斑点叉尾鮰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水产养殖新模式的热点。杭州于2015年开始从事该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至2017年底全市已投入建成示范点51个、有养殖"水槽"235条。为配合水槽式的主养模式、提高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的综合效益,2017年,市、区推广部门联合示范点开展了多个养殖品种的生产试验,本文小结了七星鲈、斑点叉尾鮰的生产试验情况,供养殖者参考。1材料与方法1.1地点  相似文献   

17.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示范点22个,"水槽式"养殖系统总面积为13000余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水质情况,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监测。采用2019年5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含量一直高于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且溶解氧低于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池塘内循环水产养殖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采用新型的循环流水"圈养"模式,能够有效收集并转化利用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既解决了普通池塘养殖产生的自身污染,又做到了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技术来源、设备建设、养殖品种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集装箱养殖是现代水产养殖绿色转型发展新的技术模式,具有节地节水、生态环保、质量安全、智能标准、集约高效等优点,而在廊坊范围内还未有发展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的先例,为大力开展现代水产养殖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 2019年廊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该养殖模式,在香河县荷香映月农家院水产养殖基地利用1.33 hm2(20亩)池塘开展了全循环的一拖二式集装箱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