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在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N、P、K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饲草玉米N肥、P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7.79%~84.25%,27.85%~102.66%,且HS2处理(化肥+1.5倍生物肥)N肥、P肥利用率分别达到62.46%和24.38%。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生长及N、P、K含量都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好,而HS2处理N肥、P肥利用率最高,故HS2处理为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惠城区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主要作物施肥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判断区域农 田施肥的合理性及调整肥料结构提供依据,探讨规模经营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惠城 区 91 户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区化肥使用量在合理范围内、有机肥施用量偏 低。水稻平均产量不高,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水稻有机肥施用比例均较低,普通农户水稻化肥(N+P2O5+K2O) 施用量为 366.6 kg/hm2,N ∶ P2O5 ∶ K2O=1 ∶ 0.3 ∶ 0.7,趋于合理;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 为 421.1 kg/hm2,种植大户水稻化肥 N ∶ P2O5 ∶ K2O=1 ∶ 0.5 ∶ 0.7,存在高氮高磷问题。甜玉米平均产量 较高,种植大户有机肥施用量高于普通农户,普通农户甜玉米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 627.6 kg/hm2, N:P2O5 ∶ K2O=1 ∶ 0.6 ∶ 0.8, 存 在 高 磷 问 题; 种 植 大 户 化 肥(N+P2O5+K2O) 施 用 量 为 508.1 kg/hm2, N∶P2O5 ∶ K2O=1 ∶ 0.5 ∶ 0.5,存在高磷低钾问题。蔬菜有机肥施用量种植大户高于普通农户,但仍低于推荐 施用量,普通农户蔬菜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 685.4 kg/hm2,N ∶ P2O5 ∶ K2O=1 ∶ 0.7 ∶ 0.7,存在高磷问题; 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 285.9 kg/hm2,N ∶ P2O5 ∶ K2O=1 ∶ 0.3 ∶ 0.5,存在低钾问题。种植大 户在甜玉米和蔬菜两种作物上化肥施用量分别比普通农户低 19.0% 和 58.3%。【结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 体在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肥减量增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结构氮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化学N肥及其与绿肥、沼肥配合施用时N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结果表明:(1)在等N、P、K条件下,沼肥与化肥配施棉花增产效果显著,绿肥与化肥配施次之,单施化肥较差,这与单施化肥N素较多地积累在叶和无效蕾、花、铃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素较多地积累在生殖器官中密切相关。(2)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低于肥料N,但单施化肥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大于生殖器官,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高于生育后期,充分说明棉花生产中重施花铃肥的重要性。(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的2.5~3倍,而损失率后者为前者的1.4~1.6倍,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改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 1980—1982年,我所组织了省、地和部分县、社、大队共同协作的化肥试验网。有75个单位,在43个县、市的各种肥力土壤上,对小麦、玉米两种作物作了186个试验,重点研究了N、P化肥配比和钾肥肥效,为合理施用化肥,分配化肥和化肥区划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均为统一设计和要求。一、试验内容与方法(一)化肥组配试验:①N,P、K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土柱培养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化肥和有机肥对青紫泥田蔬菜地土壤氮、磷垂直淋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淋出液中氮和磷的浓度及氮、磷的淋失量均随化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氮和磷施用量的条件下,化肥氮素的淋失量高于有机肥,有机肥磷的淋失量高于化肥;无论是有机肥处理还是化肥处理,渗漏液中P浓度明显低于N浓度。从40 cm深土层淋出的N占肥料N的比例:化肥为18.76%~26.66%,有机肥为3.31%~11.01%,并且淋失比例随肥料用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从40 cm深土层淋出的P占肥料P的比例:化肥为0.07%~0.13%,有机肥为0.10%~0.17%。化肥处理渗漏液中TP主要为无机态P,后者平均占TP的80%以上;有机肥处理的渗漏液中TP主要为有机态P,无机态P平均约占TP的50%以下。总体上,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层氮、磷淋出量低于施用化肥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对蔬菜地氮磷垂直淋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柱培养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化肥和有机肥对青紫泥田蔬菜地土壤氮、磷垂直淋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淋出液中氮和磷的浓度及氮、磷的淋失量均随化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氮和磷施用量的条件下,化肥氮素的淋失量高于有机肥,有机肥磷的淋失量高于化肥;无论是有机肥处理还是化肥处理,渗漏液中P浓度明显低于N浓度。从40 cm深土层淋出的N占肥料N的比例:化肥为18.76%~26.66%,有机肥为3.31%~11.01%,并且淋失比例随肥料用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从40 cm深土层淋出的P占肥料P的比例:化肥为0.07%~0.13%,有机肥为0.10%~0.17%。化肥处理渗漏液中TP主要为无机态P,后者平均占TP的80%以上;有机肥处理的渗漏液中TP主要为有机态P,无机态P平均约占TP的50%以下。总体上,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层氮、磷淋出量低于施用化肥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15N示踪方法 ,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N的吸收利用和去向。证明在等N ,P ,K条件下 ,沼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 ,其增产效果比单施化肥显著 ;绿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产量基本持平。各处理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都低于肥料N ,约占 3 7.4 4%~ 4 3 .66% ,但单施化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各处理都大于生殖器官 ,而累积的肥料N正好相反 ,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 ,而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 ,为棉花生产重施花铃肥提供了依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 2 .5~ 3倍 ,而损失率后者为前者的 1 .4~ 1 .6倍 ,其生态效益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基质栽培黄瓜化肥吸收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以蛭石∶鸡粪=2∶1为基质配方,研究了有机基质追施不同化肥对黄瓜产量及其N、P、K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处理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土培对照,化肥追肥量较大的高肥与中肥处理的黄瓜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基质栽培各处理的黄瓜植株主要器官N、P、K浓度以及吸收量随化肥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N与K利用率随氮肥和钾肥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而P与之相反。氮肥和钾肥追肥量增加,基质中N、P、K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N水平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红壤岗地上进行黑麦草氮肥施用试验,采用2种施肥结构(单施化肥、沼肥 化肥)和4种施N水平(0,150,250,350kg/hm^2)。结果证明:黑麦草的产量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草的N、P含量,亦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从而改善了草的营养品质。在等N条件下单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优于沼肥 化肥。肥料N的利用率和单位N素的贡献,则随施N水平的提高而递减,但单位面积的利润则仍以高N水平为最大。考虑到沼肥成本可以不计,则两种施肥结构的经济效益较为接近,且沼肥的生态社会效益好,因此沼肥 化肥的高施N水平仍不失为一种可选用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施肥制度与养分循环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红壤性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化肥配施条件下,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C(MB-C)、N(MB-N)、P(MB-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田土壤能维持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②化肥N、P、K先后引入农田生态系统对土壤MB-C、MB-N、MB-P没有显著的影响;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土壤MB-C;在施化肥NP或NPK基础上实行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土壤MB-N和MB-P,而在不施化肥或只施化肥N的基础上,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虽也能提高土壤MB-N和MB-P含量,但提高的幅度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随着NPK肥配合程度的提高,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土壤MB-C、MB-N、MB-P的提高幅度有上升的趋势。③土壤MB-C与有机C的年际投入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分别与土壤有机C、土壤全N、速效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可大幅度提高微生物对N素和P素的固持量,提高土壤MB-C、MB-N、MB-P占土壤全量C、N、P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在等N、P、K条件下.应用^15N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肥料结构对棉花的生物学效应及N素去向的影响。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与单施化肥相比,绿肥 沼肥 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增产效果较好.绿肥 化肥配施效果次之。(2)有机无机配施吸收的土壤N和肥料N明显大于单施化肥。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不同时期施N对各器官的贡献率也说明重施化肥做花铃肥的重要性。(3)有机无机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单施化肥的1.57~3.31倍.而损失量后者为前者的1.21~2.57倍,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科学》2016,(4):58-62
本文通过在吉林省中部两种土壤类型区设立不同N、P、K肥料量级试验,探讨吉林省中部玉米生产中化肥的适宜用量,以期为生产上合理施用化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通过模型优化与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建议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的化肥适宜用量为N 145~170 kg/hm~2、P2O569~71 kg/hm~2和K_2O60~81 kg/hm~2,黑钙土区玉米的化肥适宜用量为N 190~200 kg/hm~2、P_2O_569~83 kg/hm~2和K_2O 135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通海县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与增施有机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露地大、小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条件下,大、小白菜的总产量仅减少0.3%~3.2%;在化肥减量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则增产1.1%~2.3%;大、小白菜N、P、K养分吸收量和N、P素利用率均以增施有机肥处理高于纯施化肥处理,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大白菜的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30.3%~33.4%和16.5%~26.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9.4百分点和17.1百分点;小白菜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62.9%~70.5%和67.4%~104.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17.9和64.2百分点。集成通海露地白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有机肥用量3 000 kg/hm2+全水溶性有机肥60 kg/hm2,大白菜施N 312.3 kg/hm2、P2O5 33.5 kg/hm2和K2O 59.4 kg/hm2,小白菜施N 235.5 kg/hm2、P2O5 0 kg/hm2和K2O 54.9 kg/hm2;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全水溶性有机肥于第1次和第2次化肥浇施时施用,化肥分3次兑水浇施。  相似文献   

14.
应用^15N对棉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N的吸收利用和去向,证明在等N,P,K条件下,沼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N向生殖器官转移,其增产效果比单施休肥显;绿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产量基本持平。各处理棉株对土壤N的依赖性都低于肥料N,约占37.44%-43.66%,但单施化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棉株营养器官累积土壤N的比例各处理都大于生殖器官,而累积的肥料N正好相反,说明棉株生育前期对土壤N的依赖性较高,而后期对肥料N的依赖性较高,为棉花生产重施花铃肥提供了依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肥料N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单施化肥2.5-3倍,而损失育后为前的1.4-1.6倍,其生态效益差异十分显。  相似文献   

15.
为通海县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与增施有机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露地大、小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条件下,大、小白菜的总产量仅减少0.3%~3.2%;在化肥减量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则增产1.1%~2.3%;大、小白菜N、P、K养分吸收量和N、P素利用率均以增施有机肥处理高于纯施化肥处理,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大白菜的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30.3%~33.4%和16.5%~26.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9.4百分点和17.1百分点;小白菜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62.9%~70.5%和67.4%~104.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17.9百分点和64.2百分点。集成通海露地白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有机肥用量3 000kg/hm~2+全水溶性有机肥60kg/hm~2,大白菜施N 312.3kg/hm~2、P2O533.5kg/hm~2和K_2O 59.4kg/hm~2,小白菜施N 235.5kg/hm~2、P_2O_5 0kg/hm~2和K_2O 54.9kg/hm~2;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化肥分3次对水浇施,全水溶性有机肥于第1次和第2次化肥浇施时施用。  相似文献   

16.
生活污水氮磷浓度对水稻生长及氮磷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设置不同N、P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水稻盆栽实验,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溉和不施肥条件下,污水灌溉明显降低了水稻施肥期的田面水氮磷浓度,水稻移栽后70 d左右田面水N、P浓度与不施肥处理田面水N、P浓度趋于一致;污水TN、TP浓度与水稻的生长指标和产量密切相关,生活污水灌溉提高了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但穗数明显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当污水中总氮浓度达20~25 mg·L~(-1)、总磷浓度达1.0~1.5 mg·L~(-1)时,不施任何化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即可达到常规化肥处理的95%,差异不显著,此时污水灌溉中带入的氮仅为常规施肥处理氮用量的64.1%和磷肥用量的23.2%。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污水灌溉提高了水稻的N、P利用效率,水稻对N、P的吸收利用与污水中的N、P浓度成正相关,且污水中的N、P存在着正交互作用,即提高P浓度促进了N的吸收利用,提高N浓度促进了P的吸收利用。在应用生活污水进行稻田灌溉时,需在分蘖期配施一定的化肥从而保证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对滴灌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最佳的减肥模式,为滴灌冬小麦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施肥(N240 P105 K37.5)和空白处理(N0 P0 K0)为对照,设置4个减肥处理,测定滴灌冬小麦的产量及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4个减肥处...  相似文献   

19.
严正琴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Z1):232-233
1试验目的根据优质小麦品种需肥规律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动态规律,同时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集中施磷肥和合理施用氮肥、钾肥,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化肥利用率。2材料与方法2·1试验因素设施肥水平。处理1~17为N1P1、N2P1、N3P1、N4P1、N1P2、N2P2、N3P2、N4P2、N1P3、N2P3、N3P3、N4P3、N1P4、N2P4、N3P4、N4P4和对照。处理1~17为N15P10、N20P10、N25P10、N30P10、N15P15、N20P15、N25P15、N30P15、N15P20、N20P20、N25P20、N30P20、N15P25、N20P25、N25P25、N30P25和对照。2·2材料供试品种为新冬22号,品种…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专用肥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省西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棉花产量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对化肥的施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化肥施用上存在着片面增施N、P 肥料,忽视棉花对钾肥的需求,使三元素不能合理配合,为此限制了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根据目前生产存在的施肥问题和棉花对N、P、K 与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