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结球甘蓝抗根肿病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简称甘蓝,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甘蓝根肿病是由芸苔根肿菌(Pla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急剧增加,造成甘蓝产量和品质大幅度降低,选育抗病品种成为防治根肿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根肿病菌接种浓度与时期对寄主发病的交互作用及根肿病菌侵染后寄主的抗性响应.[方法]通过苗期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接种根肿病菌浓度(105、106、107、108 cfu/mL)及时期(0、10、20 d)对白菜发病率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接种根肿病菌浓度呈正相关,108 cfu/mL为最佳侵染浓度,白菜幼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后10 d接种侵染效果最佳.根肿病侵染后,根肿病发病程度与呼吸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正相关,根系活力随病情指数先升高后降低,植株受根肿病侵染后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受抑制;防御酶POD、PAL、PPO与发病率呈负相关,丙二醛含量与发病率呈正相关,植株抵抗病害能力降低.[结论]研究为根肿病的侵染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根肿菌早期侵染量的白菜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抗性白菜品种对根肿菌侵染量的影响,通过水培法观测4个白菜品种接种根肿菌后其在寄主根内的发展动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同期根内含菌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温室盆栽试验获得的各品种发病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早熟长江5号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82.5%和36.2,华良早五号为66.7%和37.5,CR-春美为68.9%和36.0,可归为感病品种,而CR-英雄为52.5%和16.5,可归为抗病品种;水培法接种观测和PCR定量结果显示,根毛侵染率、皮层侵染数以及根内含菌量均表现为CR-英雄最低,显著低于其它3个品种。根毛侵染率、皮层侵染数、根内含菌量、发病率四者间呈显著相关,其R2最大值变幅为0.84~0.98,且根毛侵染率与根内含菌量、发病率与根内含菌量的最大相关系数均出现在第6天,说明根肿菌早期侵染量直接影响白菜根肿病的发生程度。表明根内早期侵染是根肿菌致病的关键环节,通过水培法观测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评价品种的抗性,可作为根肿病抗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根肿病是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为专性寄生的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 Woron.,属根肿菌目芸苔根肿菌属,主要侵染寄主植物根部形成根肿症状。根肿菌侵染包括根毛侵染和皮层中柱侵染2个阶段,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释放的初生游动孢子侵染寄主根毛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次生游动孢子,次生游动孢子再侵染根毛或者是成对融合进而  相似文献   

5.
<正>十字花科根肿病由芸苔根肿菌引起,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1]。防治根肿病使用化学药剂虽然有效,但成本高,污染环境[2]。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根肿病的一条有效的途径[3]。本试验旨在考察不同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感性,筛选出目前市场上的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十字花科根肿病对十字花科作物的危害。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乡黍子岭村,海拔1 750m,灰棕大土,p H值5.1。试验田为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土壤中芸薹根肿菌荧光定量PCR(qPCR)快速检测及风险预警体系。确定了芸薹根肿菌q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PbF/PbR,对根肿菌质粒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612×10-6 ng·μL-1,比普通PCR高出1 000倍;对土壤和基质中芸薹根肿菌孢子的最低检测下限均为10 个·g-1,而土壤和基质带菌的发病阈值分别为100和1 000 个·g-1,高于该浓度时根肿病发生风险大。本研究建立的芸薹根肿菌qPCR技术体系检测下限远低于发病阈值,可以快速、准确、定量地检测出采自四川绵阳、湖北恩施、江苏无锡、山东青岛、辽宁沈阳、山西运城、内蒙古巴彦淖尔和宁夏固原等8个地区的27份田间土壤中芸薹根肿菌的数量,实现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监测预警,为制定产前病害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防治白菜软腐病的生防菌,本研究采用牛津杯法从38株白菜根际放线菌中筛选到一株拮抗放线菌26B,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26B初步鉴定为链霉菌。该菌除菌发酵滤液对供试的白菜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 BC1及3种马铃薯黑胫病菌均表现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白菜软腐病菌抑菌直径达到23.97mm。萌发试验表明,白菜种子经26B除菌发酵滤液浸种后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及鲜重显著增加。采用浸根法测定菌株26B除菌发酵滤液对软腐病菌荧光标记菌株BC1-gfp在白菜根部定殖量的影响,浸根处理后48h,白菜根上BC1-gfp的数量达到2.3×109CFU/g;未从26B除菌发酵滤液与BC1-gfp菌悬液混和处理(体积比10%)的白菜根上检测到病原菌。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量为14%和20%的土壤中,菌株26B除菌发酵滤液对白菜软腐病的防效分别达96.0%和89.8%。上述结果表明,链霉菌26B是一株具有潜在开发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将链霉菌26B应用与土壤水分管理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其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白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芸苔链格孢菌毒素(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膜透性及叶片内SOD酶、POD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叶片用AB-毒素处理后,细胞膜透性增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不同白菜品种用毒素处理后膜透性的改变与病菌接种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即电导率大的白菜品种,叶片发病也重。试验结果还发现,芸苔链格孢菌及其毒素处理白菜后,体内SOD酶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即处理后12 h内急剧下降,然后(12~48 h)活性上升。而对照处理基本变化不大。可见,芸苔链格孢菌毒素表现了与其病原菌一致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榨菜上扩展蔓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筛选生防菌并研究其对榨菜根肿病的控制作用,为其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研究发现茎瘤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根经过腐烂处理后,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可到达70%以上。故本文采用稀释法从榨菜根肿病菌根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菌株PB19。并测定了PB19与根肿病菌互作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菌株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后将纯化后的菌株送至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微生物检测中心(FMIC)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PB19与根肿菌互作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5~7.0。温室盆栽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71.96%。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PB19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18.04%。FMIC的鉴定结果显示PB19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大田示范,明确"四冠+芸天力+芸乐收"新药剂组合对小麦控病增产增收效果以及施用该组合后麦田农药减量情况,同时探讨"四冠+芸天力+芸乐收"组合药剂在小麦上最佳使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防治对象及试验药剂防治对象为小麦纹枯病。试验示范药剂由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芸天力(芸苔素内酯0.01%可溶液剂);芸乐收(芸苔素内酯0.01%可溶液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助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湖南油菜根肿病的监测预警体系, 分析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量的关系, 防止湖南油菜根肿病进一步蔓延?本研究依据芸薹根肿菌ITS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通过制备标准质粒构建了快速?精准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检测灵敏度为3×10-10 μg/μL, 比常规PCR 高100 倍; 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来自湖南各地土壤样品中芸薹根肿菌的休眠孢子数量, 64份土样中的休眠孢子含量基本大于104个/g, 所检测的土样中孢子含量最高为2.22×107个/g?据实地调查, 当土壤中休眠孢子数量大于 104个/g 时, 油菜发生根肿病的风险较大, 休眠孢子含量较高的田块其发病程度也较为严重?结果表明,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对油菜根肿病进行早期诊断, 为湖南油菜根肿病发生的监测预警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青花菜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将芸薹根肿菌Pla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人工接种于高感根肿病青花菜自交系90196,研究了接种菌液浓度、接种寄主苗龄、接种基质p H和接种方法等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根肿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随着接种菌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接种菌液浓度为3×108CFU/m L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分别为97.22%和86.11,可以反映寄主真实的抗性水平;接种寄主苗龄为2~6叶期均能使植株发病,但2~3叶期发病效果最佳;接种基质偏酸性(p H 5~6)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使用伤根灌菌法进行鉴定,青花菜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0.00%和88.10,优于蘸根法和浸芽法。用已知抗性水平的12个自交系和8个杂交种进行验证,鉴定结果表明该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可客观反映供试材料的实际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寻找新的生防资源应对日益严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方法】本实验从根肿病重病田仅存的几株健康白菜的根际土壤中,通过培养组学分离到485株细菌,以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对白菜根肿病的生防菌株,并通过形态学特征、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利用热处理、酸碱处理、紫外线处理和蛋白酶K处理对生防菌的稳定性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平板对峙的方法测定了该菌的抑菌谱。【结果】通过对峙培养筛选获得46株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株,并利用盆栽实验进行复筛,获得1株对白菜根肿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菌株,命名为S16。该菌株S16对60℃以上的高温比较敏感;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有较强的UV稳定性;pH在4~8处理后稳定性较好,且酶处理对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几乎没影响。结合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灰色橙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aurantiacus。S16对辣椒疫霉Ph.capsici等8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对白菜根肿病的盆栽防效达到68.74%。【结论】表明灰色橙黄链霉菌S16对十字花科...  相似文献   

14.
白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根肿菌属的双鞭毛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in)为害白菜根部导致其肿大、植株枯萎死亡的病害。为了了解其发生为害消长情况,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本站于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根肿病发生较重的红塔区郑井11组郑文祥的蔬菜地中种植大白菜进行其发生为害消长观察。现将观察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观察方法白菜品种选用山东大白菜良种服务中心繁育的大白菜19,撒播,从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共播种6批。各批次播种时间分别为2001年的6月25日、8月12日、10月1日、12月29日,2002年的3月16日、5月2日。白菜出苗…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不同处理对木霉菌定殖及其生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茬土经施肥改土、高温灭菌后,增施木霉菌的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可以在甜瓜根表、根际定殖存活,同时不影响其他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土壤经高温灭菌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呈真空状态,有利于木霉菌的快速定殖,促进甜瓜生长,降低甜瓜枯萎病的病情指数。甜瓜枯萎病发病率与土壤中镰刀菌孢子的存活量成正相关,与土壤中木霉菌、细菌数量的多少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白菜根肿病的接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引起的土传性病害.根肿菌属于专性寄生菌,不能直接培养,所以对带菌植株活体的研究尤为重要,而建立稳定的接种方法是带菌植株活体研究的基础.Asano等曾提出过浸醮法、插入法和菌土法等接种技术,但至今国内外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还没有统一且稳定的接种方法.为此,本试验对白菜根肿病的接种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5种杀菌剂对木霉菌及尖孢镰刀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条件下用5种常用土壤杀菌剂对生防木霉菌及尖孢镰刀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木霉菌及镰刀菌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不同,两菌株对多菌灵反应敏感,其EC50最小;5种杀菌剂的毒力在平板上和在土壤中稍有差异,在土壤中福美双和口恶霉灵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极小,可与木霉菌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微生物分离和植物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将木霉菌REMI变异菌株的孢子进行种子接菌、土壤接菌、水中接菌,研究木霉菌REMI变异菌株对农作物甜瓜和玉米及杂草等生长性状、甜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鱼苗生长以及在水中存活等的影响,检测其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除Ttrm53外,其余木霉菌变异株和出发菌株T21对甜瓜和玉米种子安全,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须根数和促进幼苗生长;部分变异菌株对杂草具有抑制作用;供试木霉菌变异株对甜瓜根际土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和放线菌群体数量无显著影响;木霉菌孢子在河水及自来水中均不能萌发,分生孢子在水中存活约12~18天,厚垣孢子约18~27天,菌体自行消解;对鱼苗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华  任佐华  宋琼  黄露  刘二明 《植物保护》2015,41(3):143-148
为了弄清湖南省白菜和红菜薹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和分布,2013年采集长沙、湘潭、益阳、怀化4个地区的十字花科作物白菜、红菜薹根肿病株27个,用Williams根肿病鉴别品种对其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初步鉴定出5个生理小种,即1号、5号、8号、9号和11号,它们在湖南病区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2.3%、18.5%、14.8%、33.3%和11.1%。按寄主生理小种组成,湖南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有1号、5号、9号、11号,红菜薹根肿病菌为8号、9号和11号;按地区生理小种分布,长沙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为5号和9号,湘潭白菜和红菜薹根肿病菌生理小种分别1号、8号和11号,怀化白菜根肿病菌为生理小种9号;益阳白菜和红菜薹根肿病菌分别为生理小种1号、11号、8号和9号。目前,在湖南4个市白菜和红菜薹根肿病菌生理小种是9号。  相似文献   

20.
芸薹根肿菌次生游动孢子侵染致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在其它寄主中是否广泛存在无性短循环及次生游动孢子的侵染致病性,以不结球白菜为寄主培养3批幼苗(G1、G2和G3),用休眠孢子悬浮液接种G1,被侵染的G1接种G2,被侵染的G2接种G3,采用离心管水培法研究其侵染致病性。结果显示,无性短循环研究中,G1、G2和G3根毛均被侵染,除G3并株接种侵染率为33.33%外,其它处理侵染率均在50.00%以上,根毛里有明显的游动孢子囊;次生游动孢子能侵染不结球白菜的皮层组织,致使不结球白菜发病形成明显的肿根;G1、G2和G3水培发病率为20.00%、15.00%和6.00%,砂培发病率为22.50%、18.75%和7.50%;G3肿根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休眠孢子。表明芸薹根肿菌侵染不结球白菜时,其生活史中存在无性短循环,次生游动孢子具有侵染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